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首届青年论坛”综述
2016-11-25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乐山614000
何 刚(乐山师范学院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 乐山 614000)
“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首届青年论坛”综述
何刚
(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四川乐山614000)
2015年11月27-28日,由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和《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中国郭沫若研究会首届青年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40多所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杂志社的40余名专家学者、编辑参加了论坛。郭沫若纪念馆原馆长、中国郭沫若研究会名誉会长郭平英,郭沫若纪念馆馆长冯林出席论坛。郭沫若纪念馆研究员、中国郭沫若研究会执行会长蔡震致辞。《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周群代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辑、《历史研究》主编李红岩为论坛开幕致欢迎辞。开幕式由论坛召集人、中国郭沫若研究会秘书长李斌主持。与会学者从历史学、文学、考古及古文字学等不同学科领域,围绕“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的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一、新文化运动视野下的郭沫若
一百年前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和启蒙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郭沫若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接触学习并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为早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助理研究员黄益飞从郭沫若早年甲骨文研究著作中寻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其甲骨文研究的影响,并从中窥探郭沫若早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史学研究,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作的突出贡献。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郭沫若一方面表现出与时代精神高度契合的追求个性解放、民主自由和科学的热烈情感,另一方面又对孔子及其所代表的儒家文化高度尊崇,成为这一时期独有的文化现象。此次论坛上,多位学者对此进行了不同角度的解读。绵阳师院杨华丽副教授认为,郭沫若的“尊孔”,尊的是孔子个人,而非历代儒家粉饰之后的神,更不是被当作敲门砖的孔圣人;郭沫若的“崇儒”,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而非历代注疏建构起来的其他儒家。郭沫若独特的“尊孔崇儒”体现出的重估一切价值的精神,与新文化阵营其他知识分子“反孔非儒”的精神正相吻合而非相互抵牾,故而二者是“殊途”而“同归”的关系。四川省社科院刘平中副研究员从文化系统论和郭沫若毕生学术理想追求的角度,分四个方面分析了郭沫若对待孔子及儒家文化的独特视角:巴蜀文化的人文根脉与治学传统的熏陶影响;历史地科学地还原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正体”;“以人民为本位”的价值批判标准;创造性地阐释孔子及其儒家文化的价值意涵。曲阜师大张明副教授从“文化认同与现代转化”的视角,论述了五四时期郭沫若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策略及路径——“马克思进文庙”,认为郭沫若为实现儒家文化的现代转化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和重要的价值支撑。
