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国崛起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动因探析

2016-04-13刘婷婷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制度创新

刘婷婷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英国崛起过程中制度创新的动因探析

刘婷婷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长春130117)

[摘要]大英帝国在四百年间统治着约占全球1/4的疆域和人口,以及几乎全部的海域。英国在崛起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发挥了作用,其中制度创新是推动英国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英国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法律制度、政治体制和金融制度的创新,其动因主要有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三个方面。英国的制度创新对我们的有益启示是: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制度创新孕育正确的战略选择,制度创新需要理念的引导。

[关键词]英国崛起;制度创新;法律制度;政治体制;金融制度

从古至今,制度在人类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制度的定义,学术界没有统一的答案。本文采用制度经济学的观点,即制度由正式规则和非正式规则构成。这里的正式规则是指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包括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等,以及由这些规则构成的一个结构、一个系统,从宪法到各种成文法和不成文法,再到一些特殊的细节,最后到个别契约,它们共同约束着人们的行为。而非正式规则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并构成世代相传的文化的一部分,它主要包括价值理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1]。制度创新作为创新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原本是制度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在这里制度创新的含义是指创新主体由于新条件、新变化等情形的出现,在原有的社会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完善、革新,进而形成新的适合当下社会发展的制度的过程。基于本文将制度分为正式与非正式之分,制度创新的内涵因而包含着硬性的法规、条约等的革新,也包含软性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感的革新。

一、英国制度创新的体现

1.英国法律制度的创新

法律制度的发展是一个国家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英国在法律制度方面的创新使得其社会逐步秩序化,为国家其他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法律制度的创新主要体现在法律法规等的更新、创设及改良。在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英国在诸多方面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法律制度方面也不例外。罗马法作为现代国际法的根本源泉,包含了现今国际社会的许多法律规范,如先占原则、战利品法等,英国在进行自身法制建设的同时,积极吸取罗马法中的精华并加以灵活运用。“在普通法系国家中,没有哪个国家比英国在国际关系中更多地利用罗马法”[2]。除了继承之外,英国的法律制度的创新性体现在英国的国家司法制度。司法权的制度化是英国法律的一大创新,这种制度化展现的是国家对于司法权的配置和运行的规则,这一创新为以后各国司法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英国法律制度的创新体现最明显的地方莫过于其著名的《大宪章》。它是1215年英国贵族与国王进行抗争的结果,开启了中世纪时期对王权和封建贵族权力进行限制的先例。《大宪章》规定的对国民自由的保障尽管与当今所讲的公民自由在含义上不完全相同,但却在当时为其他国家的未来发展开启了一扇崭新的窗口,寻找到了一种新的可能。在时间的不断演进中,宪章中隐含的“限制王权”、“法律至上”的价值观念逐渐显现,成为后期人类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的重要思想渊源与历史实践。

2.英国政治体制的创新

政治体制较法律制度来说对一个国家的影响无疑更大也更深远。英国在政治体制上也走在了时代的前沿。无论是其最早开始的政党制度、内阁制度、地方自治制度,还是闻名世界的君主立宪制度,都为英国的崛起奠定了牢不可破的政治基础。早在17世纪末期,当其他君主国家还在绞尽脑汁地增强国王的权力,挖空心思地巩固封建贵族既定利益时,英国已朝着另一个方向大步向前。英国先贤们在考量当时的社会情况、国际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采取了和缓的方式打破王权的专制,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形成了著名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这一政治体制的建立缓和了紧张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的动荡局面,顺应了政治发展的历史潮流,为英国以后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君主立宪制对英国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政治进步带来了积极影响,对其他国家的推动和示范作用更加巨大。当时的英国基于优越的政治体制在众多国家中凸显了自身的优势地位,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浪潮,为英国的大国崛起奠定了亘久的根基。

3.英国金融制度的创新

英国金融制度的创新从两方面得以体现。首先是英国对荷兰金融机制的借鉴与吸收。七年战争英国的胜利,是一个凭借海上霸权取得的胜利,而英国之所以能取得海上霸权,是因为英国较之法国有一个关键优势:借贷的能力[3]。英国拥有的1/3的战争经费都是通过融资获得的。英国的金融制度在威廉三世时期就复制了荷兰的模式,此时已经将这些模式完全融入到自己的体制中。

