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2016-04-13康艳青山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1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实效性思政大学生

康艳青(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与对策研究

康艳青
(山西医科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1)

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正日益影响着高校思政课教学。网络中海量信息在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丰富资源的同时,也挑战着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威胁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威,弱化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所以,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必须重视和善用网络,革新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强化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环境中的话语体系,增强大学生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制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网络;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

截止2016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10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1.7%,我国互联网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大大地造福于我国人民[1]。网络的发展也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机遇和挑战,研究网络对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影响并积极寻找对策,是摆在思政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新机遇

(一)丰富了思政课教学的内容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娱乐,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可以在任何一个设有网络终端的地方随时获取所需信息,及时探讨自己所关心的问题,促进思想交流,极大地提高了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同时,各种马克思主义系列的经典著作,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国家领导人系列讲话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理论界、权威人士、专家的解读、评论一应俱全,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内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必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思政课教学提供更丰富的知识和更鲜活的材料。

(二)创新了思政课教学的手段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大大推进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的创新。思政课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也不再受限于社会实践的条件,互联网发展为其开辟了另一个重要的课堂——网络思政课教学网站。在这个课堂上,比较严肃的教学内容可以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语言表现出来,激发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样,在这个课堂上,网络具有的平等性特征,改变了以往教师、学生的主客体地位,为其创造了一个平等的空间,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互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8月发布的《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我国网民中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到6.42亿,在典型社交应用使用率上,微信朋友圈、QQ空间、微博的使用率分别占到78.4%、67.4%、34%,占很大的比例[1]。思政课教师可以及时地关注这些典型社交应用,将其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又一个课堂,为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开辟思政课教学的新途径,更好地促进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而2015年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的诞生也无疑丰富了高校思政课教学方式,更好地加强了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培养了大学生良好的价值观念

随着互联网以及网民规模的迅速发展,国家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网上传递的各种正能量激励着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2016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持续深入影响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和价值判断,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价值遵循和人生追求。91.2%的学生赞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92.8%的学生赞同“大学生应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践行者”;98.0%的学生赞同“诚信是做人之本”;93.6%的学生赞同“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2]。所以及时地占领互联网这一领域,向大学生传递一些富有正能量的积极向上的信息,通过引导示范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方向,也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同时互联网即时通讯的发展也为思政课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提供了契机,针对性地加以引导能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规范大学生的言行举止。这在客观上为高校思政课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是思政课教学的目的所在。

二、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着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模式在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有些“力不从心”。我们的思政课教学在很大程度上还是采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模式。学生则显得比较被动,虽然统一了学生的思想但也阻碍了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很难达到思政课教学预期的目的。目前,顺应网络迅速发展以及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要求,各高校虽然已经建立了思政课教学网站,但很多网站充斥着空洞说教和艰涩的理论灌输,内容单调晦涩,形式贫乏单一,难以夺人眼球,取得实效[3]。比如,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与教师所讲内容不同或者观点截然相反的信息,这时很多大学生思想上会产生疑惑和混乱。这时候,如果我们思政课教师依旧局限于“说教”模式,将会使大学生产生更大的思想困惑。所以,思政课教师应契合网络特点,改变单一教育观念,采取互动式教学方式,才能使思政课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威胁着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

网络的发展不仅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思政课教师的话语体系与权威也受到挑战。思政课教师大部分受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相近专业的系统性教育且拥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借助一定的传播手段和方法以较高质量向受教育者传达社会主流文化、道德体系和核心价值观,他们肩负着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任。随着平等、自由、开放的网络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信息控制权和话语权逐渐被打破。如今,大学生更愿意直接通过网络获取各种资源,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等因素,活跃在不同的网络论坛中,与各类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直接互动和对话,分享各种资源,所以在网络思政课教学领地缺乏的情况下,他们更容易受到网络上某些知名专家的影响,而轻视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当思政课教师的认知与网络上“大V”的认知出现偏差时,学生更容易对教师认知产生怀疑,进而对思政课教学的内容产生质疑,偏听偏信那些“负面、不真实”的传言,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困难,也使思政课教学更加复杂。所以,如何让大学生辩证地认识并作出理性的评价,促进大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弱化着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

网络的迅速发展弱化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真正成熟,在应用网络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自制力,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更有些学生沉溺于色情、暴力网络游戏中无法自拔。当回归现实时由于网络环境与现实环境存在巨大的差异性,又出现诸多的不适应,进而导致焦虑、苦闷等负性情绪的出现,严重影响其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由于大学生的“三观”还未完全形成,还很难做出理性的判断,难免在琳琅满目的网络信息中迷失方向,被网络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盲目地跟风、跟帖、转帖,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民族认同感、社会责任感等,成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阻碍。

三、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对策创新

网络的迅速发展促使我们重新考虑高校思政课教学模式。高校实体课堂教学很重要,之后,我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实践对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性,于是建立起了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如今,随着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让主流意识形态更好地“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我们有必要将网络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另一个“课堂”[4]。

