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题要勤于“走自己的路”——以一类中考题为例
2016-04-1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李玉荣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 李玉荣
研题要
勤于“走自己的路”——以一类中考题为例
☉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李玉荣
我们知道,数学课堂教学的素材主要有“教材知识”和“各类题目”两部分构成,而题目又直接体现了数学知识的运用和应用,可以这样说,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成长主要是通过解题水平来体现的.因此,要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教师必须具有研题的能力.所谓研题,一般指教师在题目教学前、题目教学中、题目教学后对题目自身及解法做的研究工作,它既是数学教师日常教学的一项基本工作,更是永无止境的一门必修课,优秀的数学教师,无一例外都是研题的行家里手.本文围绕一类中考题谈谈教学前研题的思考与认识.
近几年的中考几何命题出现一种现象:有难度的几何题都会设置一些铺垫,虽然命题者的用意是体现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设计合理的铺垫也的确对学生解题有所帮助,但设置的铺垫通常仅仅是命题者预设的解题思路,无疑局限了考生的思维,使其他解法(或许更好)无法施展.作为教师,在接触此类问题时,不能按部就班、就提论题,需要潜心研题,走自己的路——题目铺垫合适吗?还有更好的解法吗?努力使题目的功效最大化.
例1(某市中考模拟题)已知,在△ABC中,∠ABC=45°,D是BC上一点,∠ADC=60°,且CD=2BD,将△ADC沿AD翻折,使点C落在点C′处,
(1)求证:BC′⊥BC;
(2)求∠C的度数.
标准答案:(1)如图1,取DC′的中点M,连接BM.
图1
图2
由翻折知∠ADC′=∠ADC=60°,C′D=CD,所以∠BDC′=60°.因为CD=2BD,所以C′D=2BD,所以MD=BD,所以△BMD为等边三角形.
所以∠MBD=∠MDB=60°,BM=MD=MC′.
所以∠C′BM=∠C′=30°.
从而∠C′BD=90°,故BC′⊥BC.
(2)如图2,作AE⊥BC,AG⊥C′D,AF⊥BC′,垂足分别为E、G、F.
由(1)知∠ABC′=∠ABC=45°,所以AF=AE.
又∠ADC′=∠ADC=60°,所以AG=AE,故AF=AG.
从上面的解题过程看,命题者设置了铺垫的第(1)小题,然后利用第(1)小题得到的一些结论来解决第(2)小题,但是我们看到铺垫的第(1)小题自身也并不容易,且与第(2)小题的联系并不十分明显.因此,教师需要研题:直接求解第(2)小题需要先作翻折变换吗?怎样更合理地利用题中的两个特殊角“∠ABC=45°,∠ADC=60°”?实际上,容易想到的自然解法是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
图3
另解:如图3,作CH⊥AD于点H,连接BH,则∠HCD=30°,所以CD=2DH=2BD,所以BD=DH,从而∠HBD=∠BHD=30°.
又∠ABC=45°,所以∠ABH=15°.
又∠BAD=∠ADC-∠ABC=15°,所以AH=BH.
又∠HCD=30°=∠HBD,所以CH=BH=AH,所以∠ACH=45°.
从而∠ACB=∠ACH+∠HCD=75°.
评注:此解法通过添加恰当的辅助线,将问题转化为求∠ACH即可,解法简洁,学生更易于接受.对难题设置铺垫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但铺垫必须精心设置,对学生解题才能真正有所帮助,题目自身的价值才不会丧失.一般而言,当一个题目偏难且解法唯一时,设置铺垫才有必要,否则还是应把思考留给学生,让学生在思考中展示自己的数学潜能,体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
例2(2015年南京市中考题)如图4,AB∥CD,点E、F分别在AB、CD上,连接EF,∠AEF、∠CFE的平分线交于点G,∠BEF、∠DFE的平分线交于点H.
(1)求证:四边形EGFH是矩形.
(2)小明在完成(1)的证明后继续进行了探索.过点G作MN∥EF,分别交AB、CD于点M、N,过点H作PQ∥EF,分别交AB、CD于点P、Q,得到四边形MNQP.此时,他猜想四边形MNQP是菱形,请在如图5所示的框图中补全他的证明思路.
图4
图5
因为AB∥CD,所以∠BEF+∠DFE=180°,
因为∠FEH+∠EFH+∠EHF=180°,
所以∠EHF=180°-(∠FEH+∠EFH)=180°-90°=90°.
同理可得∠EGF=90°.
因为EH平分∠BEF,所以∠FEH=∠BEF.
因为点A、E、B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AEB=180°,即∠AEF+∠BEF=180°.
所以四边形EGFH是矩形.
(2)(答案不唯一)由AB∥CD,MN∥EF,PQ∥EF,易证四边形MNQP是平行四边形.
要证MNQP是菱形,只要证MN=NQ.由已知条件FG平分∠CFE,MN∥EF,故只要证GM=FQ,即证△MGE≌△QFH,易证GE=FH、∠GME=∠FGH.
