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干”字的职用演变* 1

2016-05-10焦树芳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词项职能

焦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干”字的职用演变* 1

焦树芳

(西南交通大学,四川成都611756)

摘要:“干”字在汉语史上记录的词项数量较多,其涉及的字词、义值等关系复杂多变。运用李运富先生的字用学理论,从历时性的角度全面考察“干”字记录的19个词项,分析其本用、兼用、借用的使用职能;通过探讨其职能的扩展和减缩,发现“干”字在先秦时期共出现18个词项,并为后世沿用,只在宋代新增1个词项,表示“关联”义。“干”字的使用职能发展缓慢,具有很强的稳固性,在现代汉语中才出现了大幅减缩和转移的现象。

关键词:字用学;“干”字;词项;职能

李运富先生强调应立足“三个平面”,建立汉字学的三个分支学科。一是外部形态,即字样,形成汉字样态学或汉字形体学,简称字样学或字形学;二是内部结构,即字构,形成汉字构形学或汉字结构学,简称字构学;三是记录职能,即字用,形成汉字语用学,简称字用学。字用学在理论、方法和实践等方面的建构较为薄弱,为此李先生撰写了一系列文章探讨字用学的学理依据、学科定义、主要内容等,从而使字用学逐步走上理论化、系统化的道路。

“干”字共有19种记录职能,在汉语史的发展过程中,职能的扩展和减缩较为缓慢,具有很强的稳固性。本文运用李运富先生“字用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描写“干”字的本用、兼用和借用职能,梳理“干”的职用演变体系及变化原因。

一、“干”字的本用职能

本用,“指用本字来记录本词的用法,本字的构形是以本词的音义为理据的。”[1](P193)

“干”的本义和构形,历来众说纷纭,主要是围绕“犯”和“盾”的争论。《说文·干部》:“干,,犯也。从反入,从一。”段注:“从反者,上犯之意。”[2](P156)王筠:“从反入,从一。何以得盾义,而、屰二字亦不得在此部。”[3](P333)朱骏声:“从反入,从一。指事。入一为干,入二为。”[4](P729)可见,《说文》中以“犯”为本用职能,许慎依据小篆分析字形,可能忽略了“干”字的初形,而段玉裁、王筠和朱骏声都坚守《说文》,其解释多有牵强。戴侗《六书故》:“蜀本《说文》曰:‘干,盾也。’象形。”[5](P703)且桂馥也认为其本义为“盾”,“犯”义由此引申而来。

汉字是在不断发展演变的,因此应从最初的形体来考察其构形理据及本义。“干”始见于甲骨文,金祥恒认为其字形演变轨迹为、(甲骨文)→(豦簋)(毛公鼎)→(干氏弔子盘)→(觚文)→(小篆)。甲骨文作空心口,金文作实心,后又演变为一。[6](P3087-3088)

李孝定、于省吾等认为“干”是盾的象形字。徐中舒则认为演变趋势为→→→→(金文)。本义是先民狩猎的工具,象形。收录“干”字的甲骨文字典都将其释为工具,象形字。可见,“干”字最初的形体和意义相结合,本义为“盾”;西周的豦簋里也有“干戈”出现,且字书和经史文献中使用频率高、范围广,是一个独立的词项。因此,{干1} (盾)体现其本用职能。

先秦两汉时期“干”作“盾”义时,用例较多,与蜀本《说文》的释义相符。如:《诗经·大雅·公刘》:“干戈戚扬。”郑笺:“干,盾也。”《尚书·牧誓》:“称尔戈,比尔干。”孔传:“干,楯也。”《周易·乾鑿度》:“泰表载干。”郑注:“干,楯也。”《墨子》:“然即当为之撞巨钟、击鸣鼓、吹愉笙而扬干戚。”《吕氏春秋》:“子路抗然执干而舞。”《礼记·明堂位》:“朱干玉戚。”

此后“干”释为“盾”时,常用在固定的组合中,如“干戈”“干盾”“朱干玉戚”等。其独用的用法逐渐为“盾”字所替代,到魏晋南北朝后只出现在工具书中,《广雅·释器》:“吴魁、干、瞂、樐、GAEA9,盾也。”王念孙《广雅疏证》:“盾或作楯。古者盾或以木,或以革。盾为干、樐、瞂之总名也。”[7](P267)

