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6例
2016-04-14吴阳
吴阳
河南民权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民权 476800
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36例
吴阳
河南民权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民权476800
【摘要】目的探讨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内科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超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观察并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察组患者血肿完全吸收时间、术后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可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基底节区;超早期;微创清除术;内科治疗
基底节区是高血压脑出血常见部位之一,脑出血后形成的血肿占位及继发性损害可导致患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等,甚至危及生命。治疗目的是短期内消除患者脑部血肿,减少血肿的分解物对脑部神经组织的伤害[1]。2009-12—2015-01间,我们对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内科治疗和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现将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2009-12—2015-01间本院收治的72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做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38~68岁,平均50.64岁。经CT等影像学检查均确诊为基底节区血肿。中线结构移位<5 mm,均在发病后6 h内入院治疗,出血量30~50 mL。患者均为首次发病。将2009-12—2012-12间收治的36例患者做为对照组, 2013-01—2015-01间收治的36例患者做为观察组,2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量、病因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对照组:给予降压、控制血糖波动、止血、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并于发病1周后联合中医针灸治疗。根据病情定期行头颅CT复查,明确颅内血肿吸收情况。(2)观察组:实施血肿微创清除术。根据CT检测选择最大血肿层面的中心作靶点,采取直角定位尺,使用三维直角坐标形式,对患者同侧额部及血肿面积建立投影。根据三位数据来判断穿刺的深度和方向。选择合适长度的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接电钻后垂直于头皮进行穿刺,缓慢将针头逐步深入到血肿中心位置。注意避开功能区及重要血管。 将导针退出,见紫黑色血液流出后,采用非阻力化缓慢抽吸血肿,直至无法抽出血凝块。 接三孔硅胶软引流管并予以固定[2]。次日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通过纤溶作用引流残存血凝块。及时复查头颅CT,至残血引出90%以上拔除软引流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1)在术前和术后一周后评价对比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血肿完全清除时间。(2)评估临床疗效。基本痊愈:患者的意识清楚,言语及思维逻辑表述清晰,生活可正常自理。有效:患者意识比较清楚,可有不全运动性失语,肢体肌力改善Ⅱ~Ⅲ级,生活自理功能轻度受限。无效:患者的病情没有发生好转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及治疗后血肿完全清除时间比较观察组手术患者均穿刺一次性成功。2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定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活动能力评定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中观察组两项指标明显由于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完全清除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评分、及血肿完全清除时间±s)
2.22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情况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多在出血20~30 min内之后停止并且形成血肿。部分患者因血压波动可持续出血4~5 h,但一般<6 h,且在2~7 h以后血肿附近开始渗出血清和脑组织水肿,同时血肿分解的产物对脑组织周围产生毒性作用,时间越长,病残率和病死率相对较高[3]。脑神经属于不可再生细胞,脑出血发生后迅速清除血肿,可缓解血肿对脑组织压迫和血肿释放的毒性物质对脑组织造成伤害,促进神经元有效修复。随着我国交通设施的发展和急救措施的日益完善,为患者及时入院创造有利条件,使早期乃至超早期治疗能够得以有效实施[4]。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通过头颅CT准确定位、快速钻颅和生化酶等技术相结合,在微创下直达颅内血肿中心,操作简便快捷,对正常脑组织损伤以及全身情况干扰均小,有利于对高龄、危重患者的抢救。同时应注意,颅内压较高者术后应酌情应用甘露醇、速尿等药物,防止因为颅内压较低而影响血肿内血液排出。本组结果显示,发病6 h内实施手术,患者术后的神经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提高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肯定。
4参考文献
[1]毕向锋,唐宝苍,高春香,等.额后部入路锥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0,25(5):617-619.
[2]刘昌 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观察[J]. 河南外科学杂志,2015,21(4):91.
[3]王亮.超早期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轻型基底节区脑出血(附41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5):309-311.
[4]吴海权,柳浩然,辛续伟,等.超早期改良小骨窗入路显微镜下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78例[J].临床军医杂志,2012,40(1):28-29.
(收稿2015-10-23)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77-8991(2016)01-00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