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众创空间的内涵研究

2016-04-17

福建质量管理 2016年12期
关键词:众创孵化器创客

葛 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天津 300000)



众创空间的内涵研究

葛 静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 天津 300000)

在经济新常态下,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众创空间”的提出符合我国国情的需要也符合经济发展趋势。随着“众创空间”的提出,学者们通过探索研究和解析,分别从各个层面解读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众创空间,但缺乏对众创空间的全面解读,本文将从全面性上对众创空间的研究做以补充和完善。

众创空间;内涵;功能;发展模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我们中国人民开始从上至下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创新模式,我国的领导人通过重新思考和定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和趋势,由国家总理李克强于2015年1月28日的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为了顺应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形势,我们要构建面向人人的“众创空间”等创业服务平台”。这样,从政治层面上提出了创新和全民创新的国家发展思路,这是“众创空间”首次被提出。

二、“众创空间”的定义

本文将“众创空间”的概念理解为:众创空间是顺应创新2.0时代,符合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大众创新的趋势,把握全球创客浪潮兴起的机遇,依托互联网科技,根据互联网应用深入发展创新创业特点和需求,通过市场化机制、专业化服务和资本化途径构建的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可操作的,能为经济增长带来驱动力和服务支持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三、“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创客空间”的联系

“众创空间”与“孵化器”、“创客空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可以近似的认为“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的2.0时代,“众创空间”是“创客空间”的中国特色版本。

1.“众创空间”与“创客空间”

我国的“众创空间”是在借鉴参考国外“创客空间”的基础上提出的,但又是不同于“创客空间”的一个全新的概念。与“创客空间”相比,我国的“众创空间”不仅有创新,也有政府政策支持,同时涉及范围更广。总的来说,在我国,“众创空间”不仅体现创新的活动,更多的是体现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活力,是一种全民参与,旨在促进经济转型的平台和体制。

2.“众创空间”与“孵化器”

本文提出“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的2.0时代,基于:(1)在实践方面,众创空间的内容与孵化器略有重叠,但比后者范围更大,除了企业孵化器,它还包括创客空间、创业咖啡等新型孵化器模式;(2)在服务对象上,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的升级版本。众创空间不仅面对高科技创业者,也为草根创业者提供成长和服务。可以说众创空间是比传统意义上的孵化器门槛更低、更方便的平台;(3)在服务功能上,众创空间是孵化器的外延和深化。众创空间不但是创业者理想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还是一个能够为他们提供创业培训、投融资对接、商业模式构建、团队融合、政策申请、工商注册、法律财务、媒体资讯等全方位创业服务的生态体系。

3.“孵化器”与“创客空间”

两者在概念和功能上多处有重合。其一,在科技研发上的重合,两者都为有潜力和能力的技术提供平台和支持;其二,在服务内容上的重合,两者都是一个综合性的创新服务平台,为创客提供培训,融资,法律上的多项服务。但两者也有区别。第一,两者在发展模式上的不同,孵化器是企业的一个项目,是为了企业存活和发展而设立的,其产出大多应用于企业,在项目做大后才有脱离企业的可能。而创空空间本身就是一个项目,其可以自由选择发展为商业模式,进行自我销售,或者也可以与企业结合,有更多的灵活性;第二,两者在服务对象上的区别,孵化器服务的是企业内部的创新人员,而创客空间的服务对象是社会群体;第三,在对人员的培训上,孵化器是引入外部专业人士,对参与孵化器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而创客空间更多的是内部的培训,即内部的高科技人员对新加入的成员或者社会群体的培训。

四、“众创空间”所蕴含的创新思想和本质内容

根据定义,简单来说“众创空间”是由创客组成的,进行各种创新活动的,具有特定特征的新型创业服务商业平台。本文接下来就从“众创空间”的组成部分,即创新和创客来深入解读“众创空间”所蕴含的思想和本质的含义。

1.创新

创新是“众创空间”的核心灵魂。在“众创空间”里,创新即意味着在现有的模式和思维方式上提出改进和改变,或者创造出新东西,提出新创意。

在具体的经济生活中,对于经济体的细胞——企业来说,创新无时不在,并且渗入在企业的方方面面。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资本会越来越集中,同时竞争越来越残酷,资本集中导致产品技术竞争的差异化程度会越来越小,所以企业要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集中资源在其他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运营创新,管理创新等。企业创新思维的形成和进步也进一步催生了“众创空间”,从某些层面,可以说正是有企业需求,有利益推动,有相关企业作为连接点,众创空间的创新活动才有动力。总而言之,创新思维的进步和成熟是众创空间得以成立的基础。

2.创客

创客是“众创空间”的主体。“创客”这个词译自英文单词“Mak-er”。本文认为,活跃于创新领域(包含但不局限于“众创空间”)的人都可以称之为“创客”。

从创客对创新的促进来讲:对于创新的观点,并不是可以从教科书上学到的,它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人思维方式共同作用,相互启发的结果。而且,创客精神更多的是信息的流出和交换,是乐于分享的。但同时,分享绝不意味着不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或鼓励抄袭和盗版,恰恰相反的是,分享是建立在尊重首创精神的坚实基础上。“创客”鼓励创新和分享,但在分享的同时,更注重保护首创者的利益和积极性。

从目的上说,创客是一群喜欢或者享受创新的人,追求自身创意的实现。一方面“创客空间”为这些创客们提供实现创意和交流创意思路及产品的线下和线上相结合、创新和交友相结合的社区平台,客观上使创客的创意变成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一方面,反过来说,创客们要想在“众创空间”取得成功,需要坚持本意,致力于纯粹的创新,要尽力避免过分商业化或利益化的目的,只有坚持真正意义的创新,产出有价值的成果,才会取得众创的成功。

五、结论

“众创空间” 从提出到现在,促进了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提升了经济活力、促进了社会进步,为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整个社会带来了不可忽视的价值和贡献,充分体现了其在我国国家发展和国家进步等重大战略位置上的重要作用。深入全面研究众创空间的内涵有助于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同时,除了理论研究,我国中国学者应在实践性上对众创空间做进一步的研究。

[1]刘志迎,陈青祥,徐毅.众创的概念模型及其理论解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5,02:52-61.

[2]吕力,方竹青,乔辉.“众创”与企业管理实践及理论创新[J].科技创业月刊,2015,07:22-23+26.

[3]王德禄.怎么理解众创空间?[J].中国高新区,2015,04:5.

[4]付群英,刘志迎.大众创新:内涵与运行模式[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6,02:3-10.

[5]邵永新,倪芝青.关于众创空间的理论研究及思考[J].江苏科技信息,2016,06:4-7.

葛静(1992-),女,汉族,陕西合阳人,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商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从事国际商务等领域研究。

猜你喜欢

众创孵化器创客
重庆科技学院“众创之家”简介
联合办公:众创时代的共享与协同
众创空间向“专业化”升级
孵化器 倒闭潮来了?
让路人都可以坐下来当创客
创客
创客
众创时代到来,杭州准备好了吗?
硅谷孵化器500 Startups听课记
孵化器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