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的语法化关联*
——以英语双及物构式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为例
2016-05-14张靖宇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张靖宇(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构式的语法化关联*
——以英语双及物构式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为例
张靖宇
(扬州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语法化相关理论可以为跨构式关系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表征同一情景且形式和语义功能具有关联性的构式之间可能存在语法化关联。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和双及物构式之间从形态句法、功能语义及语料统计等三个角度都明显存在语法化关联。在语法化过程中,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词序僵化、结构缩合、成分聚合性降低、强制性增高,而双及物构式的语义不可预测性增强、语法单位语法功能增多。在使用频率上,后者要远高于前者。
关键词:语法化;词序僵化;缩合;聚合性;强制性;语法功能
构式主义是一种将构式——形意结合体作为语言基本单位的语言观[1][2][3](P14)[4][5]。它的的问世,对以生成主义为代表的语言“基元”说发起了挑战,并在学界引起了广泛的震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Fillmore,Kay和O’Connor较早对所谓的“边缘性”(peripheral)习语[3](P33-55)予以系统探究,后经Langacker,Goldberg,Croft等为代表的诸多学者二十余载的努力探索,一个全新的构式主义语法系统逐渐构建起来。国内学者也积极投身于相关研究。陆俭明[6][7][8][9],王寅[10],董燕萍、梁君英[11]、王琳琳[12]等都从不同角度对构式的本质及其合法性进行过颇有成效的探索。陆俭明[13][14],沈家煊[15],苏丹洁[16][17]以及张伯江[18][19]等著文,或用构式理论解释了一些中文乖戾结构,或用其指导语法教学,颇有裨益。
纵观国内外相关研究,鲜有学者对跨构式的关联性探索进行过深入讨论。Goldberg[4](P65)曾讨论过构式之间关系,并提出了“承继关联”。这一概念得到了Michaelis[20][21]认同与深化。而Langacker[22][23][24]利用对应关系(correspondence),讨论了若干构式间的阐释(elaboration)关联,从而明晰了复合构式的建构机制。概言之,这些研究都是基于共时视角,只能对某一特定语言状态而进行的研究。因此,我们试图从历时视角审视构式直接可能存在的关系。
本文以双及物构式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为例,结合语法化理论,探讨相关构式之间的关联以及信息承继方式。
一、构式语法化研究的理据性
跨构式的语法化研究需要满足两个前提:首先,构式必须能成为语法化理论的研究对象;其次,跨构式语法化关联的存在需要满足一系列必要条件。我们依次展开讨论。
(一)语法化研究对象的拓展
语法化概念由Meillet[25]提出。它描述了一个词语从附着词素到词缀,直至最后发展为一个不能进一步分析的语素的演变过程。以Hein,Claudi和Hunnemeyer[26]为代表的学者将其定义为个体词项逐步获得语法功能的过程。Croft[27](P32)认为,这种演变过程依赖于特定的结构语境。换言之,语法化本质上是一个组合关系[28](P156)。语法化的传统研究对象是词素。Östen Dahl[29]称之为基于词素的方法(the morpheme-based approach)。但是,传统方法存在以下几个值得商榷的地方:首先,语法化很难被理解为仅是个体单词或词素的演变过程,因为即便是标准的语法化过程也包含了多个词素。其次,语言事实证明,词项组合体的整体语法化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第三,一些抽象句法图示也会发生语法化现象。简言之,基于词素的方法研究范围过窄,解释力有限。
笔者认为,构式主义观点的引入恰好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因为构式概念具有更强的概括性。Goldberg[5](P5)在定义构式时指出,从最小的语义单位——语素到高一层次的词汇直至小句都属于构式范畴。Croft[1](P11)对这一观点表示认同,并进一步提出只要是结构内部存在象征性关联的语言单位(symbolic unit)就是构式。这种广义的构式观更加关注构式的规约性(conventionalized)与固化程度(entrenched)。这样,构式取代了形式主义成分模式(componential model)对语言系统的切分,成为语言的基本单位。因此,构式便可以成为语法化研究的基本对象。这一变化可以使该研究的覆盖面得到提升,并使之具有更强的描写与解释充分性。因此,本文试图对语法化重新定义如下:语法化是自然语言中的个体构式逐步获得语法功能的过程。
(二)跨构式关联的条件
跨构式的语法化关联要求存在一个判断标准,并依此审核相关构式之间存在语法化现象的可能性。我们假设,如果跨构式的语法化关系成立,那么:(1)相关构式表征了同一情景;(2)相关构式结构具有关联性;(3)如果是论元结构构式,那么跨构式的论元数量与论元性质具有关联性。
(三)研究方法
