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俄关系制度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分析

2016-05-04毛艳

理论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国家利益中俄关系制度化

毛艳

[摘 要]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利用国际制度规范国家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一种共识。新时期的中俄两国也在这一共识基础上确立了双边关系的制度化。中俄关系制度化能够迅速建立并持续发挥积极影响的动力不止一种,而是由多个动力因素所构成的动力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具体包括:国际社会制度化潮流的激励、中苏同盟非制度化的历史反思、中俄关系制度化的国家利益驱动及中俄双方制度化的观念建构。

[关键词]中俄关系;制度化;国家利益;动力因素

[中图分类号]D8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055 — 03

伴随全球化和多极化发展趋势的不断加强,利用国际制度规范国家间的关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相互关系时的一种共识。在这一背景下,新时期的中俄两国关系在经历从“相互友好关系”到“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过程中,其每一步进展都伴随双方制度化的建设。中俄关系的制度化框架能够迅速建立并持续发挥积极影响,是由多个动力因素所构成的动力机制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国际社会制度化潮流的激励

国际社会制度化是自19世纪后半期以来的一种国际潮流。由于国际社会不存在一个类似国家中央政府的权威机构,国际关系整体呈现出一种无政府状态,不同国家在追求和实现自身利益时,必然会涉及到其他国家的利益,从而导致国家间关系呈现出竞争、协调、冲突和合作的不同状态,为使国际关系行为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就出现了相应的制度性安排,目的是规范国际社会各行为体之间的行为。基欧汉认为,国际制度是持久的、相互联系的正式和非正式规则,这些行为规则规定行为角色、限制行动并塑造预期。国际制度是规定行为体角色、限制行为和塑造预期的一系列持续存在的和相互关联的正式或非正式规则。国际制度不仅能够使得制度成员国家更具有国际责任感,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为体开展新的合作。而国际制度最主要的功能则是“制度通过降低达成和实施协议成本,能够使国家以相互获益的方式进行合作”。从国际层面来看,国际制度可以汇集各国政府的预期,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协调各国的政策和行动,降低彼此的不确定性,促成和推进国际合作。通过参与国际制度,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增进国家利益,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对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世界是个日益“制度化”的世界,各种国际行为体都在积极参与到国际制度的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去,以尽可能地体现自己的影响,最大限度地实现自身的利益。由此可见,国际制度化早已成为一种潮流,置身于国际社会的各国家行为体无论在建立双边关系、还是地区和全球多边关系的时候,都会选择一种制度化的联系来确保国家间关系的稳定以及合作的持续。顺应国际社会的制度化潮流,中俄关系在新时期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国际制度在实现两国国家利益、促进两国国际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并以积极的姿态推进两国间关系与合作的制度化,为发展和巩固两国间健康、稳定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冷战以后,大国关系不断改善,大国之间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在逐渐降低,发展稳定的、可持续性国家间关系的需求更加迫切。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试图融入这一国际制度网络中,而且伴随这种制度化趋势的不断深化和精细化,最终的可能方向是将各国在各个层面上连接在一张国际制度网络中。中俄关系制度化也是这种潮流的一部分。中俄两国不仅相互接壤,拥有较多的共同利益,而且两国的文化彼此差异甚大,互相学习交流的需求也比较强,需要建立一个彼此沟通协商的交流平台。在中俄双方共同需求的推动下,两国采用了国际社会通用的方式来确定和发展彼此之间的关系,即通过发表共同声明、签订相关条约和协议等文件形式来体现双边关系的方向、程度、内容,并规范双方的行为。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和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下,中俄两国在许多领域里达成的共识,中俄关系一直处于一种比较良好的状态,推动着两国的合作不断地扩大,特别是在能源经济、军事技术、科技文化交流等方面。

