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

2016-04-29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

盛 利



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有效构建

盛利

【摘 要】伴随着现代经济发展步伐的放缓,高职院校毕业就业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即出现了就业择业的多重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出现,在现代高职、高校的毕业生教学指导中,往往会添加职业规划教育,以此作为出发点,也为教育提供了更好的发展规划。本文,从高职学生在就业中的自我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创建出发,并根据这一模式的校园创建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 职业生涯规划 教育体系

现代化教育的推进,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同时也影响了就业导向上的一系列就业压力的出现。面临着大量的高校毕业生,在设计合理的科学化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就需要加强在体系创建上的教学模式推进,在这一理念上,以学生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出发,从而推进社会实干性人才的培养,最终完成对现代社会建设人才的全面培养。下面就如何在高职院校创建完善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进行简要论述分析。

一、开展职业规划教育的必然性

从我国近年来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其毕业生的增多与行业萧条情况的出现,都导致了大批学生不得不选择读研再深造,或者从事不符合自己职业的行业进行就业选择。这一情况的出现,与我国的基本国情有着较大联系,而从个人基础兴趣爱好着手,这一行为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也都影响了对社会发展中的人才应用实现。

在应用各阶段的应用基础来看,毕业生对自身的能力认知,以及对将来的就业环境认识,都是影响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如能够有效把握,那么在后续的教育发展中,就能够更进一步的促进其自身的职业合理布局。同时确保自身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好的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操作中。

伴随着现代社会形式以及居民生活环境方式的变化,在就业行情上也出现了熟悉万变的情况,如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对未来的规划展望,那么在发展过程中,就会间接影响职业的正常发展。因此做好对自己个人能力以及目的的正确评估就成为了最主要的策略手段。需要对在就业中可能遇到的挫折以及对手的能力进行评估,并将自己的目的进行有效划分,从而做到对工作收入的正确认识,从而守住自己的固有收入。因此高职院校的学生毕业就业规划体系建设,也就成为了改善现阶段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重大突破口所在。

二、我国现阶段的毕业生职业规划教育现状

从20017年教育部门提出的大学生职业规划白皮书来看,其中就明确指出了在今后大学教育中对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就业能力指导规划。而自从在高校开设了相关的就业指导课程后,后续大学毕业生的创业人数,以及公开课接纳人数也都有所成长。当然从就业基数上来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一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但其各阶段的人员纳入情况也极大的影响了在选修课程开设中对今后学生发展的自我规划,这样情况的产生就影响了学生在后续发展中的个人力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的高职院校中所展开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中,仍存在较大的缺失,其中最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上。

(一)职业规划课程不够系统化

因职业规划为近年来提出的新型社会战略性教育,因此仍处在摸索阶段,并不具备较为完善的教学体系。其教育目的并在于教导专业知识,而是对自我的一种肯定认识,其中融合了多种行业的各类知识,因此在进行就业指导中,往往容易因自身就业目标的不同而导致在后续课程的贯彻教育中,无法真正做到面面俱到。

因此其课程的系统化不足,是导致在职业规划课程教学无法全面推广应用的根本所在。

(二)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淡薄

从上世纪的毕业就有好工作到本世纪的毕业不等于就业,再到现在的毕业近似于失业的情况来看,社会竞争力的出现,固有思维难以打破平衡,即导致了大量毕业学生不满足社会或者,不够突出而导致其就业失败。但这并不代表失业,很多学生在毕业时自我调侃为失业,其实是对自己职业规划的认识淡薄所导致的。

毕业生所学专业可能对大部分市场并不需求,而毕业后,没有找到突破口,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自我推广,这一情况的出现,就影响了其在职业规划中的自我营销作用。而这一问题的根源,就是学生在自我的职业规划意识上,并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就业目标与策略,且对今后的发展没有系统化的规划。

(三)专业化与职业化的师资力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由于这是一项新兴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职业规划团队的资源整合上,其自身专业程度不足,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教育机制,也更容易引起社会政治工作与现实就业问题的关联影响。我们从就业指导布恩的工作人员在各系部门的责任工作影响情况来看,自身的专业性格确实,也是导致部分院校与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间隙的根本所在。目前大部分的院校毕业生在就业中,也存在对培训信息的不重视,两者之间形成了产业链接上的断口,从而直接的影响了教学模式的贯彻问题。

(四)专业化的职业测评体系不健全

职业能力测评是对毕业生个人就业能力的最重要评定手段,但是在我国的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这一体系的测评投入上,却不够重视,学生并不能够直观的认识到自己适合的行业,从而影响到了对自我发展目标的规划。

三、现代化高职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创建策略分析

就现代高职类院校的专业课程培养建设汇总,应用合理的职业规划进行人才在培养教育,并让其能够在社会就业中,选择最为合适的岗位。而在进行这一规划体系建设中,其结构如下。

(一)合理设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模式

在进行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建设中,设置合适的毕业生就业规划指导,并依照相关部门的就业指导进行市场变化调整,从而实现对科学合理设置的就业指导规划,最终实现对职业市场的变化管理,完成对规划课程教育的全面化建设设置,从毕业生就业指导规划工作上,完善对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开展职业生涯课程规划设计,从而完成对阶段性教育的有效处理设置。

(二)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培养

为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以及增强学生在社会生存能力上的个人能力提升,应加强学生在个人职业规划策略上的个人调整,从而实现在毕业就业创业形式的自我选择。为丰富学生在校园中的专业应用能力培养,可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专业比赛,通过竞技来促使职业生涯内的规划应用,并根据教育内容与学生实际操作问题的联系实践,从而完成对不同形态结构下的社团活动改建,其作用也应以社团活动以及课程实践环节进行有效的经验交流,并以此促进其教学内容上的改良。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到对职业规划的重要性。

(三)培养职业的师资团队

在新体系创建过程中,良好的管理团队是保障一帆风顺的根本。因此培养一群具有较好规划教育的策略,就成为了这项认识改良的重点。只有一个更了解社会需求的师资团队,才能够让学生了解社会最前沿的就业行情。

四、结语

面临新的社会结构建设发展情况,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并完成现代化教育的全面改革建设,就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进行全面的教育建设基础推广。这其中,为满足学生的职业规划需求,应从多方面进行教育形态上的优化改建,并通过增强学生在就业中的经验形式,来更好的提升学生对自我的认知。

参考文献:

[1]陆旸.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设计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92~93,94.

[2]杨文艳.构建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7):35~36.

[3]刘晓哲,何方.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4,(3):82~84.

[4]宋艺.五年制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5]叶菊珍.高职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0(3):76~78.

[6]宋玉章.构建高职学生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的探讨[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2):73~75.

作者简介:盛利,男,汉族,湖南益阳人,助教,硕士学位,现为学生工作处学生教育管理科副科长,从事职业生涯规划及学生管理工作5年,负责教授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积累了较多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经验,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学生职业生涯规。

猜你喜欢

教育体系职业生涯规划高职学生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关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考
乌克兰高等音乐院校专业设置与学位授予探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职业院校创业法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化途径分析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