APP下载

辽代盐业经济与州县城市发展

2016-05-14彭文慧

关键词:辽代发展

彭文慧

摘 要:辽代的食盐资源丰富,五京道皆有分布。食盐为专卖商品,盐业由国家进行管理,设有专门的盐务管理机构。此外,盐户需要交纳国家一定的“盐铁钱”。盐业经济推动了盐产地州县城市以及与盐业销售相关城市的发展,盐业经济使城市的商业、交通等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辽代;盐业经济;州县城市;发展

中图分类号:K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017-04

辽朝是由以车帐为家,逐水草而居的契丹族所建立的。契丹人早期“随畜牧,素无邑屋。得燕人所教,乃为城廓宫室之制于漠北”[1]。州县城市的发展是从辽朝建国后开始的,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盐业经济对州县城市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辽代盐产资源分布

辽代的盐产资源较为丰富,建国前便拥有本土的池盐资源。到辽太宗耶律德光时期,辽的疆域“东至于海,西至金山,暨于流沙,北至胪朐河,南至白沟,幅员万里。”[2]至此,辽朝又拥有了丰富的海盐资源。

(一)上京道

广济湖位于辽上京道,盛产青盐。宋人曾公亮曰:“大盐泊,周围三百里,东至上京一千五百里,契丹中更名广济湖,辽中呼为麇到斯袅。”[3]广济湖是一处池盐产地,在今天锡林郭勒盟乌珠穆沁旗额吉淖尔[4]。宋朝使者路振在《乘轺录》中亦记载:“上国西百余里有大池,幅员三百里。盐生着岸如冰凌,朝聚暮合。”[5]但吉成名认为路振记载的应该是上京西盐池,与广济湖并不是同一处盐池[6]。但是结合两则材料中“大盐泊”、“大池”、“周围三百里”、“幅员三百里”等可知两处盐池应该为同一处,即广济湖盐池。

此外上京道还有“小盐泊,周围百里,东至上京二千里,契丹更名惠民湖。”[7]以及乌古石垒部诸盐池、镇城(似为镇州)池盐矿[8]等。

(二)中京道

1.炭山盐池

炭山盐池是契丹开发最早的盐池。据《辽史·食货志》记载:“城在炭山南,有盐池之利,即后魏滑盐县也,八部皆取食之。”[9]炭山盐池在辽中京道北安州,即今承德、滦平一带[10]。这个盐池应是契丹八部最初的食盐之地。

2.海阳县

据《辽史》载“一时产盐之地如渤海、镇城、海阳、丰州、阳洛城、广济湖等处。”[11]《辽史》中载有两个海阳:润州海阳县与盐州海阳县。盐州海阳县,设置于辽圣宗开泰三年(1014),后废除。润州海阳县,设置于辽圣宗太平十年(1030)直至辽亡,且润州“南至海三十里”[12],其附近有海滨盐场。据史料推测润州海阳县即《辽史·食货志》中的海阳。海阳县盐场,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附近。

3.海滨县

《辽史》载:“濒海,地多鹻卤,置盐场于此。”[13]海滨县盐场,位于今辽宁绥中县高台镇。

4.红花务

红花务,《辽史》中未记载。张宏利认为“红花务是辽朝人对锦州安昌县境内盐场的称谓。红花务,位于今辽宁葫芦岛市南票区暖池塘镇。”[14]因史料不足,故无法准确判断。

(三)东京道

《辽史·食货志》载渤海为食盐产地,应是指渤海国。辰州位于梁水下游,濒临渤海,有丰富的海盐资源,在今辽宁盖州附近。渌州,东临日本海,西濒黄海,南与朝鲜半岛相连,在今吉林通化以东。《辽史》载:“梁水之地乃其故乡,地衍土沃,有木铁盐鱼之利。”[15]辽代在此设置辰渌盐院,管理辰州和渌州的海盐生产。

(四)南京道

1.香河县

香河县濒临渤海,是辽王朝卢台盐场所在地。《辽史·地理志》记载“香河县,本武清孙村。辽于新仓置榷盐院,居民聚集,因分武清、三河、潞三县户置。在京东南一百二十里。户七千。”[16]香河县是辽王朝最重要的海盐产地。

2.景州

景州濒临渤海,是辽王朝永济院盐场所在地。《大辽景州陈公山观鸡寺碑铭并序》记载:“北依遵化城,实前古养马之监;南临永济院,乃我朝煮盐之所。”[17]可知永济院盐场位于景州遵化城以南。