二、“干”字的兼用职能

兼用,“是指用本字记录另一个本词有音义联系的派生词的现象。”[1](P200)“干”字在记录本用词项{干1}的基础上,还记录了以下的兼用词项。

(一)记录词项{干2},表示捍卫、自卫

由名词词项{干1}引申为动作行为{干2},表示手持盾牌来防御敌人的进攻,释为捍卫,大都用于先秦时期。西周晚期,毛公鼎:“以乃族干吾王身。”《尔雅·释言》:“干,扞也。”郭注:“相扞卫。”邢疏:“孙炎曰:‘干盾,自蔽扞。’”《诗经·周南·兔罝》:“公侯干城。”毛传:“干,扞也。”《诗·小雅·采芑》:“师干之试。”陈奂传疏:“言军士之众,足为扞御之用也。”《方言》卷九:“盾,自关而东谓之瞂,或谓之干,关西谓之盾。”郭注:“干者,扞也。”“干”字记录{干2}与记录本用职能的“扞”形成竞争,在两汉时期用例逐渐减少,并最终被本字“扞”所取代。

(二)记录词项{干3},表示触犯、冒犯

“干”字本义词项{干1}的作用是为了保护身体以防受到伤害,并由此派生出表示动作“犯”的词项{干3},始见于西周。如:《尚书·胤征》:“以干先王之诛。”《逸周书·武顺》:“危言不干德曰正。”孔晁注:“不干谓不犯也。”《左传·文公四年》:“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国语·晋语五》:“赵孟使人以其乘车干行。”韦昭注:“干,犯也。”《楚辞·七谏·谬谏》:“辙恐犯忌而干讳。”《晋书·卫玠传》:“非意相干,可以理遣。”韩愈《永贞行》:“国家功高德且厚,天位未许庸夫干。”《水浒传》第七五回:“神器从来不可干,僭王偁号讵能安?”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公乃抗疏曰:‘近年以来,议论繁多,言词激切,致干圣怒。’”

魏晋南北朝时,“干”开始作为动词性词素和“犯”一起使用,表“冒犯”义。如:《后汉书·史弼传》:“干犯至戚,罪不容诛。”唐代时,常用于经书开头,表示星宿间相互触犯。如:《唐开元占经》:“客星干犯轸,客星干犯冀,客星干犯摇,客星干犯玄戈,客星干犯天棓。”宋代时也常用在特定的文体中。如:《谠论集·上徽宗乞备边赏有功状》:“庶使边威可振,戎人不敢干犯。”《范文正集·上时相议制举书》:“四海幸甚,千载幸甚,干犯台严,无任僭越,战汉之至。”方孝孺《黄晏仲晦字说》:“干犯国法。”

“犯”在先秦时期出现,一直与“干”并行表义,但使用频率较低;魏晋南北朝以后,逐渐占据优势,并替代“干”的该项记录功能。如:《左传·襄公十年》:“众怒难犯。”《礼记·檀弓上》:“事亲有隐而无犯。”曹植《责躬诗》:“犯我朝仪。”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三国演义》七十二回:“数犯曹操之忌。”

(三)记录词项{干4},表示空乏。

“祫”本是古代天子诸侯的一种宗庙祭礼,士大夫没有权利使用,因此在前面加“干”字则表示触犯礼制,由{干4}引申而来,如:《礼记·大传》:“大夫士有大事,省於其君,干祫及其高祖。”郑玄注:“干,犹空也。空祫,谓无庙祫祭之於坛墠。”孙希旦集解:“干者,自下而进取乎上之意,祫本诸侯以上之礼,而大夫士用之,故曰干祫。”张载《正蒙·王禘》:“若祫,则请於其君,并高祖干祫之。”自注:“干祫之,不当祫而特祫之也。”[8](P225)

