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

2016-04-17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寿险保险公司多元化

李 慧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我国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研究

李 慧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2)

中国金融业历经混业经营、分业经营的反复曲折历程后,受发达国外经济启示,国内资本市场政策支持及我国金融市场的自发驱动,已经进入多元化混业经营爆发式增长的前夕。本文界定了多元化内涵,并研究了保险公司多元化对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这对当下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保险公司;多元化经营;公司绩效

近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缓,保费收入年均增长率从2000年到2008年的25%降到近六年的13%。这固然和我国经济新常态下金融业整体发展放缓有关,但根本原因是保险业粗放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保险公司面临发展战略调整的问题,其焦点问题是走多元化道路还是专业化道路。据Sigma(2015)研究报告,继2009年保险业并购急剧下降后,2014年下半年并购交易总数从上半年的285宗增至359宗,并预测这一增势将持续到2015年,可见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险多元化经营的浪潮。

一、多元化内涵及分类

多元化经营战略(Diversification Strategy)又称多样化经营,是由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于21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安索夫(Ansoff.H.I)以产品市场矩阵提出多元化战略,在美国学者戈特(Gort)提出的产品多元化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多元化的内涵。戈特认为多元化的核心产品异质性,他强调异质产品进入新型市场才构成多元化战略,要和同种产品的细化开发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安索夫指出即使是产品线的扩张,如果是在同一业务线上纵向扩张,并不构成多元化,只有新的产品线打入新的市场才构成企业多元化扩张战略。从具体实践来看,多元化就是现代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借助其市场地位和技术经验,进军到相关或不相关的其他行业,这种扩张的模式很多,一般由分散、整合和并购等形式构成。

多元化分为非相关多元化和相关多元化,非相关多元化指多元化经营多种完全无关的业务,相关多元化指多元化经营核心技术和资源可以共享的业务(Rumelt,1982)。具体到保险行业,非相关多元化指多元化经营保险业务与其他跨行业业务;相关多元化指保险行业内综合经营寿险与非寿险业务,以及寿险或非寿险业务内部产品线多元化。本文集中研究保险行业内综合经营寿险与非寿险多元化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考虑现阶段我国保险公司发展处于起步阶段,综合经营多元化相较跨行业多元化操作性更强;相较于产品多元化扩张效率更高。我国保险公司有三种多元化实践形式:一是成立保险集团,集团公司下设财险公司、寿险公司;二是同一控股公司分别注册成立寿险公司和财险公司;三是寿险公司经营财险性质的健康险和意外险。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及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经营已成趋势。

我国保险公司大多采用相关多元化战略,随着泛资管时代扑面而来,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呈现出“大而全”的发展趋势,一股向集团化冲刺的热潮悄然袭来,2015年我国新增一家保险控股公司富德保险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旗下拥有富德生命人寿、富德产险、生命资产、富德资产(香港)、富德销售等主要保险类专业公司,其未来目标为打造集保险、养老、健康、互联网金融等多层次、全产业的经营实体,泰康人寿2016年8月19日集团化申请也得到了保监会批复,至此,我国的保险集团达到了12家,在保险集团控制下的保险公司达到了48家。此外,还有9家类保险集团公司,同一控股公司旗下的保险公司,如中意人寿、中意财险,天安人寿与天安财险、英大泰和人寿与英大泰和财险;大型保险公司开设资产管理公司,如新华人寿与新华资管,华夏人寿与华夏久盈资管等。同时,保险集团也紧随互联网+时代,财力雄厚、创新意识强的国寿集团开设了电子商务公司,泰康集团2015年成立了泰康在线,中华保险控股2015年成立了万联电子商务公司。

二、多元化理论分析

目前学术界关于多元化对保险公司绩效影响的研究可以分为三类,多元化折价论、多元化溢价论及多元化对保险公司绩效的影响是不确定。

(一)多元化折价论

多元化折价论认为多元化会损害公司价值,理论基础是多元化会提高公司成本从而降低公司价值,具体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会提高代理成本。多元化发展的公司,股东对新增业务部门的了解程度有限,与经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加大导致监管成本提高;另外,多元化战略很可能是出于管理者提升权力及声誉等目的而采取的战略,是管理者盲目扩大公司规模的手段(Jensen,Meckling,1976);此外多元化势必给管理层更多的权利,管理层利用职权提升个人薪酬、创造个人发展机会或者是创建公司帝国的可能性增大(Aron,1988)。另一方面,多元化经营会导致资源无效配置。多元化经营会使企业内部原有的一些固定资产变成低效或闲置资产,产生资源浪费;此外,多元化在分散公司风险的同时,也会造成公司内资源配置效率降低,CEO倾向于补贴绩效差的部门维持其生存,这样就占用了绩效好的部门的投资,这种资源的不合理、低效率配置会导致企业效益降低(Stulz,1990)。