3.滦州

《辽史·地理志》记载:“滦州,永安军,中,刺史。本古黄洛城。……石城县,汉置,属右北平郡,久废。……今县又在其南五十里,辽徒置以就盐官。户三千。”[18]辽王朝在石城县设置盐官,因此这里应该为食盐产地。另外据宋人曾公亮记载:“滦州东南亦有大盐泊、小盐泊,交接汉界。”[19]故石城县盐官应是管理大、小盐泊的食盐。

(五)西京道

1.丰州大盐泺

《辽史·地理志》载:“丰州,天德军,节度使。秦为上郡北境,汉属五原郡。地碛卤,少田畴。……太祖神册五年攻下,更名应天军,复为州。有大盐泺、九十九泉、没越泺、古碛口、青塚──即王昭君墓。”[20]大盐泺属于池盐。张国庆认为应该是上京道的大盐泺[21],但是从“地碛卤”以及《辽史》记载,我认为应该是西京道的丰州大盐泺。

2.鹤剌泺

鹤剌泺,辽太祖“及征幽、蓟还,次于鹤剌泺,命取盐给军。”[22]从这条史料推断,鹤剌泺大致位于上京临潢府与幽、蓟之间。张国庆认为应在西京道滦河上游附近[23]。因没有更多的史料论证,其具体产地不能确定,不过此盐池是存在的。

辽代的盐产资源丰富,上京道、中京道各有4处盐池,东京道、西京道各有2处盐池,南京道有3处盐池,以上这些仅仅是史料中所记载规模较大的产地,没有记载的小盐池还有很多。

二、辽代盐业经济

自汉代以来,盐便属封建国家的专卖商品,辽代亦如此。辽统治者向中原学习盐专卖制度并逐步完善,辽政府制定了相对完备的盐业管理制度。盐产量多,销售渠道广,盐税亦是辽朝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

(一)盐务管理机构的设置

据《辽史·食货志》记载辽太宗时期“始得河间煮海之利,置榷盐院于香河县”[24]可知由此开始实行盐专卖。辽朝的盐业管理体制为“五京计司各以其地领之”[25],五京计司为上京盐铁使司、中京度支使司、东京户部使司、南京三司使、西京计司,其“(契丹司会之官)置使虽殊,其实各分方域董其出纳”[26]。五京计司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向五京所属居民及所辖盐场征收盐税。如邓中举“洎大安六年,特授宣权盐铁使。未周岁,俄钟荼蓼,丁父忧。方卒哭,命起复旧职。服阕,加直学士,知盐铁使,凡出纳供拟必济。”[27]

除“五京计司”以外,还设有两大系统:一是路、府、州级的转运司。如设有西京转运司、南京转运司、应州转运司、奉圣州转运司等。从王泽担任析津判官期间曾“前后两督盐务”,可知转运司同盐务之间的关系。二是盐务专司,辽朝对盐业实行榷卖制度,在各地盐场设置榷盐院管理盐业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设有南京榷盐制置使司、新仓榷盐院、永济盐院、辰渌盐院,设置职官有榷盐制置使、盐院使、盐院都监等,还设有部分基层盐场官。南京榷盐制置使司是辽代最高级别的专职盐务管理机构,张藏英曾担任长官榷盐制置使[28]。新仓榷盐院,五代后唐赵德钧设置,辽朝延设。永济盐院,赵为干曾任“永济盐院,任循一载,课余万缗。”[29]辰渌盐院为东京道重要盐场,孟有孚曾任辰渌盐院使[30]、梁庆先曾任辰渌盐院都监[31]。此外,由于资料不足,我们无法窥知负责基层的盐场官有哪些,不过应该设有负责各个环节的官员。

(二)盐业销售渠道

关于辽代盐的销路,从史料中可知上京道以及西京道的盐区供应契丹本部、奚族以及乌古等部族。南京道的盐区供应南京本土境内及辽朝其他地区,亦有走私于北宋境内。北宋庆历六年(1046)张方平劝阻宋仁宗榷河北盐时曾说:“今未榷,而契丹盗贩不已,若榷则盐贵,契丹之盐益售,是为我敛怨而使契丹获福也。契丹盐入益多,非用兵莫能禁,边隙一开,所得盐利能补用兵之费乎?”[32]可见,南京道的海盐资源丰富,除供应自身外,走私到宋朝境内的辽盐数量是很大的。东京道的盐区供应给原渤海地区的人民使用。中京道的盐区供应中京道境内、其他各京道以及宋朝境内。