其次是作为全球霸权国家,在金融领域建立本币本位制。在殖民体系中,英国除了拥有最多的殖民地外,还扩大了自己的非正式帝国领地。并通过投资、商业谈判,促使世界上的大部分经济体接受了自由贸易,让英国与拉美诸国、土耳其、摩洛哥、日本和南海诸岛都签订了贸易条约。英国甚至为国际货币体系定立了标准。1868年,只有英国和它的一些经济依附国——葡萄牙、埃及、加拿大、智利和澳大利亚实行金本位制。但是到了1908年,金本位制度成为了当时大多数国家的选择。

二、英国制度创新的动因

英国的制度创新表现在国家发展的几个重要方面,对增强自身国力、扩大英国对外影响力产生了一系列积极作用。英国制度创新的动力源自何处?本文将英国制度创新的动因归结为政治文化、思想观念、宗教信仰三个方面。

1.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是推动政治发展走向何处的内在动力。英国的政治道路体现出的是一种缓慢的、平和的发展方式。尤为明显的就是英国的“光荣革命”,这个独特的资产阶级革命名称的产生就是基于对英国政治体制和平转变的褒奖与赞扬。一直以来,英国社会的变革都是经过不同阶级、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妥协达成的。这种自上而下地改变社会现有制度的方式助力英国走上和平变革之路,其中的内部因素就是其保守的政治文化。

作为制度创新推动力的保守主义文化是在与其相对的激进主义文化的竞争中不断形成的。在英国,一直存在着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发展道路之争。保守主义亦强调社会变革,改变原有制度中的不足与缺陷,但其主张改变的方式必须是自上而下的缓和渐进式的。而激进主义主张的是改革一定要实现彻底的转变,而且主张回归到自然传统中,回归原来那种平等、公平、自由的社会制度当中去。这两种政治文化在争论中尽管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但两种文化在其中不断进步和融合,进而形成了英国独有的创新思路。保守主义的政治文化使得英国既看到了社会存在的弊病,也实现了祛除弊病的和平转变,确保了英国社会的整体稳定,同时推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也滋养了英国推行制度创新的社会文化土壤。

2.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念在西方的历史中影响深远。无论是经济发展道路的自由主义,亦或是社会进步方式的自由主义,还是国家间关系的自由主义,其思想都影响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方面。英国作为自由主义思想最早的发源地,其自身自然受该价值理念的影响更为深刻而长久。自由民主的价值观念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推动了欧洲大陆乃至整个世界近百年的历史进程。时至今日,英国自由主义对当代社会仍有积极的影响和启示。在大英帝国的历史上,一个显著的规律是,每当英国人做出专制暴虐的行为时,总会从英国社会内部涌现自由的批评声[4]。英国在不断发展中总是能实现自我修正和完善,例如为了促进英国工业革命的进步,英国政府实行了自由主义经济制度,保护专利、维护个人财产等政策也相继出现,这种在发展中不断更新认识、超脱自我的动因就是其自由理念的促动。

总体说来,英国的自由主义即对人本身的自由、平等的追求,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秉持的个人主义信念,是在西方启蒙运动后产生的一种政治主张。英国自由主义经由霍布斯、洛克、亚当·斯密和密尔几代人的理论贡献,已达到了相当完善的理论高度。这种对自由主义的坚守使英国在创新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个人动力以及良好的社会环境。

3.宗教理念的推动

基督教在英国社会生活中长期占据着主导地位,基督教的教义和普爱的思想是英国制度创新的外在动因。二百年来,大英帝国一直忙于奴隶贸易、战争和殖民,输出英国的产品、资金和人。但到了1807年,英国的奴隶贸易被废除了。是什么让英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奴隶主变成了世界最大的解放者?答案就是宗教复苏。英国信仰基督教,而《圣经》信仰“你们愿意人怎么待你们,你们也要怎么待人”。奴隶贸易是违反基督教教义的,故而英国大范围地掀起了废奴的热潮,成为了废奴制的先驱国家。基督教中“爱”的含义十分广泛,既包括对所有事物的博爱之心,也涵盖对科学、法制、理念、秩序等信念的坚守,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英国的崛起之路。

