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6-04-13关焕新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育

关焕新

(沈阳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关焕新

(沈阳工程学院 自动化学院,辽宁 沈阳 110136)

摘要: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宏观上需求的多样性与办学的具体性的衔接问题,以及人才培养模式转型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找出了教师队伍技术能力的差异问题,教学硬件不足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矛盾问题,以及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被动和主动问题等转型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众多突出问题的基础上,研究和探索了解决相应问题的办法和途径。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育;转型对策

近期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实施意见。诚然,这些文件就地方本科高校如何转型发展给出了指导意见,但仍引发了许多学者和专家的研究与探讨。应用型本科高校实现转型涉及到政府、社会、教育主管部门和应用型本科高校自身等方方面面,是一项多维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类似于系统控制工程,需要从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反馈和控制等每一个环节的有机协调来加以控制,从而实现最优。从控制理论出发,站在地方本科高校自身角度,找出制约转型的约束条件,并加以解决是高校转型的切入点和工作重点。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突出问题

1.宏观上需求的多样性与办学的具体性的衔接问题

众所周知,宏观上,经济社会发展对本科人才的需求呈现加速多样化的趋势,并且这种需求是市场化的[1]。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都是专科出身,多年来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积淀并凝练出了自己的特色,在人才市场上,也有了自己的领地。那么,如何将宏观上需求的多样性与自身具体的特色科学地衔接,实现差异化竞争,使微观的人才需求与我们培养的人才供给相匹配,更好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2.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几点突显问题

(1)人才培养规格问题。教育部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转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技术人才,而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实质对应的是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规范中的工程研究应用型人才。转型后本科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与研究型和高职又有怎样的区别和联系?即在人才培养规格上如何定位问题亟待解决。

(2)人才培养的普适性与特色的统一问题。不容否认,应用型本科高校主要是参照传统高等教育所建立的学科、专业、课程、教材体系,主要是通过将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成果加以系统化和凝炼后传授给学生。转型后,学校既要做技术教育的提供者又要做技术进步的连接者,那么,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适应这一要求,培养的人才既有普遍适应性又有自身特色,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如何构建适应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高校一般都有行业背景,在专科层次时,所开设的主打专业几乎都是面向行业而建设的专业体系,升入本科后,又有了学科体系的某些特征。从一定意义上讲,依据学科所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是相对稳态的,而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的课程需求是相对动态的,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结构剧烈变革的时期尤为如此。因此,按照学科逻辑建立的专业课程体系,难以适应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类型的需求。同时,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多数还具有鲜明的复合性特征。因此,如何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结构剧烈变革的课程体系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

(4)生源的多层次造成的基础差异问题。近年来,由于受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招生政策的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生源虽说普通高中生是主体,但也有中职生和专升本的高职生,呈现学生来源多样化趋势。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普通高中生是一个群体,他们的基础趋于一致;而中职生和专升本的高职生除了层次差异外,他们各自具备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也呈现差异化。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和具体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就很难一致和统一起来。

3.教师队伍技术能力的差异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师资队伍的结构不合理。近年来,由于受政策和本科高校评价体系的制约,新教师入职,特别是理论教师多是以学术型为主的博士,“双师双能型”的教师非常缺乏。应用型高校转型,必然要求教师具有“双师双能型”资质。二是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存在差异。他们掌握的知识结构多属于理论层面,缺乏社会实践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三是师资队伍建设存在“重学历、轻能力、重理论水平、重出身”的现象[3]。看重的是教师是哪所院校毕业、是否海归、是否有高水平科研项目、发表核心论文多少等,忽视教师将理论转换为技术的能力。很多高校拥有具有博士学位且出身名校的教师,他们理论水平很高,但实践动手能力往往不够。

4.教学硬件不足与培养目标的矛盾问题

就目前而然,地方高校的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许多是多年前建设的,其中相当数量的设备和设施已经落后,而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的专项资金近年来主要用于共建与新能源相关的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急需大量的先进仪器设备和相应的配套设施。

5.产学研深度融合的被动和主动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就其实质是人才培养类型的转型。地方本科院校原本是教学服务型高校,其主要职能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主要还是在充分利用行业企业拥有的资源来弥补学校在培养应用技术人才方面资源的匮乏和不足。在当今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企业行业以讲究如何降低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加之,在人才市场上存在供大于求的现象,所以,企业行业从自身角度出发,在高校人才培养上不会主动支出。因此,如何调动和激发行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高校人才培养,是一个关键性问题[4]。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对策

