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2016-04-12李国娟
李 国 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石家庄居家养老服务问题研究
李 国 娟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 经济贸易系,河北 石家庄 050081)
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足;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有待扩大,素质有待提高。针对这些问题可采取如下几个对策: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整体规划;转变老年人养老观念;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的规模,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居家养老;石家庄市;老龄化社会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人口老龄化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深刻影响。河北省人口老龄化形势也日益严峻。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60周岁以上老龄人口有166.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7.25%。预计到2020年,石家庄市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200万以上[1]。目前,石家庄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如何解决石家庄市在老龄化严峻形势下的老年人养老问题,探索出适合石家庄市情况的养老服务体系,以满足城市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就成为当务之急。
一、居家养老概述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导致人口流动急剧加快,再加上家庭内部子女较少,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明显已难以解决养老问题。而且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认可养老机构养老的方式。因此,“居家养老”的养老方式成为更具优势的养老方式,被许多国家的政府用来解决养老问题。居家养老,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居家养老不仅能够使老年人在家里安享晚年,同时也能减轻政府的负担。在我国,“居家养老”也被视作“解决城市养老问题的重大战略选择”[2]。
二、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分析
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完成,基本摸清了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课题组利用暑假时间在石家庄市的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和长安区发放了400份调查问卷,最后收回调查问卷382份,其中合格的调查问卷370份,合格率达到了92.5%,并根据调查问卷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在实地调查中,抽样走访了一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像平安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管家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
从调查问卷情况来看,石家庄市区老人对居家养老的知晓度偏低,20%以上的老年人对这种新型的居家养老模式完全不清楚;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比较大,主要有医疗服务类、家政服务类、精神文化类等。但是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来看,市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的服务设施普及率还比较低,建好的养老社区也不多,很难满足老年人的诸多养老需求。
三、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缺乏统一整体规划
无论是从政策上还是资金上, 石家庄市政府这几年加大了扶持力度,但是与其他省会城市相比,政府的扶持力度还是比较低,而且缺乏统一规划,表现在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较少。在走访的社区当中,大部分社区没有养老服务中心,即使有养老机构的社区,在养老资源配置方面明显比较简陋,落后,只能给老年人提供一个看报、读书、聊天的场所,缺乏一些供老年人娱乐、锻炼、进行医疗救助、心理咨询等的设施、场所。因此,政府的供给能力较弱,严重制约了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的发展。
(二)居家养老服务需求不足
在居家养老方面,老人总体需求不足。居家养老需求不足的原因一方面是,“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形不成居家养老买方市场。目前的老年人还是比较传统,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仍习惯于依赖子女。他们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子女应该做的。另一方面是,需要居家养老服务的往往是那些特困孤寡老人,但是他们虽急需照顾却无力支付养护报酬[3]。还有,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项目的了解程度不高,也是老年人参与度低的重要原因。
(三)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单一,不能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居家养老所提供的服务内容往往比较单一,主要为老人提供一些日常的生活照料,满足不了老人诸多方面的养老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基本养老服务已经满足不了老年人的需求。例如,有的老年人比较注重康复护理,而有的老年人可能会更注重接受老年教育,还有部分老人会有法律援助方面的需求。石家庄市居家养老服务主要集中在衣食住行等生活照料方面,内容比较单一,不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四)居家养老服务队伍的规模有待扩大,素质有待提高
从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数据来看,我国养老机构招工难,护理人员严重不足。类似情况也发生在石家庄市。该市养老机构的护工以年龄较大的农村进城务工妇女为主,她们学历普遍低,缺乏专业护理技能,有的甚至是半文盲,即使参加培训,也拿不到国家要求的上岗资格证。而且,超过50岁的连参加培训的资格都没有。虽然养老服务人才缺口大,但我国养老服务教育并未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养老服务相关专业以高职为主,中职和本科教育刚刚开始。中职高职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衔接不畅。养老护理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即使进入养老机构工作,流失率也较高[4]。
四、完善居家养老服务的对策
(一)发挥政府作用,完善整体规划
在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方面,政府要做好整体规划。首先,为了使养老设施布局更加合理,政府应制定发展规划,把养老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统一规划,促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其次,转变政府职能,能与政府剥离的服务职能,尽量交给企业、市场去办,鼓励企业和个人投资养老服务事业。再次,政府应加大对养老服务事业的财政投入,用于补贴养老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养老设施的引进和更新以及经济困难的老人[5]。
(二)转变老年人养老观念
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一是充分利用已有的宣传设施及新兴的媒体形式对养老保障的知识、现代养老意识、现有的养老政策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通过宣传,让老年人形成现代养老意识和全新的养老观念,理解并支持国家的养老政策。二是在政府财政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应提倡“花钱买服务”的消费理念,加深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认同,改变老年人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
(三)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每个群体的老年人对养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因此应针对老年人的具体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务。具体做法是制定老年人能力评估制度,根据老年人的年龄、经济、健康状况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服务。使生活上能够自理的老人可以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接受服务;使一些失能老人或高龄老人能够享受到上门服务;使一些有更高层次需求的老年人也能及时得到满足。服务手段方面可以增加老年人服务热线和紧急救援系统,及时解决老年人比较紧急的问题。通过以上措施,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居家养老服务。
(四)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的规模,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
扩大居家养老服务工作队伍的规模,一方面是加强社工专业人才的吸纳,通过培训,提升其职业技能,培养其职业道德素质。另一方面是发展由社区居民或社区单位或大学生等志愿者组成的居家养老服务志愿者组织,并使其定期不定期地为居家老人提供多种形式的养老服务。另外还要提高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地位和待遇。提高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素质,一方面是应增加养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用人企业共同打造适合企业需求、零距离上岗的养老专业人才。另外,还要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对养老服务人员开展多种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
[1] 千万护工缺口如何补?[N].燕赵都市报,2016-07-22(15).
[2] 刘艳娥.河北省养老服务社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河北经贸大学,2015.
[3] 李冰.石家庄市社区养老服务问题及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4] 任兰兰,韩竟瑶,郭丹云.京津冀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与借鉴[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15):144-145.
[5] 课题组.城市居民养老意愿与养老模式研究——以石家庄市、邯郸市为例[J].经济论坛,2012(4):126-128.
责任编辑:李 敏
Home-based care and services for the aged in Shijiazhuang
LI Guo-juan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 Shijiazhuang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81, China)
Whereas the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in Shijiazhuang is problematic in lack of unified plan, with the need being scarce, services unsatisfactory, and staffs insufficient, the writer of this paper argues for countermeasures in relation to governmental functions, change of idea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service staff members.
home-based care for the aged; Shijiazhuang city; an ageing society
2016-08-17
2016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201601640)
李国娟(1981-),女,河北石家庄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金融经济学.
1009-4873(2016)05-0033-03
C913.6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