贵州师大颜同林教授从社会与历史意义的角度对郭沫若早期小说进行了阐述,进而审视郭沫若与新文化运动之关系。他认为,郭沫若早期小说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文学史地位。郭沫若青年时期在日本留学十年,弃医从文,其早期小说创作离不开异域生活体验,暗暗地吻合新文化运动思想启蒙、反帝反封建等思想主张。与日籍妻子安娜的跨国涉外婚姻,组成了与传统大家庭不同的新式小家庭,相应叙事模式彰显了中国古典小说向“五四”新小说的现代转型。新与旧、中与外的文化冲突,作品主人公歇斯迭里情绪对峙以及杀子与受虐意识,均与中国传统小说的叙事内涵、模式迥然不同,凸现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新的走向与文化性格。颜同林据此提出,郭沫若虽不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舵手而存在,但他站在新文化运动外围与交叉地带,发出了自己的声音,这声音源自对民主、平等、自由的人性觉醒,对民族自强、自立的呼唤,对思想解放的激赏。
二、开辟郭沫若研究新领域
此次论坛上,一些学者视野开阔,角度新颖,对郭沫若研究以往较少涉及的几个问题进行了精彩论述,拓展了研究领域。北京师大李怡教授关注到留日时期郭沫若对日本“松”与“梅”的抒情体验,认为郭沫若脱离了中国古典传统的模式,呈现出某种个人意志勃发的特征。这样的艺术选择既是自我成长的结果,同时更与日本大正时期欲望苏醒、本能激活的背景有关。借助这些全新的日本体验,诗人郭沫若实现了自我精神世界的突围,完成了传统艺术的越界,促成了中国新诗艺术的现代嬗变。
五四以来,对古典文本的“今译”构成了一种特殊的语言与知识实践,但很少得到批判性的关注。美国布兰代斯大学(Brandeis University)王璞助理教授首次将郭沫若的古诗“今译”作为一个文学翻译、知识生产和文化政治的问题提出来,梳理了1923年《卷耳集》力图“苏活”上古“极优美极自由”的抒情传统,对《诗经》四十首作品的今译,以及1953年的《屈原赋今译》。认为郭沫若这两次今译对接了古典诗源,还为翻译问题的反思提供了机缘。此外,今译实践还体现在郭沫若的历史著作之中。在他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对《诗经》中农事诗的全译,成为了“西周奴隶社会”论的关键展开方式。在《李白与杜甫》这一极具争议性的“文革”时期作品中,郭沫若为了“抑杜”,系统今译了包括“三吏三别”在内的杜诗名篇。文学性的今译转化成了左翼历史编撰、“翻案”和论证中修辞装置。可见,郭沫若的古诗今译构成了从五四到文革的一个潜在谱系,关系到历史阐释主体性的建构和解构,对应了并内在于中国的革命世纪。
郭沫若在著述中不时提及自己“学过医”,多次声明“我自己是学过医的人”。重庆师大凌孟华副教授对此前较少关注的郭沫若专业医学知识的文学表现问题进行了专门梳理,分诗歌、戏剧、小说、散文四个板块,呈现了郭沫若著述中丰富多彩的医学世界——充斥着形形色色的疾病与疗法,飘荡着林林总总的药品和术语,还有可歌可泣的医护人员与相关典故传奇,以及对学医过程的深情回顾、为医学进展的热烈欢呼,等等。
南京师大刘婉明讲师深入分析了郭沫若等留日归来的创造社作家1920年代还乡叙事中的上海形象,并通过与同时期在华旅行的日本作家描绘的中国形象对比,认为他们将上海描绘成一座“闹鬼的城市”、一个被殖民的中国像,并将之归咎于“西方”。这一形象的理论源头是明治日本知识分子和梁启超阐释的西方进化文明史观。郭沫若他们通过描绘充满贫穷、怠惰、罪恶和淫乱的“上海印象”,勾勒出一个被殖民的、异质的“魔都”,划分出“我们”和“他们”的世界,故国遂成了他者。还乡故事里闹鬼的上海构成了创造社作家有关故国的“野蛮的博物志”里最重要的一章。
三、相关研究议题的新进展
随着郭沫若研究视野的转换和研究的深入,论坛上不少学者的论文不囿成说,锐意创新,在一些研究议题上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郭沫若纪念馆副研究员李斌在对中国、日本学界有关郭沫若与尼采、鲁迅与以郭沫若为代表的创作社在接受尼采思想上的不同表现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辨析的基础上,对郭沫若思想中的尼采资源进行了再考察,认为尼采学说对郭沫若影响深刻,成为其思想发展的重要底色,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为超人学说:一是要具有创造性;二是从横向上超越自己的专业局限,成为在多个领域全面发展的人;三是从纵向上不断超越自己已有的思想观点。其次为理性和本能:一是充分尊重本能,但并不让本能泛滥无边,而是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让本能得多合理表达和释放;二是在尊重本能的同时,并不排斥科学/理性,却要警惕科学/理性的局限性。
新文化人的旧体诗词写作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普遍而又独特的现象,作为文学与革命双重激进者的郭沫若,抗战时期也创作了大量的古典诗词,并广泛参与了同侪间的诗词唱和。厦门大学刘奎博士后借助于郭沫若的书法、汉砖拓片题诗等一般为学界较为忽略的材料,在考辨史料的基础上,探讨战时郭沫若的诗词唱和与文人交游,部分还原了郭沫若及重庆文人的日常文化生活,重新绘制他与士林的交往图谱;二是分析作为新文化人最激进代表的郭沫若重新选择古典诗词的表达方式的缘由,并由此理解郭沫若及其同时代知识分子文化行为和心态的复杂性。
北京鲁迅博物馆陈洁助理研究馆员辨析了郭沫若和鲁迅不同的翻译观,包括对翻译目的、作用、地位以及翻译对青年的影响等问题的不同认识。认为二人论争的起因是“处女”与“媒婆”之争,归根结底是郭沫若“风韵译”和鲁迅“硬译”两种翻译观的论争,他们的论争折射出两位作家对五四新文学的不同理解。
