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2016-04-17王国黎
王国黎
积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
王国黎
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1999年,黑龙江省步入老龄化社会,目前全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08.9万,约占总人口数的15.9%。预计到2020年,黑龙江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765万,约占总人口数的19.6%。加快黑龙江省养老服务业发展,不仅是社会各方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老年群体所急需的现实问题。
老年人不仅需要老有所养,同时也需要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游、老有所为。近年来,黑龙江省着力探索涉及医疗、教育、旅游、休闲、健身等各方面的“养老+N”养老服务模式。其中,整合了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不但是破解我省养老服务难题的重要突破口,更是提高我省老年人健康和生活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思路
老年人群体对健康服务的需求明显高于其他群体,迫切需要综合的、连续的、适宜的医疗服务。针对老年人的迫切需求,我省在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融合发展方面积极探索、研究发展思路。
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会商制度,共同推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工作。省民政厅与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建立了“医养结合”工作协调会商制度,就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多次会商研究,达成了前期的共识,即:在养老机构中优先设立医疗机构,通过“医院”与“养老院”牵手,实现点对点无缝衔接,针对老年人身体状况、自身需求、支付能力等情况,实行分类、分级医疗卫生服务管理,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精准医疗卫生服务,让老年人不再为“养老院不能看病、医院不能养老”而发愁,目前此项工作已在哈尔滨市开展试点。
制定相关政策,对我省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保障措施等提出指导意见。2015年11月,省民政厅联合省卫计委、省人社厅出台相关政策,各相关部门的具体目标和任务有了更加明确的划分。卫生计生部门方面,在现有养老机构或转型、新建养老机构中增设医疗机构,对符合设置标准的医疗机构发放执业许可,并按照医养结合养老床位和功能要求,落实诊疗康复服务;对不具备设置医疗机构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院协商,采取医院主办、协办、托管等多种形式,参与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经营管理;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的机构养老、社区照料、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提供保健咨询、健康指标监测等服务;注重发挥中医药优势,支持中医医院举办养老康复机构、养老机构设置中医药诊室或中医馆;将“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纳入新农合定点,实现医疗费用快捷结算;加快培养老龄产业医疗服务人才。民政部门为健康医疗嵌入养老服务提供全面支持,对全省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医养结合”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梳理;利用社区信息服务平台,为城乡社区和居家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依托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在全省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设立医疗服务室;为社会力量新办“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提供更多政策优惠、更大资金扶持,对现有民办养老机构进行“医养结合”改造给予政策倾斜,逐步引导面向全社会老年人的中端民办“医养机构”成为机构养老的主体。探索民政建设、医疗经营的路子,凡是新建公办养老机构,都要对医疗行业托管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支持医疗机构“领办”养老机构,对于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自办养老机构、闲置医疗资源转办养老机构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人社部门将符合条件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纳入城乡医保定点机构,将适宜的医疗康复项目、医疗器械纳入医疗保险报销目录,将政府特定老年人的护理费用纳入养老报销范围。
二、“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我省部分养老机构,如哈尔滨市安康社会福利院、哈尔滨市海员护养院、大庆市庆新护养院、鹤岗市东山城堡护养院等,针对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在养老服务中融入医疗服务,探索和实施“医养结合”模式。2014年,我省着力打造了省社会福利院、省社会康复医院“医养结合”养老示范基地,利用两院共驻一地的特点,科学整合了养老和医疗服务资源,推动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深度融合,将具有单一服务功能的省社会福利院、省社会康复医院打造成“养老、医疗、护理、康复、临终关怀”五位一体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升级版,积累了较为成熟的工作经验,着力提升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质量。
着力形成“医养结合”综合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方面,成立“医养结合”服务管理委员会,下设休养员日常生活服务部门,由社会福利院社工部、护理部、营养部、总务科组成;休养员医疗服务部门由社会康复医院老年病科内科、相关临床科室及辅助科室组成,形成两院合一的“医养结合”综合服务组织体系。在加强医疗力量建设方面,省社会康复医院抽调医疗技术骨干成立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疾病预防性干预、半失能老年人康复和失能老年人医疗支持4个医疗服务组,改造社会福利院功能,设立休养区和医疗区,实现养、护、医一体化的服务格局。在实施标准化管理方面,引进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共编制了50多个管理程序、78个服务规范、85个工作记录,使70多个工作岗位的岗位职责、服务流程、服务对象管理全部纳入标准体系,各项工作实现由经验型向标准化、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
着力实现医养服务体制机制无缝衔接、快捷切换。建立统一的医养服务管理档案,对于医疗区治疗的老人,将其病情及治疗信息一并记入档案,便于日常查找。休养区与医疗区双向转换方面,当老人病情加重时,由责任医生向老人及家属提出医疗建议,责任医生、护士携带老人健康管理档案和医保卡,护送其从休养区转移至医疗区治疗;病情好转且稳定的老人,在达到出院指征时,由责任医生告知病人及监护人可以适时出院,下达出院医嘱及医疗护理指导和注意事项。在休养区、医疗区与三级甲等医院的转换方面,当老人病情加重危及生命时,由责任医生向监护人提出转入三级甲等医院的医疗建议,并携带老人医疗信息及医保卡转入合作医院进行救治;经三级甲等医院救治病情好转后,医生可对患病老人下达适时出院医嘱,转到两院医疗区或休养区继续康复治疗或休养。建立医养服务转换绿色通道,并做好照护人员及时交接、医养物资流畅调配。在费用结算方面,制订并公示养护期间派驻医疗服务收费标准及住院期间护理服务收费标准,老人可设立自己的个人服务资金账户,两院从老人的个人服务资金账户扣除服务费用,并提供费用清单,由两院财务自行分账结算。
着力确保医养服务细致周到、可信度高。提供多样化养护服务,设立老人生活能力评估室,由医生、护士、社工组成评估小组,系统专业地评估老人的23项能力,并按评估结果划分等级,根据分级护理标准制定相应护理方案,满足不同能力老人多样化的养护需求。提供医疗救治跟踪服务,当病重老人需要转入三级甲等医院救治时,由责任医生携带老人的健康档案、医疗保障信息及医保卡及时送医。提供医疗康复辅助服务,出院老人转入休养区后,医生工作站的医护人员遵照医嘱指导老人合理用药,康复师、治疗师进行康复辅助治疗,并指导护养员科学调整饮食,帮助老人身体尽快康复。
(作者系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
责任编辑/杜金莹dujinying@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