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革教育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及其重建

2016-04-11蔡辰梅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认同感变革资本

■蔡辰梅

变革教育中教师的自我认同危机及其重建

■蔡辰梅

课题简介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教育学青年基金课题“变革教育中的教师自我认同危机及其重建研究”(课题批准号:CHA100146)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历时5年,力图通过问卷调查、观察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发现影响教师自我认同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体现变革特征的时间因素、资本因素、制度因素等主要因素,展开深入研究,并提出了重建教师自我认同的具体策略。

课题主持人蔡辰梅,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入选河北省2014年度“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整个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和变化时刻影响着生活在学校里的人们;教育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自身也在进行着一系列的变革。在此背景下,教师受到了哪些影响?教师内在的自我认同方式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师是教育变革的关键因素,其自身的发展程度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教育未来的发展。

一、主要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教育变革中教师所遭遇的深层的自我认同危机,引发人们关注当前教育改革中隐藏的一些潜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为教师教育,尤其是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身心和谐的实现提供有价值的研究结论,为人们对教育改革现状反思和路径探索提供新的思路。

二、主要研究结论

(一)变革教育中教师自我认同的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研究。

在整体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教师自我价值认同度较低,对于自己能否能够给学生积极的影响并没有充分的自信。在教育改革中,由于制度因素中的不民主、不公正,一些教师并没有获得积极的改革参与者的身份感,感受到的是改革给自己造成了压力和困惑。时间自主权的缺失,时间剥夺感的强烈,使得教师无法在对时间的自由支配中实现自我价值。再加上学校内部的学科不平等,使得部分小学科老师感觉到一种边缘化的生存,无法确认自我身份的重要性。而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占有中的劣势,也使教师的社会认同感较低。为此,就需要在教育系统内部,尊重教师在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更加人性化的学校管理制度,重视时间因素对教师自我认同的影响,建立所有学科的平等地位。在社会系统中提高教师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声望,使其获得应有的敬重。

(二)变革教育中教师自我认同危机的双向影响因素研究。

在双向影响因素的研究中,课题组从开放性访谈和调查入手,在教师对各种因素影响的开放性描述中,分析影响因素的性质并且进行归类总结。在此基础上,从众多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中,按照重要性排序,选择其中最重要的五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

教师自我认同的积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源于学生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工作的稳定性和时间自由性、能够获得自我成长和提升、教师职业高尚神圣,社会地位高,受人尊敬、工作关系单纯,和学生在一起简单而快乐等。教师自我认同的消极因素是削弱教师自我认同感的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工资收入低,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学生难教,教师难以获得成就感;教育管理的行政化,使得教师处于疲于应付的身心状态;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削弱了教师的自我认同感;社会交往封闭,社会资源少,社会认同感低等。我们通过整体上的分析发现,上述各个因素之间并非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经济收入低,社会资源少,导致社会地位低,进而家长和学生轻视,进而教育权威受损,如此,便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收获幸福和成功,最终伤及内在的自我认同。因此,在对因素关系的整体把握中,需要抓住具有根本性、基础性的因素进行改变,为教师自我认同的建立奠定现实基础。

(三)变革教育中教师自我认同的时间困境及其重建问题研究。

教师的自我认同需要自由自主的时间来完成教师认为有价值的教育过程,以此来获得意义和满足。然而,伴随社会与教育的变革,教师的自我认同面临着日益严峻的时间困境。

现实中,教师要么因为管理者过于严苛、死板的管理而没有“我的时间”,要么因为职业生活中动力不足而无法有效利用时间而形成一种浪费性的“无我时间”,这两种类型的时间都是失去自我的被动性时间,自我难以在这样的时间里充分实现价值,获得认同感。此外,为了短期内出成绩而牺牲孩子们的童年,在牺牲的“现在”中又无法通过好的教育播种通向“未来”的种子,贫瘠的教育无法孕育一个美好的未来,为了未来的教育却在最深处失去了未来,“无可期待的未来”和“无法立足的现在”成为现实教育中悲哀的时间断裂。而事实上断裂的不只是时间,还有教师和学生生命的内在连续性和意义感。这样的时间悖论在根本上是因为人们在时间中所做的交易——“生命”与“金钱”的兑换,让时间成为失落意义感的“平庸时间”。为了实现这样的交换,教师抵押了自己的教师生命,同时也典当了孩子们美好的年少时光。而所有这些,并非教师个体的原因,而是具有时代与制度的外在压迫性和束缚性。教师自我认同在时间维度上的重建,需要教师拥有自由的时间、自主的时间以及存在的时间,这样的时间的拥有需要相应的制度重建、主体重建和意义重建。

(四)变革教育中教师自我认同的资本困境及其重建问题研究。

教师的自我认同需要现实的依据,而各种各样的资本就是生存于现实社会中的教师赖以建立自我认同的基础。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经济资本在个体自我认同的建立中扮演着直接而又重要的角色。在关系本位的中国社会文化中,社会资本的地位也是不可轻视的。因此,这两种类型的资本无疑确立了自身“强势资本”的地位。而文化资本则面临着复杂的挑战,道德资本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弱势资本”。而这些沦为弱势资本的资本类型恰恰是教师职业所强烈依赖的。教师以文化上和道德上的优势确立其在学生以及整个社会中的独特地位。而社会资本变迁中的资本地位的沉浮本身就为教师的自我认同带来了现实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群体自我认同的建立就需要逆势飞扬,在一个“金钱至上”时代,教师要更加严格自律,在道德上提出更高的标准,通过群体性的努力,为一个亟需道德力量的时代输入强大的道德榜样的力量。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社会公共使命。与此同时,社会不应亏待教师,应在工资收入、社会声望等各个方面给予回馈,让教师的自我认同建立在坚实的社会生活的保障和尊严的基础之上。

(五)变革社会中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及其重建。

就具体现实而言,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具体表现在严苛的制度束缚了教师的自我,面对制度条条框框的限制,教师无法实现专业生活的自主;制度的强制性,使得教师在强大的制度面前体验到一种强烈的“无力感”,无法抵制体制性的制度对教育的负面影响;朝令夕改的制度,令其在教师心目中失去威信,教师无法建立对制度的信任,从而使自我迷失,失去明确的专业发展的方向感;不公正的制度,丧失了其伦理内核,使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受到打击,受伤的自我难以建立对制度信心;制度自有其问题,然而,教师自我认同的制度困境并非完全是制度的错,教师需要反思的主体性原因是教师在制度面前的自我缺席,教师常常将教育问题归因于制度而逃避了自我应该承担的责任,使得自我处于缺席状态而无法真正建立其由内而外的认同感。

面对这样的制度困境,教师自我认同的重建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是教师自我在制度之下的主体重建,另一方面是尊重主体的制度的重建。人的改变是首要的,并且是基础性的。制度的价值在于创造一种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可以无忧无虑,却有自由,有作为,有尊严,有成就,人获得了理想的存在状态。只有教育制度成为这样的制度,教师才能够自由地实现自我认同。

猜你喜欢

认同感变革资本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资本策局变
第一资本观
变革开始了
VR 资本之路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零资本”下的资本维持原则
新媒体将带来六大变革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