(四)记录词项{干5},表示扰乱、妨碍

“干”字记录{干3}的用例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干3}与{干5}的意义和动作行为相近,都表示贬义色彩,是一方主动实施某种行为而形成负面影响,由“犯”义引申出表示扰乱义。如:《文子·下德》:“各守其职,不得相干。”《韩非子·用人》:“明君使事不相干。”《后汉书·东夷传》:“不得妄加干涉。”《蔡邕传》:“皆妇人干政之所致也。”袁宏《后汉纪·桓帝纪》:“故太尉李固、杜乔以直言干政。”《旧唐书·徐浩传》:“又嬖其妾侯莫陈氏,颇干政事。”《元史·世祖纪》:“干扰政务。”

魏晋南北朝以后“干”记录{干5}的用例减少,代之以双音节复合词表义,如干预、干紊、干乱、干碍。《三国志·吴志·陆逊传》:“不令兵士干扰侵侮。”《三国志·魏书·满宠传》:“干乱吏政。”《晋书·列传第十三》:“好干预人事。”元稹《招讨镇州制》:“并不得干扰百姓。”陈次升《谠论集·奏弹内侍刘媛》:“干紊朝廷。”《资治通鉴·晋纪·孝怀皇帝下》:“干预政事。”《续资治通鉴长编·神宗》:“判大名府文彦博言:‘乞差不干碍公正敢言臣僚覆行定验。’”

(五)记录词项{干6},表示关涉、关联

词项{干5}表示强势的一方主动施行某种行为,引申为表示双方间有联系。宋代开始出现用法{干6},常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且大都与律令或案件的文书有关。如:毕仲游《西台集·今莫州石谱以书答之》:“与诉不干己事。”陈耆卿《筼窗集·奏请罪健讼疏》:“有法不干己者,有法告上而不以实者,亦有法今未必尽行也。”但诗歌中也在使用,如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新来瘦,非干病酒。”蔡居厚《诗史》:“许浑诗格清丽,然不干教化。”明清时期使用范围扩大,通俗小说和口语中有用,如:彭时《彭文宪公笔记》:“于尔无干。”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六回:“庄公乃曰:‘州吁之事,与新君无干。’”陈传良《止斋集·缴奏刑部大理寺鄢大为断案状》:“事干人命,须至奏闻者。”李渔《蜃中楼·献寿》:“与你何干?”鲁迅《三闲集·通信》:“但立意怎样,于事实是无干的。”

词项{干6}在现代汉语中被意义更紧凑的“关”字所替代,《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段注:“凡立乎此而交彼曰关。”[2](P1025)汉代引申出“关联、牵涉”义,如: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崔鸿《十六国春秋·刘聪中》:“聪曰:‘此阴阳之理何关人事。’”杜甫《归雁》:“是物关兵气。”毕仲游《西台集·和钱穆父舍人》:“仙凡回首不相关。”陈造《江湖长翁集·吴门芹宫策问二十一首》:“文其不关国体之衰盛,系士气之厚薄哉。”王实甫《西厢记·诸宫调》:“夫人曰:‘必关诸命。’”安遇时《包公案》卷六:“不关风景自生悲。”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皆关民命。”

(六)记录词项{干7},表示求取、追求

《尔雅义疏》:“犯与求其义相反而相近。”[9](P309){干7}是由表示冒犯义的{干3}引申而来,出现时间较早,《尔雅·释言》:“干,求也。”其后一般跟抽象名词,如禄、福、誉、赏、名等。《诗经·大雅·旱麓》:“干禄岂弟。”《墨子·节用下》:“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意者可邪?”《庄子·徐无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荀子·议兵》:“皆干赏蹈利之兵也。”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马中锡《中山狼传》:“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

魏晋南北朝,动词性词素“干”和“求”组成复合词“干求”,其宾语是想要获得的某种东西,既可以是抽象名词,如功名利禄;也可表示求取某种具体物件。如:《三国志·王观传》:“爽等奢放,多有干求。”《北齐书·薛琡传》:“不听干求赠官。”李约《壁书非白萧字赞》:“非不干求爵禄。”陈东《少阳集·辞诰命上钦宗皇帝书》:“率多干求出身之赐。”费唐臣《贬黄州》第四折:“如何苦苦干求于人。”恽敬《答耒卿》:“不佞无一语干求。”

