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语篇背诵的实践与思考

2016-04-17杜廷云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式理论图式语篇

杜廷云

作为一门第二(非母语)语言,英语的学习自然离不开诵读。斯蒂芬·克拉申(Stephen Krashen)在其有关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假说”中指出:“外语学习想取得成功,必须有丰富的、自然的语料及其有关知识的输入,没有大量的输入,外语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是说,只有大量输入语言信息,当大脑中储存的英语信息量达到一定程度时,我们才能输出信息,形成流利、自然的英语语言表达。

图式理论 (Schema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由心理学家Bartlett于1932年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他认为人们对语篇的记忆不是直接复制,而是建设性地将语篇中的信息与大脑中已有的相关知识相结合成新的心理表征。根据图式理论的观点,图式是知识在大脑中的存储单位,图式的总和就是一个人的全部知识。

小学阶段,儿童主要以形象记忆为主,抽象记忆不断发展。人们处理外界的任何信息都需要调用大脑中的图式。图式背诵理论把传统的背诵观念、心理学观点和一些全新的认知心理学、语言学以及人工智能理论融合起来,将背诵过程解释为学习者在脑中储存图式信息生成图式结构的过程。

一、学前感知:图式的激活,为文本背诵铺垫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译林新版《英语》无论在教材词汇、句型、语法等方面都有较高的“复现率”。教学中激活已有旧图式,构建认知新图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学生脑中原有知识的图式对理解新的语篇很有帮助。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我们知道一些原本清晰的图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模糊,直至遗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帮助学生复习,适时激活原有图式,力求达到事半功倍的背诵效果。

(一)激活的内容

图式理论认为图式可分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思维导图是基于放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它能够直观展现人类大脑的放射性思维过程。

1.通过激活词汇。

词汇是小学英语语篇教学的起点与基础,学生在制作思维导图时,能始终围绕本单元的中心和主题,充分发挥想象力,为语篇记忆打下基础。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5 Seasons课前预习时可让学生根据seasons进行联想,引出fly kites,eat ice cream,have picnics,make snowmen等已有词汇。教师接着教学:go boating,go swimming,go climbing,go skating等新词汇。简单的图式生动化、趣味化,同时添加丰富的实物图片,使英语学习更轻松快乐。

我们通常认为英语词汇思维导图包括五种结构构图,即紧密图、辐射图、等级图、链式图、图解式等。英语词汇思维导图的三种内容构图包括拼写结构图、分类图和自由联想图。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词汇教学中,能发挥其趣味性、灵活性、直观性与关联性的作用。

2.通过激活背景知识。

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下)Unit 3 My day一课主要教学内容是“Talk about your d ay”。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正确使用“When do you...?”及其回答,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杂多。我发现很多词汇和句型是三年级教材中呈现过的。在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单元中也涉及到时间的用法。因此我课前先让学生回忆“Liu Tao’s day”中建构的旧图式,复习已学句型“What time is it?It’s time for...”等句型,为本课中新句型“When do you...?I...at...”的记忆做了很好的铺垫。

学生借助上图,对于本节课中出现的重点词汇、句型在脑中有了很深的记忆,并且很快记住了本单元的语篇部分。

(二)激活图式的方法

课前激活图式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开门见山直接激活;用活泼的歌曲激活;教师问题式激活;学生在游戏中激活;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激活;在Free talk中激活;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激活等等。

二、学中理解:图式的具象,让文本背诵更有趣

让学生记忆语篇内容,不是让其成为“储存器”,也不是简单的逐词、逐句记忆的过程,而是信息收集与整理的过程。因此图式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具体化,可以让学生对语篇内容更加深刻,也可以提高英语课堂的趣味性。

(一)根据文本分类

大部分的语篇可按照询问导向和时间导向进行分类。在教学中可根据语篇的具体情况逐步完善图式。

1.先局部后整体。

如在译林新版《英语》六(下)Unit 5 Signs中是让学生了解关于公共标识的有关知识。笔者在Warm-up环节中以生活中很多公共标志的视频激活学生相关的生活常识逐渐展开教学。初步感知文本,引导学生用“3W”来提问,学生可能会问“Who are they?Where are they?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等,形成文本部分图式。接着让学生观看课文动画,引出公共标志,进一步丰富完善图式。然后,让学生再次听录音,结合文本阅读,构建语篇的完整图式。学生在图式的帮助下,根据关键词的提示,使语篇的背诵变得更加容易。