众多实证研究佐证了保险公司多元化折价现象。Hoyt 和 Trieschmann(1991)运用美国1973-1987年保险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多元化的保险公司相较专业化保险公司,收益率更低且风险更大。Tombs 和 Hoyt(1994)采用赫芬达尔指数测度保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研究发现多元化公司风险调整后的收益率更低。Cummins,Weiss和 Zi(2003)研究美国1993-1997年817家保险公司数据,发现专业化经营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更高。Liebenberg 和 Sommer(2007)研究1995-2004年914家保险公司数据,发现专业化经营的保险公司绩效明显优于多元化保险公司。King(1975)测度了美国俄亥俄州的455家保险公司多元化策略绩效,发现多元化的保险公司在产品研发及广告方面的成本更高,效果变差。

(二)多元化溢价论

多元化溢价论认为多元化经营会提高公司价值。多元化可以实现规模经济,一方面通过共享品牌资源、客户资源以及管理技术等降低公司成本;另一方面,综合经营可以给顾客提供一站式服务,顾客愿意为了这种便利支付额外的费用(Teece,1980;Herring 和 Santomero,1990)。此外,多元化可以降低风险,稳定收益。根据资产组合理论,只要多元化业务现金流不完全一致,就可以实现各个业务线之间盈亏的平滑。稳定的收益增长率帮助公司维持较高的资产负债率,相较单一经营的公司,多元化公司的税盾效应更能增加公司绩效(Markham,1973)。多元化经营可以扩大内部资本市场提高公司绩效。多元化经营将一些外部市场交易内部化,相较外部资本市场交易,节约了大量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交易成本;另外内部资本市场的扩大,可以更好的实现公司内部资源的再分配,提高资源利用率。

为数不多的实证研究得出了保险公司多元化溢价的结论。Meador,Ryan 和 Schellhorn(2000)年对美国1990-1995年间321家寿险公司产品多元化进行研究,发现产品更加多元化的寿险公司经营绩效更好,主要是由于产品多元化的公司更容易通过共享投入及资源合理配置降低成本。我国学者徐莉,樊小平、张宁(2010)研究我国财险公司1999-2005年的多元化经营现象,发现产品多元化及地域多元化会显著促进公司绩效。

(三)多元化效应之谜

多元化溢价和多元化折价都有经济理论支撑和实证佐证,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效果,多元化效应的发挥是否受到其他经济因素的影响,大量学者试图解释这一谜题。美国学者Rumelt将多元化战略区分为相关多元化和非相关多元化,他认为相关型和主导型多元化由于核心能力延伸以及资源共享作用等,会促进企业经济绩效;非相关多元化由于过度多元化会降低协同作用,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负向影响。这一理论的提出可以解释部分多元化效应结论不一现象。Bergeretal(2000)对1988-1992年684家保险公司进行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是,长远来看,多元化经营和专业化经营都是有竞争力的,否认多元化经营对公司绩效的影响。Berger,Cummins和Weiss(2000)研究美国1998-2002年保险公司数据发现,多元化效应因公司而异,多元化战略适用于规模大、主营个人业务的公司,而专业化战略适用于规模小、主营商业业务的公司。B.Elango(2008)研究美国1994-2002年财险公司数据,实证发现产品多元化与企业绩效为曲线关系,主要受地域多元化程度的影响。Berry,Hoyt和Wende(2013)对世界上76个国家2164家保险公司2004-2007年的寿险与非寿险多元化经营进行研究,发现在资本市场发达、产权保护完善的国家多元化折价显著;而在资本市场不发达的国家,大公司采取多元化战略会显著促进公司绩效。

三、结语

保险公司多元化效应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结论。不同国家的保险市场,因资本市场发展程度不一,保险法规差异,保险市场发展阶段不同,多元化效应不同。在我国政策和市场环境鼓励混业经营的当下,保险公司应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制定多元化发展战略,博取多元化溢价,同时应当注意避免多早、过快多元化会带来的多元化折价效应。

[1]李善民,朱滔.多元化并购能给股东创造价值吗?―兼论影响多元化并购长期绩效的因素[J].管理世界,2006(03):129-137.

[2]刘伟,王汝芳.中国资本市场效率实证分析―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效率比较[J].金融研究,2006(01):64-73.

[3]苏冬蔚.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季刊),2005(4).

[4]王晓英,彭雪梅.国有上市保险公司股权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1(04):28-35.

[5]魏锋.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J].管理科学,2007(06):2-10.

李慧(1991-),汉族,内蒙古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级研究生,主要从事保险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寿险保险公司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Lévy模型下的最优寿险、消费和投资
保险公司和再保险公司之间的停止损失再保险策略选择博弈
不慎撞死亲生儿 保险公司也应赔
保险公司中报持股统计
设立合资人寿险企的实务分析
保险公司预算控制分析
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哪个好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万峰痛批寿险乱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