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实蕴含目标能力升华素养
——全国历史Ⅰ卷第40题的命题特点及教学启示

2016-04-16吴富林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历史评价

吴富林

(长汀县第一中学,福建长汀366300)

平实蕴含目标能力升华素养
——全国历史Ⅰ卷第40题的命题特点及教学启示

吴富林

(长汀县第一中学,福建长汀366300)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Ⅰ卷第40题,能力立意向度明晰,融入核心素养要素,呈现强调唯物史观导向的命题特点。针对这些特点,高三历史复习要落实学生基础能力于课堂,着重历史事件诠释的历史教学,加强唯物史观的运用。

全国高考历史Ⅰ卷;命题特点;教学启示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Ⅰ卷第40题,提供了“清中期人口问题”的两段摘编材料,要求考生回答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到“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简要评价”。回看2015年全国高考历史Ⅰ卷第40题,提供“韩愈和康有为对儒学的论述”的两段摘编材料,试题设问从比较“汉代儒学与孔孟儒学的不同之处”到概括“宋代理学的发展”,从比较“韩愈、康有为关于儒学认识的共通之处”,再到“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孔子与儒学”。设问指向呈现由易而难的逻辑基本方式。

2016年第40题相比2015年,该题体现“平实”特征,表现在:一是话题材料立意平实,是文综政治、历史、地理都关注的“人口”热点问题,绝大部分学生对此并不感到陌生。材料阅读通畅,没有障碍,有利于提高学生作答信心。相较于2015年该题材料,更容易获取和解读信息。二是试题设问立意明确,主要指向概括、分析和评价,而2015年该题,设问立意更高,指向上升到“比较”层次。三是从得分情况来看,该题分值是25分,今年福建省平均得分14.63,难度系数为0.59,属于得分率较高的题目。从两年该题比较情况看,今年降低了考式难度,体现了由难到易,注重能力的趋势。同时,也较好实现了省级自主命题,到使用全国卷的平稳过渡,师生反映能够接受。笔者认为这题的亮点在于“平实中蕴含考核目标”,主要包含了能力立意、核心素养和唯物史观评价三方面的考核目标。

第一,能力立意向度明晰。第40题考查的能力逻辑主线表现为:首先“获取和解读信息”,三个维度均有涉及,要考生明确了解试题呈现的材料和问题;从中获取有效信息;并对有效信息进行合理正确解读。这题要求考生对“清中期人口问题”的两段材料和两个设问,进行有效信息解读提取。其次,“调动和运用知识”,涉及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考生要与学习中形成的历史知识体系结合,进行分析和理解,实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思维加工。再次,“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主要是“客观叙述历史事物”,须在调动和运用知识基础上,要求考生建构自己的历史叙述回答问题。最后,“论证和探讨问题”,涉及“使用批判、借鉴、引用的方式评论历史观点”,考生要对“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作简要评价”。

第二,浸润核心素养要素。《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年9月征求意见稿)中,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修改,提出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项内容。该题五个维度均有体现,尤其突出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的考查。它提供了“清中期”这一“时间”的“人口”问题,通过摘编的材料,要求考生以“同情”的态度,理解“人口膨胀”的原因分析其影响,还要“概括近代学者解决人口问题的主张”,其后以“一分为二”的辨证观点,建构对“主张”的评价。

第三,强调唯物史观导向。新课程实施以来,在历史学科史观方面,突出主张运用文明史观、近代化史观、全球史观解释历史现象,探求历史发展规律,评价历史人物功过。这一变化吸收了史学研究新成果,适应现代语境,极大改变了历史叙述面貌,使师生历史教与学的视角一新。2016年全国《考试大纲》中指出,历史学科要“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这里强调要以“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为指导。第40题的“评价”设问,可以说就是对这一要求的呼应和检测。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Ⅰ卷第40题,呈现出注重历史基础能力的考核、蕴含历史学科素养要素的要求,以及注意唯物史观运用的特点,对迎考复习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一、落实基础能力于课堂

