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司马光的“诚”德及其当代意义*
2016-04-13王晶冰闫凌波朱颖原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太原03004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西安709
王晶冰,闫凌波,朱颖原(.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4;.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09)
略论司马光的“诚”德及其当代意义*
王晶冰1,闫凌波2,朱颖原1
(1.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2.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司马光被誉为“有宋一代之完人”,其“诚”德彪炳史册。文章主要从做人之“诚”与为官之“诚”两个方面,解读司马光之“诚”德,它对当代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诚信有诸多启示。现代人要牢固树立诚信是人生金律的意识、真才实学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提高生活的幸福感。
司马光;诚信;做人做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叟,赠温国公,陕州夏县(今山西运城夏县)涑水人。以杰出的历史学家、著名的政治家身份跻身于华夏俊杰之列。编撰了煌煌史著《资治通鉴》,“历事四朝,皆为人主所敬”[1]283,后人论他“社稷一生维柱石,文章千古植纲常”[2]283。我们试从“诚”德入手解读司马光,以期为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借鉴。
一、 司马光之“诚”德辉耀青史
苏轼在《司马温公神道碑》中说:“论公之德,至于感人心,动天地,巍巍如此,而蔽之以二言,曰诚、曰一。”[1]381“一”是专一、一致之意,司马光一生奉“诚”不渝、守“诚”不移。苏轼还说:“上以御篆表其墓道,曰忠清粹德之碑,而其文以命臣轼。”[1]382苏轼是奉敕写的《司马温公神道碑》,“诚”“一”评价,可说是代表皇帝、朝廷对司马光做出的官方评价。苏轼虽是奉命而为,但也是基于他对司马光的深刻了解而作的实事求是之文。苏轼在《司马温公行状》中说:“从公游二十年,知公生平为详。”[1]284
司马光出生于河南的光山,光山有司马温公祠、司马井、涑水书院等与司马光有关的诸多文物古迹。其中的“司马温公祠”有一名匾,上书“行诚”[2]235,清朝杨殿梓作光山令时,曾尽捐其廉俸修缮司马温公祠、司马井及亭。他说:“公之学本于诚,惟诚至是以德粹……”[2]238黄公渚选注过《司马光文》,对司马光自有研究。他论司马光:“其学行尤有过人之处,绝非矫揉造作、沽名钓誉之徒,所可比拟于万一,大抵由于学问精到,根柢深厚,故能刊落浮华,讲求实际,蔚为有宋一代之完人,夷考其行,则毕生致力之处,只在一诚字……”[3]绪言:3
司马光“诚”德辉耀青史,除了他个人的深湛修养、律己严苛外,也与时代的风气息息相关。宋朝是在五代十国基础上建立的一统王朝。而五代十国战乱频仍,政权走马灯般更迭,士人无所适从,导致“廉耻道缺,而贪冒成俗,风化之薄”令人痛惜[4]。宋太祖立国后,着力推崇儒学、激扬忠义之气。在范仲淹、欧阳修等人倡导力行下,宋朝日渐形成砥砺名节的士林风尚。司马光生活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加之个人的勤勉修为与省察克治,塑造了司马光以“诚”为主的“感人心,动天地”的“有宋一代之完人”形象。司马光去世后哲宗赐“忠清粹德”碑额,谥文正。文正,“谥之至美,无以复加,虽以周公之才,不敢兼取”[5]7。“道德博闻曰文”“靖共其位曰正”[5]8。北宋167年间,居相位者72人,位执政者238人,得“文正”之谥者仅有3位:王曾、范仲淹和司马光[6]8。这足可洞见司马光峻洁超拔之美德。
二、 司马光“诚”德的主要内容
司马光之“诚”德内容丰富,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予以介绍。
(一) 诚,司马光做人之原则
天下万事始自做人。人都做不好,遑论做事?故而,先做人后做事,近些年被奉为人生金律。西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书,书名就是《先做人后做事》。我们就从司马光的做人谈起。