1.做好转型方案的顶层设计,实现宏观上需求的多样性与办学的具体性的衔接

总结梳理各专业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的行业和岗位情况,凝练出各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的就业优势。认真研究专业所在行业企业的发展趋势,密切关注与跟踪地方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政策,紧密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结合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确定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对应的具体的行业企业。

就对人才需求、协同人才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等列出提纲,以不同方式、不同形式、不同渠道、从需求侧入手,开展反复深入调研。分析需求侧对人才层次、知识和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差异,深入挖掘人才需求市场变化发展的特征,把人才需求市场整体划分为若干个人才需求岗位群。

总结和凝练自身培养人才的特色,分析自身培养的人才满足了人才市场怎样的需求,还有哪些未被满足的需求,与竞争者相比,差异在哪里,优势在哪里,并结合人才市场的竞争状况,优化和调整专业设置,明确转型发展方向。

针对专业设置与建设、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教学模式改革、管理制度改革等制定出整体具有创新性的、可操作性的转型途径和实施办法。

2.构建以应用能力为本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原则

(1)既适应职业岗位群的需求,又有别于其他本科教育和高职教育。截至目前,研究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性人才时,是注重基础理论方面宽度与深度,兼顾为学生深造做准备。高职院校在培养应用性人才时,是注重岗位需求要求的基础理论的直接指向,以够用为度,在实践教学上强化定岗培训。

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培养应用型人才时,有别于二者,既要考虑学生的岗位技能,更要为其将来的岗位转换做准备,即培养的人才面向的是岗位群。因此,转型后的应用型本科高校所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复合型的特征,既要有相应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又要有熟悉某一具体岗位必备的系统的基本技术和技能,还要为学生将来就业方向的转变和职业的转换打好基础,又要为其将来深造专业硕士做准备。

(2)既有普适性又有自身的特色。专业对口或行业对口是地方本科高校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属性,但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学生的主体选择也是多样的。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上既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完全对口培养。所以,我们要既有普适性又有自身特色的专业课程体系。通过专业核心课程设置与建设的普适性,满足本专业所面向的岗位群所必备的基本的理论知识。在课程体系特色建设上,要给出多个具体岗位需求模块,还要给出一些学生深造专业硕士的需求模块,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面向具体岗位而具有竞争力的个性化要求。

(3)构建课程体系上,针对各专业对应的岗位群需求,凝练专业特色,请业界人士参与培养方案研讨,邀请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专业人才提出规格要求,明确各专业面向的岗位群,确定各岗位群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的人才培养方案。

这个模块化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三部分。

在构建理论课程体系上注意,一是课时安排以培养能力为主,够用为度。二是整合课程进行正常教学,对于有考研要求的学生,相应课程按考研标准教学。

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上,要根据职业能力需求科学构建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训、实习的课时占专业教学总课时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注意以职业能力需求为主线共建验证性实验(实训)、综合性实验(实训)、创新性实验(实训)与相应的认知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机结合。同时,与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等创新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改变以往分散出击的方式,将项目按某一目标或某一产品甚至某一装备整体化进行,最终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或系统。

在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上,注意普适教育与个性化要求相结合,与专业教育相结合。

构建整体课程体系应注意的问题是:一是以“能力为本,重在应用”为主导,三个课程体系的融合衔接问题。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及辽宁省系列“卓越计划”,与专业认证协同,即课程体系中融入专业认证的要求。三是积极探索“3+1”等校企协同培养模式,将职业体验列入人才培养计划,同时,探索与专业相对应的岗位群所需职业课程嵌入模式。四是要紧跟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根据行业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整合相关课程,形成突出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最终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五是一、二、三课堂有机衔接问题,即正式课、第二课堂和校外实践的协调衔接构成有机整体的课程体系问题。

(4)与生源基础差异的有机衔接。应用型本科高校要根据人才培养的类型、规格、质量要求建立与普通高中教育、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机制。对于普通高中生源,可建立与应用技术人才直接对于的衔接机制。对于中高等职业生源,入学时,要进行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测试考核,找出他们存在的差异和不足,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弥补,从而实现与相应人才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

