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禁止学生课间玩耍折射教育“缺钙”

2016-04-11杨启锋

江西教育A 2016年3期
关键词:缺钙健康成长课间

杨启锋

曾经,在操场踢毽子、跳绳、扔沙包……这些自由自在的课间活动点亮了很多人美好的童年记忆。但是,近年来,一些学校为了做到学生安全“高枕无忧”, 拆除了单双杠等运动器械,取消春游之类的野外活动,禁止学生在课间奔跑、玩耍……凡此种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导致学生的活动能力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毋庸置疑,玩是孩子的天性,更是他们成长的一种方式。当下,中小学校园的“宅童”现象日益普遍,孩子们体质下降、体能不足。“圈养”式管理导致孩子们活动量大幅减少,使得校园里的“小胖墩”“小眼镜”越来越多。

北京市卫计委发布的2014年《北京市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显示,2013~2014学年度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与上学年度相比上升2.6%。有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过早患上高血压、2型糖尿病及代谢综合征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北京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60.7%,处于较高水平。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只要在户外活动足够的时间,近视发生率会明显下降。我国虽然在中小学普及了眼保健操,但由于课外活动时间捉襟见肘,因此近视率还在不断攀升。

“学中玩,玩中学”不仅是一种教育智慧,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缺少课间活动是一种“缺钙”的教育,易让一些学生患上“自然缺失症”,导致孩子对学习缺乏好奇心,上课不专心,情绪调节能力和户外环境适应能力较差,容易产生封闭、孤僻、脆弱、烦躁等不良性格。

“玩”是学生健康成长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养分”。活动和安全不是“鱼和熊掌”,二者完全可以兼得,唯有相得益彰才能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保障中小学课间安全宜疏不宜堵,如果一味限制和约束只能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如何在保障学生课间安全和活动上寻求一个最佳平衡点,考验着学校管理的智慧和能力。因此,管理者和教育者不能“坐以待毙”,要科学设计课间活动方案,合理分配活动区域,安全有序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课间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各项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渴口中学)

猜你喜欢

缺钙健康成长课间
让学生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一个信号告诉准妈妈是否缺钙
肉吃多了容易缺钙
快乐课间
课间10分钟
200例缺钙患儿检验结果的临床分析
因为有你,我才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