1.言为心声——说话实诚。《说文解字》释“诚”:“诚,信也,从言,成声。”从字源学看,“诚”本初意义就是指人说话信实。孔子曰:“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论语·子路》)“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扬雄在《法言·问神》中说:“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大戴礼记·曾子言事》说:“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古人认为,一个人的言语非常重要,它是人的情感和思想的反映,以此可以判别小人与君子。因而,司马光把不谩语妄言看作是做人的根基。
苏轼在《司马温公行状》中评论司马光:“自少及老,语未尝妄。”[1]282《宋史·司马光传》几乎完全“移植”苏文,也是这样为司马光盖棺定论:“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宋史·刘安世传》载其:“登进士第,不就选。从学于司马光,恣尽心行己之要,光教之以诚,且令自不妄语始。”[7]司马光自己也做过多次表述。《辞知制诰第七状》中云:“臣天性朴騃,无他伎能。惟守信诚,是为操履。平居与等辈语言,犹不敢欺罔,况以奏牍闻于朝廷……”[5]74《再乞西京留台状》中云:“平生所守,不敢忘信。虽遇布衣,未尝妄语,况于朝廷,岂敢欺罔?”[5]330
司马光小时候,因为说谎话,受到父亲的批评。《邵氏闻见后录》记载:“光五六岁时,弄核桃。女兄欲为脱其皮,不得。女兄去,一婢以汤脱之。女兄复来,问脱核桃者,光曰:自脱也。先公适见之,呵曰:小子何得谩语!光自是不敢谩。”[8]从此,终其一生,司马光从不谩言妄语,建树了他的“诚”德。
2.言行一致——做人实诚。孔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公冶长》)正因为一个人始终言行一致是非常不易的,孔子才有如此感慨。司马光六岁起,“父兄教之书”。随着读书的深入,司马光愈益认识到“诚”乃获得端正品格、成为正人君子的必由之路。他19岁作铭文《勇箴》,写出“何为而正,致诚则正”的人生思考。他在其《迂书·三欺》中言:“君子所以感人者,其惟诚乎?欺人者,不旋踵人必知之;感人者,益久而人益信之。”[9]桓宽说:“言之非难,行之为难。”(桓宽《盐铁论·非鞅》)司马光难能可贵的是一辈子能够做到知之行之。
做人实诚,贯穿于司马光的大节小事中。比如“濮议”中的大节、卖马的小事等。“濮议”事件是英宗朝一件大事,既关涉礼仪,又关系皇帝声誉。在这件事中,司马光不惜拂逆英宗圣意,不惧与韩琦、欧阳修等执政叫板,不畏降职外放,坚持从实际出发,引经据典,反对英宗称其生父濮王为皇考,维护“礼法”之规制,卫护英宗“忠义”之令名。司马光退居洛阳时要仆人卖马,告诫仆人卖马时务必告诉买者此马“夏月有肺病”[2]183。
司马光为人之实诚,还体现在不隐讳自己之过。在司马光的仕宦生涯中,发生“屈野河西修堡”事件。该事件引发了宋夏间著名的断道坞之战。《司马光传》载:“ 从庞籍辟,通判并州。麟州屈野河西多良田,夏人蚕食其地,为河东患。籍命光按视,光建:‘筑二堡以制夏人,募民耕之,耕者众则籴贱,亦可渐纾河东贵籴远输之忧。’籍从其策;而麟将郭恩勇且狂,引兵夜渡河,不设备,没于敌,籍得罪去。光三上书自引咎,不报。”[10]仁宗至和二年(1055),司马光父亲的同年兼好友庞籍为河东路经略安抚使,出知并州,辟司马光为并州通判。司马光奉庞籍之命巡边。麟州的知州和通判向司马光建议在屈野河西修筑城堡保护屈野河西原本属于宋朝的良田。司马光认为该建议可行,就向庞籍报告了。庞籍同意了,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多种复杂的原因,引发了宋夏之战,结果西夏大胜,宋朝惨败,损失惨重。庞籍为保护司马光,“独承罪责”,被罢节度使(节度使是宋朝官员最高级别的荣誉头衔之一)知青州[2]267;麟州知州、通判也受到处理。而司马光改太常博士祠部员外郎直秘阁判吏部南曹,次年又迁开封府推官,司马光的仕途未受任何影响。此事本已了结,但司马光却“不依不饶”。先上《论屈野河西修堡状二道》,详陈本末事理,“伏望陛下察庞籍……忠赤……独治臣罪,以正典刑……”[5]18-19又连上三状《乞虢州》,虢州即今天的河南灵宝。虢州知州在宋朝的州长中排序不高,虢州的工作条件、发展前途与京师是无法比的。司马光父亲司马池曾受到降职处分就是知虢州,司马光希望以自我处分陈明“屈野河西”事件的真相,哪怕为此中断仕途擢升[6]266-267。
司马光为人之实诚,还体现在不贪冒别人之功。人皆熟知《资治通鉴》是在司马光主持下编撰而成的,司马光为此付出巨大心血。他说:“研精极虑,穷竭所有,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臣今筋骸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臣之精力,尽于此书……”[3]40-43
《资治通鉴》在当时就受到神宗的极度喜爱与肯定,在后世更是收获了无数的褒扬。但司马光对其助手刘恕、刘邠、范祖禹等贡献做出高度评价,丝毫不掠人之美。比如称赞刘恕:“编修《资治通鉴》,功力最多”,“博闻强记,尤精史学”,“十国五代之际,群雄竞逐,九土分裂,传记讹谬,简编缺落,岁月交互,事迹差舛,非恕精博,他人莫能整治。”[5]421