关于语法化研究的方法,前辈学者多有探讨,其中主要以Heine和Reh的三分法与Lehmann的二分法最具代表性。Heine和Reh[30]提出语法化研究可以从语音层,句法形态层和语义功能层这个三个维度展开。Lehmann[31]则认为应该从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两个维度对语法化过程进行探讨。Croft[27](P254)认为这两种方法是互补的,语音、句法与功能都可以从横纵两个维度进行谈论。这里我们将基本沿用Croft的方法。考虑到语音层面是句法与功能层面的声音表现,所以暂时不纳入考量范畴。
我们从历时的视角来验证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与双及物构式之间存在的语法化关联的合理性,进而说明一些语义功能相近的构式可能是某一特定构式在不同的语法化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且这些形式在当下语言使用中存在着共现现象。
二、双及物构式与致使-移动构式的语法化关联的条件
致使-移动构式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其语义表征各有不同。本文仅考虑带介词to的转移类致使移动(V+NP1+to+NP2)。这是因为在形式和语义功能方面这种构式与双及物构式(V+NP1+NP2)具有更直接的关联性。
我们可以很直观地发现这两个构式的论元结构之间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他们的论元数量相同,且论元成分一致。换言之,两个构式的动词都是三价动词,携带施事、主题与接受者论元:
图1 双及物构式表达式
图2 转移类致使一移动构式表达式
此外,这两个构式在语义层面的关联性表现为三种情况:其一,在很多情况下双及物构式可以被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释义。例如:
例1a:John gave Mary an apple.
例1b:John gave an apple to Mary.
两个例句都是在描写一个“转移”情景:施事者将苹果转移给接受者,从而苹果的领有权发生了变化。
其二,在发生隐喻拓展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可以释义双及物构式。例如:
例2a:Bill gives Sally his house.
例2b:Bill gives his house to Sally.
例2中,作为一个建筑物,房屋无法在不同所有者之间传递。不过,当我们将这种传递关系隐喻化为所有权转移,例句才能成立。这样,两句语义基本对等,可以相互释义。
其三,某些双及物构式无法被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释义。例如:
例3a:She gave him a headache.
例3b:*She gave a headache to him.(注:*意为该句不合语法要求,以下同)
例3a意指她的一些行为让他头疼。但即便例3b将生理感受“headache”隐喻化一个实体被转移给“他”也不能获得合法地位。
根据上述三种情况,我们可以得到下列结论:第一,在一定条件下,这两个构式具有相同的语义内涵;第二,根据无同义原则[4](P65),这两个语义相同但结构不同的构式必然存在语用差异。Goldberg[4](P150)指出,两者差异体现在接受者的焦点程度上。在双及物构式中,接受者是非焦点信息,但在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中,它则是焦点信息;第三,由于语用功能的影响,在阐释图式性构式时,一些信息凸显性过高的词项会与构式固有限制发生冲突,从而无法产生合法句子。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趋势,即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是逐渐与双及物构式趋同的,其变化过程表示如下:
原型性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隐喻拓展性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双及物构式
换言之,我们提出假设: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与双及物构式之间存在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即存在语法化过程。
三、双及物构式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语法化关联
为了进一步证明这两个构式之间存在语法化关联,我们需要检验它们是否与语法化过程的典型表征一致。我们将从从句法形态、语义功能及语料统计三个角度进行考察。
(一)形态句法的语法化表征
Croft[27](P255)指出,形态句法的语法化过程可以从组合类型和聚合类型两个角度进行探讨。其中,组合关系可以进一步被细化为词序僵化(rigidification of word order)和缩合化(condensation)。而聚合关系则可以被细化为聚合化(paradigmaticization)和强制化(obligatorification)。下面,我们将对具体构式进行逐一讨论。
首先讨论的是词序僵化。它描述的是语法化过程中某个成分逐渐固化的过程,即从句法位置相对自由的状态逐步转变为句法位置相对固定的状态。在致使—移动结构中,接受者论元的位置相对自由。在常规情况下,它总是出现于主题论元右侧。但在特殊语用环境下,它可以出现在主题论元的左侧。试比较下面例句:
例4a:John gave an apple to Mary.
