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Twin-block矫治器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的疗效评估①

2016-04-14王家佳张疆弢管晓燕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16年1期

王家佳,李 涛,江 策,张疆弢,管晓燕

(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 遵义 563000)



Twin-block矫治器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的疗效评估①

王家佳1,李涛2,江策1,张疆弢1,管晓燕1

(1.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2.遵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贵州 遵义 563000)

摘要:目的:评价Twin-block用于青少年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双期连续性矫治的效果。方法:选择36例下颌后缩的患者进行双期连续性矫治,用Twin-block进行第一期治疗,紧接着直丝弓矫治器进行第二期治疗,应用X线头影测量技术进行治疗前后的18项硬组织测量分析,Spss19.0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SNA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5)。ANB、N-ANS/N-Me、L1-MP、Wit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结论:Twin-block用于双期连续性矫治可以改善下颌后缩患者的矢状向不调,促进下颌骨的生长。

关键词:双期连续性矫治;Twin-block;下颌后缩;头影测量

安氏Ⅱ1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矢状关系及侧貌最为重要,促进下颌发育是改善上下颌间关系的关键。Twin-block[1]功能矫治器二十世纪初就已应用于临床,多年研究表明其矫治安氏Ⅱ1错牙合下颌后缩有良好疗效,以往研究多以替牙期错牙合为样本,分析双期矫治中第一期矫治的效果,本研究主要探讨Twin-block对替牙晚期及恒牙列初期行双期连续性矫治的临床治疗效果。

1对象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与标准

选择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替牙晚期或恒牙列初期安氏Ⅱ1错牙合患者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11~14岁,平均12.6岁。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覆盖>5mm,≤10mm,覆合Ⅱ~Ⅲ度,上颌正常或轻微前突,下颌后缩,ANB角≥5°。侧位颈椎片提示患者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牙列轻度拥挤或无拥挤,口内牙列基本替换完毕,未受过外伤,未接受过正畸治疗;无明显关节主诉症状,合作性良好患者。

排除标准:颏部受过外伤者;面部畸形偏斜者;接受过正畸治疗者;按照刘红彦[2]标准排除不配合患者。

1.2方法

双期连续性矫治:第一期采用Twin-block促进下颌发育纠正颌骨关系的异常,平均疗程6个月(对于上颌牙弓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上颌的扩弓);紧接第二期通过固定矫正器作整体牙的移动控制和精细调整,平均疗程18个月。所有研究对象均被拍摄治疗前后正中咬合位的X线头影测量片,由研究者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定点测量,每张片子测3次,去异常值,取平均值。

1.3统计学方法

2结果

SNA治疗前后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指标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ANB、N-ANS/N-Me、L1-MP、Wit值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其他指标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见表1。

表1 各指标矫治前后配对比较±s,n=36)

典型病例:男,14岁,主诉 上牙前突,要求矫治。临床检查:凸面形,恒牙列初期,尖牙与磨牙均为远中关系,上下牙列散在间隙,上下牙列排列整齐,前牙覆盖10mm,Ⅲ度深覆牙合,颏唇沟深,下唇卷缩外翻。X线头影测量分析ANB=6°,SNA=79.5°,SNB=73°,Wit值+5.5mm,颞下颌关节未见异常。诊断:安氏Ⅱ1,治疗:双期连续性矫治,Ⅰ期Twin-block导下颌向前,刺激下颌生长,时间9个月,Ⅱ期直丝弓矫治器固定矫治16个月。

3讨论

3.1Twinblock矫治下颌后缩的机制

Twin-block是由Clark[1]设计的全日配戴的功能矫治器,通过功能的下颌移位来矫正上下颌骨间的关系,通过咬合力量作为矫治力,有利的咬合力被传递到牙列中,产生持续的本体刺激,影响支持骨组织的生长速率及骨小梁的结构,从而对错牙合进行快速有效的矫正。国内外多项动物及临床研究发现[3~5],功能矫治器矫治二类错牙合下颌后缩的机制为,髁突后上部软骨增生,新骨生成,下颌骨长度增加,并有学者用CT或MRI观察治疗中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发现在治疗中髁突的后上部有新骨生成的“双轮廓”影像,在部分患者关节窝的后上部也发现了类似髁突的变化,并且发现下颌升支向后上倾斜。本研究显示,S-Go,Go-Co,T4-S,T4-Po增加有统计学意义,下颌骨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下颌升支部分有所增加,上下颌骨趋于协调,这也是二类颌骨关系改善的主要原因,MP-FH 角度变大,ANS-Me/N-Me比值有所增加提示面下1/3高度有所增加,表明Twin-block矫治器适应症的选择应慎用高角病例。由于矫治时没有使用口力,因而对上颌基骨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Twin-block斜面导板对上颌可能有轻微抑制作用,本研究显示,SNA角度显示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 Wit值、ANB角变小主要与矫治后B点前移有关。同时也提示Twin-block矫治器不适用于上颌发育过度的患者。U1-L1,U1-SN角度变大提示前牙有内收,可能因为扩弓可使上颌牙列产生间隙或者上颌牙列有间隙者可使前牙内收,角度变得直立有关。

