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T MR LAVA序列在肝硬化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2016-04-18梁志鹏王雪扬王澍
梁志鹏,王雪扬,王澍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 影像科,江苏 盐城 224001)
3.0 T MR LAVA序列在肝硬化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
梁志鹏,王雪扬,王澍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盐城医院 影像科,江苏 盐城224001)
[摘要]目的:探讨3.0T MR- LAVA序列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对肝硬化结节病变定性诊断的优势。方法:对40例经病理学或者临床证实的肝硬化伴多发结节病变患者行CT、MR检查,观察肝脏内病灶显示的数量、征象及各期病灶的强化程度、强化方式。结果:在40例肝硬化患者中确诊病灶51个;增强CT检查检出病灶42个,其中诊断正确病灶共30个,诊断准确率为58.8%(30/51);MRI- LAVA序列与MR序列检出病灶数一致,共检出病灶49个,能准确的定性诊断的病灶为42个,诊断准确率为82.3%(42/51)。结论:与普通的增强CT平扫+增强检查以及磁共振常规平扫序列比较,MRI- LAVA序列多期增强扫描对病灶动脉早期信号的抓取更加精确,对肝硬化背景下小病灶的检出及诊断的准确率有显著的优越性。
[关键词]肝硬化结节; 磁共振成像; 多期增强扫描
肝硬化是一种长期的病理过程,在组织学上可分为3类:再生性病变、非典型增生、肿瘤性病变。再生结节为良性病变,而非典型增生结节为癌前病变,肿瘤性结节为恶性病变[1],因此对肝硬化结节性病变的早期准确诊断至关重要。近年MRI在肝脏疾病的检查中取得了很大进展,各种高分辨率检查序列的使用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使MR成为诊断肝脏疾病的主要检查手段。作者回顾性分析本院近两年来肝硬化结节病变的影像学检查资料,探讨3.0TMR- LAVA序列技术对肝硬化结节的早期发现、早期定性诊断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1月以来40例肝硬化患者,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34~73岁,平均(47.3±10.2)岁,所有病例均经过病理学及临床证实,均行CT增强检查、MR常规平扫及MR- LAVA增强序列检查。40例患者中28例因腹胀、腹痛入院,16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出现不同程度升高,5例有不同程度黄疸,6例甲胎蛋白(AFP)增高。
1.2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通用电器公司GE 64排螺旋CT,扫描范围为膈顶至双侧髂骨水平。扫描方法:采用头先进(即头部先进入扫描机架内)、仰卧位,嘱患者双手上举,扫描过程中嘱患者平静呼吸。扫描参数:管电压120 kV,管电流230~260 mA·s-1,层厚4 mm,重建层厚 0.625 mm;采用非离子对比剂350 mg I·ml-1欧乃派克,经高压注射器自肘前静脉穿刺注入,以 3.0 ml·s-1的流率团注100 ml。行30 s动脉期、70 s门静脉期及2~3 min延迟期扫描。
MR平扫及MR- LAVA序列检查设备为:GE Signa HDxt超导型3.0T MR,采用8通道 TORSOPA相控阵体表线圈。患者禁食6~8 h,常规MR平扫,多期动态扫描采用3D LAVA检查序列,对比剂为欧乃影(Gd- DTPA),按0.1 mmol·kg-1的剂量注射,注射速度为3 ml·s-1,以憋气法进行3个时间段扫描:注射后15 s(双动脉期)、注射后40 s(双静脉期)和70 s(双平衡期)。3 min左右进行冠状位延迟扫描,扫描范围为膈顶至双侧肾门以下水平。
1.3图像处理与图像分析方法
使用GE AW4.5工作站作CT及MR检查图像后处理,CT增强检查均行层间距0.625 mm,矢状面、冠状面、曲面及任意层面重建;MR- LAVA增强序列在感兴趣区行多层面重组(MPR)和最大强度投影(MIP)重建。观察重建后肝血管显示情况及病灶血供,分析病灶强化特点。由两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在不知病理学结果的情况下分别阅片,确定结节的数量、定性,意见不统一时可进行讨论协商。
1.4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处理,结果采用χ2检验,比较CT增强、MR平扫、MR- LAVA序列检查对检出肝硬化结节病变的数量和准确率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40例患者中共发现51个肝结节病灶(26例呈多发,14例为单发病灶)。所有病灶在MR- LAVA多期增强扫描中均能好地显示,而CT及MR平扫对肝硬化结节的检出率均不如MR- LAVA序列。见表1。由于≤3cm的结节血供复杂,而MR- LAVA序列可抓取动脉早期结节信号,所以其诊断正确率要高于CT检查和MR平扫序列的检查;MRI- LAVA对>3cm的结节的诊断正确率与CT检查和MR平扫序列检查一致。见表2。
MR- LAVA序列中38个病灶在动脉早期见明显强化改变,其中23个呈不均匀强化,13个呈边缘强化,2个呈较均匀强化,上述38个病灶呈现快进快出改变;9个病灶在动脉早期及门脉期见强化,呈现快进慢出表现,其中1个病灶表现如图1所示;其余4个病灶动脉早期未见明确强化改变,门脉及延迟期见强化,呈现慢进快出改变。
表1CT增强、MR平扫、MR- LAVA序列检查对病灶检出率的比较
例
表2CT增强、MR平扫、MRI- LAVA序列检查对病灶定性率比较
肝脏结节直径/cm检查方法CTMRMRI-LAVAχ2值P值≤321(53.8)28(71.8)33(84.6)8.8870.012>39(75)9(75)9(75)--合计30(58.8)37(72.5)42(82.3)6.9550.031
注:括号内为百分比
男性,65岁,乙肝病史十余年,因腹痛腹胀入院。A、B显示肝右叶结节在LAVA双动脉期呈典型强化,C显示门脉期结节内强化见退出,D显示冠状面延迟期成像。病理结果为小肝癌
图11例肝硬化结节病变患者LAVA多期动态扫描的图像
3讨论
