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6-05-04张磊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关键词: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张磊

【摘要】 目的 探究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对患者血压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82例高血压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104.71±3.54)、(84.57±5.24)mm Hg(1mm Hg=0.133 kPa), 低于对照组的(141.64±7.29)、(124.33±6.83)mm H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5.43±5.17)、(74.56±5.29)、(74.93±5.22)分, 优于对照组的(62.71±5.81)、(61.49±5.74)、(62.05±5.73)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有助于降低血压, 提升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高血压;生活质量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186

高血压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 主要表现为动脉压的急剧升高, 可对人体心、脑、血管及各种重要靶器官产生严重的危害[1]。高血压患者不仅可能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等相关疾病, 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也将呈不断弱化的趋势, 生活质量也随着病情的发展不断下降。基于高血压难以彻底根治的特性, 临床上针对该疾病的治疗工作多以控制为主, 除此之外辅以有效的护理措施也可对患者的治疗进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为对高血压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进行探究, 本文特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诊治的82例高血压患者, 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41例。两组患者的病情均与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相符。观察组男女比例25:16;平均年龄(58.72±4.37)岁;平均病程(2.13±0.85)年。对照组男女比例24:17;平均年龄(58.63±4.29)岁;平均病程(2.05±0.79)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监测等常规护理, 如出现异常现象, 则立即告知医生及时进行处理。

观察组实施延续性护理, 具体包括:①为每例患者分别建立相应的健康档案,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 对患者出院后的用药方式进行详细指导, 并以电话等形式对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定期随访调查, 如出现异常现象则指导患者及时返院治疗。②患者出院后, 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起定期的沟通, 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 如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则及时予以疏导, 同时嘱家属尽量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 以帮助患者排解不良情绪。③护理人员应以科学的方式对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规律进行指导, 帮助患者养成健康、合理的饮食习惯, 同时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进行适量的户外锻炼, 以实现血压的进一步控制。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血压情况(收缩压、舒张压)及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进行观察与记录, 并作为相关指标进行比较。依据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进行评定[3], 共10个项目, 包括躯体感觉、健康感觉、睡眠状况、认知功能、精神状态等, 每个项目10分, 评分越高则表示生活质量越优。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血压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04.71±3.54)、(84.57±5.24)mm Hg;对照组分别为(141.64±7.29)、(124.33±6.83)mm Hg,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经护理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高血压作为一种多发于老年人群的疾病, 仅通过药物控制往往较难取得满意的疗效, 需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配合。延续性护理是一种以人性化理念为核心的护理模式, 旨在通过对患者出院后的宣教、指导来延续患者住院阶段的护理效果, 通过帮助患者调整生活方式、心理状况等途径来实现患者血压的下降与生活质量的提升[4]。延续性护理在当前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已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在家庭、社区逐渐得到了推广, 为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控制提供了良好的护理支持。相关临床研究显示, 通过对高血压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 有助于促进患者血压的降低, 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5]。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患者经护理后的血压情况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延续性护理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护理价值,临床可进行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昱昕, 贾书磊, 何朝珠, 等.高血压患者社区护理服务影响因素的定性研究.中国全科医学, 2013, 16(5):572-574.

[2] 张涛, 赵霞, 朱柏贵.高血压脑微出血患者不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比较.武警医学, 2015, 26(9):877-879.

[3] 王丽, 李娜, 张靖, 等.经导管射频消融肾脏去交感神经法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护理.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1):74-75.

[4] 李迅驰. 4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门诊护理.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4, 33(4):779-781.

[5] 陈永红, 王兆伟.运用时间护理理论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护理.西南国防医药, 2015, 25(4):432-434.

[收稿日期:2015-12-21]

猜你喜欢

延续性护理生活质量高血压
Hold住,你的血压!
微信在痛风性关节炎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
延续性护理在膀胱癌术后膀胱灌注化疗中的应用研究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高血压界定范围
国内延续性护理现状及展望
高血压病人应具有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