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耗散结构的升达劳动教育制度研究
2016-04-21张凯孙鹏张弛王平
张 凯 孙 鹏 张 弛 王 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1
基于耗散结构的升达劳动教育制度研究
张凯*孙鹏张弛王平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河南郑州451191
摘要:目前耗散结构体以其特有的结构特征被运用到管理学、经济学、生物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笔者正式借助于耗散结构体来分析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以及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在劳动教育管理方面应该注意得一些问题和细节,通过对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制度演化方向的分析,预测出升达劳动教育发展的方向,以及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耗散结构;劳动教育
一、熵与耗散结构理论简介
(一)熵的理论溯源
德国物理学家鲁道夫·克劳修斯在1850年首次提出熵的概念,他用熵表示在特定空间中能量分布的均匀程度,熵值越大,就表示能量在这个特定的空间中分布的越均匀。在一个封闭的体系当中,如果能量全部均匀的分布在这个封闭的体系当中,那么这个体系的熵就会达到最大值。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当中,在自然状态下,能量总是倾向于消除的(如让一个高温物体去接触一个低温物体,热的流动方向总是高温物体将冷却,而低温物体将变热,直到两个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系统的变化是不可逆的,我们用熵表示系统这个不可逆变化的状态函数,一般用S表示。物理学家玻尔兹曼从微观的角度来分析系统变化的不可逆过程,他把系统的宏观状态函数(S)同微观分布的配容数(ω)联系起来,在熵S和配容数ω之间建立了一个关系式:S=K log ω
其中:S为系统的熵
K为玻尔兹曼常数ω为微观分布的配容数:分子按某种规律分布的数目S=Klog ω称为玻尔兹曼定理,从这个定理中我们可以看出ω越大,熵也就越大。而配容数ω是同微观分子的分布状态对应的,配容数越大,表示分子分布越均匀,各个分子越缺乏整体一致的行为,它所包含的微观分布状态也就越多。宏观状态缺少对应的微观分布状态因而显得混乱,系统的无序程度就越大,因此可以用熵表示系统无序或混乱程度的量。
非平衡热力学的研究成果指出:平衡态是无序的,而非平衡态才可能是有序的。首先分析孤立系统下产生的熵。一个孤立系统在与外界无任何能量交换的前提下总是朝着均匀和无序的平衡态发展(熵增原理),在这个过程中系统的熵是不断增加的,直到系统演化到平衡态时系统的熵最大。而对于一个开放的远离平衡态的耗散结构系统而言,由于和外界环境具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系统的熵可能会增加、不变或减少,此时系统的熵增(熵的变化量)为:dS=diS+deS
其中:dS是系统总的熵增;diS是系统内部的熵增;deS是系统与外部环境交换的熵增,如果dS>0,表示着系统朝着无序的方向发展;如果dS<0,则表示着系统朝着有序化程度提高的方向发展。其中deS是由系统与外部环境能量的交换引起的熵流,当外界环境向系统内部输入负熵时deS<0,当外界环境向系统内部索取负熵时deS>0,当外界环境和系统的熵正好相等时deS=0。然而diS却是永远为正,它是由系统内部产生的熵增,即diS 0。当deS<0,且|deS|>diS时,则有:dS=diS+deS<0,使系统的总熵为负,从而使系统向有序状态提高的方向发展,形成耗散结构。
(二)耗散结构简介
1969年比利时物理化学家普利高津首先提出耗散结构的概念,耗散结构理论指出,一个远离平衡的开放系统,通过不断地与外界交换物质、信息和能量,在外界条件达到一定阈值时,就可能从原先无序状态转变为一种在时空或功能上的有序状态,即耗散结构①。通俗的讲,耗散结构就是以不断消耗外界物质和能量为基础继而维持的一种宏观的时空有序结构。耗散结构理论研究的是以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为对象,来研究体系与外界进行能量和物质交换,形成稳定化了的宏观体系结构,即为非平衡状态下宏观体系的自组织现象。
一个体系如果是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且与外界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个系统就可以形成耗散结构。而且,耗散结构可以跃迁到另外一种全新的耗散结构中去。它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系统必须是开放的。系统的开放性可以保证这个系统能够时刻和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一个系统要想成为耗散结构就得不断地引入负熵,只有这样,这个系统才有活力。
第二,是系统必须远离平衡态。系统在平衡态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能够形成耗散结构,只有非平衡态才是有序的,这是形成耗散结构的前提。
第三,是系统中存在着非线性作用。系统内部的动力机制正是子系统之间的非线性作用引起的,因此非线性是非常必要的。
二、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和耗散结构的类比分析
(一)升达劳动教育是开放的系统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为落实创办人重视生活教育之理念,养成学生爱劳动、爱整洁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打扫校舍内外环境卫生,护树护草,整理美化校园,使学生树立“劳动神圣、环保可贵”的观念,以劳培德进而落实本院校训“勤俭朴实,自力更生”,特在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实施劳动教育制度。劳动教育制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定期检查,量化考核,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运作机制,创造了良好的校园环境卫生。
图1 升达劳动教育是开放的系统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升达劳动教育制度通过学务处劳动卫生科对单个学生劳动的考核,从而定时定量的考核辅导员,同时,在学务处的监管下在每个学期末对各系进行量化考核,有目的的引导各系组织学生认真打扫校园卫生,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在整个劳动教育过程中,学校按照各系学生的需求及时购买各种劳动教育工具,及时组织校外垃圾中转站清理校内垃圾,以便保障劳动教育正常进行。升达劳动教育主要工作是清理学校内垃圾及残腐落叶等物,这些物质就类比耗散结构当中的正熵,这些物质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向着更为混乱的方向发展。劳动教育就是为校园的秩序卫生增加负熵,经过劳动教育的清理,校园内负熵增加,校园更加井然有序。由此可见全院参与的劳动教育制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二)升达劳动教育处于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
