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
——读《作文精华——福州一中优秀习作选》之感

2016-04-16潘金兰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10期
关键词:福州生命文章

潘金兰

(泉港美发中学,福建泉州362100)

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
——读《作文精华——福州一中优秀习作选》之感

潘金兰

(泉港美发中学,福建泉州362100)

写作不是对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演绎自己对生活的审美品味与思考。如此,我们的写作才有情感的承载与思想的演绎,我们的写作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写作心态与写作情感,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表达对生活的思考。让写作入乎其内,彰显生气。

写作;审美;质感

写作是什么?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我们平常翻阅学生的作文,常是在慨叹:孩子的作文胡编乱造,缺失生活气息;孩子的作文,情感苍白,思想平庸,缺失厚实质感。究其因,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回归生活,没有自己的生活的真实,心灵的真实。

余秋雨先生道:“文章的无聊源自生命的无聊;文章的苍白源自生命的苍白。”而生命的无聊与苍白,也就是没有生活的感悟与思考,没有对生活的品读与审美。

写作是对生活审美。一个富有情感与思想的生命,才能写出感悟生活,感悟人生的厚重文章,也才能实现余秋雨先生对我们中学生的期待:“展现青春的写作意态。”翻阅福州一中学生《作文精华》第10期的文章,我顿感福州一中老师作文教育思想的深邃与大气,倍感作文教学中审美引导之重要。

一、写作审美,表现为对生活真切体验的情感品读

《义务教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写作要求修改为:写记叙性文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写简单的说明性文章,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如此加上“表达意图明确”“做到观点明确”,也就是明确要求学生的习作要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点,也就要表达自己对生活对生活的审美思考。陈钟樑先生早就对远离生活缺失生活审美的写作予以强烈批评,他在《警惕:作文题中的催长激素》中道:“在以‘感悟生活’为题的作文中,我读到过一位初二女生的文章。她开头写道:‘夜阑人静,我一个人独坐在书房中,关上门,面对着一杯咖啡、一本作文簿、一支圆珠笔,我沉浸在沉思中。’古人的两句诗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像一个十二三岁天真烂漫的女孩的作文吗?倒有点像老年大学学员的作品。”[1]

有些教师深谙写作表达生活审美之道,一是引导学生品读生活情感,表达生活情感的审美与感悟。白居易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正是有了生活情感的品读感悟,文章方有感人力度。汤集安同学《妈妈的驼背》堪称精品,文章写“妈妈的背一天天驼了,她也一天天老了,妈妈的背怎么不会驼呢?……十多年来,妈妈总是默不作声地弯着腰煮饭,做菜,洗衣服;弯着腰扫地,纳鞋,剁猪草;弯着腰播种,锄草,割庄稼;弯着腰把臭熏熏的猪粪一担担挑出去,再弯着腰背着把沉甸甸的谷子挑回来……”结尾道:“妈妈是一天天苍老了。妈妈的背也一天天更驼了,总是让我满眶热泪地凝望。母亲的驼背哟:是摇篮,哺育我们成长;是拱桥,引导我们走出山沟;是蓬船,渡我们到达彼岸;是劲弓,把我们射向远方。母亲的驼背,母性的图腾,不朽的丰碑。”

文章结尾如果改成:妈妈的背让我难忘,我感受到母亲的负重,母亲背负下的深沉的爱。

文章情感亦就单薄与苍白。文章质感的厚重源自作者满眶热泪地凝望,更源自作者对母亲深情的品读,从日日可见的妈妈的背中品读出潜隐的深沉的母爱,品读出母性的图腾,不朽的丰碑。张冰鑫《给她过生日》:

准备了那么多,就为一句简单的生日祝福。回想她为我做的事,这些,根本就算不了什么,但却包含着我深深的感激。夕阳渐渐西落,红晕的光染遍天与地。是衰落的叹息吗?不,是活力的颜色,是歌颂的颜色!天下的母爱集成的光辉,足以照亮世界,爱满心灵!我会对她说:“妈妈,生日快乐!”

文章写自己在母亲生日时准备了音乐、晚餐和鲜花,就“为一句简单的生日祝福”。真切品读出潜隐的情感:包含着我深深的感激。更品读出“天下的母爱集成的光辉,足以照亮世界,爱满心灵”。文章因其濡染真情的品读,而浸润人间真情而彰显厚重的情感特质。

二、写作审美,表现为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洞察

写作学认为,写作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而是对生活的洞察思考。有一学生这样写《一种梨》,我吃了一种梨,然后在超市里看到这种梨,我看见它就想说:“这种梨很好吃。”过了几天,超市里的这种梨打折了,我又看见它,我想说:“这种梨很便宜。”文章如此,只是写出了生活的现象,没有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如果加上:爱它,总有自己的赞赏的理由。文章也就有了自己的审美思考。翻阅福州一中学生的习作,无不感叹学生其独特与真切体验的品读。

