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2016-05-04祁迪蒙

理论观察 2016年4期
关键词:邓小平

祁迪蒙

[摘 要]邓小平在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继承和创新毛泽东文化思想,并且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形成独具特色的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文化建设应服务于经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等。学习和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当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关键词]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A84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4 — 0022 — 02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与中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缘起

(一)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在邓小平正确分析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国际环境上来看,美苏争霸的格局终结,国际局势出现缓和的迹象,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经过战争的洗礼,人民要求有一个和平的环境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各方面的建设,力求解决国内困难与矛盾。同时,西方发达国家早已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时代,它们在经济、教育、科技等众多领域已经摇摇领先我国,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显著。因此,在和平时代,发展成为我国的首要任务。

从国内环境看,20世纪70年代末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了我国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党内民主生活遭到破坏。为了恢复国民经济,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赶上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开始实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政策。从此,我国的经济建设蓬勃发展,经济建设高潮的到来也需要文化建设高潮与之相适应。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人,而文化是人的灵魂,因此为了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建一个有利于经济建设的文化环境是必要的。

(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直接理论来源

邓小平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而毛泽东文化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形成是在毛泽东文化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汲取经验教训形成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文化,即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体地说,其主要内容包括: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坚持共产主义思想的领导;文化必须坚持为人民群众、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宗旨;必须是科学的、民族的、开放的文化。毛泽东强调在文化建设中必须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与工农结合;必须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与传统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思想无疑为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创造性的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文化思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三)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形成的现实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政治的发展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物质方面的需求基本得到满足,随之人民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开始不断增长,因此,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已经成为党和国家思考的重要问题。

邓小平适应这一现实要求强调:“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能取得胜利。”〔1〕(P144)因此邓小平提出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努力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文化建设应服务于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有着密切的联系,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发展。邓小平在这一认知下强调:“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2〕(P120)因此邓小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重视经济发展,而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主张经济建设依赖科技进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强调要重视教育,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对教育事业永不松懈。

经济建设的主体是人民,人民的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的速度与水平,因此邓小平强调在经济建设中要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重用人才,懂得知识和人才的重要性。同时邓小平纠正了文革时期对知识分子的不正确态度,把知识分子纳入到工人阶级中来,团结和重视知识分子,使之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在文学艺术方面,邓小平主张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不仅要有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而且还要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同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作用。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期的文化,是社会主义新文化,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核心。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两大部分。一方面,思想道德建设是解决中华民族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的强大力量,它是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品质和传统美德的根本。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内常常有正确的思想与错误的思想相互博弈,进步的观念与落后的观念相互较量,因此,邓小平强调思想道德建设应该注重引导人们分清正确与错误、文明与愚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另一面,邓小平强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动力,要以教育为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同时邓小平还提出教育的指导方针,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并且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邓小平的文化建设思想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服务的,并不是抽象的理论说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成果,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三)培育“四有”新人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目标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的进步有赖于个人素质和整个社会素质的提高,文化对个人与民族都具有重要影响。邓小平基于这个原理提出,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四有”新人,以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在长期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邓小平清楚的意识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其关键在于人,而“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邓小平指出:“我们这么大的一个国家,怎样才能团结起来、组织起来呢?一靠理想,二靠纪律。组织起来就有力量。没有理想,没有纪律,就会像旧中国那样一盘散沙,那我们的革命怎么能够成功?我们的建设怎么能够成功?”〔2〕(P111)同时邓小平指出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培养“四有”新人,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教育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和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要加强组织纪律性,讲民主,讲法制,使人民懂法,守法。

综上所述,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毛泽东文化观的继承与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引导作用。

三、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当代价值

改革开放30多年来,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我国文化问题的分析具有科学性,因此对于当前我国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首先,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

邓小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结晶。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邓小平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切实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明确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邓小平还详细论述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丰富内涵,包括“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培育“四有”新人、“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等。

这些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宝库增添了新内容、增强新的活力,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断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理论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其次,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从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然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和问题,这些问题必须得到的有效的解决,否则将会影响和谐社会的构建。然而,文化具有教化和培育的功能,对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反作用。

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指出社会主义文化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因此,在现阶段应该采用邓小平先进的文化建设思想推动社会发展,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一个社会有了文化的参与,社会的创造活力才能够被激发;有了文化的配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才会协调发展,有了文化的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石才不会动摇。

再次,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实现中国梦就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先进文化的指引下凝聚力量,克服重重困难,走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但是,当前我国面临着各方面的严峻考验,党内也产生了消极腐败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梦的力量团聚,因此,学习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有利于人民群众把握社会主流意识,不断克服消极情绪,增强文化自觉与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改革开放30多年,邓小平文化思想已经取得很大的成果,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指引方向。

〔参 考 文 献〕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谭文富〕

猜你喜欢

邓小平
邓小平小时候的故事
图说:邓小平在上海的足迹
邓小平与中苏论战
邓小平传:1904~1974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邓小平承认:林彪比他更能理解毛泽东的意图
红色读物
邓小平“怕”回老家
幽默邓小平
邓小平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