此外,据路振《乘轺录》载:“年深者坚如巨石,虏凿之为枕,其碎者类颗盐,民得采鬻之。”[33]可见辽朝允许下层民众贩采卖池盐,但是严禁私人贩盐。据《辽史·张孝杰传》载辽道宗大康六年(1080),“坐私贩广济湖盐及擅改诏旨,削爵,贬安肃州,数年乃归。”[34]由此可见,辽朝是严禁私人贩盐的。

(三)盐业税收

辽代的盐产量因史料记载少,不可得到准确的产量。但是从辽盐大量走私的情况来看,盐产量是极为丰富的。另外从辽末榷、永两院的榷盐量也可窥见辽代的盐产量。天辅七年(1123),完颜阿骨打致宋徽宗国书称:“榷、永两盐院合煎盐二十二万硕,合卖钱三十九万贯文。”[35]这是辽天祚帝保大初年(1121)南京的海盐岁额,可见辽朝食盐产量的丰硕。辽代的食盐是专卖制度,盐业经济最主要的是向国家纳税,增加国家财富。辽的杂税中有一种叫“盐铁钱”的:“南京岁纳三司盐铁钱折绢”,“大同岁纳三司税钱折粟”[36]。可知五京地区所辖盐户以及盐场需向辽朝交纳一定的盐铁钱,“这种盐铁钱,究其实就是配征于人户以作为换取食盐任人兴贩的条件”[37]。盐户按户交纳盐铁钱之后,可以自己使用亦可以售与商人,商人可以运销食盐到辽朝其他地区,也有走私售与宋朝。当然,商人也必须交国家商税才能进行商业贸易,最终增加的是国家的财政收入。

三、盐业经济推动州县城市发展

辽代有独具特色的城市类型,这些类型的城市有:奉陵州、斡鲁朵州、头下军州以及行政州。奉陵州有5个,头下军州有42个[38],斡鲁朵州为十二宫一府下辖的州县,行政州即为普通州县。辽代的州县城市大部分为普通州县,盐业经济是推动州县城市的发展的其中一个因素。

(一)盐产地与州县城市发展

1.汉城

《契丹国志》载:“初,契丹有八部,族之大者曰大贺氏。后分为八部,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人为王,建旗鼓以统八部,每三年则以次相代。或其部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元约如此,不敢争。及阿保机,乃曰:‘中国之主无代立者。由是阿保机盖以威制国,不肯代。其立九年,诸部共责诮之。阿保机不得已,传其旗鼓,而谓诸部曰:‘吾立九年,所得汉人多矣。吾欲自为一部以治汉城,可乎?”[39]诸部许之,阿保机建立汉城。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其地可植五谷,阿保机率汉人耕种,为治城郭、邑屋、廛市如幽州制。”[40]史料记载:“阿保机知众可用,用其妻述律策,使人告诸部大人曰:‘我有盐池之利,诸部所食。然诸部知食盐之利,而不知盐有主人,可乎?当来犒我。诸部以为然,共以牛酒会盐池。阿保机伏兵其旁,酒酣伏发。尽杀诸部大人,遂立,不复代。”[41]当时契丹各部食盐都来源于炭山盐池,阿保机开发炭山盐池,垄断契丹各部族的食盐供应,利用诸部大人会于炭山盐池发动政变,统一契丹各部。可知汉城的建立是因有炭山盐池,正因此地有丰富的池盐资源,是军队和部族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阿保机才在此设置城市,掌握国家的经济资源。

