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精神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2016-04-13黄秀玲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大学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黄秀玲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大学精神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黄秀玲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面临着复杂的精神文化危机。大学精神是高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一致性。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需要以大学精神作为有效切入点,通过优化教学环境、重构教学课堂、回归社会现实等,建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

[关键词]大学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DOI] 10.16396/j.cnki.sxgxskxb.2016.02.009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特别强调“要建设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不断推进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等改革,但大都没有将学生的内心关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合一,也难以真正实现学生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强调的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的培养,要想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必须寻找一个有效的切入点。大学精神是贯穿于大学发展过程始终、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长时期凝聚积淀而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和共同性的价值理念、精神追求,它是大学独特气质的体现,也是大学历史和大学文化的精髓[1]。研究大学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之间的联系,并运用大学精神的导向作用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对于我们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精神文化危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的主要阵地和重要手段,以培养大学生全面健康人格精神和朴素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使命。但是,伴随社会转型加剧、社会思潮多元化和大众文化冲击,大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情感发生了悄然变化:他们的理想信念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怀疑滋生了,这一切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发展与创新,面临前所未有的精神文化危机。

(一)社会转型期困境凸显削弱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认同

当代中国社会基本完成由封闭的计划经济向开放的市场经济转型,正快速融入世界现代化历史进程,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国家几百年的发展路程,实现了工业化与信息化两次现代化的协调推进。在取得这一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数十年积聚起来的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各种矛盾和困境。如腐败现象、就业难、看病难、教育公平、高房价、分配不公、发展不平衡等社会热点问题,既是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是大学生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疑释惑的问题。大学生思想敏锐、富有激情、关注时事,对当前的社会状况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当马克思主义的高屋建瓴遭遇社会现实困境时,马克思主义的当代适应性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特别是当马克思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现实产生一些不相协调的局面时,更令不少大学生无法理解。例如,马克思基于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以及由此产生的种种不良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后果,提出了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合理性描述。马克思认为:“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受屈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2]273恩格斯指出:“社会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让位于按全社会和每个成员的需要对生产进行的社会的有计划的调节。”[3]可见,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市场经济的存在与共产主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2]281的联合体的价值观是相违背的,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要消灭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经济的。这一点明显与当前中国深入发展的市场经济是相悖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大学生完成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后,能否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共同理想,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准确地说,其评价核心是学生愿不愿意、信不信,能否真正转换为内心认同,即教学内容能否由“入耳”至“入心”。显然这种教育效果需建立在亲身感受的直观的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很难通过直接的课堂教学一教而会。“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4]因而,能否结合我国发展实际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和适应性,关系到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也直接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魅力。

(二)多元社会思潮模糊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社会思潮是对主体政治意识、政治价值观的反映,将社会环境中的现实问题以思想理论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5]。经济全球化席卷而进、信息网络化发展迅猛、经济体制变革深刻、社会结构变动剧烈、利益格局调整深刻,使得当今中国社会呈现明显的双重性特征:社会优化与社会弊病并重、社会进步与社会代价共存、社会协调与社会失衡同在、充满希望与包含痛苦相伴[6]。诸多复杂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带来了多元的社会思潮,深深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社会意识和文化观念。马立诚认为,当代中国存在八种社会思潮,即除了居于主导地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外,还有老左派思潮、新左派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民族主义思潮、新儒家思潮和民粹主义思潮。各种社会思潮为争夺话语权扩大社会影响,总是把关注、传播和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热点问题作为其吸引更多民众的主要途径,披上“为民代言”的外衣,具有较强隐蔽性和迷惑性。多元社会思潮是社会变革进步的必然产物,其进步与退步共存,积极性与消极性相生。如新自由主义强调私有化和彻底的个人自由,否认公有制,认为公有制造成了资源浪费、机构臃肿、效率低下、腐败横生。而党的十八大后暴露出的国有企业“以权谋私、权钱交易、利益输送等腐败现象和变相瓜分侵吞国有资产现象”[7],变相增加新自由主义的说服力,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只要中国社会双重性特征存在,社会思潮多元化必然存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和冲击也必然存在,而且对大学生的迷惑、冲击和碰撞更是不可避免。20世纪90年代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遭遇重大挫折,世界上只剩下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古巴五个社会主义国家;相反,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却获得历史上黄金发展时期,呈现繁荣的勃勃生机,其政治制度与价值体系触角遍及世界各地。这些现象导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信念心生困惑。因而,能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正确区分批判各种社会思潮,最终有力论证马克思主义关于“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的结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键问题。

