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讯问室中的环境设计研究

2016-04-12□姜

山西警察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讯问侦查人员嫌疑人

□姜 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刑事侦查与技术】

讯问室中的环境设计研究

□姜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讯问室是侦查讯问活动的主要场所,通过对讯问室环境进行设计,可以辅助讯问策略和讯问技巧的使用,达到提升讯问效果的目的。文章基于对现有讯问室的实证调研分析,结合环境心理学、色彩心理学及室内设计等理论,针对不同犯罪类型、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特点的犯罪嫌疑人,从室内照明、温湿度、墙体颜色、桌椅样式及摆放的相对位置、装饰物等角度对现有讯问室进行改进,以达到打破讯问僵局、提高讯问效率的作用,从而解决现有讯问室设置与布局无法满足相关讯问策略和方法有效实施的问题。

讯问室;环境设计;讯问策略

讯问室作为侦查讯问的主要场所,除了兼有保障侦查人员安全和犯罪嫌疑人人权的功能外,对侦查讯问策略技巧的开展也起到一定程度上的辅助作用。同时,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因为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的人生阅历必然导致其在性格方面、审讯过程中的心理承受力有所差别。因此,侦查人员不仅要在讯问策略和方法上有所调整,对于讯问室室内环境也需要有针对性的变化,从而使讯问室真正起到辅助作用,达到良好的讯问效果。但是,我们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以及到公安机关实地调研发现,实际讯问工作中所使用的讯问室大都千篇一律,除保证基础配置设施外,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可以看出,在讯问室室内环境设计这一方面无论从公安机关还是检察机关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理论界对于这一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因此,对于该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讯问室环境设计的意义

2013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新《刑事诉讼法》,通过一系列制度设计将宪法明文要求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与侦查讯问相关的制度进行了重大修改,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重大进步。但是,从刑事侦查尤其是侦查讯问的视角来看,这些修改也给侦查人员的侦查讯问活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在高度透明化、公开化的讯问活动中达到讯问目的,获取犯罪嫌疑人口供,除了在讯问策略和技巧上有所突破外,对讯问室内环境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变化也是一个重要手段。

所谓的讯问室设计,就是对讯问室的设计布景。用美国联邦调查局支援科约翰·道格拉斯的话说“是被我称作‘如坐针毡’的因素起作用”,营造直击其弱点、破其就范的心理气氛。[1]而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在讯问过程中的情绪特点、心理特点、弱点是截然不同的,如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表现出极强的反社会性,偏激消极情绪明显;贪污、受贿等职务犯罪嫌疑人文化程度较高、社会地位较高,在讯问中往往表现出自尊心强、易骄傲自大、侥幸心理突出等特点。正是这些潜在的差别使其无法与统一标准的讯问室设置与布局相适应。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需要在充分了解其特殊心理状态的基础上,对已有的讯问室进行灵活变动。通过对灯光、墙体颜色、桌椅样式等细节的调整,使得这种特殊化的讯问室设计最大程度适应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或直击其心理弱点,对打破侦讯僵局、促使其供述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二、讯问室环境设计存在的问题

如今,全国基层公安机关均已配备讯问室,并进行着大批量的犯罪嫌疑人讯问工作。讯问是了解案件来龙去脉、依法定罪量刑、获取侦查新思路的重要途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式,对基层公安机关进行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当前讯问室设计与布局还存在诸多不足,具体表现如下:

(一)民警对讯问室设计标准了解甚少

作为侦查讯问的主体人员,绝大部分民警未能掌握讯问室设计的相关法律依据,因此导致讯问室的功能在某些微小的方面受到限制,进而使得讯问过程举步维艰。通过查阅大量法律规定发现,讯问室设计其实是有相关法律依据的。例如,公安部《关于加强办案安全防范工作防止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的规定》中明文规定“讯问室等办案场所一般不得设置在二楼以上。办案场所内必须安装安全防范装置,不得放置可能被用来行凶、自杀、自伤的物品。相关的过道、窗户必须有防止被调查对象、犯罪嫌疑人坠楼的设施。”但由于其规定的内容过于宽泛、模糊,在实际设计中难以把握,结果形同虚设。