图式的建构是分层次的。本语篇的背诵以三个公共标识为主线,不断拓展延伸,学生逐步建立文本图式,学生可以分层次背诵语篇内容。这不但降低了学生背诵的难度,也帮助其厘清文本脉络。

2.先整体后局部。

又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下)Unit 3 Asking the way一课,主要内容是Yang Ling想要去拜访 Su Hai’s new home。通过Su Hai告知Yang Ling路线和Yang Ling询问警察等情境,让学生学习掌握问路的基本方式及指路的常用词汇。依据书本上呈现的基本路线图,指导学生背诵记忆文本语言。

(二)跳出文本,即兴生成

英语语言的输入基于课本又不拘泥于课本,学生在构建文本图式的同时,还会“节外生枝”,生成无约的精彩。如译林新版《英语》三(下)Unit 6 What time is it?一课,主要讲时间的表达以及在各个时间段该干什么事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上的文本,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记忆技巧,提高其创新能力。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建构更多、更丰富的图式,并在原来文本的基础上生成新的对话。

同时,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平时阅读中要多调用自己的背景图式,帮助学生不断降低语篇背诵的难度,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积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学后巩固:图式的完善,提高文本背诵的效率

学生根据脑中对语篇构成的思维导图,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整合、分析、应用与评价,是对语篇教学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新授活动后,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提问、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自己加工完成文本图示,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信息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巩固新构建的图式。

(一)完善的方面

1.形式上的完善。

如笔者在教完四(下)Unit 5 Seasons一课后,笔者通过提出问题帮助学生不断回忆所学内容,刺激其表达神经,让学生通过图式完成对本文的回顾。首先我画一棵大树:There is a big tree.There are four seasons.What are they?接着,我把这棵大树分成四个部分:spring,summer,autumn winter,并根据季节的特点画出相应特征。最后,分别就每个季节给出相应的关键词。Spring:warm,Summer:hot,Autumn:cool,Winter:cold.引导学生根据图式复述每个季节的特点。学生通过关键词的提示,不仅能更好地掌握语篇中的重点内容,还能强化对语篇的记忆。

图式完善后,还可以对照文本进一步加工记忆,更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图式理论认为过去的经验不是一个个事件的简单累加,而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体系。图式即是这一体系活跃的、不断发展的结构框架。

2.内容上的完善。

语言大师林语堂先生说过:“学习英语的唯一正轨,不出仿效与热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热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须能顺口而出而后已。”

如Holidays一课主要是给学生们展示了中西方的一些传统节日的时间(when),人们通常干什么(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等。课堂上,笔者不断丰富图式的内容,逐步展示语篇的内容,每涉及到一个节日,都试图让学生根据图式复述,当图式被逐步完善,学生对语篇内容也逐步能诵读甚至背诵,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制订合理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合理的评价能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其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同时培养其合作精神。合理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起着直接的导向作用。小学生的天性是爱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对事物的兴趣持续性短。为了让思维导图发挥更大的作用,除了日常性评价,还应该制订特殊的评价制度。

1.学生个体自制图式。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制思维导图,并指出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展示对文本的整体理解,教师巡视指导,修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

2.小组讨论、汇报,并评比。

小组成员经过组内讨论修订自己的思维导图。在组内充分活动的基础上,推荐班级内部展示,并评比出最美观图式、最合理图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制订评价表,如图中的红苹果代表优秀,绿苹果代表合格,完成表格后,每达到5个红苹果则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

从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利用图式理论指导学生背诵英语语篇,可以让背诵的过程更加有趣、有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如此,图式理论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听力教学、英语习作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运用图式理论,学生不是被动的填充知识,而是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建构记忆图式,从而形成有效的思维导图。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分析、处理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仅要积极引导学生建构语篇图式,更要善于通过设计组织多种形式的课前活动来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或是给学生补充必要的内容图式,使新信息更容易被理解和吸收并融合到已有的图式中,从而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综合理解能力的发展。

我们还可以看到,很多经典理论可以为我们的教育教学解惑。我们一线教师应该不断学习经典理论,提高理论认识,完成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我们的教育教学才能充满智慧。

猜你喜欢

图式理论图式语篇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图式理论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山东汉画像石铺首衔环鱼组合图式研究
图式理论视角下的初中英语听力教学初探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巧用图式,添翼背诵——浅谈图式理论在古诗文背诵中的应用
图式思维在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中的应用
从驱动-路径图式看“V+上/下”的对称与不对称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