3.2Twin-block矫治器矫治时机的选择

对处于整个生长发育期下颌后缩的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上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在替牙期即进行双期治疗,第一期,采用功能矫治器纠正上下颌骨关系异常,减少牙颌面不调的程度,第二期等待替牙完成后用固定矫治器作牙的移动控制和精细调整,建立I 类咬合关系;另一种是放弃第一期治疗,推迟矫治时间至青春发育期,在恒牙列期直接行固定矫治。近年来,有学者[6]认为对于下颌后缩的儿童和青少年应放弃早期治疗,在替牙晚期或恒牙列初期行双期连续性矫治。Tulloch 等认为[7]单纯因为生长发育而选择在8~10岁间进行安氏Ⅱ1错牙合的矫治不合理。Hsieh等研究结果显示安氏Ⅱ1双期连续性矫治的效果优于双期矫治的效果[8]。因为功能矫治器体积较大,异物感强,其疗效依赖于患者的配合,过早进行矫治将会延长整个疗程,降低患者及家长的配合及临床疗效。仅仅在早期进行第一期矫治对牙齿精细调整效果不理想,难以建立稳定的咬合关系,对个别牙错位、拥挤及咬合关系的调整需等到替牙完成后通过固定矫治才能完成。由于上下颌骨的长度在青春期会持续生长,女孩一般到月经初潮后2~3年,男孩到18岁,11~13岁的患者下颌骨仍然有较大的生长潜力,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依从性增加,更有利于矫治取得良好效果。本研究选取替牙晚期或恒牙列初期患者作为样本,行双期连续性矫治,时间跨度约两年半,在切牙达到正常的覆牙合覆盖后,随着不良软组织功能因素的去除,牙牙合得以在正常的环境中生长发育建牙合,下颌骨的生长潜力得到最大的发挥,同时,由于Twin-block功能矫正器改建了肌肉、软组织的功能,第二期紧接着用固定矫治器进一步排齐整平牙弓,精细调整前牙倾斜度及磨牙关系,新建立的牙牙合关系对位良好,有利于矫治效果的稳定。

参考文献:

[1]Clark WJ.The twin-block technique.Afuncitional orthopedic appliance system[J].Am J Orthod Dentofacial Orthop,1988,93(1):1-18

[2]刘红彦,姜潮,杨丽珠.青少年正畸患者在治疗中合作行为的研究[J].口腔正畸学志,2004,11(1):2-4

[3]McNamara,J A Jr,Bryan F.A Long-term mandibular adaptations to protrusive function: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Macacamulatto[J].Am J Orthod,1987,92:98-108

[4]Paulsen HU,Karle A.Computer tomographic and radiographic changes in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of two young adults with occlusal asymmetry,treated with the Herbst appliance[J].Eur J Orthod,2000,22(6):649-656

[5]吴建勇,刘剑,林久祥.螺旋CT对磁力Twin-block矫治器矫治过程中TMJ变化的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 2005,21(4):405-407

[6]Von Bremen J,Panchera H. Efficiency of early and late classⅡ division 1 treatment[J].Americal Journal of Orthodontics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2002,125:657-667

[7]Tulloch JF,Proffit WR ,Phillips C. Outcomes in a 2-phas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arly Class2 treatment[J].American Journal of Orthodontist and Dentofacial Orthopedics,2004,125:657-667

[8]Hsieh TJ,Pinskaya Y,Roberts WE. Assessment of orthodontic treatment outcomes:early treatment versus late treatment[J]. Angle Orthodontist,2005,75:162-170

(收稿日期:2015-09-20)

中图分类号:R78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104(2016)01-0117-02

作者简介:王家佳(1981~)女,贵州安顺人,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儿童及青少年牙牙合畸形的矫治,口腔正畸生物力学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