正是因为司马光做人实诚,才能赢得四朝人主信赖,为自己也创造了实现志向的有利条件。比如,司马光坚决反对神宗全力支持的王安石的新法,连上六状辞去枢密副使的任命,可是神宗对他没有任何芥蒂,还成全他的心愿。“乞就冗官,陛下俯从所欲,曲赐容养,差判西京留司御史台及提举嵩山崇福宫,前后六任,仍听以书局自随,给之禄秩……”[3]40司马光移书局于洛阳,十五年“坐享俸给,全无所掌”[5]331,专心地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
(二)诚,司马光做官之信条
儒家有重名的传统,重名是为了指实。孔子特别注重“正名”。每个“名”都有它的意义,代表着所指事物应该如此的标准[11]158。“名者,圣人所以纪万物也”[11]526,“制名以指实”[11]711。王安石说:“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天下之理得矣。”(《答司马谏议书》)名实相副是士人为人做事的原则,自然也是司马光做官原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官职为“名”,官员实际才德为“实”。
1. 司马光主张才德称位,坚决反对贪冒荣宠,窃位尸禄。在司马光的思想中,对“官”看得非常重要。认为它是治国理政、安民兴邦的要务。司马光在其奏议中,对之有过多次阐述。或概而言之,或从人主角度言,或从人臣地位言。“致治之道无它,在三而已。一曰任官,二曰信赏,三曰必罚。”[5]27“致治之道,任官最急。”[5]72“夫安危之本,在于任人。”[5]107“为政之要,在于用人、赏善、罚恶而已。”[5]112“人君之职谓何,臣愚以为量材而授官,一也……”[5]121“臣闻人主度才然后授任,人臣量能然后就职。是以上无旷官,下无窃位。”[5]21“明主商德而序位,忠臣量能而受职。”[5]71“臣闻人臣之义,陈力就列,不能者止。臣自从仕以来,佩服斯言,不敢失坠。”[5]223……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司马光以肫肫之情、以区区之忠强调这种思想是其“平生力学所得,至精至要,尽在于是”[5]229。从中,我们可以鲜明看到司马光做官思想。思想导引行动,司马光在自己仕途中严守这种做官信条。
2. 司马光个人严格践履才德称位的做官主张。司马光是在宝元元年(1038年)进士及第的,除奉礼郎华州判官。是年,司马光20岁,从此踏上仕途。他是元祐元年(1086年)去世的。是年,司马光68岁,时为尚书左仆射(俗说的宰相),他也是68岁升为尚书左仆射的。司马光仕宦奔走48年,仕途较为平顺,未曾经历大风大浪。倘若他不执着于自己的做官主张,他的宦途会更早腾达。司马光一生多次辞去令人羡慕的、士人企望的、十分清华的官职。司马光连上五状《辞修注》,连上九状《辞知制诰》,连上三状《辞龙图阁直学士》,三上《辞翰林学士》书……“今修注之官,日待黼扆,瞻望清光,仕进之涂,无此为美。”[5]21“窃以二职(笔者注:知制诰兼侍讲),文士之高选,儒林之极致。”[5]67“臣窃以唐室以来,士人所重清要之职,无若翰林。”[5]224另外,司马光还几次辞去要职。连上六状辞枢密副使,连上两札辞门下侍郎,连上三札辞尚书左仆射。
司马光辞职,尽管有多种理由,但主要原因还是认为自己的才德不称位。知制诰、翰林等清要官职,对辞采才思即文学禀赋能力要求较高;门下侍郎等要职对管理、钱谷、关防都需了解,对人的发展经济能力、统筹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高。司马光认为这都是他所短。他多次坦陈个人的长处与短处。“凡百事为,皆出人下,独于前史,粗尝尽心,自幼至老,嗜之不厌。”[3]37“臣性识庸昧,学术空浅,循涂平进,犹惧不称,况记注之职,士林高选。……岂敢不自揣度,贪冒荣宠。”[5]20“至于修起居注,自祖宗以来,皆慎择馆阁之士,必得文采闳富可以润色诏命者,然后为之。臣自幼及长,虽粗能诵习经传,涉猎史籍,至于属文,实非所长。”[5]22“自少及长,章句之学,粗尝从师,至于文词,实为鄙野。”[5]67“臣自幼少以来,虽稍曾读书,而禀性愚钝,拙于文辞。若使之解经述史,或粗有所长。至于代言视草,最其所短。”[5]225“禀赋愚誾,不闲吏事,临繁处剧,实非所长。”[5]19“自知才性疲驽,不任剧职。”[5]19“臣幸生承平之时,家世为儒。臣自髫龀至于弱冠,杜门读书,不交人事。仕宦以来,多在京师,少历外任,故于钱谷刑狱繁剧之务,皆不能为。况于军旅,固所不习。独于解经述史,及以愚直补过拾遗,不避怨怒……”[5]291“守事君之忠,怀爱民之心,不为欺罔,不涉妄邪,如此数条,臣敢自保。然烛理不明,见事不敏,度量偏隘,关防浅露。若位以元宰委之机务,分画措置,必有差违。”[5]396通过上述的摘录,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司马光的实诚之德,对自己不虚美,不隐“短”,也不矫情地一味谦抑,完全抹去个人的“亮点”。他恰如其分地对个人赢绌做出评价,然后选择他能胜任的职务,兢兢业业恪尽职守。