词项{干7}在先秦时期的使用频率较高,但两汉以后“求”字使用范围扩大,逐渐占据优势。《说文·裘部》:“求,古文。”段注:“此本古文裘字,后加衣为裘,而求专为干请之用,亦犹加艹为蓑,而衰为等差之用也。求之加衣,盖不待小篆矣。”[2](P696)可见,“干请”义引申出“追求、求取”等,与词项{干7}意义相同。先秦时期已经出现用例:《孟子·告子上》:“求则得之。”《左传·桓公十六年》:“我之求也,此何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城求璧。”诸葛亮《出师表》:“不求闻达。”《后汉书·列女传》:“求利以污其行。”《资治通鉴·唐纪》:“就吾求寒衣。”董其昌《节寰袁公行状》:“应圣主求贤之意。”

(七)记录词项{干8},表示求见地位高的人

{干7}为求取,表示一种具体的动作行为,体现在心理上是渴望获得,因此引申出较抽象的意义{干8},表示求见高位的人,即谒见。如:《韩非子·孤愤》:“则法术之士欲干上者。”《列子·说符》:“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公羊传·定公四年》:“以干阖庐。”何注:“不待礼见曰干。”《吕氏春秋·遇合》:“孔子周流海内,再干世主。”《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游学干诸侯小大甚众,不遇。”皎然《送顾处士歌》:“不见将名干五侯。”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复合词“干谒”,逐渐替代{干8}表义。而“谒”出现较早,《尔雅·释诂》:“告也,请也。”《说文·言部》:“白也。”《广韵·月韵》:“请也,白也,告也。”可见两者同义,“干谒”常表示文人取得功名利禄而求见能够提供机会的人,这些人往往是当朝权贵,地位较高。如:《北史·郦道元传》:“好以荣利干谒。”欧阳修《论举馆阁札子》:“至有偷窃他人文字干谒权贵。”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而未尝有所干谒。”但也有很多文人不愿意通过此途径入仕,如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独耻事干谒。”

(八)记录词项{干9},表示计数单位

{干9}是在{干1}即“干”字构形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相当于量词“个”,《字汇·干部》:“数始于一而成于十,干字从一从十,故言若干,谓或如一或如十,数未定之辞也。数竹木亦曰干,犹言个也。”[10](P382)

先秦时期已出现大量用例,并沿用至今。如:《墨子·天志下》:“以告四邻诸侯曰:‘吾攻国覆军,杀将若干人矣’。”《管子·山国轨》:“某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谷重若干?”《礼记·曲礼》:“问天子之年,对曰:‘闻之始服衣若干尺矣。’”任昉《<王文宪集>序》:“永贻世范,为如干秩,如干卷。”《前汉书·食货志》:“或用轻钱百加若干。”颜注:“若干,且设数之言也。干犹个也,谓当如此个数耳。”《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胡注:“如干,犹言若干也。程大昌曰:‘若干者,设数之言也。干,犹个也。若个,犹言几何枚也。又说:干者,十干,自甲至癸也,亦以数言也。’”

宋代起可用于指人,表示复数,释为伙、帮。如:和凝《疑狱集·恕斋神政》:“胡某为知録送一干人。”苏轼《与潘彦明二首》其二:“叮嘱一干人令剩买纸钱。”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县尉带了一干人回话。”《水浒传》第四一回:“五起二十八个头领,带了一干人等。”《红楼梦》第一一六回:“宝玉看时,又像是迎春等一干人走来。”

(九)记录词项{干10},表示水边

《诗解颐》:“河干固非稼穑之地也,非不可用以狩猎也,然欲狩猎者必之乎山林,河干固非狩猎之处也。”[11](P43)“干”字本义为盾,是先民的狩猎工具,又引申为可以狩猎的地方,由{干1}派生而来。“岸”本义为高厓,与{干10}指称的地方有所区别,最早的用例见于先秦时期,一直与“干”字并行使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取代“干”字的该项记录职能,而{干10}只出现在固定的词语中。《周易·渐》:“鸿渐于干。”郑注:“干,水傍,故停水处。”《诗经·大雅·伐檀》:“置之河之干兮。”《诗经·小雅·斯干》:“秩秩斯干”。朱注:“干,水涯也。”《禽经》:“冬适南方,集于江干之上。”《管子·小问》:“昔者吴干战”。注:“干,江边地也。”杜甫《有客》:“漫劳车马驻江干。”范仲淹《江干闲望》:“江干日淸旷。”敖文祯《次履方宿来薫轩》: “GAEAA回怅望在河干。”