(三)大众文化迷惑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作为与“精英”相对的历史概念,“大众”主要指现代化发展中涌现出的城市平民与普通劳动者。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大众群体的个性化思想和行为迫切渴望得到释放,进而发出属于自身社会阶层的文化符号和文化声音。因而,大众文化是“以文化产品为特征,以现代传媒为载体,反映大众生活、为大众喜闻乐见并得到广泛流传的精神活动和成果”[8]。

“互联网+”时代,依托现代印刷技术和先进的媒介手段,大众文化空前发展,打破了权威话语权的绝对地位,是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的反映。但是大众文化的出现和发展,也有负面效应,尤其是意识形态领域,其客观上消解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影响力的同时,又无法建立起科学的价值观导向,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遭遇和产生严重冲击和混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设立以来,就代表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因而备受大众文化的冲击。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向成熟期的上升阶段,他们朝气蓬勃,拥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可塑性,对任何一种文化都能表现出鲜明的理解力和接受力。大众文化注重感性地反映大众生活,具有通俗性、平民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等功能与特点,能与大众群体产生共鸣并获得认同。作为大众成员之一,大学生容易作为客体在消费、娱乐大众文化中获得轻松快感,进而作为主体通过QQ、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解读、传播大众文化,实现主客体的自我统一。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生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未成型,易受社会环境影响,难以批判性地理解各种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容易全盘接受,容易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融合互动与对立排斥中迷失方向,混淆价值取向。

综上可知,精神文化危机是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和创新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将大学精神有针对性地提炼,并作为重要教育教学资源对大学生进行主动影响和引导,更能在潜移默化中消除大学生先入为主的不信任态度和反叛立场,进而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互信机制。

二、大学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有效切入点

大学精神历经长期沉淀、碰撞和选择,是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鉴西方教育思想相交流和整合的结果。大学精神作为高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和信仰追求,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现创新的必要前提和有效切入点。

(一)大学精神引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向

梅贻琦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蔡元培认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精神决定着对“大学是什么、大学应当做什么和大学应该怎么做”的理性抉择和实践追求[9]。可见,大学自创立之日起,就以精神之立为大。大学精神包含着重要的精神意蕴:“以人为本”的育人精神、“学术自由”的治学精神、“厚德载物”的德治精神等等。大学精神形成之后,就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起到导向、激励、凝聚和塑造的作用,引领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方向。第一,坚持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怀,发挥爱国主义强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第二,立足时代特点,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第三,坚持共同的价值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四,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机制,实现学生人格的真正成长。

(二)大学精神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

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关键在于它的实践性、开放性及与时俱进,在于它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但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却普遍存在着能动性、感染性和互动性不强的问题。究其主要原因如下。第一,教学内容脱离大学生现实思想状况。大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具有多样化的需求和个性化的思想,需要更多的人文关怀与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视知识灌输传授,强调理论合理性与正确性的阐述,却难以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无法进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降低了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认同。第二,教师自身的迷失无法实现言传身教。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整版刊发了一封公开信《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引发了全国热烈反响,信中指出大学课堂上的老师有的缺乏理论认同,用戏谑的方式讲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的缺乏政治认同,传递肤浅的“留学感”,认为中国应该走西方道路;有的缺乏情感认同,把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变成课堂上的牢骚。教师自身的迷失无法正确引导大学生的矛盾和困惑,甚至会引发更加负面的效应。第三,教学方法缺少启发,逐渐丧失了教育魅力。“教育学是使人们合乎伦理的一种艺术。它把人看做是自然的,它向他指出再生的道路,使他的原来天性转变为另一种天性,即精神的天性。”[10]因此,教育必然注重方法的运用和创新,以实现“天性”顺其自然地“转变”。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以灌输范导为主要教学手段,忽视教师与学生的言语交流、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汇。大学精神依托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史,结合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不断整合创新,内容丰富,有效地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通过有形无形的载体,在生动活泼的形式中,润物细无声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染力、渗透力和影响力。