例4b:To Mary,John gave an apple.
例4c:…why give to Bill Gates a tax break and give the lady serving…(http://corpus.byu.edu)
例4a是一个常规词序,接受者Mary位于主题an apple的右侧;例4b中,Mary被前置到句首,构成一个话题构式。而在例4c中,to Bill Gates被置于位于动词与主题论元之间。
与之对比鲜明的是,双及物构式的接受者论元的位置却相对僵化,只能置于谓语动词与主题论元之间:
例5a:John gave Mary an apple.
例5b:*Mary,John gave an apple.
例5c:*John gave an apple Mary.
例5b说明双及物构式中的接受者论元不能被话题化;而例5c中Mary和apple的位置相互交换了,两个名词被赋予的论元意义也随之变化。句子被解读为“John将Mary递给苹果”。在非特殊修辞用法下,这样的语义通常不被接受。
通过比较接受者论元的位置僵化程度,我们发现接受者论元在双及物构式中的位置更加固定。因此,我们判定这两个构式符合语法化过程特征,而且认为双及物构式位于演化过程下游。
接下来讨论缩合化。Croft[27](P258)在Lehmann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缩合化就是经过语法化的词素与更小的句法结构成分形成姐妹节点的过程。换言之,如果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与双及物构式存在历时关联,那么前者应该有某些成分受到语法化的影响,从而使得它们在句法结构中的节点位置发生变化。我们依然使用例1并对其进行句法结构分析如下:
例6a:[SJohn[VP[VPgave an apple][PP[Pto[NMary]]]]]
例6b:[SJohn[VPgave[NMary][NPan apple]]]
例6a中,名词Mary与介词to构成的介词词组to Mary。该介词词组与动词词组gave an apple构成姐妹节点,并复合构成句子的谓语部分。而在例6b中,名词Mary、名词词组an apple以及动词give三个成分构成姐妹节点,共同形成小句的谓语部分。显然,相较于复合结构[VP],单个的[V][N]成分在句法结构中是很小的姐妹节点。由此可以证明这两个构式之间存在缩合关联。
现在我们讨论聚合化问题。Croft将这一过程的显著特征描述为“将一个词项融合到闭合的语法元素集合中,或将其从一个大的闭合集合融合到一个较小的闭合集合中去”[27]259。该定义针对的是单个词项。但是,随着本文讨论范围的拓展,该定义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认为,构式的聚合化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一个多成分构成的具有丰富语义的复合结构逐渐演化为某一特定闭合集合中的一员,如on behalf of从实意词组语法化为介词;第二,如果我们把特定构式成分的潜在阐释项视作一个范畴,那么聚合化也可以表现为该范畴内成员数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一个相对固定的数值。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处于语法化下游位置的成分受到更多的语义限制,因此更多词项被排斥在构式外。就双及物构式而言,Goldberg[4](P143)指出该结构中的接受者论元必须是有生的且具有一定的自愿性:
例7a:Tom fed the guests noodle.
例7b:*Bill told Mary a story,but she wasn’t listening.
例7c:?Tom sent Chicago a letter.(注:?表示该句可接受度较低,以下同)
例7a成立,因为客人们是有生的,且有意愿接受Tom提供的面条;例7b后半句明示了Mary并不愿听Bill讲故事,所以接受者论元不具有自愿性,从而导致该句不可接受;例7c中的Chicago原指美国东部城市,本不可出现在该结构中。但是,如果将其转喻为城市中某一个人,它临时获得了生命性语义,从而使得句子成立。与之相反,致使—移动结构对接受者论元却没有这样的限制:
例8a:Tom fed noodle to the guests.