3.司马光以才德称位评判他人。司马光上书要求罢免的官员或举荐的官员都是以才德称位的标准为衡石。比如:要求罢免张方平秦凤路经略安抚使,治张方平之罪。张方平曾任秦凤路经略安抚使知秦州,在西夏犯边情报不实的情况下,上报朝廷,大举征调兵马,惊扰诸郡,结果虚惊一场。他论举张方平“怯懦轻易”“举措轻脱”“以贵倨自处”“传笑天下”[5]56;说张方平“其他材识,素无所长,止以文辞,至位于此。奸憸贪猥,士论共知”[5]66,是国家之危,不适宜为封疆大吏。要求罢王广渊直集贤院,因为王广渊“虽有文艺,其余更无所长。于士大夫之间,好奔竞,善进取,称为第一”。若王广渊除直集贤院“将何以使天下之人尚廉耻之节,崇敦厚之风乎?”[5]190司马光举荐张舜民充馆阁,说张舜民“才气秀异,读书能文,刚直感言,竭忠忧国”;举荐程颐,说程颐“真儒者之高蹈,圣世之逸民”,“力学好古,安贫守节,言必忠信,动遵礼仪”[5]367;举冯浩,因其“修己以谨,与人以诚,端良无邪,恬淡不竞。居常处众,敦有大容,临义居正,坚强不夺”[5]77。据史书记载,司马光将其一生所荐举之人集为一册,后人考论,失之者十不一二[2]182。由此可见,司马光做官主张之“管用”。同时,也折射出司马光“诚”德的价值意义。
三、司马光“诚”德之当代意义
司马光的“诚”德彪炳千秋,说明“诚”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尊崇敬服的品德,才会代有传承。在全国上下积极培育和践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当下,我们可以从司马光的“诚”德中获得启迪,这便是司马光“诚”德的当代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被凝练成24个字,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次。属于公民层面的价值诉求和价值目标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其中“诚信”是最基础的、有着基石作用的价值取向。人无诚信难立身,国无诚信难立威。同时,“诚信”的培育和践行也更为急迫。由于诸多原因,社会的方方面面诚信都曾严重缺失。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合同违约、背弃承诺、考试作弊、学术剽窃、履历造假、业绩注水等不胜枚举。虽然,近年这种诚信失却现象大有改观,但未能完全达到理想的状态。故而,我们希望借鉴司马光的“诚”德来为当下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提供补益。
司马光凭借他的做人之“诚”,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建立了君臣、上下级、同僚间的信任融洽的关系,为自己创造了实现人生远大目标的良好条件。他因而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士大夫“修齐治平”的人生理想,较好地完成“立德”“立言”之不朽而流芳的盛事。司马光依凭扎实的学问功底、名实相副的做官原则,令其在国子直讲、馆阁校勘、史馆检讨,知太常礼院、权知审官院,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学士等任上无不游刃有余。了解司马光之“诚”德,就是要学习司马光的做人之“诚”,打造个人的诚信形象;学习司马光的为官之“诚”,锻造过硬的谋生技能和创业能力;学习司马光诚信品德,提高我们的幸福感。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1.正确认知诚信的价值,牢固树立诚信是人生铁则的意识,打造个人的金字招牌。生活中我们看到有些人靠投机取巧、歪门邪道、钻营溜须、弄虚作假等获得所谓成功。但人生是算总账的,最终上帝的要归上帝,撒旦的要归撒旦。靠不诚信、不正当手段获取的东西最终要“还”的。比如,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于艳茹发表在《国际新闻界》2013年第7期的论文《1775年法国大众新闻业的“投石党运动”》,被学者论定几乎是全文抄袭。该刊编辑部决定5年内拒绝于艳茹的投稿,将其论文抄袭情况公告于刊物官网,并通报其相关单位。2015年1月9日北京大学召开第118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作出撤销于艳茹博士学位、收回学位证书的决定[12]。故而,我们要牢固树立诚信是个人的金字招牌、是个人的第二张身份证意识。当今社会是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社会,而市场经济社会是一个信用社会。在信用社会,不诚信的人“寸步难行”、诸多事情受到限制。比如广泛存在的“老赖”(欠人钱财却赖着拒不履行法院生效判决的债务人,俗称“老赖”)现象,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痼疾,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为了有效治理“老赖”,最高人民法院多次发文,数次集中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进行公开,建立了网上的“老赖”黑名单系统。这样“老赖”无法乘飞机、坐高铁,无法在银行贷款,无法出国,子女无法就读高收费的私立学校等。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13]加之,当今社会已进入大数据时代,任何的不诚信都会在信息技术这面“照妖镜”下原形毕露,诚信已经成为人畅行天下之“硬软件”“护身符”。