(一)重视和善用网络,革新传统思政课教学模式

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政课教学网络平台,建好高校思政课教学网站。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互联网+”概念的提出再一次拨动着大学生的心弦,深深地吸引着大学生的注意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势建设有吸引力的思政课教学网络平台,占领思想政治教育网络阵地是思政课教学的当务之急。“互联网+创业”“互联网+阅读”“互联网+感动”“互联网+学习”等都可以作为大学生思政课教学的新模式。同时,利用互联网时刻跟踪大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收集更有价值和时效性的素材,及时通过思政课教学网络平台进行有关话题的设置、策划、宣传和引导,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关注度和吸引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化被动为主动,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二)强化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环境中的话语体系

面对互联网带来的快速延展了的世界,全新的理念以及大学生不断多样化的价值取向、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和简易化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有效的应对之策,有时处于“失语”状态[5]。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思政课教师对信息的控制权和话语权受到威胁。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地参与教育活动的自由权与选择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只有增强思政课教师在网络环境领域的话语权才能主动地应对各种问题。具体地说,首先,思政课教师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积极通过微博、微信、QQ等一些热门软件,主动接近学生,关注学生,以平易近人的态度,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通过情感的认同对学生发挥作用。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掌握过硬新媒体技术,因势利导,通过“全国大学生网络文化节”等活动的举办,及时地向学生传递一些积极向上的观点和态度,充分地确立和提升自己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话语体系与权威。

(三)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增强其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所谓媒介素养就是指正确地、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进步。主要包括受众利用媒介资源动机、使用媒介资源的方式方法与态度、利用媒介资源的有效程度以及对传媒的批判能力等[6]。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积极、进取,价值观念多元、务实、自我,个性独立、乐观、张扬,但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功利性取向明显、知行缺乏统一、媒介素养欠缺等问题。加强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更有利于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实现。但整体来说,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还是比较低的。大学生虽然能够快速、便捷地获取信息,但却无法对信息本身做出比较正确的认识和评价;虽然能够尽情地宣泄情感,使自己得到释放,但又缺乏必要的自我约束能力;虽然能够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找到自我,积极地建立自己的好友群,但在回归现实时却又显得无所适从,处于“失语”的状态。因此必须通过系统性的媒介素养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网络语言与行为的发展,增强其对网络不良信息的免疫力。

(四)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制度,营造良好网络思政课教学氛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对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政课教学带来的挑战,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完善高校网络管理制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营造一个良好的网络教育环境。

增强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需“实体”思政课教学与网络思政课教学相结合。建议建立一个由网络技术人员、思政课教师以及大学生共同组成的网络信息管理小组,来共同维护网络思政课教学。

1.网络技术人员要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建立更为完善的管理规章和制度,对涉及国家安全、机密,或有损国家利益的问题和内容要及时进行审查与处理,规范网络秩序,鼓励大学生文明上网。

2.思政课教师要擅于从网络中收集信息,及时发现上网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同时要建立信息反馈渠道,若发现有违反网上道德与法规的,要严格予以处理,形成一种扬善祛恶、扶正驱邪的网络环境。

3.当代大学生,从他们一出生起就被一个无所不在的网络世界包围着,对于他们而言,网络就是他们的生活,数字化的生活是从小就伴随他们成长的生存方式。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从单纯的被影响者,已经变成既是被影响者,更是网络文化建设的主力军[7]。所以,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网络道德意识、法律意识,是维护和谐的、健康的网络环境必不可少的因素。

[1] 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08-03].http:∥www.199it.com/archives/502889.html.

[2] 丁雅诵.二〇一六年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滚动调查结果公布[N].人民日报,2016-07-18(9).

[3] 李德福.高校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难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62.

[4] 常宴会.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的角色定位[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145.

[5] 陈宁,周翔.新媒体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重塑[J].北京教育(德育版),2011(10):11.

[6] 屈艳红.大众传播的现代发展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山东大学学报(哲社版),2005(专辑期):30.

[7] 光明网-时评频道: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奏响青春主旋律.(2015-07-02)[2016-07-19].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2/c_127977683.htm.

The Influence of Internet on Teaching Effectiveness of Courses ab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n Colleges and Countermeasures

KANG Yanqing
(Schoo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ShanxiMedicalUniversity,Taiyuan030001,China)

The rapid rise of network media is increasingly affec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Massive information in the network not only brings rich resources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but also challenges the mode of teaching, threatens teachers′ authority, and weakens students′ judgment. So we are supposed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to network and make the best use of it. Besides, we are also supposed to innovat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iscourse system of teachers, strengthen the students′ immunity to the adverse information in network, and improve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Only in that way can we create a good campus network culture, and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network;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effectiveness

2016-08-19

康艳青(1985-),女,山西文水人,山西医科大学教师。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2.015

G642

A

1008-6285(2016)12-0063-03

猜你喜欢

实效性思政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