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楼梦》主要女性智商述略——兼论其智商与情商之关系

2016-04-13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智商红楼梦

王 雅 静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000)



《红楼梦》主要女性智商述略
——兼论其智商与情商之关系

王 雅 静

(上海师范大学 人文与传播学院,上海 200000)

摘要:早期的教育、家庭的培养、高水平的指导以及不间断的训练都会对一个人的智商产生深远的影响,《红楼梦》中的主要女性因为环境、经历与个人喜好的不同,智商也存在差异。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等人有更多的受教育与历练的机会,在长期不断的实践中,她们的智商比其他人高;香菱、平儿、惜春、晴雯等人受个人的天分、专注度、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往往某方面的能力较为突出;李纨、迎春、袭人等人则资质平平,但在大观园中却如鱼得水,说明对个体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关键词:《红楼梦》;主要女性;智商;智商与情商

《红楼梦》是一部融思想与艺术于一体的伟大作品,其经久不衰的原因除了其对社会方方面面的反映外,更在于它写出了人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曹雪芹不仅仅通过写“情”,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情商”,让她们如同真实生活中的人一样去处理人情世故;而且还赋予每个人物不同的“智商”,让她们在大观园里斗智赛慧,各展风骚,使《红楼梦》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真实。

智商是衡量一个人计算能力、语言能力、逻辑思考能力、创造力等各种能力水平的一个标准,是关于智力的一个商数[1]2。它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判断力等几个方面,人的智力涉及许多完全不同的表现形式,而每个人的智力在各个方面的分配也是不同的。每个人在生活中不同的领域都有着不同的能力[1]1。智商同天赋一样,都不是等待取得的结果,只是等待开发的过程[2]XI。它可以通过早期的教育、高水平的指导、不停地练习、家庭的培养等方式得到提高。它受家庭的影响,如《红楼梦》中莺儿她妈会将晒干了的花草编成花篮葫芦(第56回)①,莺儿更是能用柳条编成玲珑过梁的篮子(第59回);它与个体有针对性的不断的训练有关,香菱学诗,经林黛玉、史湘云等人的指点,终有所成;它与个人的见识、经历不可分,薛宝琴自小跟随父亲走南闯北,眼界开阔,王熙凤的杀伐决断也是自小练就的本领;它也与个人的兴趣有关,惜春爱参禅、画画、下棋,不喜作诗,因此她的棋艺和绘画能力高于她的作诗水平。笔者曾就《红楼梦》主要女性的“情商”撰写过有关论文,这里就这些女性的“智商”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天资聪颖的林黛玉、学养深厚的薛宝钗、擅权机变的王熙凤、独具识见的贾探春

智力不是固定的,它是一个动态的、分散的、时时进行的过程,它取决于个体的努力[2]36。另外,社会环境、教育、父母的潜移默化等都会对人的智商产生影响。比如来自底层社会环境的孩子,相对于来自上层社会的同龄人而言,比较不善言辞;受教育的程度决定了一个人的知识储备;孩子的成长环境及父母的督促都决定着儿童是否有机会、有信心去完成某件事。因此,相对于《红楼梦》中的奴仆而言,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等大家小姐有更多的受教育与历练的机会,正是长期不断地实践,她们的智商才显得比其他人要高。

林黛玉的父亲林如海是科举出身,祖上曾受封过列侯,“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其妻贾氏也出身于翰墨诗书之族。膝下只有黛玉一个女儿,因此“爱如珍宝”,且黛玉本就聪明清秀,因此五岁时父亲就延请贾雨村教她读书识字(第2回),进贾府时,贾母问她念何书,黛玉回说念了《四书》(第3回),可知林黛玉从小就浸淫在诗书之中,且家庭中读书氛围浓厚,父母又重视对她的教育培养,可谓是饱读诗书。何况她本性聪慧,能够在“不到一顿饭的工夫,将十六出的《会真记》看完”,心内默默记诵后就能活学活用,回击贾宝玉“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第23回)。这种一目十行,融会贯通的能力是先天的颖悟绝人与后天学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且,她还经常玩一些益智的游戏,如周瑞家的去给黛玉送宫花时就看见黛玉在宝玉房中,大家解九连环玩呢(第7回)。这九连环是用金属丝制成的一个狭长的方圈,上套九个圆环,可解下套上,玩时以能全部解下圆环者为胜,这对于开发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人的专注精神和耐心大有裨益。