福州三牧中学初二吴若秋《快时代》,有着深邃的审美,他在文中结尾处写道:

每一天,我都在机械地长大,望不见终点。

但其实,此刻的我正在进行小小的抗争。现在的我就只是呆呆地望着窗外,这是浪费,这是无聊,但只有我自己懂得,这就是此刻我想要的生活。

我想这样的生活——我们可以随时慢下脚步,去体悟夕阳西下;可以不用想明天怎样,专心去欣赏满天繁星;可以不用瞻前顾后,去践行一次生命的旅行。

我期待这一天的到来,这一天也一定会到来!

这便是对生对活的期待,也是对现实的不满,但更主要的是对“机械地长大”的思考,提出自己对生活对人生的思想:我们可以随时慢下脚步,去体悟夕阳西下;可以不用想明天怎样,专心去欣赏满天繁星。这便是一个诗意的生命,更是一个对生命负责的生命。或也正因此,李茂老师称之曰:文章虽短,却意味深长。

写作的审美,其洞察思考,更是表现为对生活的独特与深邃的思辨。审视学生的作文,其于生活的独特与深邃的审美思辨,表现为两点。

一是对生活的哲理感悟。杜牧《答庄充书》:“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文学,也就是通过形象生动的艺术,予人思想的启迪与心智的开启,予人情操的渐染熏陶。隋唐诗人就知禅与诗的结合,诗中寓禅,借以表达对佛教对人生的参悟。神秀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指拭,莫使有尘埃。”以此表达生命感悟:学佛参禅,须是“循序渐进、坚持不懈”。此于今天的生活与人生依有深刻的启迪,也正是意味的绵长,使诗句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赖莅《“止止庵”中悟“止止”》,文写国庆长假,自己从深重的书山题海中挣脱出来,到坐落于武夷山九曲溪畔、大王峰南麓的“止止庵”道观,体验了一把“止止”。感受了体验了一次进观与出观的旅程,享受了一次精神追求之旅。文章结尾道:

那是最初始,最纯净,最天然的。当那茶被啜进口中,滑进咽喉,流经脏腑,就将腹中的污秽洗净。一如我进入道观,屏声敛气,肃然沉静,此时,我拥有的是一颗素心,我“清空”了。于是我明白,庄子曰:“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告诉人们不要把心填得太满,拥挤的心会让人麻木。只有“清空”了,内心“止止”了,才能达到吉祥的境界。我明白了,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只有真正领悟了“止止”,才能向成功更迈进一步。

诗人公木道:“真正的艺术诗篇,总是艺术与哲理的统一。”赖莅同学如此感悟:不要把心填得太满,拥挤的心会让人麻木。如此“明白”:以出世的心态做人,以入世的心态做事。这是生活哲理的感悟,也是对生活的一种彻悟,文章亦就因其哲理的思想而彰显诗意,臻至“艺术与哲理的统一”。

二是对生活的深邃思辨。福州一中高一林澜同学写《诗一样的敦煌》:

如诗般美的人儿,令人叹服。“敦,大也,厚也;煌,辉也,亮也。”我以为,这还不足以形容敦煌。敦煌是一部诗,一部史诗。诗一样的敦煌。

美哉!

这是对自己旅行风景的审美,但作者拥有大气与广阔的胸襟,感悟敦煌独特之美:敦煌是一部诗,一部史诗。如此审美,不再如常人的历史与文化的浅显感悟,而是“英雄传说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叙事长诗”的“史诗”感悟。文章也因其识见的光远与胸襟的广阔,深邃而厚重。

孙绍振先生认为:“要把学生教得像人,像人就要有自己的思想。”[2]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一个有独立思想而不盲从的生命,才能丰富社会的思想,也才有社会的价值与生命的价值。作者对强化道德,甚至将道德量化提出自己思考,提出自己的审美取向,文章亦就彰显独特的生命思想,彰显大气的写作生命。

民国学者刘文典提出写作要有“观世音菩萨”:“观”乃多观察生活;“世”乃需要洞察世故人情;“音”乃讲究音韵;“菩萨”,则是要有救苦救难,关爱众生的菩萨心肠。写作不是生活的简单复制,写作是对生活的审美,写作不只是要多观察生活,还要洞察世故人情。如此,文章方不至浅显干瘪,写作生命方不至无聊苍白。文章方有启迪人生震撼心灵的审美价值。

[1]陈钟樑.警惕作文题中的催长激素[J].语文学习,2007(10).

[2]孙绍振.孙绍振:论高考语文与作文之道[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石修银)

猜你喜欢

福州生命文章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寻味福州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