3.以应用教学为导向,提升教师队伍技术能力水平,优化师资队伍

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是紧密联系的,强调的是教师如何教会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1)加强“双师双能型” 师资队伍建设。在引进人才时,招聘一定数量的有企业背景的“双师型”教师。同时,从企业行业直接聘用兼职教师为学生提供案例教学、实践指导和咨询服务,进而提升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与水平。

(2)按办学转型发展需要,选派中青年教师到境内外同类型高校和相应的企业访学研修、挂职锻炼,以提高他们教学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3)充分发挥博士具有的学科建设和科研方面的能力,引导和支持他们到企业接受培养和实习,并利用此机会,密切跟踪产业和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寻求到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的切入点,与一线科研技术人员一道共同搭建产学研合作共建平台,协同开发创新项目。

4.整合资源,虚实结合,借鸡下蛋,借船出海,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应用型本科高校原有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基本上都是按学科、按专业建设,自成系统,归相应的二级学院(或系部)管理,缺乏统一的整合和调配。在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学校应成立一个组织(或职能归教务处),按转型后的专业教学需求进行整合调配,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的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同时,利用业余时间和节假日,选拔高年级的学生作为指导教师,开放实验实习实训基地。

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技术资源,以深化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吸引企业将科研转化为市场产品,实现科研项目的市场经济利益化,将吸引企业投资来共建科研、生产基地,从而建立校企一体、产学研一体的大型实验实训中心。

5.以解决产业亟待问题为切入点,激发产业协同培养人才的主动性

为解决企业行业对产学研合作积极性不高,甚至缺乏主动性的问题,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发挥教学服务型的优势,在企业转型升级或新职工入职时,积极主动参与员工的培训工作。这样做既解决了行业企业的亟需,又给教师提供了深入了解学习生产一线技术的机会,锻炼了师资队伍。

应用型本科高校要在科研上实现转型,按建设应用技术型高校的要求,从科研规划制定、科研方向确定、科研队伍建设、科研管理机制、科研服务方式等方面彻底进行改革创新,鼓励教师在横向科研项目上结合产业搞科研,结合行业搞科研;在纵向科研项目上,与企业行业合作申请项目。不论横向科研项目和纵向科研项目,都以企业行业的需求为根本,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科研能力、水平及技术贡献率。同时,研究侧重于应用性研发创新。开展应用性研究是应用型高校的一项重要使命,应该瞄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行业需求,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同设立研发项目,与当地产业部门密切协作,在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为区域发展做出贡献。

三、结语

为了加快高校分类指导和可持续发展,教育部做出了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的战略部署,该举措能够使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但由于无前车之鉴,也对需要转型的高等院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首先剖析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应对策略。总之,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需从社会需求多样性出发,结合自身办学特色,这样才能更好地为高校转型效力。

参考文献

[1]陈锋.关于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若干问题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16-20.

[2]张煦.关于我国高校转型发展的探索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4(28):230-231.

[3]董鹏,胡咏君,李芬.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深层次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14(12):1-6.

[4]张应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可能效应与主要问题[J].大学教育科学,2014(6):29-34.

[5]刘国买.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关键问题[J].龙岩学院学报,2016(1):58-62.

[6]曲殿彬,赵玉石.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J].中国高等教育,2014(12):25-28.

(责任编辑吴兴伟校对伯灵)

The Promin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tudy Fa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GUAN Huan-xin

(School of Automation,Shenyang Institute of Engineering,Shenyang 110136,China)

Abstract: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localnewly-built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will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rporeality in running a school and the Macro demand diversity fa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e problem of talent training specifications faced by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The unification problem of talent cultivation the univers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and how to construct the curriculum system to adapt to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multiple levels of the source of students caused by the problem.The article finds out the difference of the technical ability of the teachers,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shortage of teaching hardwar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pplied students and the passive and active problems of the depth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research.This text studies and explores the ways and means to solve the problem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many outstanding problem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outstanding problems;transformation strategy

收稿日期:2016-03-10

基金项目:沈阳工程学院教研项目(Z201406)

作者简介:关焕新(1962-),男,沈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自动化理论的教育与研究。

DOI:10.13888/j.cnki.jsie(ss).2016.02.017

中图分类号:G64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617(2016)02-0229-05

猜你喜欢

应用型本科高校高等教育
应用型本科高校《交通规划》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应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产教融合的途径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推进产教融合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