之所以将宗教理念视为英国制度创新的外在动力,是因为在基督教教义《圣经》中对“秩序”的推崇与信仰。在《圣经》的教义中,提及神创造了世间万物之后,强调要创造出人来代替神管理大地上的其他生物。在文中“各从其类”的观念被反复强调,由此表明《圣经》对于秩序的肯定和强调。这种对秩序的推崇,形成了人们对法律、制度的遵守,为制度的不断创新与变革提供了外部动力。

三、英国制度创新的启示

英国在崛起过程中有诸多因素发挥了作用,其中制度创新是推动英国不断向前的根本动力。在当下中国,面对全球化与多极力量壮大的国际现实,应该不断思索自身未来的发展道路,从以往的历史中找寻经验与借鉴。大英帝国在短短400年间超越当时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其内在动力正是我们需要探寻并加以学习的。

1.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一个词叫做“不破不立”,也就是说不打破原有的事物就不能产生新的事物。制度亦是如此。制度创新是一个从事物内部向外部革新的过程,无论是政治体制或是法律制度等诸多方面都要遵循这一规律。尽管中国与英国奉行的是不同的发展道路,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英国是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英国的资本主义道路在向前发展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中国的社会主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学习英国,不断发现其中的弊端和问题,并用温和的方式加以修正和完善,在确保社会稳定的同时,实现政治体制的良好运行。在法律制度方面,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可以确保社会整体运转态势的稳定,要随着不同时代的不同要求不断演进与创新。

2.制度创新孕育正确的战略选择

一个国家的战略选择决定了国家发展的方向。郭宇立在其《美国的大国成长道路》一书中指出,美国在成长为世界强国的过程中最核心的推动力是制度治理与战略选择。制度治理是指依宪而治,其目的是保护人民的天赋人权不受内外势力的侵害;而战略选择就是在对外战略中,对外部发生的影响一国重大核心利益的事件做出相应的行动选择。美国通过制度创新实现了本国的独立、吸引了众多的人才,通过政治体制的创新推动了经济体制的创新等等。这些新的制度确保了美国在“门罗主义”、“十四点计划”等诸多实践中的正确战略选择。[5]由此可见,无论是英国还是美国,都运用各领域的制度创新保障了本国在对外交往中做出了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战略选择。因而,在国际关系风云变幻的全球化时代,中国每一次的战略选择都牵动着其他各个方面的利益,由此更加凸显了对制度创新加以关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制度创新需要理念的引导

积极的理念对于国家的制度创新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自由观念方面,英国在经济上为了推动工业革命的发展果断实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为本国工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制度动力。同时在社会理念上强调保护私有财产,激发个人潜能和自主性的发挥。这些价值理念不断引导着英国人走在制度创新的前列。当今中国要想实现更长远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各领域制度的创新,而制度创新又亟需社会价值理念的先导。故而,中国应该在“中国梦”思想的引导下,将中国梦的理念加以细化,并渗透到社会整体的思想当中,让人们找到个人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契合点,充分调动集体与个人的积极性,引导中国走向制度创新之路。

参考文献:

[1]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15-118.

[2]杨泽伟.国际法史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8.

[3][4][英]尼尔·弗格森.帝国[M].雨珂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30.18.

[5]郭宇立.美国的大国成长道路[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44-45.

(责任编辑:王友才)

作者简介:刘婷婷(1991-),女,吉林松原人,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4级国际政治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收稿日期:2016-03-21

[中图分类号]K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416(2016)02—0122—03

猜你喜欢

政治体制法律制度制度创新
论参与式民主理论发展及其意义
论“土十条”对环境保护法律制度的影响
从政治体制转型看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以《辛亥革命》一课为例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耕地保护的困境与制度创新刍议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
电子政务: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勃列日涅夫时期政治体制倒退及其严重后果
俄罗斯的转型政治体制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