湖南大学陈伟华教授认为,在由“为艺术”转向“为人生”的过程中,郭沫若诗集《恢复》是其“为人生而艺术”的最初宣言和较早的实践。其中不少诗作都与郭沫若自己有关,《诗的宣言》之前的诗作以自叙传诗作为主,写自己、故土以及亲友家人。《诗的宣言》之后的诗作以关注社会现实,揭露资本黑暗并号召民众抗争为主。《恢复》集中的诗作一改《女神》中的为艺术而艺术的风格,充满了为人生而艺术的追求,将个人遭遇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充满了现实主义的气息。
四、重视生平史料及文献考辨
此次论坛上,多位学者重视郭沫若史料考辨工作,他们或力图厘清郭沫若所处历史语境和生平环节,或通过文献及其版本的搜集整理,细查其背后隐藏的深层学术命题。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廖久明教授对鲁迅、郭沫若“弃医从文”的原因、结果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考证研究。例如鲁迅受“幻灯片事件”一类的事情强烈刺激,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于是决定弃医从文;而导致郭沫若弃医从文主要缘于外部环境和诸多偶然因素的影响。郭沫若具体医学知识更为专业丰富,鲁迅受医学思维的影响则更深。廖教授最后指出,在郭沫若研究中,只有彻底抛弃“以鲁视郭”心态,充分尊重郭沫若的独特性,才有可能揭示出郭沫若的真正价值,郭沫若研究也才有可能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
中山大学刘卫国教授对鲁迅、郭沫若“笔墨相讥”相关史实重新梳理,探究其中原委,分辨其中是非,认为二人“笔墨相讥”的三个回合中,郭沫若确有失理之处,但鲁迅亦有。郭沫若下判断时还知要进行证明,辩护时力图从事实出发,而鲁迅下判断时往往不顾事实,径直说去,违反批评规范。从鲁迅与郭沫若笔墨相讥的史实看,新文坛批评生态不是很好,一开始就没有建立起良好的规范,是新文学史中值得总结的一个教训。
四川大学周文博士后详细梳理了“孤军派”的人员组成及政治倾向、郭沫若所批判的“国家主义”的具体意涵、郭沫若与“孤军派”及国家主义派的渊源与裂变等史实,认为这不仅是考察郭沫若“转向”问题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192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聚散分合的一个缩影。
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何刚副研究员对陈独秀、郭沫若二人围绕《实庵字说》的学术讨论及文本变迁情况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实庵字说》是狱中陈独秀从事古文字学研究的成果之一种,体现了其殷切的学术志愿和现实关怀。郭沫若的《读〈实庵字说〉》对其中几个字的“说解”及牵涉到的中国古代社会性质分析进行了反驳,尽管可能带有些许的意气和“自鸣”成分,但总体上给予陈氏及其学术成就以肯定,采取的亦是客观平和的学术商榷之气,更没有将其视为托派头目而进行专门批判攻击之意图。然而,随着社会情势及个人命运的变迁,包括郭沫若本人在内的后来者在述及这段学术讨论时,因受制于现实语境的影响而偏离其原来面目,长期存在着单向度“革命史化”的处理和解读,障蔽了其原本的学术面貌和学术内涵。
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的高度评价。首先,入围论坛的25篇论文中,许多选题新颖,研究视野开阔,论证严谨充分。许多青年学者通过此次论坛加入到郭沫若研究队伍中来,他们精力充沛、思维活跃,相信会成为郭沫若研究宝贵的生力军。第二,论坛组织安排紧凑合理。研讨会共分6场进行,每场均设置有论文宣读、评议、自由讨论和学术小结等环节,最后还有会议总结。充分深入的学术讨论,碰撞出许多思想火花和学术新见,成为此次论坛的突出特色和最大收获。与会的蔡震、李怡、李晓虹、魏建、张越、贾振勇、廖久明等专家就文献史料的发掘甄别、注重“学术综述”等学术规范、扩展研究方向和视角、注重问题意识等点评意见,使青年学者受益匪浅。第三,论坛为青年学者和专业学术期刊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历史研究》常务副主编周群、《新文学史料》主编郭娟、《鲁迅研究月刊》副主编姜异新,以及来自《文学评论》、《艺术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的编辑,同与会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从刊物自身的角度对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修改提出了具有指导性的意见。总之,此次论坛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创获颇丰,是近年来郭沫若研究中水平较高的一次研讨会。
(责任编辑:廖久明)
作者简介:何刚(1976-),男,四川绵阳人,历史学博士,乐山师范学院四川郭沫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收稿日期:2015-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