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目的论
2016-04-13鲍俊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鲍俊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 241000
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的教育目的论
鲍俊
安徽师范大学,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
尧舜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圣贤,是中国人孜孜以求的道德楷模。众人竭尽其才“虽欲从之”,也只是“末由也已”。然而,孟子却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教育目的观,他所追求的现实性目标即尧舜的道德人格是一种大丈夫人格,尧舜既是孝悌典范,也是仁义化身。普通人虽具备可以为尧舜的条件,但未必能为圣贤,关键是要将潜在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通过教育引导、环境制约及个人的主观努力,普通人最终将会成为尧舜。
关键词
尧舜;孟子;教育目的;道德人格
孟子是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得孔丘学说嫡传,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是其理想人格思想,不仅是孟子教育和政治的实践目标,也是千百年来仁人志士毕生追求的人生理想,而其“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正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然而,前人对此命题却少有研究,或有提及,但不够深入透彻,更未能从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视角来分析此命题。其实,人成为尧舜的历程,也是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过程,以可能性与现实性为视角更能全面深入地理解该命题,从而体悟孟子理想的道德人格。
一、现实性的目标:尧舜之道德人格
(一)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普通人与尧舜的关系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现实之于潜能,犹如正在进行建筑的东西之于能够建筑的东西,醒之于睡,正在观看的东西之于闭住眼睛但有视觉能力的东西,已由质料形成的东西之于质料,已制成的东西之于未制成的东西。”[1][P362]他指出可能性(潜能)与现实性之间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可能性与现实性相互对立,可能性是实现现实性的充分条件,现实性是可能性发展的结果。可能性与现实性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普通人是质料,而尧舜是质料形成的东西,普通人和尧舜是相互对立的。但是质料具有形成东西的潜能,普通人具有成为圣贤的可能性,普通人和圣贤又相互统一,一旦条件具备,潜能(可能性)转化为现实,人人皆为尧舜。
(二)尧舜之道德人格:大丈夫人格;孝悌典范,仁义化身
首先,尧舜具有大丈夫人格。所谓的大丈夫人格,是内在于心的一种善,一种精神力量,是一种面对任何挫折都不卑不亢、坚强不屈的理想人格。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2][P149]大丈夫具有高尚的人格,他们立足于仁义礼智,居仁由义,以仁为安身立命之所,以义为行动标准,具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的情怀,是真正的“仁者”。大丈夫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即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2][P65]是对自己行为正义性的自觉。冯友兰认为,这种浩然之气,是关系到人和宇宙的东西,是一种超道德的价值。[3][P78]
其次,尧舜是孝悌典范,仁义化身。孟子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具体来说,“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2][P132]后世称为五伦。[4][P69]五伦以父子——孝、兄弟(长幼)——悌关系为中心,以对父兄的尊和敬,扩大到对君主和长者的服从,以父子、兄弟之类血缘宗法关系制约君臣、君民之类政治社会关系,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可见,孝是最根本的,孝悌是伦理道德的基础。孟子说:“尧舜之道,孝弟(悌)而已矣。”[2][P303]尧舜之所以成为圣人,无他,唯有孝悌,他们是孝悌之典范。所谓的孝悌之道,也就是仁义之道。孟子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2][P338]亲亲就是事亲,尊亲,爱亲,主要指子孝父,敬长指尊敬兄长,做到了孝悌,也就是践行了仁义。可见,尧舜不仅是孝悌的榜样,而且为仁义的化身。
二、可能性存在的理论基础:“人皆可以为尧舜”的理论依据
(一)人性本善
普通人和尧舜皆有善根。他认为人性本善,人皆有之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四种善心,是我固有之,与生俱来的,并非由外界所赋予。他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2][P283]然而,四种善心,虽生而有之,但并不意味着人生来就具备道德品质,这四种善心只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P83]“端”是萌芽,仅表明人性四心中具有发展成为仁义礼智的倾向和可能性。因而,人性本善,但未必人人皆能成为尧舜,性本善只是仁义礼智之端,表明人人皆有成为尧舜的可能性。
(二)同类物种本质相同
普通人和尧舜同为人的类本质相同。孟子指出“口之于味也,有同耆焉;耳之于声,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有同美焉。”[2][P286]口对于味道,有相同嗜好;耳朵对于声音,有相同听觉;眼睛对于颜色,有相同美感。人的味觉、听觉和视觉的感受都是一样的,因而圣人和普通人都具有人这一类的类本质,人虽不同于其他的类,但同类之中却相似。他提出:“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2][P285]圣人和普通人本质相同,具有同样的发展潜力和可能性。可见,普通人和尧舜都具有人这一类属性,同类物种,发展潜力相同,普通人皆有成为尧舜的充分条件,基于此,孟子提出“人皆可以为尧舜”的观点。
