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说促写:现实思考与实践突破

2016-04-17黄丽旋南安市新营中学福建南安362342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黄丽旋(南安市新营中学,福建南安 362342)



以说促写:现实思考与实践突破

黄丽旋
(南安市新营中学,福建南安362342)

摘要“说”与“写”密不可分,口语交际训练可以极大地促进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施行“以说促写”的教学策略时,让学生“说”好普通话、用心去“说”、有针对性“说”。同时还要注意让学生边说边写,边说,边改。

关键词中学语文;以说促写;教学实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读促写”因此成为了许多一线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极力推崇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强调在模仿中学习,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但由于如今的快餐式生活节奏和孩子身受各种兴趣培训等原因,大量的阅读对于学生来说成了奢望。所以,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课本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加强以说促写、说写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此作为提高学生作文水平。

一、“以说促写”的概念阐释

著名的语言学家王力在《谈语言》一文中说:“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1]也就是说,语言包括了口语和书面语,“说”即口语,“写”为书面语。“以说促写”就是通过口语的训练,达到促进写作能力提升的目的。而且,“书面语是在口语上产生的,不能离口语太远。”[2]因此,“说话”和“写作”有着必然而紧密的联系,“说话”能够促进“写作”。

二、“以说促写”的现实意义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初中生的口语交际与写作的要求如下:

口语方面的要求是: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到清楚、连贯,不偏离话题。讲述见闻内容具体,语言生动,讨论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依据,有条理。

习作方面的要求是:要有真情实感,有创意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认识,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用不同的文体写作,要求中心突出,还应注意详略安排和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我们不难发现,说话和写作两者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共性,例如:“要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语言生动”“有条理的清楚地表达”“中心明确”“不偏离话题”“观点明确”“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或者写作”等要求,这些都说明了“说”与“写”密不可分,因此,做好口语交际训练,是可以大力促进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所以,以说促写并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成为实实在在的有意义的教学手段,应贯穿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的。

三、“以说促写”的教学策略

1.“说”好普通话

普通话准确规范才可能写出准确规范的作文。所以,要先教会学生说准普通话,说规范的普通话。

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准,而泉州地区以闽南话为区域性方言,与北方方言差别很大,如北方话中有大量的翘舌音,有撮口音,这在闽南话中都是没有的。所以,孩子们经常由于拼音读不准,使得认字上含混不清,写错别字的情况普遍存在。有的同学甚至会将口语中不规范的表达也带入到作文中,例如,“我们来去哪里玩”“我妈妈带我去看医生”“我给你说”等等,习作中往往笑话百出。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在学生刚入校时,就要求他们用普通话交流,创造普通话的交流环境,并让学生之间相互纠正普通话语法上的错误。其次,针对学生容易读错的几个声母韵母,加以逐步强化训练,直到学生能够基本掌握准确表达为止。

2.“说”者有心,“写”才有真情实感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纵观古今中外上下几千年的佳作名篇,其文采之美和折射出的人性之光,无一不是来自于作者胸中的一腔感情。可见真情实感是文章的灵魂。

初中作文教学举步维艰,成因虽然很多,但仔细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多数能够自然地“我口说我心”的同学也能够习惯性的“我手写我心”。因此,教师可以在初中的三个学年段分别设计好“我口说我心”和“我手写我心”的说写训练。初一侧重本心诉说;初二谈生活感悟;初三聊自由天空,让个性飞扬。以“每日一说”“每周一说”的形式,贯穿于整个让学生充分表达内心的喜怒哀乐和对人生对社会对他人的看法。

“我口说我心”,就是鼓励学生说出真话。语文教师应当创设比较宽松民主自由的环境,让他们从一开始就觉得作文其实就是说话而已,只不过更加规范罢了。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小”处、“细”处入手,去观察生活,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然后把内心的爱憎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交流。

“我手写我心”,就是将所言付诸笔端,写成文章。成文时不要给学生设置过多的条条框框,成文后教师的评价标准宜放宽。在这个过程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切记言论跟随,要能够做到众人不敢说的,我敢说;众人都敢说都在说的,我就变通。这样才能写出有真情实感,有创意的好文章来。

