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
——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

2016-04-11郭建宁访谈嘉宾本刊编辑部访谈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物质文明弘扬培育

郭建宁/访谈嘉宾 本刊编辑部/访谈人

·专家访谈·

关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个问题
——访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郭建宁教授

郭建宁/访谈嘉宾 本刊编辑部/访谈人

[内容提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汇聚强大力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核心价值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谐文化

[访谈嘉宾简介] 郭建宁,哲学博士,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

编者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待,充分体现了我党的文化自觉与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因此,我们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世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本刊就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社会共识的几个有关问题,专访了北京大学的郭建宁教授。

本刊编辑:郭教授,在全社会已经形成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良好氛围的情况下,请您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谈谈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郭建宁教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场合的讲话中都提到了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在2 0 1 3年3月两会期间,他讲到了中国道路与中国文化;在2 0 1 3年8月1 9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他阐释了“四个讲清楚”;2 0 1 3年1 1月,他到山东曲阜考察,在参观孔子研究院后讲到,民族的复兴必须由民族文化的复兴来支撑。再如,在2 0 1 4年2月2 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 3次集体学习时,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 0 1 4年5月4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他又讲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的关系;2 0 1 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他讲了传道和师德,谈了“去中国化”问题;2 0 1 4年9月2 4日,他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 5 6 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并发表了演讲。可以说,关于文化,习近平总书记讲得特别多,也非常深刻,非常到位。过去我们讲文化,一般还是从策略或具体措施出发的,而习近平总书记则是从战略和总体的高度来对文化加以把握的,对此,我们要高度重视并深刻地学习和领会。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他指出,中华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基因和独特标识,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他指出,中华文化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君子义以为质”;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思想和理念,不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而且具有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他强调,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他还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关于“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关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关于经世致用、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关于集思广益、博施众利、群策群力的思想,关于仁者爱人、以德立人的思想,关于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思想,关于清廉从政、勤勉奉公的思想,关于俭约自守、力戒奢华的思想,关于中和、泰和、求同存异、和而不同、和谐相处的思想,关于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居安思危的思想,等等。他指出:“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进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1]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论述了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方法。他强调,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对待传统文化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思想特别具有方法论意义,当年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双百”方针,而“双创”则是我们今天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建设当代中国文化的基本方针,也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综上所述,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的基本思路是:必须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来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文化现代化,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的根基,是滋养和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因此要立足中华文化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刊编辑:郭教授,2 0 1 4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欧洲,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指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的发展过程。请您谈一谈对这一重要论述的理解,以及这一论述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指导作用。

郭建宁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丰富了中国梦的内涵,体现了中国梦的特质,展示了中国梦的魅力,不仅对于促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第一,实现中国梦,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理想,亿万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为之上下求索,一代又一代人锲而不舍、努力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贯穿中国共产党人9 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体现在改革开放3 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是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我们国家的奋斗目标,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美好前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有强大的物质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升。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的主旋律,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3 0多年来,中国实现了发达国家上百年才完成的同样程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社会转型。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贫困人口减少了2.5亿。我国经济总量在改革开放初期位列世界第1 1位,现在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取得的经济成就令世界瞩目。正是改革开放所激发的强大活力,使中国大踏步走上现代化道路,古老的中国充满生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建设的活力之源,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冲破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障碍,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生产积极性,打开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形成了对外开放的全新格局,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离开改革开放也不会有中国的明天。十八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未来改革的路线图,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号角,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坚定改革信心,明确改革思路,凝聚改革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需要高度的精神文明。3 0多年来,我国发展很快,成就巨大,举世瞩目。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国崛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一定要有思想与文化的引领、思想与文化的内涵、思想与文化的支撑。实现中国梦不仅是经济现象,而且是文化现象;不仅是经济增长,而且是文化增长;不仅是经济繁荣,而且是文化繁荣;不仅是经济复兴,而且是文化复兴。也就是说,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相互促进、比翼双飞。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第二,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

实现中国梦,要在强大的物质基础上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使二者均衡发展、相互促进。

首先,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就决定了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因此,必须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梦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中国梦是人民的梦,需要1 3亿人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需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准,需要广大人民群众有理想、有定力、有担当、有底线,着力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坚定“主心骨”,筑牢“压舱石”。

再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相映生辉。必须牢固树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的理念,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克服和纠正“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必须充分认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双飞对于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离开了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就没有基础;而离开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建设就失去了方向。必须切实形成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的体制机制,在物质文明发展的基础上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再用高度的精神文明推动新的物质文明建设,在新的物质文明的基础上建设更高层次的精神文明。

最后,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这就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中,把握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没有民族文化的复兴,民族的复兴就是难以想象的。民族的复兴一定要以民族文化的复兴为支撑。五千年的中华文化,应该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传承创新、发扬光大。

