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机购物方式的现状分析和发展策略

2016-05-07王耀晨吕非凡

商场现代化 2016年9期
关键词:网络购物

王耀晨 吕非凡

摘 要:在O2O模式与当今网络购物体验深度融合的进程中,电商越来越注重网络购物的移动端用户体验。随着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和4G移动网络的普及,“移动端购物”热潮正逐渐引导着人们购物方式的变革,成为年青一代首选的消费方式。但在手机购物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诸如商品质量、支付安全等影响用户购物体验的障碍。

关键词:手机购物;移动端消费;网络购物

一、手机购物方式现状发展

智能手机的发展影响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网络购物和手机移动端深度融合发展的构造中,消费者利用手机进行网络购物引起了新一轮购物方式的变革。与电脑客户端网络购物方式相比,手机购物方式具有诸多独有的优点,手机购物方式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购物,智能手机购物使得消费者利用零碎的时间进行购物。手机购物方式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享有更多的优惠政策。

手机购物方式的发展

手机购物,是指利用手机上网实现网购的过程,属于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进入智能机和3G时代以来,以iOS平台和Android平台上的手机购物应用为主流模式。目前比较有代表性的智能手机应用中,传统电商APP有淘宝和凡客,综合性导购应用有口袋购物、蘑菇街等。

中国手机购物的正式兴起是2008年。在2008年,中国出台手机3G政策,相关政府部门和移动运营商明确从2009年开始大力发展3G服务。此后,随着手机用户数量的快速增长和手机支付安全性的不断提高,手机购物的流行速度飙升。时至今日,手机购物已成为最热门的手机应用之一。针对这种情况,一些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纷纷推出或完善了自身的手机购物门户,同时研发或升级自己的手机购物终端。同时,很多第三方手机购物应用软件也应运而生。这些软件通过对多家电商网站的信息整合,帮助用户实现即时的比价、查看评价等功能。

二、手机购物方式存在的问题

1.出售虚假商品

消费者通过虚拟的网络与卖家进行交易,对商品信息的了解大部分通过卖家图片和文字的介绍,其中一些电商在网络上出售虚假商品,消费者收到的商品与图片信息不符,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尽管存在了退货机制,但是退货需要一定的程序,而且消费者需要与卖家进行退货沟通。退货机制的繁琐和与卖家沟通存在困难使得消费者在买到虚假商品的时候,往往会自认倒霉,不予追究,这样助长了网络上出售虚假商品的现象。

2.物流运输中造成商品破损

电子商务的发展兴起带动了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物流使得在网络上进行交流的卖家和消费者在现实中联系在一起。在物流运输过程中,一方面,“暴力快递”现象的存在使得商品在运输过程中造成损失,另一方面,其中部分快递员对消费者的商品进行替换、盗窃,使得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发生这种状况时,卖家会将责任推给物流公司,是物流公司在运输途中使得商品破损,卖家不承担赔偿责任。物流公司会将责任推向消费者,消费者在签收快递时没有拆开检查,物流公司不承担赔偿责任。最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损失,只能由自己承担。

3.支付方式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手机支付软件直接对购买的商品进行付款是手机购物的便捷优点之一,但是手机支付存在的安全隐患成为手机购物发展的阻碍。支付方式存在漏洞使得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泄露甚至与造成财产损失,消费者购物后,会受到不法分子的网址链接和诈骗电话,尽管提示消费者不要相信不法分子的诈骗电话,但是当消费者在诈骗电话中听到关于自己的个人信息甚至购买商品的信息时,难免心里会产生巨大的波动,对不法分子的指令听之任之,最后造成消费者财产的损失。

4.消费者维护权益困难

尽管网络电商在吸引消费者方面提出七天无理由退货等宣传口号,但是消费者在实际退货过程中却是阻碍重重。消费者在向卖家提出退货要求时,卖家会提出众多要求,若消费者没有符合卖家的要求,则不能退货。有时卖家也会为了避免麻烦,会向消费者提出不要退货,建议消费者直接送人的建议。

