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2016-04-25张天峰李国
张天峰,李国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
张天峰,李国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方法,以系统动力原理与方法为工具,对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系统边界、结构与关键变量进行分析,通过绘制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因果关系图、流图并撰写系统动力学方程式,建构普通高校“体育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UNIT CHEEK和REALITY CHECK检验可知,模型误差范围为-4.93%~9.76%,具有较高的拟合度,可用于仿真实验。运动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Vensim-PLE X32对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体主教辅”型模式、“教主体辅”型模式、“体教均衡”型模式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体教均衡”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学训时间”比例等参数,使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在“学习”与“训练”之间能够找到合理的契合点,从而激活“学”“训”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实现“学”与“训”之间的良性循环,推动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不断发展,是一种健康科学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体教结合;模型;仿真
System Dynamics Modeland Simulationof“Combinationof Sportsand Education”Modeinthe University
ZHANG Tianfeng,LI Guo
(Dept.of PE,Nanjing Technology University;Nanjing 211816,China)
Abstract Used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data,system analysis,mathematical statistics,this paper defines the range of“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mode,draws the causality diagram of“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mode development,constructs the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mode,and the model error in -4.93%~9.76%.Used the system simulation software of Vensim-PLE X32,we studied the simu⁃lation analysis of“sports leading development mode”,“education leading development mode”,“harmonious development model”.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armonious development”is a scientific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mode.
Key words combination of sports and education;model;simulation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7年,原国家体委颁布了《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试行招收高水平运动工作的通知》,并首次确立了52所招收高水平学生运动员的试点普通高校。时至今日,经过20多年的“体教结合”实践,我国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在2015年举办的第28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上,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共收获了34枚金牌、22枚银牌和16枚金牌,位居金牌榜第3位。在肯定“体教结合”取得成绩的同时,亦不能忽视其实践过程中存在“经费短缺”“学训矛盾”“文凭注水”“就业困难”等现实问题。如何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与瓶颈,促进“体教结合”模式科学发展,一直是我国体育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前期研究成果主要可以归纳为3个方面:(1)“体教结合”概念辨析;(2)“体教结合”的体制、机制研究;(3)“体教结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等。相关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但仔细研读不难发现,前期成果或侧重于“静态拍照式”的结构分析,或侧重于“经验借鉴式”的类比推理,或侧重于“理论援引式”归纳演绎,往往忽略“体教结合”模式发展演变的动态性,忽视“体教结合”模式内部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协同性、非线性等本质特征,致使研究难以深入。
作为复杂的巨系统,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涉及的因素众多,从国际上处理这类系统发展问题的成功经验来看,首先是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定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边界及内部主要要素,分析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次,利用电脑仿真技术建立多维度仿真模型,分析其未来发展状态,探索最优演化路径。而能够完成这一任务的最有力的工具则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JAY·W·FORRESTER教授1956年创立的系统动力学。藉此,笔者运用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建构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基于江苏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的实际数据进行仿真分析,冀望促进“体教结合”模式的不断发展完善。
1 系统动力学简介
