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随笔(一)

2016-04-21景春燕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公因数边长小猫

景春燕

教学情境是指在具体场合下学生的情绪、思维等心理状态与学生群体氛围的总和。在数学课堂教学法中,掌握适当的时机,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应用知识,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放飞思维,充分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情境教学是把数学放到了解决实际问题中,使学生们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体现了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

例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时,书上出现了乌鸦喝水的情景。乌鸦喝水的故事人尽皆知,孩子们都耳熟能详。这节课用数学的语言来描述,学生们不陌生,并且很容易掌握了体积这一概念,但在学习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时,书上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用边长是整分米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储藏室长16dm宽12dm,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在教学这一课时刚出示完这一情景,从孩子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出,他们很茫然,不知道是要让他们干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思考,个别同学从课题上发现学习最大公因数,才试着用最大公因数去思考问题。虽然这一问题情境很贴近生活,但对于学生来说并不能引起共鸣。后来我改变了教学方法,让同学们在边长是16cm,宽是12cm 的长方形纸上画出正方形的小格,但小格的边长并不知道,学生小组讨论。通过画格子,了解到画的格子必须是整个,于是引出了小正方形的边长必须既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这一结论。接着水到渠成引入最大公因数。

因此问题情境首先要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还要能使学生产生疑问,只有有疑问才能引起思考,只有思考才能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教学面积与体积的区别时,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在天冷的时候为什么要缩起来,小猫睡觉时为什么也是蜷缩起身体?学生们听到这个问题都感到很有趣,但又充满疑惑,很想知道答案,我继而又问:小猫蜷起身体来时体积减少了吗?生答:没有。再问:身体的表面积小了吗?学生们恍然大悟,小猫的表面积小了散发的热量也就少了,表面积是身体表面的大小,体积是身体占据空间的大小。通过这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具体事例,学生们牢牢记住了体积与表面积的区别。

猜你喜欢

公因数边长小猫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最大公因数》教案
巧比边长与转化思想——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为例
《约分——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约分
——最大公因数》教学设计
关于最大公因数的一个性质及证明
一个关于三角形边长的不等式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