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的中西方效应比较
2016-04-20范晨曦
范晨曦
摘要:郑和作为我国历史上的航海家,在时间上比史上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还要早87年,这一度程度上显示了当时中国国家处于强势地位及航海事业的发达程度。在这样的一度强盛的国度里,却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由于不求进取导致国力逐渐衰弱,最终沦为帝国主义诸国入侵的对象。通过历史经验教训,以史为鉴,通过中西方比较并对历史进行深入反思来认识自身的差距,改变传统的落后思维模式。
关键词:郑和;中外交流;;比较;反思
郑和七下西洋是中国人特别是云南人一直引以为豪的历史事情,他曾于1405年-1433年的28年间率领庞大的船队,历经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访问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国家与地区。郑和下西洋出访多国加深了中国同东南亚、东非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中西相互国家之间的相互沟通,在中西之间的文化传播与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中外交流上的历史地位是不容置疑的。在当时能够条件下进行如此庞大规模的航行,仍是件非常了不起的国际文化交流事件,经常被国人提起并引以为豪骄傲的重大历史事情。但是我认为,在当前对郑和下西洋的作用给予客观评价的同时,也有必要通过中外之间发生其他的对外交流事件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有必要对这一系列历史事件比较,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通过比较与反思,这样才能更客观地发现郑和下西洋在多方面存在的诸多不足之处,这些对于我们实现新型社会的转变和创新的社会实现,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使对其所做出的研究更具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谈一谈我的拙见:
一、从时间和规模上比较来看
郑和下西洋比西方三次世界著名的航海要早半个多世纪。郑和1405年-1433年间曾七下下西洋,最早的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而西方的三次著名的航行时间分别是:1492年意大利人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发现,1497年葡萄牙人达·伽马绕过非洲的好望角到达印度,1519年另一名葡萄牙人麦哲伦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历时3年环绕地球航行一周。这些历史事件都是大家比较熟知的,这三次航行在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时间比较上看,郑和首次航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要早87年,比达·伽马来到印度早92年,比麦哲伦横渡大西洋与太平洋早114年。①
郑和下西洋要比西方这三次航行早至少87年,同时不仅在人数上还是在舰船的规模上都是西方所不能比拟的。翻阅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郑和每次西洋人数都在2.7万人以上,而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所率领的人数却分别只有87人、140人和260多人。②如果仅从这些数字来看,那中西方航行所产生的效果应该是不能与郑和的航行相提并论,它们之间规模的差距实在是极为明显。
既然中国人引以为自豪的郑和下西洋,要比这三次具有世界影响的航行还要早半個多世纪,那么郑和的航行事件应该在世界历史上所产生的影响应该比西方的三次著名航行更加显著,可事实并非如此。通过这几次世界早期航行所产生的社会与经济影响力相比较来看,郑和航行的效果远不如西方的那三次著名的航海。西方绝大多数人只知道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很少有人知道郑和。它们在历史与文化交流中所具有的世界意义和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我们需要对出现这种反差的现象提出疑问。为什么西方只有一、二百人的航行这么令世界瞩目?为什么在郑和之后,明清政府再也没再发生诸如郑和航行的事情来呢?西方可以在距中国几十年后,只用人数较少、规模也不大的航行却能够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为什么中国在原本比西方早几十年的差距,结果却被西方所迎头赶上,并反被西方反超呢?西方人用了一两百人所达到的影响效果一点也不亚于两万余人所达到的效果,甚至所产生的效果更加明显,产生这种差距的原因需要我们进行多方面的反思。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看出,郑和下西洋时期,中国在自身实力虽比西方有一定程度的领先,但是一定时期的领先不代表一直领先,历史潮流犹如逆境中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西方在不断快速发展工业化与商品经济的时候,明清政府却实行着“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对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却是一无所知。这就不可避免造成自身发展的落后,结果是被其他曾经落后的国家迎头赶上并被反超的时机。郑和七下西洋,本应是封建中国走向世界、学习世界的一次大好的历史机遇,可是这个机遇并没有被当时的中国人抓住。最终中国远远落后与西方,与世界的差距越来越大,落后而沉重的清王朝的大门最终在1840年被西方“坚船利炮”所打开。
二、从中西方航行的目的来看
郑和这几次航行主要的目的不外乎显示当时大明王朝的国威,“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故中国尊安,四方得所,非有意于臣服之也”,③使外国从其庞大的规模来向世人显示其国力的强大。尽管这七次航行也带去了一些中国的丝绸、瓷器、铜器、茶叶等物品,到所在地区进行交换,换回西方的香料、药材、象牙等物品,但这些所呈现的经济目的只处于次要的方面,并不是此次航行的主要目的。
而西方所进行的那几次著名航海,都带有以经济利益掠夺为其驱使动力,以经济侵略为目的,更具有功利性的特点。在欧洲人马可·波罗在十五世纪对中国进行游历回国后写成了具有世界影响的《马可·波罗游记》,这本书中描述了他在游历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所遇见美丽富饶的繁荣景象,北京“在经济繁荣和社会秩序方面具有欧洲任何重要城市都无法与之相比”。④这些对西方人的诱惑力确实很大,哥伦布此次航行也正是被东方的富饶财富所吸引,希望通过航行来实现他们掠夺东方财富的梦想。他们目的地本来应该是前往东方,而不是美洲新大陆,但由于后来偏离了航线,才把他们错误地带到了美洲这片大陆。虽然他们没有能够到达他们所向往的东方理想世界,却让他们意外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这纯属是一个历史巧合。这一意外的发现,使他们的这次航行被载入世界历史的史册。