素有“战略和策略实验室”美誉的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是系统科学理论与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研究系统反馈结构与行为的一门科学,其运用系统思考与分析、综合与推理等方法,分析系统结构、功能和行为之间的动态关系[1]。基本技术路线是,分析系统微观结构、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系统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图、流图与系统动力学方程,运用原始数据验证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通过调整系统参数进行仿真实验,探索系统发展的最优模式。系统动力学对于复杂巨系统的分析,是用系统仿真实验进行的,只是对各种发展模式、发展策略的模拟,能够有效地避免盲目实践带来的风险,具有传统分析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自20世纪60年代问世以来,系统动力学被广泛地应用于处理复杂巨系统的发展问题。1972年,罗马俱乐部基于系统动力学建构的世界发展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增长的极限》,是其优良应用效果的强力佐证。此后,系统动力学发展迅速,相继被引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2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
2.1系统边界界定与基本假设
系统边界的界定有助于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研究目的为指导,将影响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纳入到研究范围内予以考察,从而确定系统的边界。作为复杂巨系统的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受众多内外因素的影响,结构相对复杂。就其内部结构要素而言,“体教结合”模式结构包括3个层次:(1)微观操作层,主要由运动员、教练员、教师及其相互关系构成;(2)中观协调层,主要包括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高等学校及相关院系等;(3)宏观决策层,主要包括体育决策部门与教育决策部门等(见图1)。
图1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系统边界与结构
从系统动力学的视角看,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结构要素之间的相关性、非线性与反馈机制,在划定系统边界时应重点分析这些结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此外,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需要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因此,同样应将这些外部因素纳入到研究范围之内进行考量。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提出假设1: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是随时间发展而演变的动态连续的过程,受系统内外因素的影响;假设2: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状态由各影响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关键变量予以表征。
2.2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关键变量确定
系统动力学认为,复杂巨系统在演化过程中存在一些能够刻画其发展状态、行为特征与因素之间的反馈关系的关键变量,主要包括状态变量、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等。状态变量能够刻画系统累计效应,反应系统整体宏观状态表征,速率变量和辅助变量用于描述状态变量的演化速度。状态变量是核心,其他变量为其服务。如何确定关键变量则成为研究的重点。
“普通高等学校建设高水平运动队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这是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的《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对普通高校“体教结合”的目的如是描述。不难看出,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晋级体育人才的核心是“育人”,注重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既要重视竞技体育人才运动训练水平、竞技成绩的提高,还要重视其文化成绩、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目的能够刻画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状态表征,亦可称之为状态变量,可以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量”这一变量予以表征。如前所述,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主要包含2个方面:(1)运动训练水平、竞技体育成绩的显著提升,可以用“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这一变量予以表示;(2)文化成绩、思想品德等综合素质培养,可以用“文化成绩优秀人数”予以代表。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与传统“三级训练体系”相比,明显的优势在于提升了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使之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与空间,能够在毕业或退役后迅速融入社会,完成角色转换。因此,普通高校“体教结合”培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的就业情况(包含继续深造)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体教结合”模式的培养效果,也是刻画系统表征的重要状态变量,可以用“就业人数”予以表示。除此之外,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运行离不开“经费”的支持,没有一定的经费维持,这一模式将难以运转。对于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而言,“资金”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投入,而是应该具有“自我造血”功能,在流入与流出的作用下呈现出长期的积累与变化,正符合状态变量的要求[2]。因此,也是“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重要状态变量。
在对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变量进行界定之后,对影响状态变量的主要因素进行筛选归纳,依据变量性质以及与状态变量之间的反馈关系,确定了速率变量与辅助变量(见表1)。关键变量之间形成一定的函数关系,共同影响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演变。
表1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关键变量
2.3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
