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国学为学生生命奠基

2016-04-11徐光明甘甜

江西教育A 2016年3期
关键词:广昌县国学实验

徐光明 甘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脍炙人口的佳句,可谓是“中国白莲之乡”广昌县美丽景象的真实写照。位于盱江河畔莲花丛中的广昌实验小学创办于1934年,近年来因开展国学教育成就了办学特色,为莲乡的美丽做了一道加法,更以国学养德,树立品格,为学生的人生奠基。

国学为学生的人生导航

踏进广昌县实验小学,就迈进了一个国学天地,校园的走廊、楼道、教室……每一面墙都在述说“国学”。

最初,广昌县实验小学选择制订“国学教育”特色学校建设规划时有自己的考虑。

“近年来,外来文化、网络文化等所谓‘流行文化’对孩子们的影响越来越大。”广昌县实验小学校长张升利举例说,身边的孩子课后总是讨论着偶像明星、动漫人物,却对中国浩浩五千年中出现的文学巨匠知之甚少,“还有不少孩子,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浮躁、自私、好逸恶劳等不良心态。”张升利校长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让学生在本国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成长,健全人格,培育民族精神,非常有必要。

从了解国学知识,到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修养,这所实验小学最终将“国学教育”的目标定位为传承文明、培养品德、塑造人生三个层次。

2011年,该校高位启动了“国学启蒙教育”, 打造“国学启蒙”特色教育的文化名片,为此制订出“国学启蒙教育”特色活动方案(2011~2015),并以此为学校国学教育的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规划实施之初,张校长认为,最主要是探索出国学教育新思路:“当时全国并没有一套专门的国学教材,我们学校便集全校之力,从《三字经》《弟子规》《古诗文欣赏》中有选择地挑选出一些内容,编撰适合儿童阅读、练习的国学校本教材。”张升利边说边拿出一本2011年就开始使用的校本教材,每一课除了诵读、释义、文化常识,还专门画出横线让学生谈感受。“不在乎字数多少、感受的深浅,我们只是不希望学校的国学教育仅仅停留在经典诵读上。要让学生在学习后有所思考,只有他们认真思考过的东西才会在他们的生命中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张校长解释说。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校领导班子和骨干教师组成的特色引领团队,形成自上而下的研究体系。副校长负责国学教育群体的建设,教务处负责国学教育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的开设,少先队负责国学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政工处负责国学教育的宣传推广,信息技术办负责国学教育宣传报道技术服务,形成齐抓共管的特色监管体系。为保障此项活动扎实推进,学校还设立特色学校教育专项基金,用于特色活动的开展、教师的校内校外培训,以及奖励在此过程中表现突出、成效显著的教师。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稚嫩的童声在校园上空飘荡,国学教育在广昌县实验小学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了,成为莲乡一道独特的风景。

无处不课堂

一进县实验小学,就能看到正面墙上是古色古香的竹简版《弟子规》全文,左右两侧的圆形廊柱上,绘制的是配有图文的“成语林”。文化长廊上,“仁义礼智信” “真、善、美”等品德故事,每个教学楼的走廊也被京剧、书画、诗词、棋艺等国粹的艺术壁画填充着,处处充溢着浓厚的国学氛围。

这所实验小学的教师形成了共识:国学课程的课堂是整个校园。因此,该校文化环境的打造,包括校园环境布置、主场所风格设计、班级氛围设计等无不突出国学的主题。

“当然,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三个国学课堂。”张校长介绍说,“首先是常规课堂。”学校将国学校本课程纳入课表,把每天的第一节早读课定为国学课,星期一为“文明礼仪教育”课,星期二、星期四为“国学经典诵读”课,星期三、星期五为“国学书法练习”课。利用班班通,由专职教师通过校园广播系统向全校学生授课,各班科任教师辅助教学。“毕竟不是每位老师都能上好国学课,我们既然开了这个课,一方面就要选拔出最能胜任的老师,通过网络平台给更多学生上好国学课。另一方面,通过网络直播,我们将课程制作成微课,充实我们的校本教材。”张升利校长说,几年坚持下来,学校老师根据课程实录,自选自编出一本关于文明礼仪的书,配上漫画插图,即将面世,其中不但包括学生的在家礼仪、在校礼仪,还有社会礼仪。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个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两姐妹,一般长; 同打扮,各梳妆;满面红光,年年报吉祥!”2015年12月15日下午6点40分,广昌电视台播放了县实验小学舒燕老师一堂名为《赏联》的课堂实录,县实验小学的学生及不少对国学感兴趣的广昌市民,通过电视观看了这一堂课。从2015年6月1日起,广昌县实验小学和广昌电视台联合开办一档《国学校园》栏目,每月录制两期,每期定点播放半个月。每一期内容分《国学课堂》《国学明星》两个板块,《国学课堂》重在普及国学知识,国学典籍《三字经》《弟子规》,传统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传统节日、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皆在课堂讲述的范围内。《国学明星》则更多的是给学校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大的才华展示平台。