“对于语言的记忆力是语言能力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语言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都是智商的重要考察内容[1]26。黛玉身上就具备雅谑型诗人的特质:她将个体对于生活与生命的体验,融入语言与知识,并发挥到艺术的极致。如第18回中,林黛玉所展现的才思为他人所不及。元妃令众姐妹与贾宝玉咏一匾,黛玉作完后,见宝玉独作四律,大费神思,便思量着替他作一首。“低头一想,早已吟成一律”,而且得到了贾妃的夸赞。她文若春华,思若涌泉;发言可咏,下笔成篇,别人只能自叹弗如。再如第42回,黛玉形容刘姥姥为“母蝗虫”,运用春秋笔法,撮其要,删其繁,加以润色再现当日刘姥姥在大观园吃饭的场景。黛玉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敏捷的才思,信手拈来的知识储备都令大家叹为观止,同时她也展露出性格中诙谐幽默的一面。

而且黛玉的悟性极高。第22回中,宝玉听曲文悟禅机,黛玉便顺势敲打宝玉问:“至贵者是‘宝’,至坚者是‘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三人拍手笑道:“这样钝愚,还参禅呢。”黛玉又道:“你那偈末云,‘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固然好了,只是据我看,还未尽善。我再续两句在后。”因念云:“无立足境,是方干净。”说得宝玉心服口服。侧面说明愚钝的人是参不透禅的,而黛玉能悟到这个境界,足以说明她的睿智与颖悟。而且她还会抚琴,懂音乐(第86回),可知她兴趣广泛,学识高雅。

薛宝钗也出身“读书人家,祖父手里也爱藏书”。她小时候也经常与姐妹弟兄一处看书,诗词、“西厢”、“琵琶”以及“元人百种”,无所不有(第42回),说明她从小也接受诗书礼仪的熏陶。然从他们家开设的当铺,领着的采办杂料等来看,更像是有百万之富的官宦生意人家,所以她除了知识渊博外,更练就了一身临危不乱,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她在处理棘手的事情时,从容镇定,不慌不乱。她的哥哥薛蟠打死了跑堂的,夏金桂只知哭闹,母亲主张“找着那家子,许他发送银子,再给他些养济银子。原告不追,事情就缓了”。宝钗则针对性的提出意见:“妈妈使不得。这些事越给钱越闹得凶。”宝钗一面安慰薛姨妈,一面安排下人同薛蝌着手办理,一面回复王夫人打发来的丫头(第85回)。在处理夏金桂死的事情上,薛姨妈、贾琏等人都主张将香菱捆了问官,独宝钗坚持说,若把香菱捆了,可不是我们也说是香菱药死的人么?应该捆了做汤的宝蟾才是(第103回)。可见她准确的判断力与高超的办事能力。

第70回薛宝钗所作《临江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她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又是影响智力的一个因素[1]5。“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这种凭借东风助力,凌空而起,直上云霄的魄力与自信,正是高智商人群所具备的特点。她的自信源于她的才能,正是因为她的才华横溢才平添了她的这份自信。由于这份自信,她才有底气在《讽和螃蟹咏》一诗中辛辣地讽刺世人的皮里春秋之态(第38回)。她还懂戏文,通绘画,晓音韵,由此可见她的博学多才。

