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6-04-15陈小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高教学刊 2016年6期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陈小中(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基于岗位胜任力的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小中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江苏常州213164)

摘要:岗位胜任力模型,作为一种能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人才管理模式,已获得众多企事业单位的广泛认可。本文将岗位胜任力理论融入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改革中,提炼岗位胜任特征要素,构建计算机网络人才胜任力的典型模型,探讨计算机网络专业典型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培养的系统化方法,为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岗位胜任力;高职教育;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

Abstract:Job competency model, as a kind of talent management model which can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organization,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by many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applies competency theory into the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and curriculum reform, refining the post competency elements, building a typical model of computer network talent competency, and exploring the computer network professional typical post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quality training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the enhancement of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stud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Keywords:job competency;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omputer network specialty; curriculum reform

岗位胜任力是指从事某一具体职位的个体成功完成岗位要求所应具备的综合特征要素,主要包括知识、技能、能力、素养、行动、态度、责任、方法等;胜任力模型已广泛应用于众多知名企业的管理中,以提升企业执行力和核心竞争力[1]。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作者认为应将典型岗位胜任力引入人才培养和课程建设中;归纳企业岗位胜任力的特征因素,提炼、概括为知识、技能、素质、责任及态度等五方面;培养优质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实现高职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用人之间无缝对接的目标。

一、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在“互联网+”成为新常态的今天,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推动着众多行业、企业的升级。面对新挑战,国内众多高职院校都在人才培养和课程体系建设中做出了大量改革和研究。提出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课程置换等参考方法,并且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绩。近年来,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普遍提高;作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评价指标,企业人力部门评价人才的满意度也在逐年提升。然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中尚存在以下问题。

1.岗位胜任力不强。相对于本科院校培养学生学术研究能力,高职院校更偏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国内很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和实践课程几乎各占一半,以提升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然而,隔离开的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缺乏两者应有的有机融合,使得学生难以将理论用于指导实践,难以利用实践来检验理论,造成“理论不理解”、“实践不理解”等状况。此外,在岗位责任、交流、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缺乏。从而导致毕业生在企业实际岗位中不能胜任,达不到企业要求的预期值[2]。

2.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计算机网络专业技术的应用覆盖多个行业、领域,涉及多个岗位群。很多高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就将网站开发、网络维护、网络工程、安全防护、产品销售等作为毕业生的目标岗位,从而开设网站开发、网络构建与互联、服务器系统部署、网络安全、综合布线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学生所学内容很“广”,看起来什么都会,但其实什么都干不好,不够“专”。因此,毕业生无法胜任任何一个预期目标岗位的情况经常出现,因为学生缺乏对应岗位的核心竞争力。

3.课程设计与专业结合不紧。计算机网络系统通常是由多设备、多服务、多应用构成的集成系统。要求学生在这种集成环境中进行网络建设、优化和管理。很多专业课程都是对某一环节的局部学习和训练,如服务器部署、网络构建、综合布线,难以将多课程的技能点进行有机融合,学生难以有“网”的感觉。即便开设网络系统集成等综合课程,也常因为实践环境和设备台套数有限,难以实施,实际效果甚微。

4.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因为需要引入实践设施,企业和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合作关系,在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还有“厂中校”、“校中厂”的模式。一方面,由于企业和高职院校的目标不同,因为企业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在校企合作中,需要企业付出大量资源协助培养学生,而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普遍不高;另一方面,学校所培养的毕业生无法直接为企业所用,无法很快胜任某一岗位。这些都导致校企合作无法深入进行。

因此,高职院校应以社会、产业的现实和发展为导向,结合典型职业工作目标和就业岗位需求,设计与改革课程中所有环节,如目标、内容与组织、实施与评价等,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能力。

表1 计算机网络专业目标岗位工作领域与胜任力要素

表2 计算机网络专业目标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

二、目标岗位胜任力分析与模型构建

高职院校培养适应社会和行业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以对接行业和企业的典型需求为目标,将培养胜任企业岗位的计算机网络优秀人才作为培养重点。

(一)岗位分析与目标岗位定位

通过广泛企业走访调研和深度专业论证,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能建网、懂管网、会用网”适应“互联网+”新常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针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按照企业网建设与管理的需求,将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定位在网络工程师和网络管理员两个层次的岗位。网络工程师为网络集成商(售前、售后)规划和实施岗位,网络管理员为园区网、企业网的日常运维和管理岗位。