例8b:Bill told a story to Mary,but she wasn’t listening.
例8c:Tom sent a letter to Chicago.
例8并不蕴含客人愿意接受面条;虽然例8b后半句明确表示Mary并没有听Bill讲故事,但她依旧可以承担前半句的接受者角色;Chicago指代地名时,例8c的合法性不受丝毫影响。由此可见,就接受者论元而言,双及物构式的潜在名词阐释项的数量要远低于致使—移动构式。这符合聚合化的相关特征。
强制化是指可选或可变成分转变为强制性成分的过程[4](P98)。我们认为强制性成分的形成包含了两种结果:第一,一个成分从可选或可变状态演化为必选状态;第二,该成分也可以逐步消亡,失去其句法表现形式。第二种情况,在双及物构式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之间得到了体现:
例9a:They gave lands to them.
例9b.They gave to them lands…(http://corpus.byu.edu)
例9c.They gave them lands.
在原型性的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例9a中,介词to表示转移的方向,必须出现在接受者之前。例9b 中,虽然to还在them之前,但由于被转移客体后置,所以该句语序上已经与双及物构式一致了。例9c不需要to来明晰客体的传递方向,因为构式本身具有的方向语义并承担了这个功能。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语法化过程中,to经历了下面演化步骤:强制性出现>可有可无>强制性消失。
(二)语义功能的语法化表征
关于语义功能语法化的讨论,Heine和Reh认为一个组合层面的功能语法化过程是一个并归过程,即两个语言单位的语义或功能归并为一个不同于前者之和的新的语义功能[30]。Lehmann将这种现象称为习语化(idiomaticization)。Croft认为这两者大同小异,他们只是用不同术语描述同一现象,即整体意义不等于其构成部分的意义之和。这一语法化特征在构式上表现得格外显著。整体主义的构式观强调构式整体指称复杂的语义结构,而其组成部分对整体语义框架进行阐释[1]15。Goldberg[4]13遵循弱势组合性原则,认为一个表达式的意义源于词项意义和构式意义的整合。结合语法化,我们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如果两个构式存在语法化关联,那么处于语法化过程下游的构式的语义具有更强的不可预测性。
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构成成分包括施事、受事和接受者三个论元,一个表达动作方式的谓语动词和一个表示路径的介词to。结合其成分的句法排列顺序,我们可以比较容易推测出该结构描述了这样一个场景:施事实施行为,通过某一特定方式将受事经由某一路径转移给接受者。这个结构与其描写的场景具有高度的同构性(isomorphism),故语义相对容易推测。虽然双及物构式拥有的论元和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一样,但它没有表示路径的介词。更重要的是该构式具有的“传递”语义是无法从其构成成分中推导出来的,如:
例10:Sally baked her sister a cake.