三、手机购物方式未来发展策略

1.对电商网站加强监管

通过手机购物的方式可以买到比实体店价格更低廉的商品,但是网络购物的虚拟性使买卖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过手机购物体验的消费者抱怨实物与图片信息不符,常常造成买卖双方的交易纠纷。

第一,政府应加大对电商网站的监管力度,出台相应政策,对行业乱象加以整治,督促行业运营规范化,依法治理垄断竞争,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行业环境健康发展,对不法商家的欺诈行为做出裁决,让消费者安全无忧的购物。第二,电商网站应该联合起来,互相监督,遵守行业经营规定,真正做到行业自律,共同维护公平、诚信的良好网络交易环境。

2.联合物流公司完善破损赔偿制度

我国的物流仓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其中也伴随着许多因运输破损产生的纠纷。许多网购消费者都曾遭遇过货物破损的情况,发生遭遇破损的情况时,时常使消费者和电商卖家的权益受损。

一方面,物流公司应完善相关规定,与电商联合起来,制定相关赔偿办法,一旦发生破损,应明确当事人责任,保障消费者、电商和物流公司的利益。另一方面,物流公司应避免“暴力快递”现象的发展,严格监督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商品破损行为,将商品破损值降至最低。

3.政府监管手机支付提高安全保障

网络支付方式的迅速发展给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由于网站的交易支付环节存在漏洞,犯罪分子会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甚至造成资金流失。手机支付作为一种新型交易方式,存在诸多优点,但也需要一个逐步完善的阶段。

第一,政府应对手机支付环节加强干预监管,整治非法盗窃行为,保障消费者手机支付资金安全,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促进经济社会良好运转。第二,手机支付软件应保障其支付环境安全,加强运营机制的管理。

4.相关部门健全手机购物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手机购物市场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行业乱象丑态百出。第一,相关部门应出台针对手机购物的法律法规,对采购、价格、设施、支付、物流、售后等各个环节提出具体的规范要求。第二,在消费者权益在受到侵犯时,很难得到有效、公正的处理。面对目前假货猖獗,以次充好的现象泛滥,相关部门应联合电商共同监管,打击不正当的恶意竞争行为,打击不法商家的违法经营、操作不规范行为。

5.厂商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需求

厂商应注意到,单一的产品发展模式必然不能长久地适应市场现状。手机购物改变了原有的分销渠道,略去多余的批发零售环节,增进了与消费者的接触距离,消费者青睐手机购物市场的同时也对商品价格及质量、厂家服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

第一,厂商应针对手机购物趋势,深入调研消费者购物偏好,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第二,厂商要抓住消费者购物需求,在品牌营销、信息反馈、顾客服务等方面不断改进,不断推陈出新,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在行业竞争中占据高地。第三,厂商要通过产业调整,不断创新,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来适应市场需求的结构变化,帮助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李晶.移动网络购物采纳的影响因素与实证研究——基于手机网民的视角[J].中国信息界,2012,02:50-55.

[2]陈铃铃.感知价值对手机购物行为意向的影响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

[3]孟凡杰.购物类网站从桌面端向手机端移动化的交互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14.

[4]王雪梅.3G商务时代手机购物与网络购物的比较分析[J].新西部(下半月),2009,07:149,147.

[5]王雪梅.3G技术下电子商务时代的“手机购物”模式分析[J].中国商贸,2009,09:123-124.

[6]李博.浅谈我国手机购物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外资,2013,13:47,49.

[7]钱瑛.手机购物:网络营销新平台[J].销售与市场(管理版),2011,06:99-100.

[8]徐金虎.大学生手机购物现状与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4,01:89.

[9]刘风.手机购物市场的特点及营销策略简析[J].现代商业,2012,03:148.

作者简介:王耀晨(1993- ),女,辽宁丹东人,硕士研究生,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主要从事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网络购物
大学生网购分析
基于消费者特质的冲动性网购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微支付的出现对我们消费习惯的影响
网络购物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及应对策略
消费者网购不适度的调查及对策建议
微商营销在大学生消费市场的问题与对策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析社区智能快递寄存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消费者网络购物行为决策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