(十)记录词项{干11},表示山垄间的平地。

{干11}是由表示水边地的{干10}引申而来的方言词,江南常称山陇间的平地为干,逐渐形成固定的地名,如大长干、小长干、东长干等,这是古建康的里巷名,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十七:“长干是秣陵县东里巷名。江东谓山陇之间曰干。”[12](P110)

《文选·左思·吴都赋》:“长干延属,飞甍舛互。”刘逵注:“江东谓山岗间为‘干’。建邺之南有山,其间平地,吏民居之,故号为‘干’。中有大长干、小长干,皆相属。疑是居称干也。韩诗曰:‘考盘在干。’地下而黄曰干。”吴均《和萧洗马子显古意六首》之四:“妾家横塘北,发艳小长干。”李白《长干行》之一:“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一)记录词项{干12},表示地名

由“干”字所表示“国名”引申而来。如《诗·邶风·泉水》:“出宿于干。”毛传:“干、言,所适国郊也。”陈焕传疏:“郊有近远,故兼释二地。谓为卫女所适国之郊,而非卫郊也。其地名俱未闻,干言为送女者归国所经之地。”张保见《诗地理考》校注:“《汉书·地理志》:‘东郡有发干县。’《郡国志》:‘东郡卫国有干城。’《隋志》《九域志》:‘邢州内丘县,有干言山。’《水经注》:‘泜水又东南经干言山。’”[13](P52-53)

(十二)记录词项{干13},表示姓氏。

干姓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多重来源,如国名、地名、祖先、少数民族、兵器、官位等。但古干国{邗}是干姓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干将、干宝、干犨等。

三、“干”字借用职能

借用,是指将字形当作语音符号去记录与该字形体无关但音同音近的词语使用方法。可分为无本字的借用和有本字的借用。[1](P203)“干”字都是在有本字的情况下进行借用的,即通假。

(一)记录{竿}

“竿”表示竹竿与“干”在词义上没有联系,因语音上相同或相近临时被借去记录这个音节,《新唐书·王世充传》:“术士桓法嗣自言能决谶,乃上《孔子闭房记》,画男子持一干驱羊状。”

记录{竿旄}的第一个音节,后使用有“竹”旁且意义相关的专用字“竿”记录。《诗·墉风·干旄》:“孑孑干旄。”毛传:“注旄于干首,大夫之旃也。”《尔雅义疏》:“詩之干旄,《左傳》引作竿旄,是竿、杆、干並古字通。”[9](P1109)但已形成固定用法,一直延续到明清,如:庾信《代人乞致仕表》:“出拥干旄。”孔尚任《桃花扇·入道》:“又摆些羽葆干旄。”

(二)记录{杆}

“杆”表示乔木、灌木时与“干”的词义并不相同,后者只是作为假借字去记录音节。如《尔雅·释木》:“栈木,干木。”《尔雅义疏》:“干者假借字,《釋文》干,樊本作杆。《廣雅》云:‘杆,柘也。杆與榦同。’”[9](1109)

(三)记录{豻}

作为动物的“干”,表示胡地野狗,与“豻”音近,如《说文·豸部》:“胡地野狗。从豸干声。犴,豻或从犬。”但《正字通》中指出“豻、犴”与“干”字的音义相关,“陸佃曰:‘黑喙,善守。故字從干。干,扞也。’”《仪礼·大射礼》:“大侯九十,参七十,干五十。”郑注:“干读为豻。豻侯者,豻鹄、豻饰也。”《礼记·投壶》:“干侯既亢。”郑注:“案干同豻。”

