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际传播理论的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
2016-04-19刘思文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刘思文(西南交通大学 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基于人际传播理论的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和模型分析*
刘思文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四川成都610031)
摘要:书信是一种私密性很强的文体,是名家著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人际传播中最基本,也最具代表性的有效传播媒介。郭沫若留下的书信近700封,这在中国近现代作家中不多见。从人际传播视角解读郭沫若不同时期书信交流文本,发现其书信传播具有互动性、创新性、简约性、即时性以及局限性等特点,为深入了解郭沫若内心世界及学术交流圈系提供信息支撑,进一步丰富了郭沫若书信研究体系。
关键词:人际传播;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
*本文为西南交通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项目(XJXY201421)的阶段性成果。
书信是个人著述成果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研究专人思想的重要文献。近年来,言及郭沫若书信的有萧斌如《郭沫若著译书目》(1980)、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1992)、王戎笙《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2005)、赵清阁《沧海往事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书信集锦》(2006)等著述。爬梳剔抉,综述如次。
一、郭沫若书信研究回顾
1.书信整理研究。如《郭沫若同志书信十九封》(《文献》1980年01期)、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上、下)》(1992)和《郭沫若致陈明远——新发现的郭老书信二十九封》(《郭沫若学刊》1992年02期)、郭平英《陈明远与郭沫若书信往来质疑》(《文艺理论研究》1996年04期)、王戎笙《伪造篡改,铁证如山──再评陈明远篡改和伪造敦沫若书信》(《郭沫若学刊》1997年01期)、张桂兴《最新发现:老舍致郭沫若夫妇的八封信》(《东岳论丛》1998年06期)、陈明远《歪曲和武断不解决问题——也谈“郭沫若致陈明远书信”的论争》(《北京观察》2001年02期)、谢保成《更正〈郭沫若书信选〉〈再生缘〉校订本注释的几则失误》(《郭沫若学刊》2004年02期)、王戎笙《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2005)、郭平英《郭沫若留学家信补正(上)》(《郭沫若学刊》2006年03期)和《郭沫若留学家信补正(下)》(《郭沫若学刊》2006年04期)、王锦厚《郭沫若书信》(《郭沫若学刊》2011年01期)、李二年《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教研室与郭沫若往来书信小考》(《新文学史料》2013年04期)等对已有和新发现的郭沫若书信进行整理研究。
2.书信个案文本研究。如张传玺《郭沫若同志给翦伯赞同志的信和诗》(《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8年03期)、龚济民等《读郭沫若书信小札》(《齐鲁学刊》1982 年04期)和《〈读郭沫若书信小札〉补正》(《齐鲁学刊》1984 年02期)、顾智敏等《郭沫若谈诗歌艺术的佚信评介》(《聊城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徐晋《郭沫若书信四封》(《郭沫若学刊》2005年04期)、龚明德《郭沫若三封集外书信》(《郭沫若学刊》2013年02期)、张建锋《郭沫若游学家书中的交通文化》(《郭沫若学刊》2013 年03期)等针对郭沫若某类或某封信进行个案分析研究。
3.书信交往研究。如阎焕东《沟通两代人的心灵的桥梁——读郭沫若致陈明远信》(《郭沫若学刊》1990年04期)、阎开振《人生贵相知“天籁”惹人思──从郭沫若给陈明远的书信谈起》(《淄博师专学报》1992年02期)、钟作英《郭沫若给于立群的书信》(《郭沫若学刊》2002年04期)、邢照华《郭沫若致“兰亭富翁”罗培元的一封信解读》(《档案与建设》2010年06期)、朱献贞《在鲁迅与周扬之间——关于郭沫若文革初期一封佚信的历史解读》(《鲁迅研究月刊》2011年12期)、蔡震《郭沫若与郑伯奇的书信交往》(《郭沫若学刊》2012年02期)、胡星南《郭沫若致郭开运(翊昌)的一封书信》(《郭沫若学刊》2013年02期)等研究郭沫若与陈明远、于立群、罗培元、郑伯奇等书信交往内容。
4.书信出版作品论析。如陈永志《帮助人们认识郭沫若的好书─—介绍〈郭沫若书信集〉》(1994年03期)、王锦厚《还学术界一片净土——〈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出版》(《郭沫若学刊》2005年03期)、朱德发《“十七年”:郭沫若对现代诗学的建树——读〈郭沫若书信集〉(下)有所思》(《理论学刊》2010年10期)等对出版的郭沫若书信作品进行评价。
综上,学界对郭沫若书信研究已取得不少成果,为本研究展开奠定了良好基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重视书信文本辨伪和整理研究,疏于书信传播研究;二、缺乏整体与个体汇通研究;三、缺乏系统分域、分对象研究;四、虽有成果涉及书信交往,但多局限文学领域,尚未有从传播学视域研究郭沫若书信等学科交叉成果。本文结合人际传播理论,通过分析郭沫若书信传播内容、对象、方式,探寻郭沫若书信传播的基本特点,以呈现学者群体圈系和学术交流态势。
二、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
人际传播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互动,是人类交往最初、最普通也是最重要的形式。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人体的延伸。”书信是人际传播中最基本,也最具代表性的有效传播形式。郭沫若近700封书信内容涉及时政、经济、文化、教育、体育等多个方面,书信对象既有政界、商界名人,也有文艺界、教育界专家、学者等,对这些书信进行内容分类研究,发现郭沫若书信传播呈现如下显著特点:
