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复习课效率的选题策略:由重“量”转向重“质”——“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磨课实录及思考

2016-04-13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陶丹周思波刘佳艳

中学数学杂志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选题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 陶丹 周思波 刘佳艳



提高复习课效率的选题策略:由重“量”转向重“质”——“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磨课实录及思考

☉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陶丹周思波刘佳艳

复习课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归纳总结的作用,是教师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的重要教学方式.但是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教师对复习课的讲解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复习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追其原因,主要在于教师执着于题海战术,一昧追求习题的数量,遇到有价值的题便添加到自己的复习题单上,使得整节复习课由习题堆砌而成,缺少层次性和针对性.学生虽然做了很多练习,但是习题的质量不高,依然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因此,习题选择由重“量”转向重“质”,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关键.

本次笔者有幸在一所中学参与了“一元二次方程”复习课的磨课活动,见证了一节高效复习课的诞生过程.下面笔者将以此磨课活动为例,说明在习题选择时如何由重“量”转向重“质”来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一、磨课过程

本节复习课主要有三部分内容:概念、解法、根的判别式.针对本次磨课活动实际开展过程,笔者选取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也是讨论次数最多的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的教学片段来做详细介绍,与读者分享磨课收获.

1.第一次上课片段及磨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一元二次方程的相关概念后,紧接着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师:使一元二次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那么求解的方法有哪些呢?

生:因式分解法、配方法、直接开平方法、公式法.(同时教师将四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

练习一:请为下列方程选择最佳解法(不解方程).

①2(x-3)2-18=0;②x2-4x=1;③3x2-2x-1=0;④3x2-4x-5=0;⑤a2-4a+3=0;⑥2x2-3x-5=0.

教师抽学生回答每一个方程选用什么方法.

生:①用直接开平方法,②用配方法,③④用公式法,⑤用配方法,⑥用因式分解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四种方法的使用条件.

练习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①(3x-1)2=1;②x2-4x-1=0;③x2+x-1=0;④x2-15x-16=0.

四名学生在黑板上解答,教师讲评.一至四题分别对应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部分学生第二题选用的公式法,个别学生四道题全都使用公式法.

练习三:选择适当的方法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

①2x2-16=x2+5x+8;②(x-2)2-4x+6=12;③(3x-1)2+ 3(3x-1)+2=0;④4x2+4x+1-4a2+4ab-b2=0.

学生在导学题单上解答,大多学生都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全部计算出来.教师选四位同学的答案用投影仪展示,进行讲评,强调③④题利用整体思想求解.

第一次磨课:总的来看,本部分设计思路合理,学生练习了不同形式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解,同时教师强调了整体思想在解方程中的应用,但是题量设置过多,用时多达20分钟,以致第三部分预设的习题没有处理完.经磨课组教师的讨论做出了如下修改:

(1)本部分共设置了三组练习:判断解法、基本形式的方程求解、稍难题型方程的求解.但是练习一判断解法从整体设计来看显得分量不足,并且在此题上用时过多.因此可将其与练习二合并,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判断,这样即节省了时间又完成了任务,减少了“量”却提高了“质”.

(2)练习三中的①②题相比练习二只多了一个化为一般形式的步骤,没有突出考查重点.练习三中③④题考查的都是整体思想,可精简为一个题.

2.第二次上课片段及磨课

练习一: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①x(x-5)=16;②(3x-1)2=9;③x2+x-1=0;④x2-4x=1.

教师选四名同学在黑板上完成练习一,并讲评.

第①题学生选择的是因式分解法.教师核对答案,并让学生回忆什么形式的方程选用因式分解法简便,学生思考得出结论:A·B=0的形式.

第②题学生选用的是直接开平方法.教师核对答案并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此方法的方程形式:(x+m)2=n (n≥0)或(x+a)2=(x+b)2.

第③题学生使用的是配方法.教师核对答案后提问是否有同学用的其他方法.有学生回答使用的是公式法,并说明了原因:“这个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用配方法会出现分数,不好算,所以用公式法简便一些.”

第④题学生使用的是配方法.教师核对答案,引导学生总结出使用配方法的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偶数,即x2+2kx+n=0的形式.

练习二: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学生在导学题单上解答,教师巡视解疑.4分钟后选取一位学生的题单用投影仪展示,分析解答过程.第①题学生将3x-1看做一个整体,考虑到用整体思想求解.第②题该学生忽略了根号下的被开方数必须大于等于0,因此没有舍去x=2这个根,造成错误.第③题学生直接去了绝对值符号,没有分类讨论,得到的答案不完整.通过讲评教师强调整体思想、条件方程要验根、分类讨论思想.

第二次磨课:本环节用时16分钟,相比第一次课有所提高,但仍有问题需要解决.

(1)练习一的第③题x2+x-1=0,系数简单,难度较小.结合学生平时的作业发现,部分学生在解分数系数方程时容易出错.因此可以将此方程的系数改为分数,加大解题难度.这样既丰富了题目类型,又通过练习查漏补缺.

(2)在练习二中,第①题(3x-1)2+3(3x-1)+2=0考查的是整体思想,通过两次教学反馈发现此题难度不够,可修改以提高难度.这样有梯度地上升,让学生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阻力,同时又在“跳一跳就能够着苹果”的范围内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第三次上课片段及点评

练习一:请选择适当的方法解方程.