2.香河县

南京道香河县是后唐时因盐而发展起来的,称为新仓。《日下旧闻考》引金人刘晞颜《新建宝坻县略记》载:“唐末刘仁恭师燕,其子守光僭称燕王,置芦台军于海口镇,以备沧州。后唐莊宗命大将周德威破燕军於平岡,复收芦台军。同光中,以赵德钧镇范阳,遂因芦台卤地置盐场。又舟行运盐去京国一百八十里,相其地高阜平阔,因置榷盐院,谓之新仓,以贮盐。复开渠运盐,贸於瀛漠间,上下资其利。清泰三年(936),晋祖以辽主有援立之劳,遂以山前后十六州遗辽,改为燕京,因置新仓镇。其后,居民渐聚成井肆,遂于武清北鄙孙村度地之宜,分武清、漷县、三河之民置香河县,仍以新仓镇隶焉。国朝天德间,诏建都于燕京。於时畿内重地,新仓镇颇为称首,以榷院自赵德钧创始以来,历辽室及国朝二百年,每岁所出利源不竭,以補国用故也。……”[42]从史料中可知这里盐资源不竭,可供辽朝全国食用。辽朝在此设置香河县,这里“风城西控,日迎碣馆之宾;鳌海东邻,时辑灵槎之客。而复枕榷酤之剧务,面交易之通衢,云屯四境之行商,雾集百城之常货”[43],由于盐业经济的发达,居民逐渐增多,有盐户以及商人,《宋史》也记载契丹卢台军使兼榷盐制置使张藏英率“煮盐户长幼七千余口”归周。并且由于商业贸易的发展,交通日益便利,其他各行业在此基础上也发展起来,为适应盐业经济的发展,辽朝在此设置榷盐院以及税收机构,成为辽代著名的盐业中心。

(二)盐业销售与州县城市发展

据前引《辽史·地理志》记载南京道的滦州城内有两处食盐产地,且石城县在辽代时由统治者在此设置盐官,从“(契丹民)后又遣大舟十余,自海口运盐入界河”[44]史料中可知契丹人将自己的食盐通过船只运到宋朝贩卖,辽代的海盐资源分布在沿海城市,滦州便位于滦河边上,其城市内的盐使城市的商业贸易以及海上交通快速发展,亦成为辽南京道的重要州县城市。此外,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和《宋史》多处记载辽朝人经由界河运盐,如“隆绪之统和二十四年,亦自约束。久之,北人或由海口载盐入界河,涉雄、霸,抵涿、易者,边吏因循不能止”[45],且“今沧、景,契丹可入之道,兵守多缺,契丹时以贩盐为名,舟往来境上”[46]。可知辽盐通过沿海城市或是与宋边境城市进入宋朝,使这些城市的交通得到一定的发展,亦推动了城市的商业贸易发展。

辽代的盐业经济推动州县城市的发展,不论是盐产地城市亦或是与盐销售相关的城市的商业以及交通都得到一定的发展。诸如辰州因有辰渌盐院“井邑骈列,最为冲会。”[47]成为辽东京道的中心城市。

四、结语

辽朝境内的盐产资源丰富,供给着辽朝人民的生活与生产,契丹人在节日中也经常用到盐,例如,除夕的“岁除仪”:于炉中烤盐及羊膏,赞祝火神。且辽朝的盐业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盐产地以及与盐销售相关州县城市的商业以及交通的发展,这也是辽朝州县城市发展的一个因素。

参考文献:

〔1〕〔28〕薛居正.旧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

〔2〕〔9〕〔11〕〔13〕〔15〕〔16〕〔18〕〔20〕〔22〕〔24〕〔25〕〔34〕〔36〕〔47〕脱脱.辽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3〕〔7〕〔12〕〔19〕曾公亮,等.武经总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726册.

〔4〕〔10〕郭正忠.契丹盐业及盐务管理[J].社会科学战线,1993(5).

〔5〕〔33〕贾敬颜.五代宋金元人边疆行记十三种疏证稿[M].北京:中华书局,2004.

〔6〕吉成名.辽代食盐产地研究[J].盐业史研究,2006(4).

〔8〕〔21〕〔23〕张国庆.辽代社会史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张宏利.辽朝中京地区海事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17〕〔43〕陈述.全辽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6〕余靖.武溪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1089册.

〔27〕〔29〕〔30〕〔31〕向南.辽代石刻文编[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

〔32〕〔44〕〔46〕脱脱.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7.

〔35〕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7〕吴慧.辽金元盐法考略[J].盐业史研究,1988(1).

〔38〕刘浦江.辽朝的头下制度与头下军州.松漠之间: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8.85.

〔39〕〔40〕〔41〕欧阳修.新五代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

〔42〕(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M].北京古籍出版社,1981.

〔45〕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5.

(责任编辑 孙国军)

Abstract: Liao Dynasty has rich salt resources, which wad located in the entire country. Salt is monopoly goods with state management, which has the specialized agency of the salt administration. In addition, salt users need to pay a certain amount of "Salt - Iron Money" to the government.Salt industry econom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alt producing area and salt sales-related urban areas , which also makes contribution to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city's commerce and transportation.

Key words: Liao Dynasty; Salt Economy; Urban;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辽代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古代琥珀艺术
辽代中京道城市群发展特点评析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