在确定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系统边界与关键变量的基础上,基于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探析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关键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运用系统动力学软件Vensim-PLE X32绘制关键变量因果关系图(见图2)。
图2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
可见,以“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为核心的回路有24条,其中对“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具有正反馈作用的因果关系回路主要有以下4条。
以“就业人数”为核心的回路有47条,其中对“就业人数”具有正反馈因果关系的主要回路有以下4条。
此外,以“体教结合培养经费”为核心的回路有42条,以“文化成绩优秀人数”为核心的回路有16条,以“运动成绩优秀人数”为核心的回路有26条,限于篇幅,不再赘述。系统动力学认为,正反馈回路是一种增长模式,它是变量在一定路径下不断增值的过程。对于某一正反馈回路而言,与之相关的速率变量与辅助变量之间的关系相对稳定或保持不变时(如文化教育经费与训练经费比例关系、学习时间与训练时间比例关系等),正反馈回路的状态变量在相关速率变量与辅助变量的作用下不断增值,呈上涨之势。因此,为促进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的发展,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对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关键变量之间正反馈回路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影响“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核心因素,理清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与相关性,为进一步探索其反馈机制,促进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奠定基础。
2.4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因果关系图阐述了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关键变量之间的“质性”关系,适用于建模初期表达概念模型。若要深入探究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关键变量之间的“量化”关系,则需建立系统动力学流图。系统流图不但可以表达关键变量之间的内在逻辑,而且也可以刻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程度,是系统仿真与模拟的基础。因此,在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因果关系图的基础上,绘制了系统动力学流图(见图3)。
图3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流图
可见,能够反映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关键变量之间“量化”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方程式共有65个,其中主要的方程式为:(1)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INTEGER(总体学生数-未达标数);(2)体教结合培养经费=INTEGER(体教结合培养经费增额-体教结合培养经费支出);(3)报考人数=适龄人群总人数×高水平运动员招生比例×(1+社会关注因子);(4)就业人数=INTEGER(毕业人数-未就业人数);(5)训练时间=学训时间×(1-学习时间比例)。
限于篇幅,其他系统动力学方程不再赘述。为进一步验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性,在系统动力学流图的基础上进行UNIT CHEEK和REALITY CHECK检验。选取江苏省17所普通高校2010—2014年“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运动成绩优秀人数”“文化成绩优秀人数”“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就业人数”等状态变量数据进行拟合检验(见表2)。结果显示,相对误差在-4.93%~9.76%之间,检验结果与江苏省17所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状况基本吻合。由此可见,模型精度较高,可以用于对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状况进行仿真分析。
表2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系统动力学模型检验结果
3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
3.1数据来源与参数确定
对于社会学系统而言,系统动力学仿真主要是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仿真模拟,相对较长的仿真时间能够直观地显现出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差异与优劣。其中,最为著名且影响深远的当属1972年罗马俱乐部发布的世界发展模型及其仿真结果——《增长的极限》,这一模型运行20世纪70年代数据,以世界人口增长、粮食生产、工业发展、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这5大基本因素构成的世界系统仿真模型,对未来250年的世界发展状况进行了仿真。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发现,仿真结果与世界发展的现实状况基本一致,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在体育研究领域,邵桂华运用2006—2008年竞技体育发展状况数据,对未来15年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结项验收,并与近期竞技体育发展实况相吻合;李国等选用2007—2008年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统计数据,对2020年体育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仿真分析,研究成果通过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结项验收,并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鉴于此,结合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周期与特点,将普通高校“体育结合”模式仿真实验的仿真基期设为2015年,仿真时间设为2015—2035年,步长设为1年,探索普通高校“体育结合”不同模式的仿真表征,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主要数据来源:GDP、教育经费、体育经费、体教结合培养经费、招生人数、报考人数等数据主要来自于对《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体育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体育年鉴》和江苏省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招生简章等的统计分析;入学人数、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运动成绩优秀人数、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就业人数和流失人数等,主要通过对江苏省部分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整理获得;学训时间、师资水平、教学条件、教练员业务水平、训练条件、高水平运动队收益、科研经费、训练经费、社会赞助和社会关注因子等辅助变量主要是运用特尔斐法制定评价量表,基于评价量表咨询专家进行评价(见表3),并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最后集成专家评价分值,以此作为上述辅助变量的量化依据。如前所述,由于系统动力学仿真(特别是对于社会系统仿真实验)主要是对系统发展趋势的模拟而并非数据运算,因此,运用部分专家评估获取的数据并不影响仿真实验的效果。