学生解答,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应四道习题进行总结:

第①题,方程左边化为A·B=0,则A=0或B=0.

第②题,形如(x+m)2=n(n≥0)或(……)2=(……)2,用直接开平方法较简便.

第③题,形如x2+2kx+n=0,用配方法较简便.

第④题,系数化为整数.

最后教师再进行补充:对于“=”左边是二次三项式,右边是0的方程,首先,尝试因式分解法,其次,考虑配方法或公式法.

练习二:解下列方程.

①x4+2x2y2+y4-2x2-2y2=8,求x2+y2的值.

②x2-2|x+4|-27=0.

教师讲评,并由第①题总结出整体思想,由第②题总结出分类讨论思想、条件方程要验根.

课后点评:第三次上课本环节用时15分钟,符合预设时间.在习题选择上,两组练习题内容丰富、全面,虽然只有六道题,但是每一题都联系着相关知识点.两组题由简到难,梯度明显,即让学生回忆了基本的解方程的方法,又强化了学生整体考虑和分类讨论的意识.

二、课后的思考

第一次上课 第二次上课 第三次上课练习一①2(x-3)2-18=0;②x2-4x=1;③3x2-2x-1=0;④3x2-4x-5=0;⑤1 2a2-4a+3=0;⑥2x2-3x-5=0.练习一①x(x-5)=16;②(3x-1)2=9;③x2+x-1=0;④x2-4x=1.①x(x-5)=16;②(3x-1)2=9;③x2-4x=1;④1 2x2+3 2x-1= 0.练习二①(3x-1)2=1;②x2-4x-1=0;③x2+x-1=0;④x2-15x-16=0.练习二①(3x-1)2+3(3x-1)+ 2=0;②2x2-3x-5+摇x-2 = x-2摇;③x2-2|x+4|-27=0.①x4+2x2y2+y4-2x2-2y2=8,求x2+ y2的值.②x2-2|x+4|-27= 0.练习三①2x2-16=x2+5x+8;②(x-2)2-4x+6=12;③(3x-1)2+3(3x-1)+ 2=0;④4x2+4x +1 -4a2+ 4ab-b2=0.数量14 7 6用时 20分钟 17分钟 15分钟

笔者将三节课中的练习题整理在一张表中,从中可以直观地看出习题数量由最开始的三个练习14道题精简为两个练习6道题,时间也由原来的20分钟缩短为15分钟.虽然习题数减量少了一大半,但是比较每一题的考点、立意,可以发现习题的质量大幅度提升,这就是以“质”取胜.深入分析,有以下几点值得借鉴:

1.明确复习要点,选题要有针对性

本节课对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复习中,选题时明确了本环节的重点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方法,包括解方程的步骤、方法的选择及分数系数的化整.两个练习组均针对解一元二次方程进行设置,其中第一个练习中的四个小题分别对应四种解法.因此,复习课选题时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复习重点是什么,然后围绕此重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习题,使学生能够通过练习更快速地掌握复习要点.

2.精简习题数量,选题突出简洁性

很多时候,教师在复习课会选很多同一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反复练习,但是这些习题大多方法重复,考点相同.这些做一遍便可掌握的知识为何要重复几遍呢?在本节复习课中,教师一开始安排了三组练习,分别为判断解法、基本形式的方程求解、稍难题型方程的求解.但是判断解法显然和第二组练习重复,经过大家的讨论与修改,最终将这两组练习合并为一个练习,题目数量由10个精简为4个.修改后的练习题要点清晰,简洁明了,便于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因此教师在习题选择时尽量避免反复考查同一种方法,题目重在体现问题的本质,做到少而精,在减少习题数量的同时提高复习质量.

3.方法由浅入深,难度要有层次性

很多教师在复习课选题时往往“信手拈来”,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便马上加到自己的复习题组中,但是课堂练习的顺序却没有仔细斟酌.如果一开始就抛给学生一个很难的问题,那么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不利于后面的复习.因此,合理安排练习题的顺序就至关重要.本节课中的两组习题,第一组是简单的解法练习,第二组练习则在第一组练习的基础上综合了整体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学生完成第一组练习后已掌握了基本的解方程方法,这为第二组的练习铺设了上升的台阶,使学生在解决难度更大的题目时更可能获得成功.因此,教师在安排习题顺序时应先考查基本的知识方法,再逐渐加大难度,层层递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复习效率.

我们的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因此每一分钟都应使用得有价值.只有教师在选题时仔细斟酌、精心设置,学生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真正提高复习课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汤日热.习题课选题策略:从形式相似走向本质关联——以“等腰三角形”习题课为例[J].中学数学(下),2015(11).

2.崔永红.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有效性——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为例[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2015(5).

猜你喜欢

解方程一元二次方程选题
攻克“一元二次方程”易错点
笑笑漫游数学世界(之)千变万化解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易错题
一定要解方程吗
解方程“三步曲”
把握两点解方程
对一元二次方程问题的深入思考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
谈诗词的选题
本刊诚征“独唱团”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