3.“说”有针对性,“写”才有章法与文采

教师可以设计“每日一说”和“每周一练”等方案。根据各学段学生的写作要求,每周设计一个训练话题。利用课前的五分钟进行口语训练,并在“每周一练”的写作中加以落实。下面,我们以叙述和议论这两种表达方式为例,谈谈记叙文和议论文说写结合的训练。

初一学段可设计“故事会”“说特征,猜人物”“我说我心”等多种形式,以写记叙文的标准来要求学生讲故事、说人物。力求做到“有条理地说”“生动形象地说”“细致地说”“有针对性地说”“围绕中心地说”。这样以后再落实到“每周一练”的写作训练里,学生写记叙文就能够有内容,有条理、有中心,人物描写也会具体生动。初二学段可设计“时事评论”“人物评论”“班级辩论赛”等形式,以写读后感、观后感的标准,要求学生大胆地明辨是非和思考人生,说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再将其落实到“每周一练”——写读后感、观后感,或者一事一议的记叙文写作中,引导学生在写事的基础上,多做理性的思考。如此一来,学生对议论这种表达方式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为将来写好议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初三学段则可在初一、初二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训练。初三年临近中考,应该针对考场作文进行说写训练。特别是文采和形式等方面的训练。而这在初三年进行这方面的专题训练,会更有成效。初三年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建议课堂五分钟说话的教学手段改为利用每周一节课的时间来进行说写训练。分单双周进行,单周训练文采,双周训练文章格式:文采方面的训练,具体做法是:给学生一篇命题作文,让学生来说开头和结尾,要求学生或注重遣词造句,或多用成语,或引经据典等,尽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

四、“以说促写”的注意事项

“说”是为了更好的写,但“说”并不等同于写。在实施写作的时候,往往不是单纯地把“说”的东西归纳整理出来就可以了。文章应该是在“说”的基础上再加工、规范的结果。因此,在写作时,有两点还需要特别强调:

1.边说边写,让“写”更实在

古人“吟诗作对”,这种口念手写的写作方法能将写作者的思想、语言、动作等高度统一起来,真正做到心到手到,使写作更实在、明确,从而产生发自肺腑的文章。语言大师老舍将北京话用得那么纯熟,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是出着声儿写的。”这种方法,还能很好的锻炼敏捷的思维,提高了写作的速度。“熟练掌握语言的人,脱口而出的话,一般语句规范,语气顺畅,感情充沛,边说边写,这样就可以让视觉和听觉两种感官参与进来,帮助判定遣词造句是否晦涩难懂,文章语句是否富有节奏感,是否抑扬顿挫。”[3]这样写好文章的例子在古时候是非常常见的:贾岛的忘情推敲和卢延“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的苦吟,可以说是边“说”边“写”的最生动的写照。既然古人对此方法屡试不爽,如能将它引到作文课堂教学中来,一定会让学生作文的语言更显得更加流畅灵动,朗朗上口。教师可以在“每周一练”的作文教学中教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

2.以“说”促改,“写”可精益求精

作文要写得好,是需要不断修改的。语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对于如何修改文章,有一条很好的建议:“写一篇文章,只有把它朗读几遍,有不通顺的所在自然会发现,而且知道该怎么去修改。”[3]大多数语文教师也都会选择这种方法让学生评改自己的作文或者评改其他同学的作文。这确实是一种简单可行的语言锤炼方法,教师可以通过举办“习作朗诵会”“我读习作”等不同的形式督促读改,使学生在词句方面力求精准,在气势、情感、思想内容方面不断有所发现,从而进行文章的删减增补,精益求精。曹雪芹为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可谓用心良苦;鲁迅先生也说他写完文章之后,总要看两遍,如果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让文章读得顺口。这些例子明确有力地说明了“说”对“写”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力.谈语言[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1.

[2]高明凯.语言学概论[M].上海:中华书局,1963.

[3]蔡俊杰.说写结合以说促写[J].广东教育·教研,2009(6).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中学语文教学实践
加强中学语文朗读训练的思考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学语文略读策略初探
如何让现代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