王熙凤出身于金陵王家,是贾家王夫人的内侄女,与嫁入薛家的薛姨妈同出一门,可知王家擅长通过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且又是贾、薛两家的重要后援。如帮助贾家阻止鲍二媳妇娘家申诉,左右都察院审理张华一案,引荐贾雨村进京,回报其私断金陵命案一事等,都可看出王家是一个善机变、喜弄权术之家,而且财力雄厚,“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请来金陵王。”王熙凤在这种有权势的家庭中成长,养就了负贵好权、贪恋钱财的性情,也因此“从小顽笑着就有杀伐决断”,出阁后,又在贾府中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她的智力主要体现在她的谋略上,在料理贾府大小事务时,她有勇气,有魄力,做事雷厉风行,将贾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就连在帮助宁府处理秦可卿的丧事上,也甚是妥当。她善于思考归纳,虽不在宁府,却能洞悉宁府的情况。她接受贾赦的委托后,便在抱厦内坐了,思量宁府存在的问题:“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诿;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第13回)这些都是办理事务中会遇到的问题,王熙凤却能分析得头头是道,在具体实施中也是有条不紊,分工明确,赏罚分明,充分展现了她在管理、决策上的天分,正如曹雪芹对她的肯定:“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

她的胆识心计也高出常人,一颦一笑藏杀机。在处理贾琏与尤二姐的婚姻这件事情上,她做得滴水不漏,能让尤二姐完全放松警惕进入贾府,又借秋桐之手逼死尤二姐(第69回)。贾琏、贾蓉之辈尚不能识破她的阴招,可见须眉男子都不及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

贾探春与迎春、惜春,因为史老夫人的疼爱,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 (第2回),但探春是贾府中唯一一个在诗才上可与林黛玉、薛宝钗相抗衡的,也是贾府中除王熙凤外,唯一一个具有“齐家”能力的女性。但与王熙凤相比,她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伦理的熏陶,因此眼光更具前瞻性,处事方式也较为温和。如第56回探春兴利除宿弊中,她采取“定岗定责,按责定编,包干到人,责任到人”的措施,将园中花、草等分配给本分、老成、知园圃的老妈妈打理,既小补了老妈妈的付出,又节省了贾府的开支,更调动了老妈妈做事的积极性。

而且探春是贾府中少有的具有远见卓识之人。第94回怡红院里几棵本已枯萎的海棠,却在十月不应节气地突然开了,贾家诸人非常欣喜,贾母甚至还备了酒席叫大家都来赏花。独探春虽不言语,心内却想:“此花必非好兆。大凡顺着昌,逆着亡,草木知运,不时而发,必是妖孽。”之后贾宝玉的玉就不见了,贾府陷入混乱,似乎印证了探春的别具慧眼。

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探春她们的智商不但受之于天,更受之于人,因此才能高出众人。她们天生聪慧,再加上后来受家庭的熏陶,自身的努力,因此她们的才华在大观园中脱颖而出,分外耀目。

二、各有所长、机敏各别的香菱、平儿、惜春、晴雯

“一个人在某些方面可能很薄弱,但是通常他可能会在其他方面具备过人的才能。”[1]2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医学上认定为智障的人,在与人沟通上有困难,却具有超出常人的记忆力和绘画等方面的能力。智商除了受教育程度、家庭氛围的影响外,还与个人的专注度、注意力的持久性及兴趣有关。

香菱虽出身于诗书仕宦之族,但幼年时即被人拐了去,后成为薛蟠之妾。在大观园诗风浓厚的氛围中,她因羡慕黛玉等人会作诗,便也想学。在拜了黛玉为师,从黛玉处拿回王右丞的五言律后,便“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看完后就向黛玉等人讲自己的感受,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央黛玉、探春给她出题目,进行实战。她“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全神贯注地投入作诗中,就连在睡梦中都想着作诗(第48回)。这种苦志学诗的专注必然会学有所成。

香菱与大观园中其他丫头相比,是学习能力最强、最有文化的人。如第62回她与芳官、蕊官、藕官、荳官等人坐在花草堆中斗草。斗草既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智力游戏,它需要女孩们将采来的百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种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谁便赢。因此玩这种游戏能锻炼并提升人的植物学知识和文学修养。众人都没了时,香菱说:“我有夫妻蕙”。荳官说:“从没听见有个夫妻蕙。”香菱解释道:“一箭一花为兰,一箭数花为蕙。凡蕙有两枝,上下结花者为兄弟蕙,有并头结花者为夫妻蕙。”可知她的学识与反应能力超出其他丫头。

