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2016-04-18甄海燕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利培酮喹硫平精神分裂症

甄海燕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甄海燕

【摘要】目的 探讨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喹硫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口干、胃部不适、嗜睡、心动过速、便秘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喹硫平的不良反应比利培酮少,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喹硫平;利培酮;精神分裂症;疗效;安全性

辽宁省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三病房,辽宁辽阳 111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重性精神病,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精神压力的增大,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都具有清楚的意识以及正常的智能,但是随着病程的迁延,患者可能最终形成意识与智能的衰退以及精神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社会等造成不良影响[1]。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将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一线药物使用,将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作为二线药物使用[2]。而在一线药物治疗中,喹硫平和利培酮的治疗效果得到了临床实践的检验,但是两者之间的临床效果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区别。我院为进一步明确这两种药物的临床应用价值,特选取了相关病例做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22~70岁,平均(40±4)岁;病程2~15年,平均(5.6±2.7)年。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病程2~16年,平均(5.3±2.4)年。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口服富马酸喹硫平片(苏州第壹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136),初始剂量为每次25 mg,2次/d;治疗第2~3天,单次用药剂量增加25~50 mg;无异常表现患者在第4天继续增加剂量为每天300~400 mg,2~3次/d。老年患者应从小剂量开始,25 mg/次,增量宜慢,以25~50 mg增加直至有效剂量。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利培酮(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批号:201202415),起始剂量每次1 mg,1~2次/d;用药7 d左右逐渐增加剂量至每天2~4 mg;第2周内可逐渐加量至每天4~6 mg。此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做相应调整,一般情况下最适剂量为每天2~6 mg,但不超过10 mg。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对两组患者入组前以及治疗的第1、2、4、8周进行疗效评估,在治疗结束后采用治疗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1.4 疗效判定 治愈:PANSS评分减分率在75%及以上;显效:PANSS评分减分率为50%~74%;有效:PANSS评分减分率为25%~49%;无效:PANSS评分减分率在24%及以下。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患者均获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且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2.2 PANS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第1、2、4、8周时的PAN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情况(分,±s)

表2 两组患者的PANSS评分比较情况(分,±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1周  2周  4周  8周治疗后对照组  40 85±12 72±13 61±14 53±16 45±17观察组  40 84±12 72±13 61±14 54±15 45±16 t值    4.8577 3.1168 3.7356 4.0054  3.7378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头昏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如口干、胃部不适、嗜睡、心动过速、便秘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重性精神病,给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带来严重影响,而这种不良影响主要从以下方面得以体现:①精神分裂症患者需要长期接受治疗,而高昂的治疗费用对很多患者家庭而言是一个极大的经济负担。②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幻听、幻觉、被害妄想等,且表现出冲动易怒的情绪特点,因此对周围人群的人身安全构成严重威胁。③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会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注意力衰退、免疫力降低等症状,长期的疾病折磨主观上会让患者产生自杀倾向,在客观上也使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由此可见,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自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产生以来,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水平就在不断得到提高。而从临床实际治疗来看,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如氯氮平等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性比较低,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以及其他毒副作用较多[3]。因此,其临床应用价值逐渐受到人们的质疑。在这种情况下,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问世,临床中比较常用的有利培酮、奥氮平、喹硫平、阿立哌唑等。从治疗效果方面来看,以上几种药物疗效各有不同,因而其临床应用也不尽相同[4]。

本研究即针对喹硫平与利培酮临床疗效的差异性展开探讨。结果表明,两者治疗总有效率相比无明显差异,但是利培酮治疗后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喹硫平。利培酮作为一种D2受体拮抗剂,在改善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上具有明确的治疗效果,而其对5-羟色胺2(5-HT2)受体和多巴胺D2受体之间的拮抗作用平衡,使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及情感症状也能够得到有效治疗,因此其治疗效果良好[5]。而喹硫平是D1受体、D2受体、5-HT1A受体、5-HT2受体拮抗药,它不仅能够产生良好的抗精神病治疗效果,对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均具有良好改善作用,同时还能够与D2受体松散结合,从而有效减少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的发生。从以上特点描述可以得出结论,即喹硫平与利培酮两者疗效相当,但是喹硫平的用药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陈时平.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3,15(06):139-140.

[2] 沈仕洁,陈永法.喹硫平与利培酮随机对照治疗精神分裂症的Meta分析[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6):19-20.

[3] 王尚红,任丽.富马酸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21(35):139-140.

[4] 王丽芳.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比较[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3,7(11):1349-1350.

[5] 吴奕珉.喹硫平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3,8(26):96-97.

【中图分类号】R749.3

【文献标志码】A 【DOI】10.12010/j.issn.1673-5846.2016.03.024

猜你喜欢

利培酮喹硫平精神分裂症
小剂量喹硫平对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增效作用的比较研究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阿立哌唑与喹硫平用于晚发型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和糖尿病共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分析精神分裂症兴奋躁动患者运用利培酮单药与结合丙戊酸钠联用的临床治疗效果
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注射用利培酮微球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探讨舍曲林合并喹硫平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