(四)记录{丹矸}的第二个音节

“丹矸”释为朱砂,其中“干”表示砂石,用来记录“矸”字。如《荀子·王制篇》:“南海则有羽翮、齿革、曾青、丹干焉。”杨注:“干读为矸”。

(五)记录{邗}

古邗国是由周武王姬发所建。《左传·僖公四年》:“邗、晋、应、韩,武之穆。”杜注:“邗音干。”刘宝楠《愈愚録》:“则干,何国也?即邗也。”可见,邗国中的音节“邗”可以借“干”字来记录。如《墨子·兼爱中》:“以利荆楚干越狱南夷之民。”孙诒让《墨子间诂》:“干,邗之借字。《说文·邑部》云:‘邗,国也。今属临淮。’”

(六)记录{乾、幹、榦}

历史上“干”字借用为“乾、幹、榦”三字的情况较少,但其作为简化字承担了“乾、幹、榦”的全部职能。

(1)《释名·释饮食》“干饭,饭而暴乾之。”《后汉书·范冉传》:“干饭寒食。”

(2)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也可作“十幹”。万民英《三命通会·论支干源流》:“夫干,犹木之干,强而为阳;支,犹木之枝,弱而为阴。”[14](P9)《辞源》:“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枝。”[15](P1081)可见,“天干”可能是从具体的树干抽象而来的。

四、“干”字职用演变

汉字的职能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汉字数量和所记录的词项逐渐失衡,因此需要扩展字符的使用职能来达到新的平衡;但这也会造成汉字系统内部的重新调整和排列,于是单个汉字的职能就会缩减或转移。“干”最少拥有19种使用职能,这些职能不是共时的,而是历时性地发展变化,随着一些职能的扩展,另一些职能在缩减;文中就“干”字的文献用例分析其本用、兼用、借用等职能的扩展,并通过借用他字分担、职能转移等方式使其职能不断减缩,最终形成了“干”字使用职能的现有格局。

(一)“干”字的职用扩展

“干”字产生时仅记录名词{盾},其义值、职能和字词关系较简单,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干”字的职能通过兼用和借用的两种方式不断扩展。

1.兼用扩展

“干”字的形体特征产生了{干1}词项,表示先民的狩猎工具,其核心义是“盾”,并由此出发不断引申和派生出新的词项,使其使用职能不断扩展。(1)本义词项{干1}是防范敌人的工具,添加动作表示以手持盾来防御敌人的进攻,引申为“捍卫、自卫”,派生出动词{干2}。(2) {干1} (盾)是为了防止身体受到来自外界的伤害,并由名词转为表示动作行为,派生{干3},表示“犯”;士大夫不应当行干祫祭礼,但违反礼制而使用,故由{干3}派生出表示空乏的{干4} ;动词{干3}与{干5}的语义色彩和动作行为相同,从而由“犯”义引申出“扰乱、干涉”; {干5}强势的一方主动施行某种行为,进而引申为双方间有关联,派生出{干6}。(3)“求”与“犯”在意义上相反相近,因此{干7}是在{干3}的基础上派生而来; {干7}表示的动作行为是求取一定的东西,进而引申出表示求见高位的人,派生词项{干8}。(4) {干1}的意义是在其形体上附于的,而{干9}是在{干1}的基础上依据其“从一从十”的形体结构派生而来,表示计数单位。(5)“干”字本义为盾,{干1}是先民的狩猎工具,后又引申为狩猎的地方,即{干10} ; {干11}表示江南常称山陇间的平地,这是由水边地{干10}派生而来。(6)古邗国为周武王姬发所建,而之后为吴所灭成为其邑,“干”开始作为地名使用;古干国是“干”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干12}和{干13}是由“干”字记录{邗}引申而来的。

可见,先秦两汉时期“干”字使用职能的扩展过程已基本完成,词项{干1}到{干11}内部互相关联,存在引申和派生的联系。“干”字职能扩展图示如下:

2.借用扩展

“干”字的借用职能所记录的语言单位是纯音节,记录{乾}的用法出现在东汉,其余的借用职能都出现在先秦时期。记录{邗}时,另外派生出两个义项,即表示地名和姓氏;记录{幹}时引申出纪年法或占卜的“十天干”。如下图所示:

3.并合扩展

并合扩展,“是指一个字除了自身的本职功能外,还吞并另一个或几个字的全部职能的情况。”[1](P211)“乾、幹、榦”三字简化后由意义不相关的同音字“干”所代替。

因此,“干”字在本用的基础上,通过兼用、借用、并合使其职能得以扩展,“干”字在历时和共时的层面共记录了19个词,这不仅可以满足表达的需要,还缓和了字符和词语间的矛盾。