表3 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辅助变量评价咨询专家一览表
3.2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发展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3.2.1模式I:“体主教辅”型仿真“体主教辅”型模式的目标主要是将“体育竞赛”“夺标”与“金牌”等放在首要位置,而把“文化学习”与“育人”放在次要位置,其主要表现为:在招生方面,实行降分录取、免试录取;在考核方面,实行减少学分、降低及格线、降低难度;在学制方面,实行弹性学制、放宽学习年限等。翟丰等[3]对江苏省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体育结合模式调查发现,96.7%的调查对象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目标定位在了在全国大学生运动会上取得好名次。不难看出,目前多数高校采用这一模式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将江苏省17所高校2015年“体教结合”相关数据输入系统仿真模型,其中,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为0.030,体育经费投入比例为0.024,文化教育经费比例为0.35,训练经费比例为0.65,学习时间比例为0.40,训练时间比例为0.60。
整体而言,“体主教辅”型模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运动成绩优秀数(曲线1)、文化成绩优秀数(曲线2)、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曲线3)和就业人数(曲线4)均呈上升趋势;局部而言,运动成绩优秀数(曲线1)上升趋势明显高于其他状态变量(见图4)。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主教辅”型模式强调以“运动训练”为主,往往挤压侵占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时间进行训练竞赛,从而获得快速提高的运动训练成果。虽然这一模式能够迅速提高运动成绩,并能在短期内获得竞技效益,但是这种运动成绩的提高主要是以牺牲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为代价,致使“学”“训”脱节,“学训矛盾”日益突出,呈现出单一、畸形发展等现象,难以实现长久的、可持续的发展。此外,“体主教辅”型模式将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置于次要地位,使得高水平运动员出现“知识结构很旧”“认知水平低下”“思维方式定势”等问题,难以适应日益复杂的运动技战术需求,导致优秀竞技人才发展缓慢(曲线3)。最终,通过各种降分政策获得“注水文凭”,难以适应社会角色转换,从而影响未来的就业(曲线4)。由此可见,“体主教辅”型模式虽然能够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竞技效益,但是这种效益的获得属于饮鸩止渴,未能实现国家提出的“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与我国传统的竞技体育“三级训练体系”几乎无异。
图4 模式I:“体主教辅”型仿真分析图
3.2.2模式II:“教主体辅”型仿真为解决传统的“三级训练体系”造成的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教育缺失、退役就业困难等问题[4],践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与国家体育总局以及教育部相关文件中,都重点强调“要转好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提升认知程度”。我国体育工作者在考察借鉴国外基于学校体系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体育回归教育”“以教为主”的观点,在实践中重点突出教育的重要性,强调“以教为主、以体为辅”,将这种培养模式称之为“教主体辅”型。其主要表现为:在招生方面,重点强调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成绩;在学习与考核方式上,要求与普通大学生一样随堂听课,正常参与考核,无加分或降低考核标准等政策;在学制方面,按普通大学生培养学制执行。
以江苏省为例,对“教主体辅”型体教结合培养模式进行仿真分析,保持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体育经费投入比例等参数不变,文化教育经费比例为0.65,训练经费比例为0.35,学习时间比例为0.60,训练时间比例为0.40。
整体而言,“教主体辅”型模式能够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运动成绩优秀数(见图5曲线2)、文化成绩优秀数(见图5曲线4)、竞技体育人才优秀数(见图6曲线2)、就业人数(见图6曲线4)均呈上升趋势,但提升幅度较为缓慢;局部而言,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4)发展趋势明显优于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2)的发展趋势。比较而言,模式I中的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1)明显优于模式II(见图5曲线2),而模式II中的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4)则明显优于模式I(见图5曲线3)。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教主体辅”型模式重点强调文化课学习的重要性,要求高水平运动员按照学校相应学习制度进行学习考核。这种培养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水平,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4)明显优于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2)和模式I中的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5曲线3)即为佐证。但是,这种培养模式忽视了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的“特殊性”,刻板的文化课学习制度与过多的考核要求占用了高水平运动员过多的精力,打破了高水平运动训练竞赛的系统性与规律性,致使运动成绩的提高极为缓慢。此外,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见图6曲线1、2)与就业人数(见图6曲线3、4)方面,模式II与模式I的发展趋势几乎持平。由此可见,片面地追求“运动成绩”或“文化成绩”,难以激活“学”与“训”之间的“非线性”作用,未能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