(二)讯问室的整体环境不尽如人意

绝大多数民警对于讯问室的环境表示不满,这一方面导致讯问策略方法难以实施,另一方面也使得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处于消极的心理状态,大大影响了讯问工作的成效。讯问室的整体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环境对侦查讯问人员以及处于被讯问状态的犯罪嫌疑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舒适的办公环境可以使侦查人员集中注意力,更加高效地进行讯问工作;特殊设计的讯问室可以在心理上给犯罪嫌疑人造成影响,促进其供述,有助于打破讯问僵局。

(三)讯问室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

讯问室完全成为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谈话的场所,对于讯问策略和方法的实施起不到任何辅助作用,甚至有时因为讯问室本身设计的问题,还对讯问工作造成阻碍。在繁忙的公安基层工作中,在新《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有限传唤时间里,如何能够高效快速地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是非常重要的。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社会犯罪趋于多样化、智能化、复杂化,现有的讯问室条件无法为讯问策略和方法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持,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讯问的效率,阻碍了讯问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犯罪嫌疑人,设计科学合理的讯问室整改方案刻不容缓。

三、讯问室环境设计的相关理论

(一)色彩对人心理的影响

色彩心理学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人类的切身体验表明,色彩对人的心理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与情绪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色彩大致上可分为原色(红黄青),间色(橙绿紫),复色(两种间色混合)。在相对的热、冷色彩中,红、橙、黄倾向于热色;青、绿、紫倾向于冷色;黑、白、灰、金、银色既不是热色,也不是冷色,而是温色。热色有扩大瞳孔功能,易使人产生兴奋、前进、热烈、欢乐、活泼、愉快的情绪;冷色使人感到沉静、安宁、理智,也会使人产生悲伤、后退、幽怨之惑。喜欢冷色的人一般不易激动,冷色对恢复眼睛疲倦却有较明显的功能。人的这种心理上、生理上的效应,是色彩的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渗透所起的作用,联系具体的事物和场合会产生不同的效果。[2]

(二)环境心理学理论

犯罪嫌疑人区别于普通人的突出特征,就是有更强的个人空间意识和领域意识。所谓个人空间,是一种自我保护功能和沟通功能的空间范围,从对情绪和身体的安全需要角度讲,是一个抵御潜在危险的缓冲圈。而人类的领域性是行为和经验的模式,这些行为和经验与空间、客体及理念的控制有关,控制可由占领、法律、习惯、私人化等非暴力的手段形成。当侦查人员对他们进行讯问时,往往会让他们觉得个人空间遭到侵犯,这势必会引起他们的抵制与反抗。那么我们该如何消除犯罪嫌疑人的这种感觉?第一,要“欲禽故纵”,不仅不侵犯,反而保护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空间领域,减少他们内心的压力与恐惧,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女性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第二,要“不失时机”,要攻破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打入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空间领域内部,就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营造高压氛围,从而发现犯罪嫌疑人的弱点,逐个击破。实现这个途径,就需要我们创设良好的讯问场,其中侦查人员的语言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就是要通过对讯问室内部环境的设计来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

将以上理论运用到侦查讯问活动中,目的就是要利用讯问室的独特设计来满足不同犯罪嫌疑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从而逐渐矫正和消除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心理障碍,突破其防御体系,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四、讯问室具体环境设计与调整方案

(一)标准化讯问室设置

1.讯问室大小

心理学研究表明,空间的长、宽、高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感受。如果讯问室的空间过大,就会使犯罪嫌疑人产生松散感,无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与侦查人员的对话上,也不利于形成严肃的讯问气氛,侦查人员的威严也会受损。但如果空间过于狭小也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的压抑与紧张,从而导致供述心理障碍,不利于供述动机的形成,同时也对侦查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一般认为讯问室的三维参考数据为(4-4.5)m×(3.5-4.5)m×3m,多为椭圆形或方形。