该句描述了这样一个情景:萨利烤制了一个蛋糕,并有意把该蛋糕给她的姐姐。动词bake自身不具备“有意的转移”这一意义,因此Goldberg将这个意义归咎于双及物构式本身。因为双及物构式的语义不能从其成分中直接获得,所以相较于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它具有更强的不可预测性。
Heine和Reh曾提出聚合层面的语法化过程有两种典型的表现方式,即去语义化(desemanticization)和扩大化(expansion)。前者指语义的消失,而后者表示给某个语法单位增加新的语法功能。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构式中两个成分:介词to和谓语动词。
在转移类致使—移动结构语法化的过程中,表示路径的介词to逐渐消失,直至到双及物结构中完全不需要to来表达“传递路径”。这个变化完全符合去语义化过程。与此同时,我们可以将该语义归咎于双及物构式自身。这恰恰又反映了构式在语法化过程中逐步拓展了其语义的现象。另一方面,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动词,同时表达方式与动作两个语义功能,而双及物构式动词的方式语义得到了保留,但其动作意义被弱化甚至消失。此时,构式本身更多的承担了“传递”这一动作功能。这正好表明了动词的去语义化与构式的语义扩大化。另外,在动词的配价上,也能体现出动词句法功能的扩大化。能进入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动词词项有一个共同特点,即它们都是三价动词,同时附带三个论元。而在双及物结构中中,一些二价动词也可以出现在结构中,临时获得匹配三个论元的功能。例10中bake原本只可以携带施事和受事两个论元,但在该结构中又临时获得了接受者论元,从而拓展了其语法功能。
(三)语料统计研究
为了进一步验证本文假设的语法化过程的合理性,我们试图通过语料库对两个构式的使用情况进行检索。在常规情况下,如果两个构式存在语法化关系,那么数据统计结果应该满足以下的条件:在历时视角下,位于语法化过程下游的构式的使用频率应该呈上升趋势。
本文以杨百翰大学BNC语料库为语料来源,采用关键词与句法相结合的方式检索语料。笔者在对双及物构式使用情况检索时,采用的检索式为“give[n]a[n]”,而在检索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时使用“give a[n]to[n]”。之所以采用这样的检索式,主要出于以下考量:首先,动词give属于最常见、最典型的动词,具有较强的语义抗干扰性,在这两个构式中都属于高频动词,所以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其次,我们在受事论元前特意增加一个不定冠词“a”旨在排除检索结果中出现诸如“give rise to N”这样的固定搭配,以增强语料的准确性。经检索,对两个构式使用情况统计如下:
表1 双及物构式和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使用次数
表1显示了两个构式在1800—2000二百年间的使用状况。由于检索项的特殊性,统计数据表现为give的双及物使用频率高于致使—移动构式。但这不能反映相应的图式化构式的实际使用情况。在图3 中,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使用频率在1820年的谷值与1900年的峰值之间波动。而图4中,双及物构式则呈现为持续飙升的发展趋势。这两个趋势图与本文的假设并不矛盾。双及物的使用频率变高证明了其作为语法化的下游构式的地位,而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虽然没有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但其使用频率明显受到抑制。事实上,语法化过程不一定预示着上游构式的彻底消亡。Croft[27](P265)指出语法化过程虽然呈现出单向性,但其根本上还是从属于语言状态的变化范畴。由于多重语用因素的影响,这种变化具有循环性的。因此,在语法化过程中,致使—移动构式虽然可以演化为双及物构式,但是一些语用因素却可以致使它获得其他功能,进而维系了其存在的价值。
图3 转移类致使一移动构式使用趋势
图4 双及物构式使用趋势
四、结 语
本文尝试运用语法化相关理论对跨构式关系进行讨论,并以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和双及物构式为例,通过探寻两者之间的关联为本研究的合理性提供佐证。我们发现:第一,语义承继不是形成构式网络的唯一连接方式。表征同一情景且形式和语义功能具有关联性的构式之间可能存在语法化关联。第二,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和双及物构式之间明显存在语法化关联,并从形态句法、功能语义以及语料统计等三个角度得到体现。在语法化过程中,转移类致使-移动构式的词序僵化、结构缩合、成分聚合性降低、强制性增高,而双及物构式的语义不可预测性增强、语法单位语法功能增多。在使用频率上,后者要远高于前者。第三,图式型构式可以作为语法化研究对象,从而极大的拓展相关课题的覆盖范围。
受索绪尔关于语言研究的历时和共时二分思想的影响,现代语言学大多聚焦于共时层面的探讨。传统构式研究顺应了这一潮流。但是,语言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纯共时研究往往只能看到了某一个特定阶段的语言事实,无法从整体上把握语言的发展过程。因此,我们提出引入历时视角、从纵向角度审视构式的必要性与可能性。这一观念可以对构式关系网络的构建做出有益补充,并对构式语法体系的完善提供新的素材。
参考文献:
[1]CROFT W.Radical construction grammar:syntactic theory in typological perspectiv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2]LANGACKER R W.Construction grammars:cognitive,radical and less so[Z].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Logro,2003.