“我很喜欢学习国学,尤其是国学里的朗诵,国学里有很多丰富的知识,它让我懂得了孝顺父母、尊老爱幼、团结同学,我还懂得了很多文明礼仪,今后我要继续学好国学,提高自己的修养。”最早在《国学明星》板块展示茶艺的三年级学生严格,是通过学校 “寻找身边国学小明星”活动选拔获得上节目机会的,能在电视上露脸让她和家人都兴奋了好些天。严格身边的同学也为此争相报名参加这一活动,涌现出不少在传统乐器、诗词、茶艺等方面具有特长的学生,节目的播出还让更多的学生与家长认识到国学的价值,构建了全社会学习国学的平台,从而实现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同时,这套节目也成为我校国学启蒙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进一步丰富了我们的校本课程。” 张校长补充说,“这是一项一举多得的事情。”

要让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陶冶情操,塑造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活动总是必不可少的载体。为此广昌实验小学还创建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课堂,每个学期开展“国学伴我成长”主题征文比赛,诵读经典、书写经典、讲国学小故事、手抄报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搭建“知”与“行”的桥梁

2015年12月30日晚,在广昌县“清风莲韵”廉政文艺晚会上,一场情景剧《国学少年,心如莲花》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放学了,广昌县实验小学的芊芊一回到家就拿出书来,温习老师刚教的课文《爱莲说》,在外出差一个礼拜的爸爸刚回到家,就碰上提着自家茶油、莲子表达感激的村民。原来莲花乡今年莲子大丰收,却严重滞销,多亏芊芊爸爸帮忙四处找买家,打开销路。“这是我身为乡长应该做的。” 芊芊爸爸坚持不收村民的东西。“这都是一些自家产的东西,您真是帮了我们的大忙了。”村民认为,双方僵持着。这时一旁看书的芊芊走了过来。对村民说“叔叔,这是我爸爸的本职工作,也是他应该做的。我们都是莲乡人,老师也教导我们要做像莲一样的人,清正廉洁。您今天若是硬要我爸爸收下您的东西就是让他犯错误了哦,您还是拿回去吧。”最终村民留下一句“好官”的赞语就自觉地带着婉谢的礼品回去了。

国学教育,重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质,作为莲乡的孩子,“廉洁修身”这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广昌县实验小学重点教导孩子的。学校不仅定期组织“莲”文化主题征文,多次开展廉洁修身主题班会,更多次组织“莲”文化主题队会,并邀请学生家长一同参与其中,以良好的校风影响家风。

“我校的国学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张校长说,为此学校不定期开展“为父母过生日”等感恩教育、给敬老院老人表演节目等孝道实践活动,搭建“知”与“行”的桥梁。

广昌县实验小学把国学经典教育与德育紧密结合,渗透到学校教育始终,培养师生明礼诚信、乐学善思、团结友善、自强爱国的思想,让广大师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国学经典的魅力;指导师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提升道德水平与文明素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

国学教育就像一个引擎,带动了学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学校先后获得全国红领巾大队、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示范学校、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示范学校、全国消防安全示范校、江西省艺术示范学校、江西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学校等多项荣誉,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誉。

猜你喜欢

广昌县国学实验
“垂”改成“掉”,好不好?
江西省广昌县竹坑铜银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做个怪怪长实验
又到白莲丰收时
广昌县“五+”产业扶贫模式促精准帮扶全覆盖
江西省广昌县9万亩藕种俏销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