2.讯问室颜色

使用冷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可以营造一种庄重严肃的氛围,打压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稳定犯罪嫌疑人的情绪。使用暖色调为主的色彩体系则可以营造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讯问场所内的四周墙壁、天花板、地面颜色应以冷色为主,乳白色为佳,这样的颜色使人轻松、平静,或者淡绿色,有利于稳定情绪和集中思考,地面则要用给人稳定和厚重感的深色材料。[3]桌椅门窗则以给人坚固感的深色漆料为主色彩,只有一种颜色过于单一,易造成视觉疲劳。

3.讯问室装饰

讯问室内部装饰应当简洁,符合严肃庄重的要求。可安装展示音像资料的电视设备、录制音像资料的监控设备等,并在每场讯问前认真检修设备。[4]一般情况下,讯问室内部不要张贴油画、海报等装饰物,尤其是在重点突破犯罪嫌疑人的关键时刻,这些装饰的出现会严重干扰犯罪嫌疑人的思维,分散其注意力,无法达到预期的讯问目的。除此之外,讯问室中也不要悬挂有刺激性、攻击性的宣传标语、口号,如“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等,这些标语容易造成犯罪嫌疑人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不利于讯问活动的开展。

4.讯问室光线

讯问室内光线以能清楚观察到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表情为标准。自然状态下则采用自然光源,自然光源使人更加舒适,犯罪嫌疑人的神态、面部表情也更加真实和自然,但缺点是容易受到时间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如在夜间或者阴天下雨时就需要人工光源进行补充。人工光源的优势在于侦查人员可以主动控制光照强度的大小,根据讯问的策略方法调整光照角度和光照范围,如增强犯罪嫌疑人座位附近的光照强度,减弱侦查人员位置的光照强度,可以让犯罪嫌疑人感觉自己完全暴露在侦查人员面前,并且因为看不清侦查人员的情况从而造成一种对于未知情况的心理压力。

5.讯问室座位

犯罪嫌疑人座位主要有牢笼式和庭审俯视式两种。牢笼式座位固定,并且在座位上有限制犯罪嫌疑人自由活动的手铐或铁栏。在看守所的讯问室里,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设有铁栏杆,这有利于保障讯问双方的人身安全,强化侦查人员的诉讼地位,但在心理层面上易造成隔阂,使双方不能在一个平等的条件下沟通与交流。庭审俯视式主要表现在侦查人员的位置略高于犯罪嫌疑人的位置,一般以0.3 m左右为宜,这样做不仅可以强化侦查人员的威严,还可以清楚地观察到犯罪嫌疑人的一切活动,同时因为犯罪嫌疑人的座位相对自由灵活,双方之间没有其他东西遮挡,有利于双方的谈话。犯罪嫌疑人所坐的凳子一般要放在审讯室的中间,而不应紧靠墙壁,最好后背对门,这样可造成压抑、孤立无援的感觉,从而让其产生压力。

6.讯问室的隔音

讯问室内应有较好的隔音效果,尤其是有多个讯问室相邻时,相邻两个讯问室不能出现互相干扰的情况。同时也是为了隔离掉讯问室外的杂音,以防在犯罪嫌疑人供述的关键时刻,受到外界噪音和审讯室外人员活动的干扰。讯问室内不应装有电话,电话铃声不仅会打断侦查人员的思路,而且会影响犯罪嫌疑人的注意力,使其神经受到刺激,容易烦躁不安而不能良好供述。同样,审讯室也应该减少加热系统或者排风系统所发出的噪声。[5]