二、中苏同盟非制度化的历史反思

中俄关系制度化是以中苏关系非制度化的惨重教训为基础的。中苏两国关系的“非制度性”主要体现为,在两国的交往过程中,缺乏一整套的协调处理两国具体事务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比如,斯大林时期,尽管两国关系发展较为全面,但在苏联外交部也从未设立相应的二级司局机构来处理对华关系方面的事务,而是将对华事务交由远东司监管。赫鲁晓夫时期,尽管设立了专门的中国司来统一管理对华事务,但该机构形同虚设,并未发挥其真正的效用。这样的两国交往模式不仅容易产生分歧和误会,而且会使双方的关系发展脱离必要的制度保障和监督,使得双方关系变得难以预测,最终导致中苏同盟关系的破裂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因此,培育和完善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对中苏(俄)两国的关系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从历史上看,中苏关系曾经十分紧密,但是由于没有进行相应的制度化建设,不仅未能实现可持续性的发展和深化,反而在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发展中逐步走向崩溃,导致两国最终从紧密的盟友关系演变成充满敌意的对手。中苏关系非制度化的教训十分惨重,值得新时期的中俄两国共同反思。正是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两国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发展两国关系之时,十分注重走制度化的道路。鉴于结盟和集团政治的做法不适合中俄两国,故而双方确定,发展两国关系一定要遵守“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原则。这种非结盟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既最大限度地适应了两国共同利益发展的需要,又使两国各自在对外政策的选择上保持了足够的灵活性,为两国处理相关国际事务和同时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上个世纪导致中苏两国同盟关系波动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两国没有建立一个良好的相互协调机制,或者说建立了相关的沟通协调机制却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因此才导致了两国最后出现对抗和冲突。正是由于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发展新时期中俄两国的关系时,双方都致力于改变这种状况。中俄两国关系建立初期,包括叶利钦总统在内的4次访华和江泽民主席的4次访俄,两国高层领导的互访为两国在新时期建立相互沟通协调机制打下坚实基础。其后,虽然两国的最高领导人都发生了更替,但双方始终坚持每年至少会晤3次,而且其中必有一次正式访问活动,这在两国的对外关系中都是罕见的。在上述频繁的交往中,两国领导人逐步达成了共识:将持续推动双方高层领导交流的制度化,相互协商和不断完善两国关系发展的相关战略,同时解决这一过程中产生的不利于两国关系发展的新问题和新矛盾;对一些国际和地区问题,两国也通过相关双边和多边机制来进行某种程度的协调,相互配合,共同维护两国的国家利益。在这一共识基础上,中俄两国的相互协调机制和避免冲突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并持续发挥作用。

三、中俄关系制度化的国家利益驱动

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利益是推动国际合作的重要动力。中俄关系的制度化合作,也不是偶然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国家利益动因作支撑。正是双方在安全、经济和战略等方面的相互利益需求,才推动中国与俄罗斯不断走向合作,最终建立起制度化的合作关系。

1.中俄制度化的安全利益需求

新时期的中俄两国都存在着安全上的相互需求。从中俄两国的双边关系来看,互为最大邻国是两国最重要的地缘政治现实。俄罗斯是中国北部安全的防线,中国则是影响俄罗斯东部安全的重大因素。目前来看,中国的主要安全威胁来自于东部和南部的海洋方向,而俄罗斯的西部和南部安全环境在短时间内也难有实质性改善,因此,中俄互为战略纵深、互为战略依托对两国来说,都是最有利的地缘战略选择。除此之外,地缘因素使中亚地区和东北亚地区均对中俄两国安全具有特殊意义,需要双方共同应对。在东北亚,两国有共同的安全利益,双方立场的共同点也非常多:两国都不希望朝鲜半岛局势复杂化,都不希望该地区发生战争。因此,中俄两国在朝鲜问题和东北亚安全问题上也存在共同的安全需求。在这种共同安全认知的基础上,中俄两国都意识到建立持续性的友好合作关系对于彼此安全的重大意义,两国都萌发了发展制度性关系的需求,中俄两国的安全利益需求成为在新世纪推动两国关系发展不断走向制度化的重要动力因素。

2.中俄制度化的经济利益需求

中俄作为毗邻的两个大国,同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阶段,从维护两国对内对外经济利益的角度考虑,需要双方加强经济领域的合作,而持续性的制度合作有利于两国经济合作的稳定和预期。中俄关系制度化与两国的经济抱负有关。首先,中俄两国面临相同的历史任务,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致力于国内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正是基于此考虑,双方都非常注重发挥彼此在经济合作方面的互补性功能,强调双方的互利共赢。其次,中俄都实行市场经济,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都力图加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俄双崛起的一个直接后果便是经济贸易上的互相需求。因此,基于中俄之间的经济贸易交流就成为中俄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中俄双方只有通过建立制度化的合作关系,才能保证两国当前和长远经济利益的实现。这直接推动了中俄关系在经济层面上的制度化。