(二)岗位工作领域与胜任力分析

岗位能力绝不仅仅是资格技能,还包含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岗位胜任力。根据对大量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上述两个目标岗位的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对岗位的工作领域要素进行提取。网络工程师岗位工作领域包括:客户需求调研与分析、网络规划与方案设计、项目建设与管理、项目验收与交付、工程文档编写与提交等;而网络管理员工作领域包括:用户需求调研与总结、项目预算、网络规划方案、项目跟踪与验收、日常维护、网络改造与升级等。每个工作领域有各自的典型工作任务,结合职业资格标准,完成所需技能与职业素质,并确定响应的胜任力特征要素模型,如表1所示。

(三)岗位胜任力特征模型构建

为体现“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教学质量培养模式,基于上述两个目标岗位中工作领域的胜任力要素,作者对长三角地区50家网络系统集成商人力资源部门(30家)和企业网络信息中心(20家)主管进行问卷调查,从所调研的30个胜任力特征要素中,提炼出10个主要特征要素,并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构建目标岗位胜任力简化模型,如表2所示,交流沟通力、执行力和学习力位于最为重要的位置,企业岗位最为看重,这与传统的专业技能为中的训练,差距很大。

三、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改革与实施

(一)依据岗位胜任力优化课程体系

针对胜任力特征表,重新优化专业骨干课程,实现胜任力特征与专业课程目标的对接,在训练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重点培养其他的岗位胜任特征。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中主要包括:综合布线技术、网络组建与维护、服务器系统管理与配置、数据库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设备与集成、工程项目管理、顶岗实习,重点注重课程间衔接,充分体现目标工作岗位需求。

(二)课程组织体现胜任力内容

专业教学效果如何,重在课程体系的落实。自2007年,项目化教学模式在我院进行探索,并推广至全院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项目化教学比较贴近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实际,因此,在很多课程中,如网络设备与系统集成中,课程设计不再以知识点、技能点为中心进行设计,而采用工程项目的建设流程,进行角色分工、设置团队,以项目组的形式组织学生。采用方案提交、项目汇报、工程展示、招投标等真实的过程进行,基于工程化规范进行项目考核,全方位提供学生岗位胜任力,尤其是沟通、团队合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专业教师自身应具备较强的岗位胜任力,并能扮演相关岗位角色,进行课程组织、交流、测评。

(三)优化课程学习训练环境

高职学生课程实践环节直接影响到岗位胜任力的训练。如在网络设备与集成环节,往往因为设备、应用、服务的数量众多,网络达到需要一定规模;传统的实验室,无法提供整班一起学习的训练环境。模拟仿真环境可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需要专业教师基于模拟环境进行项目资源设计与开发,基于项目工程化规范及过程设计子项目、任务,并设计测试平台,便于学生自主学习。

此外,企业的顶岗实习是培养胜任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但由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岗位性质和数量的问题,通常,一个班级的同学很难在一个或者几个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因此,一方面,可以将学生分为多个批次到合作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可以邀请企业岗位主管或者项目经理来学校,按照真实项目过程训练全班学生。

四、结语与展望

岗位胜任力是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指导。当前,毕业生岗位胜任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是学校的培养

模式与企业的用人需求存在较大差距。虽然现在很多高校都在积极推广校企合作,然而,缺乏实质和深度的合作,往往很难解决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的问题。作者认为,高职院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培养,应从构建岗位胜任力模型开始,针对胜任力特征要求,优化课程体系设计,明确课程能力训练,深化课程教学形式改革,重在培养学生胜任力,而非仅仅是岗位专业技能。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在今后的发展中,校企合作会向纵深发展,学校和企业间的距离会进一步缩小,毕业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将逐步提升。因此,岗位胜任力模式指导高职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将有较大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Mcclelland D C.Identifying competencies with 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s[J].Pshcho logical Scienece,1993(9):311-339.

[2]黄芳,范兰德.职业胜任力需求下的高职课程改革[J].教育评论,2013(3):42-44.

作者简介:陈小中(1980-),男,汉,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高职教学。

*基金项目:2015年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基于仿真技术的高职项目化教学研究——以《计算机网络构建》课程为例”(45382)、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以质量为核心、深化网络工程师职业教学理论与实践——以《网络设备与集成》课程为例”(ZY6105016)部分成果。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06-0066-03

猜你喜欢

岗位胜任力高职教育课程改革
区域经济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岗位胜任力培养研究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护生“岗位胜任力”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水质理化检验实验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