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信息化课程资源及共享平台建设初探
2016-05-06谭宏菊
谭宏菊
摘 要 结合荣县教育信息化的实际,从应用需求的实际出发,分析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和基础教育信息化存在的普遍问题,对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及共享平台建设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微课;初中语文;三通两平台;教育信息化;MOOC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5-0001-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和《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纲要》精神要求,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的革命性影响,转变教学理念与行为,适应课堂教学发展与变革,推动基础教育充分利用现代数字技术,积极培养出个别化、自主性与互动式的创新型人才,着力解决好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育的公平普惠难以实现的问题。
目前,国家在“三通两平台”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各地教育城域网已基本形成,为应用系统的使用提供了通畅的网络环境。然而,没有资源的硬件无法发挥其在教育教学中的有效作用,即便拥有一些可用的校本资源没有平台实现共享也难以体现其应有的价值。荣县作为四川省教育信息化先行先试的试点单位,在优质资源共享机制与应用模式、校本教育资源建设模式做了大量的探索和实践,荣县电教教仪站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研究平台建设也将助推区域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知识传播和教育模式演变 在文字出现以前,以口授为主,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为辅;文字出现以后,书面语言扩展了知识传播的内容和形式;有了造纸术和印刷术,大批量书本知识记载和传播形式推动现代教育的普及;广播电视网络出现以后,广播电视大学、开放式教育在更大范围普及,但质量难以提高;随着互联网的兴起,OCW、在线课程网络,将课程搬到网上,在更大范围传播;云技术、移动互联、大数据、物联网和智慧教育等的蓬勃发展,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中文全称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模式,具有比较完整的课程结构,具有开放性、大规模、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出现,促进教育发生大规模、高质量的变革。教的工具逐渐改变,学的工具逐渐改变,评的工具逐渐改变,带来教育新的应用和深刻变革。
互联网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是历史必然 互联网以其惊人的速度在迅速扩大覆盖面,互联网的广域覆盖与易得,云技术助推,为知识跳出校园围墙在无限的空间里有效与经济地存储和传播,创造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将智能互联、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用于教育领域积蓄了巨大的能量。
新时期人才培养的新特点 信息时代,知识快速更新、知识获取十分便捷,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获取知识能力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为了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需要,传统的批量生产式教学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主张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业已成为时代的需求。
2 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现状
为了真实客观地了解现阶段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在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项目资助下,项目以四川省荣县为样本点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走访调查发现,目前该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学校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一方面,学校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关注如何利用信息化来提高教育质量;另一方面,由于较为落后的地区传统的教育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障碍重重。在功利的教育考核面前,学校和教师无暇顾及教育的改革,甚至漠视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影响。
信息技术硬件设备和师资短缺以及过于集中现象严重存在 教育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资金,由于荣县作为农业县,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及教育信息化需求。从整体上看,国家从诸多方面保障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建设,然而处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县,极大地制约了地方硬件投入,绝大多数学校不具备集中的、高性能的优良设备和技术能力,区域的优秀师资绝大部分集中在城镇,偏远的学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根本不可能建设自己的优质教学资源,其资源的共享也就难以落到实处。
技术力量薄弱,信息化水平低 从调查结果看,85%以上的中小学没有专门的技术人员。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有的学校信息化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低,离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期待相去甚远。
重硬件建设轻应用的现象依然严重 学校往往只注重硬件设备的购买,而软件资源配套不全或者没有,人员培训不足,对资源的建设不重视,其结果是现有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没有得到充分和合理利用,达不到服务师生、促进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根据我们的调查,县域内没有一所学校集中优秀师资开发属于自己的校本优质资源,更没有部署自己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3 荣县初中语文微课资源和共享平台建设思路
根据荣县教育的实际,项目选择以优秀教师资源较为突出的初中语文资源建设为突破口,将县域下属的所有学校的优秀语文师资联合起来,借助荣县电教教仪站的技术力量和高性能设备,实现“联合共建、资源共享、低投入高收益”。共享平台由电教教仪站和第三方共同定制建设。这种思路具有以下优点。
集中优质资源,建设适合于本地的优质教学资源 县域内的所有教师按照共同制定的标准进行教学活动,使条件差的学校的学生能分享同样优秀的教学资源。同时,师资水平相对欠缺的教师能在集体资源开发过程中和教学中得以快速成长,从根本上解决同门课程不同教师各自为政和师资力量过于集中带来的问题。
加快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实现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均衡发展 从根本上讲,相当于所有学校联合共建公共的信息化平台,昂贵的信息化建设成本实现了均衡分担,把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和平台建设变成了现实。
避免重复建设,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已建成的共享平台由服务器为每个用户提供了一个访问入口,从而避免了各学校分散建设带来的重复投资,也避免了资源建设的良莠不齐。
解决了技术人员短缺的问题 电教教仪站的技术人员既是各个学校的专职技术人员,也是所有学校共享的技术资源,从而解决了信息化建设中由于技术人员缺乏而带来的问题,保证了资源建设的专业性和平台运行的稳定性。
4 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功能实现
微课资源共享平台基于Web Services,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架构的SOA架构体系设计,基于Web 2.0技术构建,采用多层B/S结构实现。学习流程完全根据MOOC。
课程学习方式如图1所示,即学习者通过平台在课程资源中心网络中的虚拟教室完成人际互动、课程资源分享、课程内容学习、课程学习反馈以及学习评价等学习活动。通过平台的在线学习不仅是学习内容和学习者的聚集,更是一种通过共同的话题或某一领域的讨论将教师和学习者连接起来的方式,其课程具有汇聚、混合、转用、推动分享的基本原则。
5 结束语
城乡水平差距和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以及优秀教学资源的严重倾斜和过于集中,使有限的优质教学资源无法以传统方式实现辐射,教育均衡化成为教育的迫切问题。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了区域教育的共同提高。荣县以初中语文课程优质资源建设和共享平台构建为突破口,探索一条适合于荣县教育的区域性、本地化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的教育信息化之路,打破固有的制约瓶颈,最大可能减小城乡之间的的差距,提高整体教育水平,这必将有助于我国基础教育的公平普惠。
参考文献
[1]李桂云.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普及之路[J].中国远程教育,2006(9).
[2]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3(9).
[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B/OL].www.etc.edu.cn.
[4]程炜,杨宗凯,乐春晖.基于WebService的一种分布式体系结构[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9(3).
[5]Monson-Haefel R. J2EE WebService高级编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6]黄桂晶,黄荣怀,张进宝.我国信息化教育发展的三大趋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