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性修养的途径与态度

2016-05-12

当代贵州 2016年11期
关键词:心律党性修养党性

一个人在职场与社会中要想获得成功,需要能力、知识、智慧的积淀,但最终起关键作用的还是修养。个人成事创业需要职业修养、综合素养,作为党员干部还需要有党性修养,唯有党性修养,才能实现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正如刘少奇同志所言,不同的阶级和政党皆有党性。但是,世界上很少有政党像马克思主义政党那样强调党性,在众多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又很少有政党像中国共产党那样强调党性。中国共产党是从革命胜利中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始终强调坚持党性和党性修养,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承载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更是迎接“四个挑战”、克服“四大危险”的现实要求决定的。

共产党员的党性锻炼和修养,是党员本质的改造,是实现党性的根本途径,包括理论修养、政治修养、道德修养、纪律修养、作风修养。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是共产党人的心学。中国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主要有三个基本途径:

第一,党性修养继承了古代中国的“心律”文化的精华,产生了自我批评的个人修炼途径。在“心律”(自我约束力)与“法律”(外部约束力)的关系中,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心律”的优先地位。如《荀子·君道》指出“法者,治之端也;君子者,法之原也。故有君子,则法虽省,足以遍矣;无君子,则法虽具,先失后之施,不能应事之变,足以乱矣。”《论语·卫灵公》也指出“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把“老庄申韩”单列为“老庄申韩列传”。据他的研究,申不害、韩非等法家的思想乃是来自老子、庄子等道家的思想,所以司马迁应该是中国学术史上率先提出“法律”来源于“心律”、“心律”大于“法律”的学者。毛泽东曾经说过:“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表明,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可以纳入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中来,而传统修身文化的精华也可以纳入到党性修养中来。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古代的“心律”文化中吸收了许多有益的智慧,变成了党性修养的思想源泉,如党的领导人经常引用古人讲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等无数箴言。

第二,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还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论基础上通过党内正确、原则的思想斗争,在政治生活中实现批评和自我批评相结合,即在个人“修炼”的基础上增加了组织的“修炼”的内容。这种修炼超越了儒家、佛学的唯心主义式的个人修炼,把个人修炼和集体修炼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实现了党性修养的集体途径,而个人修炼与集体修炼相结合的武器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三,共产党人的党性修养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基础上形成了在客观世界改造中改造主观世界的途径,在党内培养了一大批党性修养极强的党员干部。延安时期,有一位“红色技术专家”张协和,一身正气,始终坚持党性修养,到了晚年他总结出自己的座右铭:“做人,对有的事情要感兴趣,对有的事情要不感兴趣。比如追求权位、物质享受是无止境的,你的兴趣若在这方面,就苦恼一辈子。如果你对求学问、对为人民服务很感兴趣,你将会永远乐观。只有不计权位、享受的人,才是真正做学问的人,才能学有成就。”因此,坚持实践哲学,就是坚持密切联系群众、克服官僚主义;就是坚持实事求是、克服本本主义与经验主义;就是坚持知行合一、克服人格分裂。

这三个途径必须始终统一在唯物主义的态度之中,即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列宁指出:“唯物主义本身包含有所谓的党性,要求在对事变做任何评价时都必须直率而公开地站在一定社会集团的立场上”,指出了党性修养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态度的重要性。周恩来同志1943年在重庆红岩为自己制定的“七项修养要则”中明确指出“健全自己的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指出了健全的身体是党性修养的前提,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态度的重要性。(责任编辑/吴文仙)

猜你喜欢

心律党性修养党性
新时代加强党性修养的历史逻辑
论党性修养
如何探索解决党性分析的针对性有效性问题
消炎止痛药会增加心律异常风险
基层党校做好党性教育的思考
深刻洞察“党性”的精彩读本
“党性体检”让党员更“健康”
共产党人的党性与党性修养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方法与效果
聚焦心房颤动基础研究和上游防治中的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