2. 正确认知诚信的价值,牢固树立真才实学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意识。一谈诚信,人们往往立即想到诚信是一种道德观,其实诚信还是价值观和世界观。就个人而言,认识诚信的价值观作用,可以对自己的方方面面发挥导向作用。比如,会确立真才实学是个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柢意识。需要强调的是,我们所说的真才实学不是仅指高学历高职称高创造力,真才实学还包括扎实的过硬的能够胜任“三百六十行”的职业技能和发展素养。像马云、马化腾、李彦宏似的时代弄潮儿,当然具有真才实学;火箭“心脏”的焊接人高凤林、精准隧道爆破技师彭祥华、制造商飞大飞机的钳工胡双林毫无疑问也是具有真才实学的人。真才实学与人的关系极为密切,关乎人的生存质量、发展机遇、提升水平等。就如俗话所说,“空口袋难以自立”“没有金刚钻揽不上瓷器活”。滥竽充数式的南郭先生可以侥幸混一时而绝不会幸运地骗一世。在今天各行各业越来越追求效益最大化,对人的考核越来越精细化的背景下,“花拳绣腿”“绣花枕头”“羊质虎皮”之流很快就会像砂砾一样被时代的大浪淘去。诚然人的禀赋、背景、机遇有差异,不是人人都能成为马云、彭祥华似的人,但社会发展愈来愈快,社会的分工愈来愈细,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领域。无论从事什么职业,要想工作出彩、要想绩效突出,都离不开个人的真才实学与奉献付出。这就要求我们诚实地对待文化知识学习、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怀着脚踏实地、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态度,用心吸收各种知识并积极地予以转化,变为个人的综合能力和合理的知识结构。人在世间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当人的生存需要满足后,人会追求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需要。真才实学会变成幸运女神,给人带来机遇。王伟的出彩人生生动诠释这个道理。随着中国自主制造的大飞机下线,钣金工王伟走进了公众的视野。王伟手工敲击的舱门,误差要求在25丝也就是0.25毫米以内,王伟完全达到了。然而王伟曾因为20世纪80年代民用飞机生产线陆续下马而下岗。为了谋生他开起了货运出租车。闲暇时间,他依然苦练钣金手艺。当政府把自主设计制造大飞机再次列入日程后,王伟重新“归队”,很快展露出精湛的钣金技艺,成为中国商飞集团大飞机建造团队中的一员。
3.正确认知诚信的精神价值,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幸福感。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事业成功,也与人的幸福感呈正相关性。人的社会性决定人在世间必须和各种不同的人进行交往,因而形成不同的活动圈子,如同事圈子、亲友圈子、乡党圈子、合作伙伴圈子等。这样,势必要建立多种人际关系。尽管人际交往的原则有多条,诚信原则被称作人际交往的金律。人际交往主体如何恪守这条金律呢?最简单的理解、最直接的做法就是以善良心性待人接物,做人做事光明磊落,即韩愈所说的“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与孟尚书书》)。生活中,我们时时处处以善良心性律己、待人、行事,就会赢得他人信任,自然也会得到他人诚信的回应,和洽人际关系就得以建立。总之,以诚信交人、以诚信处事,人际关系才能实现良性互动,人际交往才能深入持久,才会形成互帮互助、永续发展的、“亲诚惠容”效应,营造天时地利人和的干事创业优良环境,助推人生成功、提升人的幸福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不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料、获得支撑。我们要进一步挖掘司马光其人、其言蕴含的光辉价值,使之与时代契合。
[1] 苏轼.苏东坡全集:中[M].邓立勋,编校.合肥:黄山书社,1996.
[2] 张春香.司马光研究文萃[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3] 司马光.司马光文[M].黄公渚,选注.上海:商务印书馆,中华民国二十四年.