在肝硬化的患者中肝细胞癌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像学对于鉴别肝硬化患者的非典型结节与小肝癌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各种序列的出现,使精准地诊断肝硬化结节病变成为了可能,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
与CT检查比较,MRI平扫的优越性在于可清晰地显示结节内部的成分特点:内部是否纤维化、出血、坏死等可在T1WI和T2WI得到显示,DWI序列对于结节的检出也有一定的意义,无须增强即可检测出微小病灶[2],因为DWI序列可扩散掉肝内血管与胆管的信号,更加有利于小病灶的显示[3]。
由于不典型增生结节与小肝癌的表现有很大的重叠,大部分学者认为,平扫MRI中很难鉴别不典型增生结节与肝细胞癌[4]。因为不典型增生结节的血供主要来自门脉系统,而肝细胞癌的血供来自肝动脉系统,但是少部分不典型增生结节可含不同程度的肝动脉血供[5]。有研究认为,平扫MRI总体上能发现病灶,但增强后能发现更多的非囊性病灶[6]。因此,早期病灶灌注情况对病灶诊断的定性非常重要,而LAVA序列对动脉早期的抓取比CT检查更加精确,其7 s可以完成1次全肝扫描,且注射时间短,病灶强化峰值便于把握。而在CT扫描中,一旦峰值错过则直接影响病灶的动态显示。
3D LAVA序列扫描层厚仅2 mm,因此发现的最小病灶直径为4 mm,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辩率,对血供丰富的小病灶,可更能清楚显示其边缘与细节[7]。本组发现最小结节直径约为8 mm,3D LAVA序列明显提高了对微小病变的显示能力,较CT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成功捕捉并显示肝脏病变各期MR信号强度变化的特点,能够直观地表现肝脏局灶性病变强化模式[8]。本研究中,3D LAVA序列对病灶检出率为100%,其可以清晰地抓取动脉早晚期肝结节的信号变化特点,准确反映病灶强化的演变情况,包括病灶强化出现早晚及强化强弱、高低等,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病灶的分化状况[9]。本组资料中,有3个≤3 cm的病灶在增强CT上显示结节动脉期未见明显强化,诊断困难;而在LAVA序列上,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明显消退,呈现典型“快进快出”表现,从而体现LAVA序列对肝脏小结节诊断的优越性;对于>3 cm的病灶,3种检查方式均可清晰的显示,并且诊断的准确率一致。因此对于早期的、≤3 cm的结节,MR- LAVA检查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研究结果表明,LAVA序列的出现对于磁共振诊断肝脏结节的价值得到提升,对于病灶大小、内部成分、血供显示较佳,MR- LAVA序列可以提高肝硬化背景下结节的定性诊断准确率,为外科及介入手术提供良好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贾乾君.肝硬化结节分类及影像学评价[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0,33(6):520- 524,535.
[2] 黄泽光,谢长浓,吴永峻.MR弥散加权成像诊断肝硬化不典型癌变结节[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4):701- 704.
[3] 张小彪,郭玉林,李婷,等.3.0T MR LAVA技术联DWI对肝硬化背景上小肝癌的价值[J].实用放射学杂志,2015(2):234- 237.
[4] CHOI B I,HAN J K,HONG S H,et al.Dysplastic nodules of the liver: imaging findings[J].Abdom Imaging,1999,24(3):250- 257.
[5] MATSUIO,KADOYA M,KAMENAMA T,et al.Benign and malignant nodules in cirrhotic livers: distinction based on blood supply[J].Radiology,1991,178(2):493- 497.
[6] COULAM C H,CHAN F P,LI K C.Can a multiphasic contrast- enhanced three- dimensional fast spoiled gradient- recalled echo sequence be sufficient for liver MR imaging? [J].Am J Roentgenol,2002,178(2):335- 341.
[7] 邓娟.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联合LAVA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临床价值[J].医学综述,2014,20(13):2473- 2474.
[8] 王文超,陈敏,赵伟峰,等.透视触发3D LAVA技术在肝实质病变及血管成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3(8):1241- 1244,1247.
[9] 李迎春,宋彬,徐隽,等.3.0T磁共振薄层动态增强序列评价肝细胞性肝癌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8,15(7):536- 540.
doi:10.3969/j.issn.1671- 6264.2016.02.027
[中图分类号]R735.7; R4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6264(2016)02- 0252- 03
[通信作者]王澍E- mail:15189200649@163.com
[作者简介]梁志鹏(1970-),男,江苏盐城人,副主任医师。E- mail:jsyclzp@126.com
[收稿日期]2015- 08- 19[修回日期] 2015- 11- 30
[引文格式] 梁志鹏,王雪扬,王澍.3.0T MR LAVA序列在肝硬化结节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35(2):252- 254.
·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