(二)针对性的调整方案

1.颜色的运用

用颜色适当的涂料或者墙布,会使整个室内完全变样。柔和而轻快的淡色彩,会给整个室内带来更多的空间,舒缓压抑的气氛;反之,深暗的颜色能产生一种压迫感,令那种嚣张的犯罪嫌疑人产生一种压迫感,紧迫感。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宗教有自己崇尚的色彩,我们也要做重点的考虑,如伊斯兰教视绿色为神圣之色,白色代表纯洁和和平,蓝色是被保护的色彩,因此对于讯问伊斯兰信徒,讯问室要以绿色系为主,可适当配之以蓝色、白色等颜色,或者采用有伊斯兰特色花纹图案的墙纸。佛教中把金色和黄色作为最尊贵的颜色,因此对于佛教信徒要以金、黄色为主,可适当配红色,或者采用有佛教特色花纹图案的墙纸。道教则尚紫,紫色是道教中最常用的一种颜色也是最具代表性的颜色,因此对于有道教信仰的犯罪嫌疑人如果在紫色系的讯问室中进行讯问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庄严肃穆的感觉。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女性犯罪嫌疑人,讯问室的主色调应采用浅黄色、橙色等暖色,暖色代表温暖,防止审讯室过于严肃,气氛紧张,营造一种轻松温暖的氛围,以达到给人柔和舒缓的目的。

2.声音的运用

首先,极其安静的环境不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讯问,长时间的安静会使人产生恐惧不安,心律失常以及心理上的莫名压力,从而出现情绪烦躁,思维混乱等不良现象。其次,适当的背景音乐可使人在心理和生理上形成独有的认知和情感体验。当人们在进行音乐实践活动时,会被音乐的外在构成与内在情感所吸引,并随即产生特有的、异样的、积极而丰富的情绪体验。[6]减轻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使其情绪得到一定的放松,可以麻醉犯罪嫌疑人的警惕感,便于其交代犯罪事实。例如在了解到犯罪嫌疑人有相关宗教信仰的时候,可以结合该宗教相应的音乐如佛教的《大悲咒》、《云水禅心》、《梵音大悲咒》,伊斯兰教的《感谢真主阿拉》,基督教的《你们要赞美耶和华》、《奇异恩典》,道教的《玉皇赞》、《三清圣境》等,在讯问前故意将犯罪嫌疑人独自置身于这样的背景音乐下,对其心灵进行感化,缓解压力。

3.小物件的使用

合理使用大小不一的摄像头。大的摄像头可以让犯罪嫌疑人知道自己完全处于警方的控制之下,令其不敢随意作为;小的摄像头不易被犯罪嫌疑人发觉,对一些比较在意自尊心的犯罪嫌疑人来说是一种保护,防止其精神出现问题。国徽、标语、照片、宣传画等饰物要契合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以及女性犯罪嫌疑人等,他们往往有比较强烈的家庭观念,因此可以在讯问室内摆放家庭照片或者播放家人规劝视频。此外,此类犯罪嫌疑人往往主观恶性不是很强或者社会危害性不是很大,因此标语可以用“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或者“你的家人在等着你回家”等比较舒缓柔和的内容替代原来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7]对于有宗教信仰的犯罪嫌疑人,可以放置代表宗教的信物如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圣训,佛教的佛珠、佛像,道教的八卦太极图,基督教的耶稣像、十字架等,可以用实物放在犯罪嫌疑人可以看到、接触到的地方,也可以用图画的形式把他们张贴在墙上作为讯问室的一种装饰物。对于封建迷信犯罪嫌疑人,可以张贴一些有关科普知识的宣传海报,尤其是针对破除封建迷信的宣传海报。审讯人员在审讯过程中可以配合使用这些海报为犯罪嫌疑人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帮助其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突破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对于邪教犯罪嫌疑人,在墙上可以挂一些因为邪教活动而造成的一系列惨绝人寰的行为的照片,配合预审人员强烈的质问,让犯罪嫌疑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作所为的后果是多么惨不忍睹,从而使其在心里自然产生一种自责与内疚感。标语可根据不同的宗教,截取其教义中教育其弃恶扬善的内容,悬挂在墙上。如“弃恶扬善,改邪归正”、“苦海无涯,回头是岸”等。对于恐怖主义犯罪嫌疑人,则可以利用国徽的威严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打击犯罪嫌疑人的嚣张气焰,标语也可使用语气比较强硬的话语,如“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