[4] 顾永新.欧阳修学术研究[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5] 司马光.司马光奏疏[M].王根林,点校.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6.
[6] 赵冬梅.司马光和他的时代[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7] 宋史·刘安世传[EB/OL].[2016-07-09].360问答.
[8] 李金山.司马光:自信不疑的保守派[M/OL].[2016-07-09].超星百万电子图书.
[9] 司马光.迂书[M/OL].[2016-07-09].http:∥www.3566l.6m/news/qdpn/3856025.html.
[10] 宋史·司马光传[EB/OL].[2016-07-09].http:∥www.confucianism.com.cn/html/Lishi/10185858.html.
[11]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 诉北大要求恢复博士学位,于艳茹开庭日称要摘掉学术混混帽子[EB/OL].(2015-10-14 )[2016-07-09]. 澎湃新闻网(上海).
[13]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2016-07-09].http: www.gov.cn/jrzg 2013-11/15/content_2528179.htm.
Briefly on SIMA Guang′s Virtue of "Integrity" and Its Contemporary Significance
WANG Jingbing1,YAN Lingbo2,ZHU Yingyuan1
(1.TaiyuanUniversityofTechnology,Taiyuan030024,China;2.SchoolofJournalismandCommuni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10119,China)
SIMA Guang was honored as "a perfect man in Song Dynasty" and his virtue of "integrity" has been recorded in history books. This paper, elaborated on his virtue of "integrity"from "integrity"in being a man and being an official, which may offer much inspiration about integrity in the contemporary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socialist core values. In modern times, people should establish the awareness of considering integrity as the golden rule of life, real ability and learning as the cornerston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as well as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so as to improve happiness of life.
SIMA Guang;integrity;way of being a man and an official;socialist core values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西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163250017-s);山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晋商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之阶段性成果。
2016-09-09
王晶冰(1966-),女,山西运城人,太原理工大学期刊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朱颖原(1968-),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12.025
K09
A
1008-6285(2016)12-01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