三、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的路径:普通人成为尧舜的途径
(一)普通人成为尧舜要靠教育引导
首先,教育可使固有善端存而养之。有无先天善良的本性是人和禽兽相区别的标志,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P207]人和禽兽异于“几希”,这里的几希正是天赋善端,只不过庶民将其丢掉,而圣贤却将其保存并发扬光大。为了使善端不被消灭而沦为禽兽,或者使已经散失的善端得以恢复,便要通过教育,孟子说:“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2][P132]可见,教育使人异于禽兽,引导人们保存或者找回先天善性,最终,君子和圣贤无所异,都能做到“存其心”。
其次,教育可使固有善端扩而充之。孟子说:“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P83]扩充善端,犹如星火燎原,涓滴成河,而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尧舜接受良好的教育,使善端得以扩充,正如王充所言“所谓‘圣’者,须学以圣”[5][P148]圣贤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扩充善端的结果。庶人则没有将其善端扩充,导致其本性丧失。教育能使人之天赋善端扩充,进而成为圣贤。
再次,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教人以“明人伦”,而尧舜般的圣贤是践行人伦的典型代表。受教育,明人伦的过程,也是成为尧舜的过程。孟子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2][P125]通过教育,教人以人伦,从而人人做到明人伦,明确五种人伦关系,逐步成为尧舜。由此看来,普通人成为尧舜,要通过教育引导来不断的存养、扩充善端,进而明人伦,成为圣贤。
(二)普通人成为尧舜要受环境制约
首先,物质环境不容忽视。孟子认为完备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形成要以物质为基础,有恒产者有恒心,如果人们有一定的固定产业,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儿,百姓没有不仁的,反之,亦然。管仲也曾说:“仓廪足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6][P1]强调物质资本对百姓仁义礼智形成所起的基础作用。因而,普通人成为圣贤要有一定的物质环境保障。
其次,逆境可以磨炼人的意志,使人“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P327]“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P327]正是逆境使他们“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2][P327]最终有所成就,成为历史名人。故孟子得出结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2][P327]他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可能越大,“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2][P339]就说明了逆境成才的道理。由此可见,普通人为尧舜,要以物质环境为基础,要到逆境中去磨砺。
(三)普通人成为尧舜由个人主观努力决定
首先,孟子主张深造自得。他认为人性本善,良知良能,为每个人本心所固有,道德不必外求,修养之道在于从心“内”求,他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2][P205]君子自己努力探求大道,牢固掌握、积蓄它,便能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因而,要成为尧舜,要善于自得自动。
其次,孟子强调专心有恒。他认为学习必须集中心智,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心二意,心猿意马。他以下棋为例,指出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学习的重要性。善弈的弈秋,教两人下棋,一人专心致志,唯弈秋之言听之,一人耳虽听之,却一心以为鸿鹄将至,准备引弓而射,结果可想而知。可见,自我修养的探求,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必须做到一心一意,锲而不舍,孜孜以求。
再次,孟子主张身体力行。孟子认为庶民与尧舜的区别在于为与不为。他说:“然则举乌获之任,是亦为乌获而已矣。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弗为耳。”[2][P303]乌获之所以能成为乌获,是因为他付出了实际行动,庶民不是不能胜任,只是不去做罢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庶民成为尧舜,就必须拿出实际行动去“服尧之服,诵尧之言,行尧之行”。[2][P303]总之,普通人是否能成为尧舜,取决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不仅要做到深造自得、专心有恒,更要做到身体力行。
尧舜作为道德人格的典范,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人皆可以为尧舜。人性本善,为人人成为尧舜提供了可能性;通过教育、环境以及个人的主观努力,将天赋善端扩而充之,存而养之,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人人皆为尧舜,从而铸造自己理想的道德人格——大丈夫人格,并以此实现人生的意义与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陈村富等.古希腊名著精要[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4]孙培青,杜成宪.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孟宪承.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6]管仲.管子[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彭琳琳)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G40
收稿日期2015-12-08
作者简介:鲍俊(1988-),女,山东泰安人,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