全国《考试大纲》提出四大能力要求,其中第40题考查的主要是“获取和解读信息”,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这两项基础能力。从考生答题情况来看,存在提取有效信息有的遗漏问题。提取有效信息应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直接依据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如“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其中“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大部分考生答不到。另一方面要结合所学知识,提炼隐含的有效信息。如“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统一”答不到;“影响”中“土地过度开发”基本答不到。

由此看出,在高三的课堂复习教学中,要从三方面加强指导:一运用教材资源,培训获取信息能力。新课程的教学中,逐渐达成了“用教材教”的共识,教材是学生学习最重要的资源,应对全国卷的复习,仍然要用好这一重要资源。怎样运用呢?如在“蒸汽的力量”复习中,首先,我们用“工业革命发明成果一览表”设问,依据该表提取两项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证,由此实施开放性训练。从“类别”中可以提取棉纺织业、动力、交通运输连锁反应信息;从“发明者”中揭示工匠和技师身份信息;从“国别”中得出发明者的国籍大多是英国人的信息。而后指导学生根据提取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论证。其次,引导学生观察“英国各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例”变化图,领会印证三个产业变化的趋势。再次,运用1750至1865年“英国资本总额”变化柱状图,要求学生探究该时段,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学生们纷纷发言,得出“工业革命提高了英国实力”“英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经济的措施”“英国是世界最大殖民帝国”等答案要点。“用教材教”关键在深化,重在活跃历史思维。

其二实施史料教学,训练依据材料提炼有效信息能力。现在历史考试,无史料不成题,高三历史复习迫切需要穿插史料教学。如,必修三复习“李贽”的思想,笔者提供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李贽“剃发为僧”原因和与路德宗教改革关联材料,设计问题:请据材料1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贽与路德思想的相似之处。以此尝试落实基础能力目标培养。此问题依据材料可提取概括的有效信息是,都“主张思想解放,个性自由”“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其后要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归纳出两者还有“反权威,挑战正统”的共同主张。接着出示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第二则材料,设计问题:请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理解李贽“不是一位在类似条件下的欧洲式的人物”。据此指出形成这一现象的社会环境是什么?前一问考查理解能力,这是因为“李贽没能提出系统有效的社会改造方案,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后一问要激活学生发散思维,联系明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交等方面分析社会环境。

其三整合关联建立“可迁移的知识面”。“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是最基础的能力要求,是解决问题的开始。“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处于第二层级,它的展开要与所学知识结合。这就要求在复习备考课堂里,除了创设新情景,设置新问题,进行不间断训练以外,还要帮助学生贯通必修和选修内容建立“可迁移的知识面”。如“秦朝”,必修部分的内容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军事方面整合,而选修一的“商鞅变法”可放到秦统一的背景中复习,选修四历史人物评价的“秦始皇”可结合影响部分复习。这样有了“可迁移的知识面”的依托,“调动和运用知识”才能运用自如。

二、实施基于解释的历史教学

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把历史事物客观的描述出来,并且还要揭示其深层的因果关系。由此可见史料依据和历史理解对建构历史解释至关重要。“历史理解”是本学科最基本的观念之一。“所谓历史理解,实际上就是历史地理解和认识过去的思想方法。”[1]就是要把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放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考查评价,从而理清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辨明历史人物的功过是非,达到“以史为鉴”的目的。这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理解”为关键点,以分析和掌握学科核心知识为目标,以开展学科能力培养和训练为手段,实施基于解释的历史教学。

第40题考生要在史料解读的基础上,以“同情”的态度,深入分析对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和影响,描述“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的看法。在评卷过程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是,有的考生落入“历史现代化的陷阱”,没有依据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尤其是对其主张有的一味批判否定;有的不加分析一味肯定,没有得出科学合理的评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能力薄弱。

不同的时代,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解释,会出现差异评价。例如,洋务运动,改革开放前,从革命史观出发,对它基本给以否定,因为推进运动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人物,许多军事企业也是为此而创办的。而改革开放后,在推进近代化事业中,从近代化史观出发,得出的结论是: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并且成为高考全国卷的高频率考点之一。