随后的达·伽马和麦哲伦却沿着这一美好愿望继续前进,开展着他们探索东方的冒险航行计划。他们终于经过好望角,跨过大西洋、太平洋来到他们所向往的东方,为西方打开了一扇欧洲人进一步了解与认识东方与中国的窗口。于是他们希望同征服美洲大陆一样,试图征服这片具有神秘色彩的尚未开发的东方“新大陆”。由于麦哲伦的环球航行,为西方探明了通往东方的道路,搜集了大量的地理、自然资源的资料,这也为以后西方向东方进行经济掠夺奠定了基础。后来西方侵略者以葡萄牙、西班牙为首的侵略者,正是沿着麦哲伦的航行线路,再一次来到东方,对这些落后的国家与地区通过军事力量进行殖民统治,获取大量的经济利益,进行着不平等的贸易。在这片土地上进行军事占领、殖民化管理,在压迫所在国家与地区人民的同时,倾销其过剩的产品,掠夺了大量的自然资源,将整个东方逐步推入了殖民地的深渊。
通过中外航行的目的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发展国家自身的经济实力是确保自身独立的保障,可明清政府均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所以郑和的几次航行也就不可能意识到经济目的在航行中主导作用。在西方陆续走向上升阶段的时候,中国却逐渐对外贸易关系的大门日益走向封闭,犹如井底之蛙一样对外界迅速发展的现状几乎一无所知。在自身内部仍然实行封建统治,不求改革,社会矛盾日趋尖锐,社会与经济发展日趋落后,最终导致国力的衰弱。世界歷史不是一成不变的,历史发展总的趋势是向前的,而不是停滞不前的,任何封闭自己的国家最终只能是处于落后的地位。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一个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从思维模式的角度来看
在郑和下西洋之前,西方人马可·波罗的《马可·波罗游记》所记载有关东方的美丽与富饶的影响,激发了欧洲人以寻求东方梦想的冒险航行。而在唐代中国人玄奘到西方取经,根据其经历写成了《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描绘了他取经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对中亚、南亚,乃至地中海地区地理、交通与人文习惯方面都进行了阐述。这两本书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所发挥的作用可以说是相提并论的。虽然玄奘前往的并不是具有现代意义的西方,但是《大唐西域记》却没有在中国人们心中产生对西方向往,大多数人是首先通过文学作品对其进行了解的,当时对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更主要“体现在对文学作品的影响”。⑤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曾经一度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由于怀着天国物产丰富的观念,盲目自大的心理在作怪,对所谓的西夷不屑一顾,这种思维模式最终导致自身因固步自封而不求上进,越发变得闭目塞听、盲目守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国家,即使在农业科学技术方面也发展迟缓,更不用说在工业方面快速发展了。造成这种结局,是由于中国落后的制度和中国人不思进取的心态所造成的。
既使在近代西方已经快速进工业革命的时候,传统落后的思维模式却不能随社会发展而有所改变,中国却在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严重限制了中国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最终只能是其自身的发展步伐大大落后于西方,到后来反被西方所超出。郑和西行在当时更多地是为了炫耀大明国威,是抱着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去踏访其他弱小民族,这种心态使得郑和七下西洋对世界的影响微乎其微。这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人的自高、自大、不思进取、盲目塞听的扭曲的思想观念在作怪。中国一度引以为豪的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却被西方人所利用,反过来成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者中国人的武器。造成这些都是和传统落后思维模式有关,更是与以自我为中心的盲目自大的变态心理有关,不改变这种思维模式就不可能认识自己,实现在思维模式方面进行改变。
虽然历史已成为往事,但是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积极进取、敢于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缩小与西方的差距,才能在世界舞台上获取一席之地。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同样要加快自身的发展,迎头赶上东部发达地区,缩小中西部差距,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可靠保障。如果一味强调自己的不足之处,只能意味着贫穷和落后。云南有着自身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只有发掘自身独特的有利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地制定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政策和道路,才有可能使自身的面貌得到改变,缩小与东部的差距,最终实现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虽然近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特别是在科技创新的竞争力的差距仍很明显,如何实现继承传统、汲取西方的积极因素来促使中华民族的进一步发展,事关我国未来发展及在国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更本因素,我们决不能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注解:
①这些时间数据是根据郑和首次下西洋的时间推算出来的。
②马红霞,孙燕.对中西方航海活动结果不同的理性思考[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6(3):P135-136.
③谈谭.郑和下西洋动因新探[J].世界宗教研究,2005(2):P95.
④李跃亮.论西方十八世纪艺术的“中国情结”[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74.
⑤郭可壳.大唐西域记与唐代中原、西域的文化互动[J].中州学刊,2009(5):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