3.中俄制度化的国际战略利益需求

在国际战略利益方面,中俄拥有共同的需求,即不希望看到一个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的出现,都共同追求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俄两国作为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大国,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经常就联合国管辖的各项事务以及联合国自身的改革等问题进行磋商;在科索沃战争、伊拉克战争、等重大国际事务中开展合作。由于两国在处理国际事务时,都与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竞争和对抗,因此,在这样的国际体系中,中俄处于同样的不利地位,两国只有相互合作、相互倚重,才能联合起来共同应对来自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推动国际格局尽量达到平衡的状态。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中,中俄两国建立制度化的、稳定的合作关系,将有利于推动世界的多极化,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提高新兴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更好地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四、中俄关系制度化的观念建构

中俄两国的制度性合作在表面上是由双方的共同利益和历史因素所推动的,但在深层次上则受到两国的自我认知和相互认知的影响。

1.中俄双方对制度化的历史认知

从中国来看,由于历史上长期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主义的集权统治,封建主义的观念可以说是深入人心。俄罗斯历史上也是一个专制集权传统根深蒂固的国家,也基本上算是一个“人治”社会,同样缺乏对现代制度观念的认识和理解。由于专制主义政治文化传统的影响及中俄两国在历史上对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等现代制度观念的认知缺乏,导致中苏(俄)两国关系的制度化建设并不太顺利。在中苏同盟时期,中苏两国实行的都是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对外交往中,双方领导人都牢牢掌握着主导权,并且由于缺乏法治观念,在两国的政治体制中都没有设置相应的对领导人权力进行有效约束的机制,使得领导人可以任意改变双方已经达成的协议,这也就无法防止两国关系在发展顺利时突然出现的关系逆转。此外,两国在交往过程中,也没有相应的制度、规范和组织机构来协调相互关系,当双方出现误解和矛盾时,没有有效的渠道来加以疏导,最终导致中苏关系的破裂。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国家间关系要想保持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需要将其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加以规范,因为制度能带来一定的约束,可以为双方关系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新时期中俄双方观念的转变与建构

一般而言,观念对行为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它会引导国家去改善同其观念不符的行为规则。“观念塑造制度”,观念植根于制度之中并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因此,在国家关系发展问题上,中俄都需要在对现代制度观念有明确认知的前提下,构建有效的制度安排。

-----制度观念的转变。冷战之后,在国际制度化潮流的影响之下,中俄两国在对制度化的认识方面,也有了新的进展。开始逐步认识到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对规范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逐步顺应这种潮流,从一开始就将两国关系的发展置于制度化的框架体系之下,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形式来对中俄关系进行规约。当前,中俄之间可以在双方认为有需要的所有领域开展密切的合作,因为中俄之间有很多良好的机制,这些机制的保持和加强会促使中俄之间的合作更加密切。由此可见,新时期中俄两国在制度观念上的转变,不断推动双方建立确保两国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相关制度化合作机制,是两国关系不断走向制度化的动力之一。

------安全观念的转变。中俄两国在安全观念上的转变主要体现为新安全观的确立。冷战结束后,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元的、综合的安全观日渐被国际社会所接受。在这一背景下,中俄两国都开始对传统的安全观进行了反思并积极探索国际安全的新思路,提出了以谋求共同安全为核心的新安全观,强调一国的安全只有在与他国的合作中才能得到真正的保障。中俄两国在新的时期,强调树立新的安全思维,双方为建立军事领域的信任,构筑了新的安全体系以确保相互安全。除此之外,双方还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了双方的边界问题,通过建立互信和相互裁军来维护相互安全,这都体现了双方在安全观念上的转变。中俄两国安全观念的转变及新安全观的确立,推动了中俄两国在安全领域相关机制的建立,是推动两国关系制度化的重要动力。

〔参 考 文 献〕

〔1〕〔3〕Robert Keohan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s: Can Interdependence Work?〔J〕. Foreign Policy, 1998.

〔2〕秦亚青.多边主义研究:理论与方法〔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1,(10).

〔4〕刘德喜.从同盟到伙伴——中俄(苏)关系50年〔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160-161.

〔5〕〔美〕朱迪斯·戈尔茨坦,罗伯特·O·基欧汉.观念与外交政策:信念、制度与政治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4.

〔6〕姜毅.新世纪的中俄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120.

〔7〕В. В. Путин: отношения РФ и КНР переживают лучший период в истории. ИТАР-ТАСС〔EB/OL〕.http://www.itar-tass.com/c1/683488.html,2013-03-22.

〔8〕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合作共赢、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2013-03/23/c_124494026.htm,2013-3-22.

〔责任编辑:孙玉婷〕

猜你喜欢

国家利益中俄关系制度化
中俄关系迎来美丽时刻
浅析中俄能源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俄罗斯欲在南海有何作为?
中俄关系现状及发展前景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