(三)大学精神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任何学生都生活和学习在特定的校园氛围中,大学精神融汇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汇了中西方文化精髓,是大学师生的精神食粮和情感家园。 第一,大学精神重视对大学生道德纪律的陶冶规范,能有效推进学风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单纯的专业知识传授,而是实现学生思想观念的全面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政治素质和道德品格的提升。大学精神通过校园文化、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以及校风校纪的传承、启迪、熏陶、激励和规范,形成一定的精神追求,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影响,促进学生从“要我学”向“我要学”“我想学”的转变,从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影响力和感召力。第二,大学精神重视向大学生传递大师精神,能激发学生的尊师爱校情感。中国教育是基于几千年文明史形成的,近代大学教育尤其具有明显的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综观各所高校,总是注重将形象高大、博学多才、亲切感人的大师精神形象化为通俗故事,运用具体的情节和场景描述,凝聚精气神,使教育思想潜移默化地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易于形成共同的价值认同,有助于自我约束,提升人文素质。

三、大学精神视阈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体系的建立

大学精神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影响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深层也有表层的。因此,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必须多管齐下,建立“内外兼修”的创新体系。

(一)优化教学环境:凝练大学精神核心元素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内核,大学要通过大学精神的培育弘扬,不断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环境,使身处其中的大学师生感受轻松向上和谐的校园氛围。首先,以校史为历史积淀,树立大学精神自信。校史是“学校演变发展的历史”[11]。通过校史研究,我们能触摸到近现代大学发展、演变、改革中一个个鲜活的大师形象,感悟到大学即便是在抗战艰难时期依然人才辈出的难能可贵,体会到诸如西南联大、清华、北大、南开等大学在世界高等教育中的地位,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其次,以校训为引导,促进大学精神内化。校训是“学校确定的对全体师生员工具有指向和激励意义的、体现学校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的词语或名言”[12]。大学应根植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大学历史,结合现代文明,形成意蕴深刻的校训,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社会中持之以恒践行,使校训成为广大师生行为准则和精神引导。再次,以优美和谐的校园物质文化为载体,培养大学精神认同。高校应加强对校园环境建设规划布局,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有机渗透其中,使校园各项设施实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例如,教学楼、图书馆等悬挂的名人画像、名言警句,定期更新的主题宣传栏、主题文化墙等,都暗含完善人格、砥砺品德、行为规范等隐性教育功能,能引导大学生积极向上,激励学生为实现人生理想而奋斗。最后,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平台,开展校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成大学精神体验。校园实践活动具有价值导向明确、吸引力和感染力强的特点,通过组织红歌比赛、主题演讲、社团活动、学生党员争优创先等实践,在互动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情和热情,形成内在精神驱动力。

(二)重构教学课堂:营造民主、开放、平等对话氛围

社会是自由的人组合而成的。大学精神强调“德治、自由、自治、爱国”[13],“自由精神是大学精神灵魂之所在,也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之根基”[14]。自由精神内在包含着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的民主和自由,即学生具有选择专业、课程的自由,参与社团活动的自由,与教师共同研讨的自由,评价教师的自由。可见,学生是活跃的校园主体,而不是呆板的教学受体,必须基于大学精神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建构以对话、合作为基础的课堂秩序。首先,拓展教学内容的多元维度。意识形态性、科学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必然具有政治课、思想品德课与文化知识课三个教学维度。政治课意味着教学中必须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思想品德课教学意味着教学不是简单地要求学生背诵概念、名词、原理,而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以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经验为理论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文化知识课意味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世界形势、国内现实和党情变化进行客观全面分析。其次,提升教师人文素质和道德素质。教学内容的拓展要求教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讲清讲透,因而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理论学习,提高对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认识。同时,教师要有底线和立场意识。教师自己都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如何让学生建立对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呢?最后,创新教学方法。面对注重自我、价值多元的90后大学生,不能用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强调对错标准,而应通过比较分析、案例阐述等方法,让学生多维度立体地接触事实,引导学生在思想交流碰撞中用正确的价值观立场和方法去分析,从而提升对错误思想的免疫力。