1.多维度的书信传播方式
在传播方式上,郭沫若书信传播兼具一对一和一对多两种形式。近700封信中,有郭沫若与某个好友进行单一的书信传播,也有与某个群体或组织进行集中的书信交流。这种多维度的传播方式,使一个传体可以与无数个受体相连接,最终形成“一对一”、“一对多”和“多对一”相结合的传播方式。(详见表1)
表1 郭沫若书信致信情况统计表
从表1可知,郭沫若书信传播对象主要分为个体、群体和组织机构三种,其中以“一对一”个体传播方式为主,共计187人,占传播对象总数的74%,其次是4个人以上群体,共有28个,第三是组织机构,有22种,机构中又以期刊社和研究系所交流较多,接着是出版社和剧团,剩下是政府部门。郭沫若书信传播上的多维度性,体现出其交际形式灵活多样。
2.多元化的书信传播内容
郭沫若书信传播内容具有多元化特征,具体表现为书信主题、对象类型、地域范围和语言表达的多元化。郭沫若曾求学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在文学、史学和新诗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和成就,同时也热衷国家文教事业,故其书信传播内容、类型、地域和语言呈现多元化特征。这种多元化的书信传播,满足了多人多地信息沟通的需求,扩大了书信传播的公共舆论导向功能,推动书信这一私密文体逐渐走向大众视野。(详见表2)
表2 郭沫若书信交流次数10次及以上对象统计表
如表2所示,郭沫若致信10封及以上的对象较为多元。从致信对象职业来说,既有电影剧作家、历史学家、语言文字学家、画家、藏书家,也有古书字画店老板、医生和文物保护者;与致信对象关系上,郭沫若书信交流密切的除父母和胞弟外,还有忘年之交、秘书和学友;对象年龄层次上,涵盖少、青、中、老四个阶段,致信地域方面,13个交流对象范围遍布中国10个省及直辖市,且有海外日本,这些也反映出书信语言和交流主题上的多元化。
3.强互式的书信传播形态
一般认为书信因内容私密性、主题多样性、读者不固定和信息发布渠道不畅等原因,导致信息反馈滞后,互动强度和密度差。郭沫若书信传播打破了这个传统,实现书信传播较强互动,特别是一对一的人际传播中,实现及时性非常强的互动交流,体现出人际传播中的微妙关系。
分析表3可以看出,郭沫若书信交流密度较高。从年度来说,与其书信交往最多的陈明远,1953至1966年间,平均每年都会收到约5封左右书信;从月度来说,1921年1月至9月期间,郭沫若与郑伯奇书信往来66封,平均每月4封,在信息发布渠道不完善的情况下,这种互动密度很少见。书信的快速互动满足了交流者对书信内容的及时需求,频繁的沟通突出了致信对方的地位,也让致信方及时参与到书信传播中来,提高了书信传播的时效性。
表3 郭沫若书信交流强度和密度统计表
三、郭沫若书信传播模式
较传统书信交流,郭沫若书信传播呈现出更明显的多维度、多元化和强互式传播特点,在具体传播实例中,其也有独特的传播模式。这里依据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和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及近年来新考证和发现的近700封郭沫若书信,在实证研究大量书信实例内容基础上,以图形化方式展示其中较典型的信息传播模式。
1.“伞式”扩散传播
图1 郭沫若书信“伞式”扩散传播
“伞式”扩散传播是郭沫若书信传播最典型的模式,充分体现“一对一”和“一对多”的书信交流特点。图1是一个以郭沫若为书信中心的传播路径图,郭沫若向单一或者多个群体发送信件后,信件会在个体间进行转发、扩散阅读,这样就形成一个以郭沫若某封书信为中心的传播组,这种传播方式体现了信息的集中传播。例如郭沫若《致翦伯赞》《致曹禺、焦菊隐》《致张东荪、俞颂华、舒新城》和《致阳翰笙、田汉、曹禺、焦菊隐并转周扬》等书信就属于这种扩散传播模式,信件到达第一个接受者手中后,会根据致信对象的多少而逐渐转发至下一个人,逐个发散成伞状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是书信传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传播模式,其传播效果主要与发信者个人影响力有关。
2.“链式”小众传播
这是一种小众人际传播方式。如图2所示,以郭沫若书信为起点,书信沿着致信方向先传到一个接收群体,然后形成一个二级传播中心继续传递下去。这种传播模式虽扩散性不如“伞式”强大,但却能维持很长的路径。如《致邯郸地区东风剧团》、《致达县城区第二小学师生》、《致春风文艺社》和《致开封中国新史学研究会分会》等都是以这种方式不断在某几条链上延续传播,这种传播适合就某类问题进行集中讨论、交流。相对“伞式”而言,这种传播模式保密性较弱,信息发酵、扩散形成社会舆论的可能性大,传播效果及影响更明显,是私信传播中较为特殊的传播模式。
图2 郭沫若书信“链式”小众传播
四、结语
研究郭沫若书信传播特点和规律可知,郭沫若书信传播呈现出较传统书信交流更明显的多维度、多元化和强互式传播特点,其在具体传播实例中,主要以“伞式”扩散传播为主,兼及“链式”小众传播,传播形态上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些与郭沫若求学经历、学术成就和社会活动有密切的关系,侧面反映出郭沫若人际交往面广,交往形式灵活,学术及社会影响力大。
(责任编辑:陈俐)
注释:
①依据龚继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和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及近年来新考证和发现的郭沫若书信统计出郭沫若书信共679封。
参考文献:
[1]龚济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谱[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3年4月.
[2]黄淳浩.郭沫若书信集(上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12月.
[3]王戎笙.郭沫若书信书法辨伪[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
作者简介:刘思文,男,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中文系在读博士,主要从事传播学、古籍整理与出版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01
文章编号:中国分类号:I210.7文献标识符:A1003-7225(2016)01-005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