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三个特点

2016-04-19吴吉慧

知识窗·教师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吴吉慧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广大师生的重视。本文从科学性、规范性和生动性三个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希望对小学语文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语言 特点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呈现多元化趋势。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对事物的分析和判断能力不佳,导致对语文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全面、不深入,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生动性,以期为同仁提供参考价值。

一、语言的科学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词语和语句,才能更好地传达科学的语言。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阶段,对事物有自己的不同理解,所以教师应先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时,教师再进行正确地引导,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如在教学《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应先向学生介绍李白写这首诗的时代背景,分析诗人的性格特征以及诗人创作时的心情等因素,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整首诗的意境。另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互相讨论,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当学生理解出现偏差、错误时,教师再进行指引,才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意。只有正确理解了诗意,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整首诗的语言风格。

二、语言的规范性

著名作家巴金说过:“教师是智慧与知识的化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对学生产生很大影响。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极强,教师的语言规范性会直接影响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系统。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把“黄瓜”读成“王瓜”或者“热瓜(刺瓜)”“你到了吗”说成“你到了没”等,这些不规范的用语,都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科学的语言规范系统。

教师语言的规范性还涉及普通话的标准程度。如果教师使用方言或者不标准的普通话进行授课,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认知。因此,教师应积极参加全国通用普通话培训或考试,使用标准普通话授课,才能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语言系统,为以后规范地使用普通话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语言的生动性

语言的生动性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因为小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教师利用语言的生动性,能使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想象到具体的画面,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语言的生动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如果教师使用生硬呆板的语言授课,就会使得学生产生厌倦感,导致学生走神或睡觉,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下降。生动的语言可以将原本枯燥的内容变生动有趣,将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易懂,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如《月光曲》一课中出现了“幽静”这个生僻词语,字典中的解释为“安静优雅”,小学生很难理解这个词的意思。教师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教学情境,“在月光朦胧的夜晚,小镇旁的河边有一条小路,沿着小路能通往远处的茅草屋,这时只能听到连绵不断的琴声。”教师使用形象、生动的表达方法,就能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幽静”这个词语。

四、总结

综上所述,教学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坚持语言的科学性、规范性和生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提高小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为小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淄博师专学报,2011,(2).

[2]万少敏.对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索[J].赤子(中旬),2013,(8).

[3]樊芳芳.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的特点[J].才智,2013,(12).

[4]李艳.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的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11).

[5]吴丽贤.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初探[J].赤子(上中旬),2014,(15).

[6]刘晓娜.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新探[J].求知导刊,2015,(6).

[7]梁苑.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研究[J].求知导刊,2015,(7).

[8]李福龙.探究小学语文教学语言特点[J].学周刊,2015,(17).

[9]张冬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教学语言[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

(作者单位:江西省乐平城区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语言特点小学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激趣 导思 引探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如何为我们的教学语言插上飞翔的翅膀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