平儿是个“极聪明极清俊的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第44回)。作为王熙凤的陪房大丫头以及众多丫头的“半个主子”,平儿虽未读过书,但在大观园复杂的环境中,她却能够游刃有余,圆融贯通,这都归因于她的才智。《红楼梦》的作者曾用一个“俏”字来形容她的机敏,可谓恰到好处,名副其实。这里的“俏”,除相貌姣好的意思之外,更偏重于对她“灵活机巧”的赞美。

她不但能服侍好凤姐,更能巧妙地应对贾琏,从容淡定地周旋于泼辣的凤姐与好色的贾琏之间,调和着他们的关系。她也能智慧地处理棘手的事情,在凤姐生病期间,她代理凤姐过问贾府的大小事宜,总能恰到好处地安抚小姐,管理下人。尤其是凤姐死后,王仁、邢大舅等人要将巧姐哄去卖给别人,李纨、宝钗不知缘故,只道是件好事,也都欢喜。唯独平儿不放心,看到来相亲的几个女人的来头及做派,便瞧出了端倪,因此留神打听,并为巧姐出谋划策,救她于危难(第118回)。她聪明机警,精明强干,无怪乎作者冠以“俏”字形容。

惜春虽同探春等一处学习识字,但她的兴趣显然不在诗书上,而在绘画和棋艺上。贾母深知惜春的绘画才能,她说:“我这个小孙女儿,他就会画。等明儿叫他画一张。”惜春也乐于投入绘画中,山石树木,楼阁房屋,花草人物都要入画,黛玉认为要画这园子得两年工夫(第43回)。至香菱去看时,十停有了三停,且薛宝钗、林黛玉等人都在画上了(第48回),可见她在绘画上的天分与造诣。再者,她常与水月庵智能儿、枕翠庵妙玉等下棋,还在第87回中因为“畸角儿”的一颗棋子与妙玉理论,连宝玉回答不出的“机锋”她都能对得上。惜春善于分析形势,反应灵敏,能够在某些领域表现突出,也开发了她智商中的一些潜能。

晴雯是赖大家用银子买的,只知有姑舅哥哥多浑虫这一家亲戚。她聪慧伶俐,语言机敏,随机应变,点子多,脑子活,是怡红院中最有想法、最聪明的丫头。如第73回中贾政次日说要检查宝玉的读书情况,唬得宝玉连夜苦读。正值一人从墙上跳下,晴雯见状,即便生计:“趁这个机会快装病,只说唬着了。”这个主意正中宝玉下怀。她便传上夜的人,又与玻璃二人出去要药,故意闹得众人皆知宝玉吓着了,这样一来大家都信以为真,宝玉因此躲过一劫。

再如第74回绣春囊事发以后,王夫人盘查晴雯,晴雯虽事先并不知情,却能妥善应对。王夫人问宝玉的情况,晴雯推说:“我不大到宝玉房里去,又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好歹我不能知道,只问袭人、麝月两个。”可谓是机警。王夫人继续发难,晴雯说自己原是老太太身边的人,因老太太的命令才服侍宝玉的,又说宝玉的事,上有老妈妈,下有袭人、麝月等人照料,一是轮不到自己,二是她空闲了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所以才未曾在宝玉的事上留心,还说以后留心即是。这番话以守为攻,令王夫人信以为真。对付主子的诘难,晴雯不卑不亢,与主子斗智斗勇。而且晴雯还心灵手巧,更是怡红院中其他丫头所不及。第52回,贾母赏给宝玉的雀金裘,却被烧出个指顶大的洞,连能干的织补匠人,裁缝绣匠并作女工的都不敢揽,而病中的晴雯却认出这是孔雀金线织的,并且整个怡红院只有她一人会界线,补好后,麝月与宝玉交口称赞,都说是与真的一样了。从她的能力上看,她的智商显然是怡红院的丫头中最高的。

香菱、平儿、晴雯她们七窍玲珑、天资聪颖,虽为丫头,与大观园中的其他小姐相比,缺乏受教育与历练的机会,但仍能鹤立于众丫头之中。惜春在绘画等艺术上的造诣与香菱习诗、平儿理事、晴雯的机变等都令人侧目。