(三)回归社会现实:增强马克思主义现实性与适应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内核,具有鲜明的合法性、科学性、完整性和主导性。但科学的理论只有与客观实际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旗帜作用。在社会转型时期困境凸显的背景下,面对多种社会思潮和大众文化的冲击,面对多样的文化传播媒介、多彩的文化传播类型以及多元的文化传播特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运用精英文化主导性优势的同时,必须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诠释、分析、解决社会现实、社会热点难点的能力,在“接地气”中壮大课程教育教学生命力。

同时,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又要在迅速多变的现实中反思马克思主义,即坚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具体原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首先,从宏观角度理解、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尤其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全面论证马克思主义是反映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体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指导思想和理论武器。其次,从微观角度结合大学生社会困惑和生活实际理解、把握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第一,马克思主义是开放的科学体系,需要不断发展,而不是一成不变的。“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15]党的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正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市场作为资源配置手段,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导资源有效合理的分配,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第二,客观评价社会主义实践的失误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由于缺乏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党犯了不少“左”和右的错误,既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蒙受尘垢,也给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巨大伤害。第三,直面现实中的敏感话题和矛盾。通过讲“真话”“新话”“家常话”等贴近学生实际的语言,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解答问题,树立理论自信。

大学精神是个厚重而永恒的话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也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充分发挥大学精神的优势,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面契合,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新选择。

[参考文献]

[1]张春男.浅析大学精神的内涵[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4):169-172.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 恩格斯.反杜林论[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19.

[4]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5.

[5] 王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新变化[J].人民论坛杂志,2014(30):36-38.

[6] 郑杭生.改革开放30年:快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从社会学视角看中国社会的几个显著特点[J].社会科学研究,2008(4):1-9.

[7] 刘智峰.国有企业腐败现象的三大危害[J].前线,2015(3):39-41.

[8] 杜君,嵇景岩.大众文化的意识形态功能[J].学术交流,2015(5):205-208.

[9] 郭秋平.大学精神与大学责任[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9):47-51.

[10] 黑格尔.法哲学原理[M].范扬,张企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7:170-171.

[11] 高天明.大学校史与现代大学精神[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5):18-23.

[12] 韩延明,徐愫芬.大学校训论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5.

[13] 李玉胜.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本土化:以民国名校长为视角[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40-143.

[14] 王跃平.按“逻辑自治”法则解构大学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2003(5):28-32.

[1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406.

Innovation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University Spirit

HUANG Xiuling

(CollegeofMarxism,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350002,China)

[Abstract]Nowadays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is confronted with complex spiritual and cultural crises. University spirit is the cor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belief pursuit of the university, and it has a high degree of consistency with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the course, university spirit must be taken as the effective entry point, and to construct the innovation system for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means must be taken including the optimization of teaching environment, re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classroom, returning to social reality, etc..

[Key words]university spirit;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innovation of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6)02-0034-05

[作者简介]黄秀玲(1979-),女,福建漳州人,福建农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收稿日期]2015-10-23

*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项)“大学精神重塑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研究”(JAS14991)最终成果;福建农林大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提升项目研究”(111414021)之阶段成果。

猜你喜欢

大学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
关于大学和大学精神的思考
大学精神的培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路径与策略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艺术探究
基于综合能力测评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卷考试改革
大学精神培育是提升高职院校软实力的必要途径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