图6 模式II与模式I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和就业人数仿真比较
3.2.3模式III:“体教均衡”型仿真为进一步实现《关于加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中“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体育人才”的目标,在对“体主教辅”型与“教主体辅”型模式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了强调“学训并重”的“体教均衡”型培养模式。其主要表现为:在招生方面,强调“文武”兼备,重点考察高水平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学习方面,采用“随堂听课”与“集中授课”相结合的形式,根据训练要求与赛事安排,灵活安排课程学习,总课时量符合课程要求;在考核与学制方面,要求执行学校统一标准,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以江苏省为例,对“体教均衡”型模式进行仿真实验,保持教育经费投入比例、体育经费投入比例等参数不变,文化教育经费比例为0.50,训练经费比例为0.50,学习时间比例为0.50,训练时间比例为0.50。
整体而言,“体教均衡”型模式能够促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见图7曲线3)、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7曲线6)、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见图8曲线3)和就业人数(见图8曲线6)等发展趋势均呈上升趋势,并且上升幅度明显。比较而言,在运动成绩优秀人数、文化成绩优秀人数方面,模式III明显优于模式I(见图7曲线1、4)与模式II(见图7曲线2、5);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与就业人数方面,模式III亦明显优于模式I(见图8曲线1、4)与模式II(见图8曲线2、5)。由此可见,在对文化教育经费比例、训练经费比例、运动员学习时间比例与训练时间比例进行调整之后,运动员文化教育经费与训练经费得到了合理分配,高校教师与教练员积极性有了明显提高,能够灵活地安排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习时间与训练时间,保证“学”与“训”并重,促进运动成绩优秀人数(见图7曲线3)、文化成绩优秀人数(见图7曲线6)的明显提升。“学训时间”的合理安排,激活了“学”“训”之间的“非线性”作用,一方面改善了高水平运动员的“知识结构”,提升了认知程度等综合素养,使其能够适应日趋复杂的技战术要求,进而促进运动成绩的稳步提升;另一方面,高水平运动员运动成绩与技战术水平的提升,使其意识到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增强了运动员文化学习的自觉性。不难看出,“体教均衡”型模式通过优化课程设置与训练安排,解决了“学训矛盾”,促使高水平运动员的“学”与“训”之间形成具有“正反馈效应”的良性循环,进而推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见图8曲线3)和就业人数(见图8曲线6)的明显提升。
图7 模式I、模式II与模式III运动成绩优秀数和文化成绩优秀数仿真比较
3.3仿真结果分析
“体主教辅”型(模式I)能够快速提升运动成绩,若要单纯追求竞技体育短期效应,可以选择这种模式,但是这种模式仍以“夺标”“金牌”为导向,尚未摆脱传统“三级训练体系”的路径依赖,导致高水平运动员综合素质较低、可持续发展性较差,严重影响其未来就业与发展。“教主体辅”型(模式II)能够提升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学习水平,但是刻板的学习要求与考核制度耗费了运动员过多的精力,使之引以为傲的运动成绩提升缓慢,疑有“矫枉过正”之嫌。“体教均衡”型(模式III)通过制定相应措施合理设置“学训时间”比例等参数,使高水平运动员在“学”“训”之间能够找到合理的契合点,实现“学”与“训”之间的良性互动,推动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总体而言,“体教均衡”型(模式III)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效益优于“体主教辅”型(模式I)与“教主体辅”型(模式II),不失为健康、科学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图8 模式I、模式II与模式III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和就业人数仿真比较
4 小结
通过仿真实验不难发现,“体教均衡”型(模式III)培养模式,符合新常态下普通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要求,是健康科学的培养模式。在合理调配“学训时间”的前提下,模式III不仅能促进运动成绩的快速提升,同时亦可以快速提升文化成绩,使“学”“训”之间形成合力,推动优秀竞技体育人才数量不断提升。因此,在今后实践中,应坚持以教育部门与国家体育总局相关文件为行动指南,以高校“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运动客观状况为出发点,以“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为目标,创新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学训”机制,促进“学”“训”正反馈作用的形成,为国家培养更多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人才。
参考文献:
[1]邵桂华,满江虹.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37-43.
[2]李国,孙庆祝.我国体育及相关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与仿真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2):49-55.
[3]翟丰,张艳平.江苏省普通高校体教结合模式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26(10):84-92.
[4]陈丛刊,王永安,陈宁,等.论构建“体教结合”模式的基本原则[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7):31-37.
●博士(生)论坛Doctor Forum
作者简介:张天峰(1971-),男,江苏宜兴人,教授,研究方向为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理论。
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344SS16081);国家体育总局棒垒球项目发展协同创新平台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B140);全国教育规划课题项目(项目编号:CLA140161)
收稿日期:2015-10-23;修回日期:2016-01-02;录用日期:2016-01-03
DOI:10.13297/j.cnki.issn1005-0000.2016.01.005
中图分类号:G 80-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00(2016)01-024-06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