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改难在素质与应试的融合

2016-05-06李云奇范美华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试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李云奇 范美华

摘 要 阐述素质教育的内涵,提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融合策略,更好地推进新课改。

关键词 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112-02

一直以来,教育都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是提高全民素质和国家综合实力的主要手段。那么,要想使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屹立不倒,就必须重视文化教育。20世纪末,我国兴起素质教育的思潮,教育部也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改革[1],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推行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提出满足了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满足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满足了提升全民素质的需要。同时,在面对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时,高考压力不断增大,学生、家长都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应试教育因而受到社会各届的批判,此时提出的素质教育很好地解决了这项问题。

然而,自素质教育实施以来,教育现状仍没有大的改变,很多学校在把素质教育做得如火如荼的同时,也在扎扎实实地进行着应试教育。对此,应该如何推行新课改,如何实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成为当下的严峻问题。

1 素质教育的内涵

狭义上讲,素质教育就是一种提高人们思想水平、文化素质的教育模式。广义上讲,素质教育是在人类生产实践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教育的手段来提高和完善人的素质,以素质作为教育的基本目的,通过文化的手段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改造人类素质的一种新型教育手段。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是提升国民素质,甚至是整个民族的素质,通过个体素质的提升来实现整体素质的提升。素质教育能够体现出个人价值和社会需求之间的统一,是一种综合性、整体性教育,能够将开发个人潜能、锻炼心理品质和培养文化涵养有机地结合起来[1]。

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其实是一种通识教育,必须贯穿在整个学习生涯中,从幼儿园教育开始,一直到研究生教育甚至是成人教育的整个学习生涯。同时,素质教育必须面向社会,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健康的教育方式。素质教育重视个性化发展,其在培养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素质、生活技能、心理素质等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注重训练其动手实践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因此,在基础教育阶段,需要积极把握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性格,制订个性化的培养方案,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并且愿意与同伴交流,具备较强的团结意识和创新意识。另外,素质教育主张个性化发展,也就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育过程中需要让学生主动学习知识,而不是被动接收知识,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更为重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调动其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积极营造一个轻松愉悦且追求真理和崇尚科学的学习氛围。总之,素质教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做人。

2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融合

以学生为中心 要实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型,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现代教学观念。过去的教学只强调讲学,也就是告诉学生“答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只是简单复习答案而已。对于素质教育而言,教师更重要的职责就是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以实现学习上的创新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因此,教师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教师应该从传统观念束缚中走出来,改变应试教学的方式,树立现代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其潜能,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重视参与 要实现素质教育的转变,不仅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参与,而且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实践是参与,批评也是参与,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素质教育建设提供巨大的改革力量,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与作用。在这个全面参与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争取校内外支持,教师要起引导作用,学生以及家长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社会各界也要给予支持和监督,并且引入相应的考核、选拔人才等机制,从而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转变[2]。

注重文化课程的融合 素质教育讲求的是教育革新,因此,素质教育同样不能隔离文化课程而谈。素质教育应该与文化课教育融合在一起。目前,我国的教育仍停留在“小学听话教育、中学应试教育、大学知识教育”模式上。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有些地方在实施过程中出现教育误区,一面抓应试教育,一面推行所谓的素质教育,又是办绘画班,又是音乐舞蹈班的。实际上这已经把素质教育和文化课教育分开了,而且增加了学生负担,显得这种素质教育改革更为形式化。只有将素质教育和文化课相融合,通过活化课本上的知识,促进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实践,才能使学生在轻松学习的过程中,更深刻掌握科学知识和规律。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际上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才是教育的首要目的。要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育方式的运用。教师应该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教师不是控制班级,而是引导班级,解放学生个性,使学生主动去发掘自身的创造力,锻炼自我能力,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

正确处理学习与考试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是目前教育者相互讨论的热点话题。要正确处理好素质教育和考试的关系,首先要认识到素质教育中的考试是一种教学手段,它不同于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中的“考试”更像是一种指导思想。素质教育的目标虽然与应试教育大相径庭,但是并没有否认“考试”这一教学手段,只是谋求改革考试的形式、内容和目的,完善革新考试的评价制度,使“考试”脱离传统应试教育的束缚。对此,有些学者担心这样的改革方式会降低教学质量,但其实从长远发展来看,素质教育不仅不会降低教学质量,而且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会推动升学和就业的发展[3]。

3 结语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迅猛,对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均提出较高要求。对此,教育部提出素质教育的改革措施,旨在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素质教育是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教育模式,必须坚持贯彻[3]。当下,素质教育已经渡过爆发期和反弹期,现已到了与应试教育的融合期,需要继续坚持,不断努力实现两者的完美融合。这就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不断激发学生的潜能,帮助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只有这样,才能使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完美融合,两者相辅相成,达到相得益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吴直福.试析素质教育与应试的契合点:从“洋思模式”想到的……[J].浙江教育科学,2014(6):53-55.

[2]唐玉辉.浅析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J].科技信息,2013(2):93.

[3]郭法奇.如何从应试教育走向素质教育:基于《教育规划纲要》及教育历史的实证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1):5-10.

猜你喜欢

应试教育课程改革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与新课改并非对立关系
有关中国教育命题的证伪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