第三,实现中国梦,既要有物质生活的富足无忧,又要有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

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体,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着眼于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要从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入手,积极回应百姓关切,突出解决好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问题。当务之急就是解决好交通、能源、住房、教育、医疗、生态、食品安全等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问题,就是要使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空气更清新、城市更宜居、人民生活更舒适。

实现中国梦,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加强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作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把道德建设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这个概念是在生态文明部分提出来的,但是,它不仅具有生态文明的意义,而且具有道德文明的意义,不仅是生态文明的概念,而且是道德文明的概念。也就是说,美丽中国不能没有山清水秀,土地污染、水污染、空气污染、雾霾围城当然不是美丽中国;但是,道德失范、价值迷失、文化失衡、社会失信、人文精神失落,或主流价值观边缘化、道德底线下滑、社会公信力下降,当然更不是美丽中国。因此,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与道德文明、山清水秀与道德提升的结合,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

实现中国梦,既要有物质生活的富足无忧,又要有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中国的社会进步既要体现为物质进步,更要体现为道德进步。现在的立交桥、五星级大饭店、住房、私家车、手机、电脑,这些事物都体现了物质层面的进步。但是道德层面的进步和人的进步更不容忽视,人的道德修养、精神气质、健康人格、文化水准也要有总体水平的提升。从具体方面来讲,老人跌倒要不要扶就不应该是问题,中国式过马路就不应该存在,地沟油、瘦肉精、问题奶粉、染色馒头就更不应该出现。从大的方面来讲,就要全社会培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一个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要通过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进一步提升全体公民的道德素养,引领社会风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注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每个人都能感知它、领悟它,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实际行动。

本刊编辑:郭教授,目前社会普遍认同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是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请您谈一谈如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把建设和谐文化作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课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郭建宁教授: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首先,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古老的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人民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主体,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代表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意愿。让广大人民群众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安居乐业、和谐相处,增进人民福祉,造福于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

其次,和谐体现了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核心价值观包含了人们对世界、社会、人生等重大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价值共识,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与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的统一,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而和谐既集中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内在精神和价值追求,又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价值诉求和基本内容,要将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最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人心、促进社会祥和的内在要求。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全球化、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不断发展,带来了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当前,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集中呈现。无论是主动适应与积极引领经济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还是面对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多样化的价值判断、多样化的利益诉求,都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中国力量,实现社会和谐。中国是一个有着1 3亿多人口、5 6个民族的大国,如何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如何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关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前景与命运的重大问题。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和谐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合与规范作用,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万众一心,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和谐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中华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关于融合、和谐、和睦、平和的思想和观念,其丰富内容和当代意义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华文化强调“太和”,即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对于我们今天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协和万邦的国际观。文明是多元的,文明交流互鉴是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加强对外交流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实现互惠共赢。

三是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和而不同”是社会事物和社会关系发展的一条重要规律,也是人们处世行事应该遵循的准则。“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既使不同力量形成合作关系,又保护了各自利益,从而趋向和谐。

四是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中华传统文化崇德向善,强调与人为善、从善如流、扶贫济困、乐于助人,在今天就是倡导献爱心、做公益、做慈善,服务国家、奉献人民。

五是和实生物的辩证法。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如果事物都是一个模样,千篇一律,就失去了发展的生机与活力。正是差异与矛盾体现了事物的多样性和文明的多样性,使繁荣和发展成为可能。

六是以和为贵的处世观。中华传统文化有许多关于和为贵、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的表述。在今天,这些内容对于建立融通的人际交往、有序的社会秩序、和谐的社会关系具有广泛而强大的社会影响力。

当前,我们要进一步推进和谐文化建设。

首先,培育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的和谐文化,反映了人们对和谐与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价值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建设和谐文化,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其次,倡导和谐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讲的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治理机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政通人和、稳定有序的社会。为此,就要更加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公平正义、更加强调利益协调、更加着力改善民生,让人民在改革中有更多的获得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小康。

再次,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培育和践行“和谐”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基本规范抓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通过长期的、持续的努力,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内化为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培育与人为善、乐于助人的道德情感,养成见利思义、顾全大局的行为准则,形成相互尊重、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倡导互谅互让、友好协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创造关爱他人、团结互助、维护公平、伸张正义的社会氛围。特别要注意宣传和发挥道德楷模如“最美妈妈”“最美司机”“最美教师”“最美医生”等的引领作用。

最后,弘扬和谐的哲学思维。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追求,这是一种哲学思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不断化解矛盾的持续过程,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着力于用和谐的方式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当然“和”不是没有矛盾,不是否认斗争,“和”必然包含差异、矛盾甚至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既要坚定道路自信,又要充满忧患意识,用“四个全面”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继续做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1] 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 0 1 4-0 3-2 8(3).

(编辑:朱效梅)

猜你喜欢

物质文明弘扬培育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中国式现代化论析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以文化人:“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价值目标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