4.桌椅摆放的运用

依照1.2m—1.5m的建议距离进行摆放,控制预审员和犯罪嫌疑人的距离,桌椅的形状应依据不同犯罪嫌疑人进行调整。对于职务犯罪嫌疑人,因其人身危害性相对较小,因此讯问时无需坐在限制其活动的讯问椅上,可以用比较柔软舒适的椅子代替,桌子可以采用棱角分明较为方正的桌椅,考虑到这类犯罪嫌疑人的日常工作环境和平日的生活状态,使用此类桌椅更能使其融入讯问的氛围中。对于未成年和女性犯罪嫌疑人,可以使用圆桌等没有棱角的桌子,椅子使用较为舒适柔软的材质,并且尽量保证侦查人员与犯罪嫌疑人保持相对同一的高度,构造一种平等、和谐的讯问氛围,给对方以信任感和安全感。

五、结论

对于讯问室内部环境的针对性设计不仅可以配合侦查人员在讯问活动中实施相应的讯问策略和方法,又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在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同时,还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特殊讯问室设计方案是在原有讯问室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变与完善,其基本构造并不进行变动,只需要根据不同的犯罪嫌疑人,变化墙壁颜色,或者在墙壁上粘贴不同的宣传画、宣传标语等,这些装饰品成本较低,不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财力,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其次,针对不同的犯罪嫌疑人进行讯问室设计,旨在满足犯罪嫌疑人的需要,保障他们在讯问活动中的各项权利,同时也有利于规范侦查人员的讯问行为,实现文明办案,减少讯问中可能存在的刑讯逼供、威胁引诱等。在良好的讯问环境作用下,侦查人员还可以更加充分地运用各种讯问策略和方法,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薄弱环节,找到讯问突破口,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

[1]马李芬.审讯场所的选择与布景[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3).

[2]阚家新.谈颜色的心理效应在侦查讯问中的应用[J].检察实践,2002:(5).

[3]徐炳全.浅谈侦查讯问气氛的营造[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

[4]陈闻高.侦讯组织论[J].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13:(6).

[5]徐启明.论侦查讯问中的环境因素[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2:(2).

[6]王静梅.音乐对情绪影响的脑电机制初探[J].中国医药导报,2010:(32).

[7]刘涛.“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反思与重构[J].社会科学研究,2005:(1).

(责任编辑:黄美珍)

Environmental Design in Interrogation Room

JIANG Da

(People’s Public Security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38,China)

Interrogation room is where investigative interrogation is carried out. The design of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interrogation room can aid the use of interroga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and improve interrogation effect. Combined theories in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color psychology and interior design and based on empiric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existing interrogation rooms, the paper put forward the improvements to the current interrogation room from interior illuminatio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lor of wall, style and placement of table and chair, and decor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rime types, gender, age, character of suspects so as to break the deadlock in interrogation and promote interrogation efficiency and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etting and layout of existing interrogation room fail to meet the effective implement of certain interrogation strategies and skills.

interrogation room; environmental design; interrogation strategy

2015-10-20

姜达(1992-),男,山西太原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侦查学。

D918

A

1671-685X(2016)01-0066-05

猜你喜欢

讯问侦查人员嫌疑人
论我国辩护律师对侦查讯问录音录像的阅卷权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问题研究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我国侦查人员出庭作证制度的构建
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困境及完善策略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非法讯问与监控式讯问机制
非法讯问与监控式讯问机制——以公安机关侦查讯问为中心的考察
三名嫌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