如何认识“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教学中,首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洋务运动自强事业,步步向前推进的相关材料。

1861年,恭亲王奕䜣聘请外国军官训练新军于天津;1864年,曾国藩、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局于上海,附设译书局;1871年,李鸿章举办轮船招商局;1876年,李鸿章派军官赴德、英、法学习军事、造船和驾船等技术;1880年,李鸿章开设电报局,请求政府修建铁路;1881年李鸿章创设开平矿务局;1885年,李鸿章创办天津武备学堂;1887年,李鸿章开办黑龙江漠河金矿;1888年,李鸿章创立北洋海军。

其后,师生一起以“理解”的方法,分析该运动在我国近代化事业的“开端”定位,然后构建对洋务运动贯通性的历史叙述:以上材料体现洋务运动从国防军事近代化开始推进。近代化的军队首先需要近代化的装备,所以设立了兵工厂。其次开设“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留学,培养使用新式装备的技术人才。再次为了便于调动和指挥军队,创办近代化的交通和通讯。最后为了筹措军费创办招商局经营江海运输,开煤矿金矿增加收入。由此近代化从国防开始,一步一步向前,带动了交通、教育和经济的近代化。[2]囿于时代、社会和个人的局限,他们的事业不能推进到政治、思想文化层面,最终没有成功,但是拉开了中国近代化的序幕。

三、加强唯物史观的运用

第40题要求考生对“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加以简要评价”,其目标是考查“一分为二”历史评价的方法论。在评卷中,发现有的考生不会使用这一方法评价,有的绝对肯定,有的绝对否定。这反映平时学习中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开展历史教学的弱化,导致学生运用辨证观点评价历史事物能力的减弱。

历史观是史学的根本见解,史观具有阶级性,其实质是代表一定阶级或特定集团对历史的看法解读和叙述,以此为本阶级或集团服务。我国历史《考试大纲》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史观(即唯物史观)为指导。《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版),在“前言”“课程性质”中明确规定“唯物史观”的指导地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6年9月征求意见稿),“课程性质”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解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总结其规律。“基本理念”指出:“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由此看出,“作为一种分析历史的指导思想和史学方法论,‘唯物史观’理应成为学生经过中学六年的历史学习、初步掌握的一种核心理论素养”。[3]怎样看待唯物史观与其它史观的关系呢?首先要坚持唯物史观的核心指导地位,要旗帜鲜明的加强唯物史观的运用。当然,唯物史观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要在当代视野下,探求唯物史观的时代价值,“注意吸纳其它史观的合理成分,充实、发展唯物史观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4]

在历史教学中怎样加强唯物史观的运用呢?笔者认为,一要深刻理解唯物史观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辨证关系,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体现和作用。辩证法的三大规律、五大范畴和三个基本观点等。二要掌握唯物史观研究历史的方法,如人类社会历史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有内在规律性,所以研究历史要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出发,详细地占有资料,揭示内在联系,探求社会规律,得出相应结果。三要运用唯物史观辩证法分析评价历史的一些技术方法,如“一分为二”的方法论,必须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即要看到矛盾的两面,也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才能认清历史事物的主流,抓住关键,做出正确评价。如果“一分为二”评价方法把握不准确,极易导致历史评价陷入相对主义的怪象。

2016年全国高考历史Ⅰ卷第40题呈现由难到易的趋势,但是蕴含清晰的历史学科能力考核目标,兼顾高校选拔、中学教学实际和能力立意三项目标,体现了命题者的良苦用心和导向作用。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要明确方向,培育学科素养,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实现有效应对。

[1]邓京力.历史理解与历史解释辨析[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

[2]蒋廷黻.中国近代史[M].武汉:武汉出版社,2012.

[3]何成刚.历史核心素养的提炼与培养[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6).

[4]张金生.历史评价应避免庸俗辩证法的陷阱[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12).

(责任编辑:徐小敏)

本文系2015年福建省电化教育馆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大数据支持的高中学科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编号:闽教电馆KT15048号)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历史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
唯物史观与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