故只要证∠MGE=∠QFH,易证∠MGE=∠GEF,∠QFH=∠EFH,∠GEF=∠EFH,即可得证.
毋容置疑,这是一道设置新颖、独特的中考题,命题者将一道“证明四边形MNQP是菱形”的题目设置成两个问题,先证明四边形EGFH是矩形,再给出一个留有“空白”的证明思路,让考生补全,体现了过程性原则,意在考查学生做几何题的分析能力.作为教师,教学中对这道题仅仅如法炮制是不够的,需要做的研究是:能用其他更简洁的方法直接证明四边形MNQP是菱形吗?
另证:易证四边形MNQP、MNFE、PEFQ都是平行四边形,所以MN=PQ,ME=NF,PE=QF.
因为EG平分∠AEF,所以∠GEF=∠MEG.
因为MN∥EF,所以∠GEF=∠MGE,所以∠MEG= ∠MEG,所以ME=MG.
所以平行四边形MNQP是菱形.
评注:此证法无需先证明矩形,也无需证明全等三角形,只需利用“平行线+角平分线产生等腰三角形”这一基本图形,问题轻松获解,带给学生的是一次思维的“震撼”,如果再适当安排一些类似习题给学生练习,效果更加明显.
例3(2015年江西省中考题)我们把两条中线互相垂直的三角形称为“中垂三角形”.例如,图6,图7,图8中,AF、BE是△ABC的中线,AF⊥BE,垂足为P.像△ABC这样的三角形均为“中垂三角形”.设BC=a,AC=b,AB=c.
图6
图7
图8
特例探索:
如图7,当∠ABE =30°,c =4时,a =_______,b = _______.
归纳证明:
(2)请你观察(1)中的计算结果,猜想a2、b2、c2三者之间的关系,用等式表示出来,并利用图8证明你发现的关系式.
拓展应用:
(3)如图9,在▱ABCD中,E、F、G分别是AD、BC、CD的中点,AB=3.求AF的长.
图9
(2)a2+b2=5c2(过程略).
(3)方法一:如图10,设AF、BE交于点P,取AB的中点H,连接FH、AC.
因为E、G分别是AD、CD的中点,F是BC的中点,所以EG∥AC∥FH.
又BE⊥EG,所以FH⊥BE.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所以AD∥BC,AD=BC.
所以AE=BF,AE∥BF,所以AP=FP.
所以△ABF是中垂三角形.
图10
方法二:如图11,设AF、BE交于点P,连接AC、CE,延长CE、BA交于点H.
因为E、G分别是AD、CD的中点,所以EG∥AC.
又BE⊥EG,所以AC⊥BE.
显然△AEH≌△DEC,所以HE=CE,HA=CD=BA,所以BE、CA是△HBC的中线,所以△HBC是中垂三角形.
所以BH2+HC2=5BC2,即所以HC=8.
图11
这是一道中考压轴题,题目先定义了“中垂三角形”,然后从特例探索到归纳证明,为学生解题设置铺垫,最终应用发现的结论解决第(3)小题,题目的命制特色鲜明,梯度合理,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践行了《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但从第(3)小题的解答过程看,怎样构造“中垂三角形”并不容易.如果将此题作为例题教学,除了按部就班地讲评方法,能否进一步引导学生不走命题者提供的思路,直接求解第(3)小题呢?笔者在课前做了研究:要求AF的长度,一般会想到作垂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解,注意到BE⊥EG,联想到一个与相似三角形有关的基本图形——“一线三直角模型”,可分别过点B、G作AD的垂线,得到如下解法:
方法三:如图12,分别作AH⊥BC,BM⊥AD,GN⊥AD,H、M、N为垂足,则AH=BM,HB=AM.
易证△BMA∽△GND,△BME∽△ENG.
图12
评注:模型思想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10个核心概念之一.在本题中,根据图形特点,构造直角三角形、构造相似三角形求解朴素、自然,是几何图形中计算线段的“通法”或“模式”.章建跃博士曾在《中小学数学》中撰文《注重通性通法才是好数学教学》.罗增儒教授在《数学解题学引论》中也指出:“典型模式就像建筑上的预制构件,也是思维的基本模块,本质上是一种标准化设计,即将陌生的问题转化为标准的问题,然后用标准的程序去解决它.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基本问题’的思想是这一策略的重要表现,积累基本问题也就成为提高这一策略效率的捷径,比如,在几何上有解题的‘基本图形法’,即将一些典型的图形彻底剖析,遇到一个新的图形时,或者将其补充成一个基本图形,或者将其分拆为几个基本图形,然后在基本图形的框架内加以解决.”
教学前的研题,有助于课堂教学中选用例题、习题,使知识的运用更具有针对性,有助于教学中有的放矢地启发、引导和点拨,使教学更有效.教师对现成的题目及标准答案应持尊重但不迷信的态度,善于研究,勤于走自己的路,努力挖掘题目的内涵、揭示问题的本质,通过研题让学生受益、促自己提升,实现教学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