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2016-04-12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政治环境思想

骈 文 娟

(河北外国语学院 教研处,河北 石家庄 050091)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索

骈 文 娟

(河北外国语学院 教研处,河北 石家庄 050091)

当前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对人们的工作和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互动性、时效性强及吸引力大的优势开展。同时,要把握正确引导、以人为本和法制性原则,创新工作方法:建立专业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加强法制教育,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网络环境;基本原则;工作创新

网络信息传递迅速,获取途径多,信息含量大,互通全球化、国际化优势明显,自然衍生出自由性、开放性、多元性、复杂性与便捷性的网络文化,在青年大学生中的感召力、影响力、渗透力十分强大[1]。网络新媒体的出现,打通了教育双向通道,实现了由传统单一交流模式向交互式交流模式的转变,实现了大学生在教育中由被动从属地位到主动地位的转变[2]。网络正在改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模式,面临这样的新问题和新特点,研究大学生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

1.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性

网络超越时空的先天优势使教育形态由平面化转向立体化,由静态教学转向互动交流,使教育内容由现实时空趋向超时空。它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方便,逐步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变得多元化、现代化。学生与教师在这样一个体系中,一切互动交流形式都是实时交互的,网络提供的互动性,使学生毫无顾忌地敞开心扉,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距离缩短,交流的各种观点和想法更具有直接性和真实性。

2.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在网络环境下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利用一个合适的网络软件搭建一个虚拟的网络教学平台,通过色彩丰富的图片、声情并茂的三维动画和形象生动的视频使大学生利用多种感官感知,通过新闻时事、典型案例、历史趣闻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习。这种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效果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无法比拟的,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网络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的是大学生,这就要求其紧跟时代步伐,使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时效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本,更新换代比较慢,知识也有滞后性,利用网络环境便可以使学生了解时事政治、大政方针和热门事件,并让学生自己来讨论评价,从而也便于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大学生的思想作风和理想信念,发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二、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网络环境虽然带来了信息化优势,但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身心健康、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等产生的了巨大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优势的同时,也给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战略的眼光,站在历史的高度,严守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1.正确引导原则

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教育和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使他们自觉抵制外来的“文化侵略”。只有进行正确的引导,大学生才能在网络信息的海洋里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才能使他们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

2.以人为本原则

网络环境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式教育方式,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为主动地获取,学生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关系,他们都是网络里的主体。因此,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师生应以平等的身份交流,彼此信任并成为朋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效地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3.法制性原则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各种网络违法犯罪行为也日渐上升,我们在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促使其具有自律的意识,保持线上和线下的行为和思想上的一致性和合法性。

三、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网络时代的到来,既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提供了条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更有利于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1.建立专业网站,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网络环境下要建立适合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应注意几点: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广大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者和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扩大专业网站的影响;其次,建立专业的教师队伍,教育者要接触新知识和最新动态,掌握网络信息技术,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再次,教师课后要与学生进行交流,积极发现学生关注的问题和热点,并把这些问题总结反馈在网站上,采取相应的措施,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最后,建立的网站要有独特的个性,能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以独特的、寓教于乐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使其成为一种精神力量,转化为学生的个人行动,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成为行为习惯。当然建立的网站也要紧跟时事政治步伐,不断更新信息内容,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

2.加强法制教育,树立良好的法治观念

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是有效减少网络负面影响的有效途径。首先,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使学生在面对西方各种错误思潮时能够自觉地抵制。其次,培养学生的网络法制观念,结合学生的实际,积极宣传网络法制,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观念和法制观念,使他们明白网络犯罪的严重性,加强网络管理规范的制定和宣传,最终达到网络道德由他律向自律转变的目的。

3.加强网络信息管理,营造健康的教育环境

为了避免不良信息的传入,要加强网络信息管理。首先,政府应给予大力支持,实行网络监控、制定网络规范、纠正网上违章、惩罚网上犯罪等,这些是杜绝有害信息的强有力的途径。其次,学校和家庭也要积极配合。通过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思想问题并针对性解决,才能营造出健康的网络环境。最后,也要运用新的技术手段,从源头净化网络,比如:设立“安全防火墙”等阻止危害信息的进入,从而保证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健康。

[1] 张燕飞.如何应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冲击[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72-74.

[2] 文译,张媛媛,于淼,等.网络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和探索[J].科教导刊,2016(1):70-71.

责任编辑:李 敏

Exploration on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PIAN Wen-juan

(Teaching and Research Department, Hebei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91, China)

At presen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people's work and learning.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an make a full use of the Internet to provide interactive, time-limited and attractive advantages to carry out the work of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At the same time, the polit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should grasp the correct guidance, people-oriented and legal principles. So, this paper offer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healthy environment for political education.

college; mor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ernet; principle; innovation

2016-06-02

骈文娟(1987-),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外国语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1009-4873(2016)05-0077-02

G641

A

猜你喜欢

政治环境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思想与“剑”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