三、平庸的李纨、木讷的迎春、愚忠的袭人

《红楼梦》中还有很多女性,她们难与聪明睿智的林黛玉、薛宝钗等人匹敌,也不易与七窍玲珑的香菱、晴雯等人一较高下。她们或者如李纨般平庸;或者如迎春样木讷;或者如袭人,即使竭忠尽智,但与宝黛相比,终究相形见绌,与平儿、晴雯等相较,也显得“大愚若智”。

李纨也是金陵名宦之女,但是她父亲因为信奉“女子无才便有德”,所以在李纨小的时候不怎么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她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后入贾府嫁给贾珠,没几年便丧了偶,从此便“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第4回)。

李纨读的书少,所以大观园里的各种诗赛、诗社她也只能作为旁观者,任由才子才女们斗智赛慧。她虽自定了“稻香老农”的雅号,其实也不过应景罢了,她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恪守“三从四德”,侍亲养子上,因此,我们很难在《红楼梦》里看到她的出彩之处。

迎春虽也是贾府的小姐,也同探春、惜春等一样接受教育,但她似乎天生才情不如众人。第37回,探春组织了一个“海棠社”,她被选上了“副社长”,可是她得此职位也皆因她“不会作诗”。前80回里,迎春只作过一首叫《旷性怡情》的“颂圣诗”:“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从这首诗里我们除了能看到迎春传达自己的生活理想外,确实平淡无奇,毫无新奇和过人之处。

迎春生性木讷,语言能力和处理事情的能力都不佳。她的挈瓶之智,也令她成为大观园中最不得势的小姐。她也极不喜欢说话,在公众场合,她很少发表个人的见解,总是闷闷不语。迎春兴趣也不广,作诗猜谜不如宝黛,伶俐嘴巧也不如熙凤,就连孤独耿介的惜春也在绘画上胜她一筹。在诸事上都不太突出的迎春,无论是在语言、逻辑能力、知识储备方面,还是在判断力、处理事务的能力上,她的智商都不如其他小姐。

袭人的智商比起同辈的平儿等人,可谓是略逊一筹。她从小就被卖到贾府,自然也没读过书,在贾府这个复杂的环境中那么多年也只学会了小心谨慎,温顺谦恭,但即使与宝玉有“肌肤之亲”,也难在思想上与宝玉志同道合,终究不能成为宝玉的“红颜知己”。

袭人虽对宝玉竭忠尽智,但终因智商不高,处理事务时捉襟见肘。如第94回宝玉的玉找不到了,她除了询问、埋怨宝玉身边的其他丫鬟外,再无主意,只是急得干哭,还是探春设法处理了此事。虽然袭人与宝玉的关系更为亲密,但她女工不如晴雯,也不能帮助宝玉出主意应付贾政的盘查,只是一味地劝诫,表忠心,难怪晴雯死后宝玉觉得怡红院里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了。

四、《红楼梦》主要女性智商与情商关系浅探

智商衡量的是一个人的智力水平,情商注重个人对于自我和他人情绪的掌控,两者既是独立的,又存在某种相关性[3]。智商和情商反映的是两种性质不同的心理品质。智商主要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律动的能力等,它主要表现了人的理性的能力。情商主要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情感关系的能力,它主要反映的是人的感性的能力。但是智商和情商在一定程度上都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有关,因为每个人的遗传基因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注定了人智商和情商的千差万别。

智商是情商的基础。任何情商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智商的基础之上,没有基本的智商,就不可能存在任何情商。《红楼梦》中误拾绣春囊的“呆大姐”,她“心性愚顽,一无知识”,智商低于常人,所以她的情商也基本等于零。她在《红楼梦》中出现两次,一次是误拾绣春囊,直接导致抄检大观园事件发生,另一次是她将宝玉娶宝钗之事告诉了病重的黛玉,惹动了黛玉的心头之恨。她在做这两件事之前,根本就意识不到事情的结果。

虽然智商是情商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智商高,情商一定会高,也不等于情商高,其智商也高。袭人和李纨等人虽然智商平平,但情商却很高,能够运用自己的情商改善自我的处境或达到其他目的;黛玉和晴雯等人尽管智商很高,但较低的情商使得她们即使熟知大观园的生存法则,却也不能很好地运用那些规则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再“风流乖巧”,再有“咏絮才”,也只能令人“堪怜”。