[3]FILLMOR C J.The Mechanisms of“Construction Grammar”[M].California:BLS,1988.
[4]GOLDBERG A.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5]GOLDBERG A.Constructions at Work[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6.
[6]陆俭明.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对构式语法理论的解释[J].外国语,2004(2):15-20.
[7]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的价值与局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8(1):142-151.
[8]陆俭明.再论构式语块分析法[J].语言研究,2011(2):1-7.
[9]陆俭明.构式语法理论再议——序中译本《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J].外国语,2011(1):15-21.
[10]王寅.构式语法研究(上卷):理论思索[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11]董燕萍,梁英君.走近构式语法[J].现代外语,2002,(2):142-152.
[12]王琳琳.基于多语体语料的英语双及物结构研究——以give为例[J].外国语,2013(1):45-54.
[13]陆俭明.句式语法理论与汉语研究[J].中国语文,2004(5):412-416.
[14]陆俭明.当代语法理论和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之管见[J].山西大学学报,2007(3):97-104.
[15]沈家煊.说“偷”和“抢”[J].语言教学和研究,2000(1):19-24.
[16]苏丹洁,陆俭明.“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J].世界汉语教学,2010(4):557-567.
[17]苏丹洁.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实质——以兼语句教学及经验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16-22.
[18]张伯江.现代汉语的双及物结构式[J].中国语文,1999(3):175-184.
[19]张伯江.论“把”字句的句式语义[J].语言研究,2000(1):28-40.
[20]MICHAELIS L A.Headless Constructions and Coercion by Construction[A]//FRANCIS E J,MICHAELIS L A. Mismatch:Form-Function Incongruity and the Architecture of Grammar[C].Stanford:CSLI Publications,2003.
[21]MICHAELIS L A.Type shifting in construction grammar: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aspectual coercion[J].Cognitive Linguistics,2004(15):1-67.
[22]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theoretical prerequisites[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3]LANGACKER R W.Foundations of cognitive grammar,Vol II:descriptive application[M].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4]LANGACKER R W.Construction grammars:cognitive,radical and less so[Z].Paper presented at the International Cognitive Linguistics Conference,Logro,2003.
[25]MEILLET A.L’évolution des formes grammaticales[J].Scientia:rivista internazionale di sintesi scientifica,1912 (12):384-400.
[26]HEINE B,CLAUDI U,HÜENNEMEYER F.Grammaticalization:A Conceptual Framework[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27]CROFT W.Typology and Universal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28]HOPPER P J,TRAUGOTT E C.Grammaticalization(2nd e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3.
[29]DAHL O.Grammaticalization and the life cycles of constructions[J].RASK Internationalttidsskrift for sprog og kommunikation,2001(14):91-134.
[30]HEINE B,REH M.Grammaticalization and Reanalysis in African Languages[M].Hamburg:Helmut Buske Verlag, 1984.
[31]LEHMANN C.Thoughts on Grammaticalization[M].Newcastle:Lincom Europa,1995.
[责任编辑 铁晓娜]
A Study on the Cross-Construction Links of Grammaticaliztion
ZHANG Jing-yu
(Foreign language school,Yangzhou Vocational College,Yangzhou 225009)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ies on grammaticaliz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ross-construction links with the example of the English Diatransitive Construction and the English Transferring-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We find that the grammarticalization link may exist between the constructions representing the same scenery and possessing the related semantic functions.The concerning constructions show a strong relation of grammaticalizait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morphology,functions and statistics.In the process of grammaticalizaiotn,the Transferring-Caused-Motion indicates the features such as the rigidification of word order,condensation,the decrease of paradigmatic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obligatorification.However,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ndicates the features such as the increase of semantic unpredictability and the syntactic functions of its grammatical units.Moreover,the ditransitive construction is used more frequently than the Transferring-Caused-Mo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grammaticalization;the rigidification of word order;condensation;paradigmaticization; bligatorification;grammatical function
作者简介:张靖宇,硕士,讲师,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5
中图分类号:H14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734(2016)03-008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