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受到外界和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来自升达劳动教育内部的突变、正熵流和负熵流等因素导致升达劳动教育制度远离平衡区域。升达劳动教育制度与外界发生物质、能量交换时,正熵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制度更加无序,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向着解散的方向发展;负熵是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制度更为有序,使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向着更优越的阶段发展;升达劳动教育内部的突变则使之向着这两个方向发展,具体向着那个方向,这就取决于正熵和负熵绝对值的大小。内部辅助机构给升达劳动教育提供相应的政策和建议,(如学务处劳动卫生科定期给各系进行理论指导)促使升达劳动教育更加稳定。外部辅助机构给产业集群提供相应的物资保证(如总务处定时购买劳动教育辅助工具及定时清理校内垃圾)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向着更为优越的阶段发展。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在自身因素,内部辅助机构和外部辅助机构的共同作用下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制度远离平衡的非线性区域向着优越的阶段发展(如图2)。
图2 升达劳动教育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区域
资料来源:作者绘制。
(三)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内部呈现非线性关系
升达劳动教育内部各系之间、系与学校之间和学务处劳动卫生科与总务处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升达劳动教育所具有的功能要大于其所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因为在升达劳动教育当中,存在着协同效应。这就如波特钻石模型②(如图3)所描述的那样,模型中的因素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当四个因素相互促进、持续发展时,升达劳动教育优势会不断增强;反之,原本是优势的部分也会失去优势,进而走向衰退。因此升达劳动教育内部的各因素是呈现非线性关系的,各因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互关系。
图3钻石模型
资料来源:参考迈克尔·波特钻石模型。
通过以上分析,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就是一个耗散结构体,在维系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制度方面,我们可以按照耗散结构的一些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来完善劳动教育制度。
1.升达劳动教育制度是可行的且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分析,升达劳动教育制度就是在给学校注入负熵,负熵可以促使升达园的秩序和卫生更加有序,这是一个民办高校增强自身竞争力的核心所在,同时这也是民办高校做好教学的基础。所以升达劳动教育制度是可行的且是必须长期坚持的。
2.升达劳动教育是学校各个部门共同努力的结果。升达全院师生都在做劳动教育,劳动教育的实施与顺利开展离不开升达每个教师工的努力与坚持。正是升达全院师生的这份热爱劳动之情,才促使升达劳动教育内部结构复杂,内部呈现很明显的非线性关系,这种非线性关系恰恰是升达劳动教育更为稳定的关键因素。
3.升达劳动教育的走向很乐观。耗散结构内部小薇的涨落或突变都有可能促使原耗散结构的演化,具体的演化方向要看原耗散结构体内部的有序程度,有序程度越高,原耗散结构体就会朝着更为有序的高级阶段演化,形成另外一个更为有序高级阶段的耗散结构体。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制度是全院参与,制度严密的学生组织行为,对于劳动教育的支持既有在校学生的响应,也有已毕业校友的定力号召,再加上学务处的严格监管与控制,劳动教育制度的有序性会越来越高,目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劳动教育制度已经按照耗散结构体的演化路径有所发展,笔者认为按照耗散结构演化的路径可以分析得出未来升达劳动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朝着积极优越的方向发展。
[注释]
①Prigog ine I.Introduction to Them odynam ics of Irrever ible Processes[M].3rded.New York:Intersc ines Pub,1967.
②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98-210.
[参考文献]
[1]Prigog ine I.Introduction to Them odynam ics of Irrever ible Processes[M].3rded.New York:Intersc ines Pub,1967.
[2]朴昌根.从物质系统有序结构看经济系统有序结构[J].系统工程,1988(2):1-4.
[3]迈克尔·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198-210.
[4]伊·普利高津,伊·斯唐热著,曾庆宏,沈小峰译.从混纯到有序[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王身立.耗散结构理论向何处去——广义进化与负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中图分类号:F0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049-(2016)03-0057-02
*作者简介:张凯(1984-),河南开封人,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学务处,主要从事大学生劳动教育及学生工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