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班亦有“道”—试论道家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2016-04-12薛玉皎
文│薛玉皎
治班亦有“道”—试论道家思想在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文│薛玉皎
老子是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道家思想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代表作《老子》一书不仅是一部道家思想的哲学书籍,更是一本讲述管理科学的书籍。笔者以为,其中的“道法自然”“知人善任”“以柔克刚”“无为而治”等道家思想,不仅是古代治国兴邦之谋略,对今天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也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和利用价值。
“道法自然”:班级管理应遵循的基本规律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相信一切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自然规律,人们只可顺应它,决不可用人为力量加以干扰改变,这叫作“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从现代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道法自然”仍具有现实意义。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就必须遵循教育的规律,按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实行管理。
在今天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万事万物变化莫测,班级管理者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把握好班级的发展方向,这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效能和培养人才的质量。这就要求班级管理者独具慧眼,能透过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能分析其中的奥妙与规律,也就是要在遵循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管理的创新。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须要有战略家的眼光,能站在超脱于本班甚至同类班级之外的高度,冷静、理智、客观地观察班级的运行之“道”,掌握班级运行的最基本规律。
“知人善任”:班级管理的核心原则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说的是治理国家,就像煎小鱼一样。烹调要讲究方法,管理也要讲究方法、策略,而管理的核心是知人善任。作为班级管理者,首先必须能够“知人”,即能发现人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让最合适的人在最合适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才能。
作为班级管理者,更要知人“善用”。班主任应对每一位学生的优劣长短心中有数,在工作安排上用其所长,抑其所短,要尽可能地寻找出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兴趣与工作任务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生的每一份聪明才智都有充分的用武之地。班主任还要做到用人民主、用人不疑。班干部要民主选举、民主工作、民主监督。最后,还要着眼于群体,互补相济,形成班集体建设的合力。
“以柔克刚”:班级管理的艺术手段
老子还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克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意思是说,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击坚强最有力量的非它莫属,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替代它。
作为一名班级管理者,有时也不妨以“柔”的心态来实施管理。“柔”,既是一种对学生博大深厚的爱、和谐融洽的情,又是在班级管理中以柔克刚、以曲求直、以退求进的一种心态。
“无为而治”: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道法自然”是班级管理的基本规律,“知人善任”“以柔克刚”是班级管理的原则和手段,但最终都是为了达到管理的最高境界—“无为而治”。想要达到这种境界,班级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的基础上,为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提供一个宽松、和谐、愉悦的环境,发挥其潜能而减少干预,才能发挥管理的最大效益。这便是老子的管理哲学给我们的启示。
古为今用是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老子的管理思想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于现代班级管理工作而言,重要的是弘扬其现代意义,活用其管理智慧,创新班级管理方法。“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班主任只有把管理理念建立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沃土上,才能创造出有个性、有特色的班级教育管理模式,从而带领自己的班级走向成功。
(作者单位:四川省宜宾市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