情商高的人往往能够利用自身的智力资源,使自己的智力朝着能够产生最大效益的方向发展。在这方面,薛宝钗最为典型。她能很好地利用自身优异的智力资源,去争取对自己最有利的收益或处境。为了巩固自己在贾府中的地位,她精心揣摩贾母、王夫人的心思,有意地去哄老祖宗开心;为了维持大观园中的其他姐妹对自己的友谊,她不惜调动自家资源帮助平辈的史湘云、刑岫烟等达成所愿;为了获取丫鬟等其他下人对她的好感,她连赵姨娘这些为人所不齿的人都能送去关心。

《红楼梦》中作者写了众多女性,但是却赋予了每个女性以不同的智商和情商,即让大观园中的众女儿拥有不同的智商与情商组合。有的女性智商和情商均高,如薛宝钗、平儿等人;另一些人智商和情商均低,如迎春;多数人的智商和情商呈现出不同的搭配状态,如智商高而情商低的有林黛玉、王熙凤、晴雯、惜春等,智商不高而情商却很高的有袭人、李纨等。

作者赋予每个人物以不同的智商和情商组合,可以让小说中的人物更加丰满,更加有趣、生动。只要一看到这些人物的名字,我们就能想到这些人物的形象以及他们错落有致的智商和情商。看到薛宝钗的名字,她睿智贤淑的形象立即闪现在我们眼前;想到林黛玉,就会想到她古灵精怪,但不谙世情的样子;而提到迎春,我们又会不自觉地想到她捧着书仿佛置身世外的木讷形象。

不同的智商和情商组合,除造就每个人物的形象不同外,还注定了每个人物在大观园里处境的不同。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薛宝钗,不仅能和高智商的人一起玩诗耍词,还能让贾母等人喜欢,让大观园的下人叹服不已;智商高而情商低的黛玉、晴雯等人虽天资聪颖,七窍玲珑,但却处处招人嫉恨,命运堪叹;智商低而情商高的李纨、袭人等人,虽才智不如黛玉、晴雯等人,但在大观园里却左右逢源,如鱼得水;而智商和情商均不佳的迎春等人,在大观园内都不受待见,出了大观园更是命运多舛。

大观园是个复杂的“小社会”,要想在这个“小社会”中生存下来,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比如,同为外戚入住贾府,智商相差无几但是情商大为不同的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大观园中所受到的礼遇程度是不一样的。薛宝钗受到大观园中自上而下的夸奖,贾母称赞她“真是百里挑一的”,湘云夸赞她“这些姐姐们再没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就连袭人也说她“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而黛玉除了受贾母和宝玉等人的庇护外,她的尖酸刻薄的小性其实并不太受众人喜欢,连袭人对她都颇有微词:“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

在大观园这个复杂的环境中,智商和情商都很高的人可以做到游刃有余;情商高、智商低的人则可以从容应对;而情商低的人却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可见,决定一个人处境的并不是智商,而是情商。在实际的社会中也一样,情商高的人因善于处理人际关系与控制自我的情绪,操控他人的情绪,往往能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事务中胜出。

注释:

①曹雪芹、高鹗:《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版。本文所引《红楼梦》小说原文及涉及的小说内容,均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红楼梦》为准,故下文所引该小说原文将不再注释。

参考文献:

[1][德]约尔格·泰拉克尔,乌利奇·维辛格.智商训练——通向你的成功之路[M].盛明,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

[2][美]戴维·申克.天才的基因[M].暴关宁,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3]郝丽.智商与情商[J].宁夏党校学报,2003(2).

【责任编辑:郭德民】

中图分类号:I2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600(2016)01-0065-05

作者简介:王雅静(1990—),女,河南商丘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小说与文化研究。

收稿日期:2015-09-12

猜你喜欢

智商红楼梦
智商黑洞
体测鞋走红,是『提分鞋』还是智商税?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智商黑洞
从《红楼梦》看养生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
高冷,是因为智商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