(二)“干”字的职用缩减

“干”字职能的缩减是其所记词项的减少,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词项已不再使用,或被其他字符所替代,“干”字的记录职能也随之消失。

1.词项的消失

汉字的使用职能随着整个词汇系统的发展演变,语词在不断地更替,这使其使用职能不断发生变化,如果词汇系统中的词项消亡,那么字符的这项职能也随之消失。如表示冷兵器的盾产生于西周时期,随着武器的改进,在近代社会已经消失,“干”字就不再记录{干1}了,只是存在于已经固化的词语中,如干戈。词汇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并受其影响变化显著。反过来词汇也可以直接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特定的政治制度、生产方式及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了“干”字职能的演变进程。随着诸侯割据的消失,国家统一皇权至上,表示士大夫越权行使的祭礼{干4}也不再使用。{干8}是古代文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一种途径,随着国君和封建制度的消亡,这种渴望位高者引荐入仕的手段不复存在,因此“干”字失去了记录{干8}的职能。国名随着强国的吞并而消失,地名随着区划的演变和更替而重新命名。

2.借字分担“干”字的记录职能

(1)“扞”分担词项{干2}

《尔雅·释言》:“干,扞也。”《说文·手部》:“扞,忮也。从手干声。”段注:“忮训很,非其义。干,扞也,然则扞之訓可定矣。”[4](P1059)《玉篇》:“扞,卫也。”{干2}释为“扞”,后写作作捍。可见“扞”字在词项{干2}产生之初已是常用字,且意义容易理解。西周时期开始用“干”字记录,但魏晋时期{干2}的使用频率逐渐降低,而“扞”字则大规模使用,成为表义的主要动词,直到现代仍然使用。

(2)“岸”分担词项{干10}

《尔雅·释丘》:“望厓洒而高,岸。”郭注:“視厓峻而水深者曰岸。”邢疏:“其厓高俊者名岸。”[16](P348)“重厓,岸。”郭注:“两厓累者为岸。”[16](349)《说文·屵部》:“水厓而高者。从屵干聲。”可见“岸”本义为高厓,干声。“干”字记录{干10}在先秦时期用例较多,魏晋南北朝常借用音同字“岸”记录,而“干”字的使用频率较低,常用在固定词语“河干”“江干”中。

3.职能转移

(1) {干3}→“犯”

春秋时期“犯”字已经出现,但使用频率较低;魏晋南北朝用例增多,且“干”与“犯”开始作为动词性词素组合使用,“干”字的优势地位逐渐下降,直到现代汉语该项记录功能完全转移给“犯”字。

(2) {干5}→“干扰、干涉、干预”

{干5}的核心意义就是“扰乱、妨碍”,但魏晋南北朝时期单用“干”字记录{干5}的用例减少,逐渐被同义复合词替代,并沿用至今。

(3) {干6}→“关”

《说文·门部》:“关,以木横持门户也。”后引申出“关联、牵涉”义,汉代开始使用;而{干6}的用法在宋代开始出现,使用频率和范围扩大。两者并行表义,现代汉语中“干”字的记录职能完全转移到“关”字身上。

(4) {干7}→“求”

词项{干7}在先秦时期的使用频率较高,“求”字为“裘”之古字,后起字“裘”分担其表衣的用法,“求”引申出“追求”义,两汉以后逐渐替代{干7}。

因此,现代汉语中的“干”字有4项常用职能,(1)记录“若干”的数量词{干}; (2)记录纪年法“干支”的{干}; (3)记录姓氏{干}; (4)记录{乾、幹、榦}的简体字{干},承担与其音同的所有职能。

“干”字的职用及其演变如下表:

“干”字及相关各字职用演变情况用字(相关字)记录词项 义值 音义关系 使用属性隋唐 宋 元明清现代干 {干1} 盾 本义 本用使用时代先秦秦汉 魏晋南北朝+  +  +  +  +  +干扞{干2} 捍卫、自卫 由{干1}引申 兼用+  +  +  +本用+  +  +  +  +  +  +干 {干3} 触犯、冒犯 由{干1}引申 兼用+  +  +  +  +  +干 {干4} 空乏 由{干3}引申 兼用+  +干 {干5} 扰乱、妨碍 由{干3}引申 兼用+  +  +  +  +  +干 {干6} 关涉、关联 由{干5}引申 兼用+  +干 {干7} 求取、追求 由{干3}引申 兼用+  +  +  +  +  +干 {干8} 求见地位高的人 由{干7}引申 兼用+  +  +  +  +  +干 {干9} 计数单位 由{干1}引申 兼用+  +  +  +  +  +  +干岸干10} 水边 由{干1}引申 兼用+  +  +  +  +  +借用+  +  +  +  +  +  +干 {干11} 山垄间的平地 由{干10}引申 兼用+  +  +干 {干12} 地名 由{邗}引申 兼用+  +  +  +干 {干13} 姓氏 由{邗}引申 兼用+  +  +  +  +  +  +干竿录{竿}及{竿旄}的第二个音节 音同借用+  +  +  +  +  +本用+  +  +  +  +  +干杆记录{杆} 音同借用+  +  +本用+  +  +  +  +  +  +记录{豻} 音同 借用干豻+  +本用+  +  +  +  +  +  +干矸 记录{丹矸}的第二个音节 音同借用+本用+  +  +  +  +  +  +干邗记录{邗} 音同借用+本用+干乾幹榦记录{乾、幹、榦} 音同借用+ + + +本用+  +  +  +  +  +  +

说明:

该表中完整记录了“干”字及其相关字职用的发展演变。“干”字从本用出发,通过兼用和借用的途径共承担了19项使用职能;先秦时期已经出现18个词项,并为后世所沿用;此后“干”字的职能不断缩减,共时使用的词项逐渐减少,到明清时期只剩10个,其中9项从先秦两汉时期一直沿用到明清,可见其发展缓慢,稳固性强。“干”字的5个词项逐渐消亡,2个借字分担其职能,4个词项的职能发生了转移,4个借用职能消失;现代汉语中只剩下4个,其中3项在其职能的发展中一直处于优势,没有被其他词汇所替代,其中1项是在现代汉语中通过兼并其他词语所获得的。

参考文献:

[1]李运富.汉字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

[3]王筠.说文句读影印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3.

[4]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影印本[M].武汉:古籍书店,1983.

[5]戴侗.六书故[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6]于省吾编.甲骨文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

[7]王念孙.广雅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3.

[8]张载.正蒙[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9]郝懿行.尔雅义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0]梅膺祚.字汇[M].李学勤主编中华汉语工具书书库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11]朱善.诗解颐[M].四库全书版.

[12]张敦颐.六朝事迹类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13]张保见.诗地理考校注[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14]万民英.三命通会[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

[15]广东,广西,湖南,河南辞源修订组.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16]王世伟整理.尔雅注疏[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徐彩玲)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Functions of the Chinese Character“Gan”

JIAO Shufa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Chengdu,611756,Sichuan Province)

Abstract:The Character“gan”record number words in Chinese development histo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aracters and words are very complicated and changeable.Apply Li yun-fu’theory of the fun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analyze the 19 terms of“ga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iachronic,try to show its original use and concurrent use and borrowing.the extended function and the shrink function of “gan”,finding 18 terms have formed in the pre-qin period,and have been using; only increase one term in song dynasty,which is“related”.The function of“gan”develops slowly,it has a strong stability,until modern Chinese appeared the shrink and transfer.

Key words:the fun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gan”; terms; the function

作者简介:焦树芳(1989—),女,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字学。

*收稿日期:2015-12-05

中图分类号:H136. 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 (2016) 01-0057-09

猜你喜欢

词项职能
奥卡姆和柏力对简单指代划分的比较*
论气象公共服务的职能提升
职能与功能
自然种类词项二难、卡茨解决与二维框架
形式逻辑教学中需要深究并辨识的几对概念
价格认定:职能转变在路上
语料库驱动下的外语词汇教学
新形势下县级发改部门职能转变思考
浅谈会计职能是否应该进行拓展
依据语篇中多层次信息的句法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