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何以能拥有“无与伦比的透彻的”洞察力 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序言》

2016-04-11王常青

实事求是 2016年2期
关键词:洞察力唯物史观

王常青



马克思何以能拥有“无与伦比的透彻的”洞察力 读《<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序言》

王常青

(中共中央党校 北京100091)

摘要:恩格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序言》中称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天才的著作”。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关于法国革命从1848~1851年所经历过的三个阶段的一幅简明的讽刺画,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无与伦比的透彻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与马克思采用的“典型性”分析原则,对法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把握,创立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并将之应用于社会历史的观察和分析,以及马克思的丰富的社会经历和无私奉献精神密不可分。

关键词:马克思雾月十八日 唯物史观 洞察力

恩格斯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1885年第三版序言》(以下简称《序言》)中称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一部天才的著作”。马克思的这部著作是关于法国革命从1848年2月24日到1851年12月2日所经历过的三个阶段的一幅简明的讽刺画,即二月时期、共和国建立时期、立宪共和国时期。恩格斯认为“这幅图画描绘得如此高明,以致后来每一次新的揭露,都只是提供出新的证据,证明这幅图画是多么忠实地反映了实际”。[1](P468)马克思何以做到这种无与伦比的对时事卓越的理解和对事变透彻的洞察呢?我们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马克思采用的“典型性”分析原则

马克思在研究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时,首先着眼于“当下”——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通过研究当时世界上最发达、最具多样性的生产组织——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关系及其社会结构,以此来透视过去已经覆灭的各种社会形态,比如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社会结构。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时,马克思选择了工业革命的首发地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发达的英国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当时法国无疑是阶级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最典型的国家。正如恩格斯在《序言》中所指出的,作为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的堡垒,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法国就是典型的等级君主制的大一统国家。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封建制度,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统治。这种典型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创了欧洲政治制度的先河。19世纪中期,法国的工业要比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工业更发达,而法国的资产阶级比欧洲大陆其他地区的资产阶级更革命,只有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才能铲除封建社会的基础,并且铺平无产阶级革命唯一借以实现的地基。历史地看,工业无产阶级的发展必然要受到工业资产阶级的发展制约。工业资产阶级只有通过革命并取得统治地位,才能进而创造出现代的生产方式。这种现代生产方式作为手段帮助工业资产阶级实现了自身解放,同时也培育出工业无产阶级,并创造出工业无产阶级解放的社会条件。正如马克思在《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中谈到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的失败时说:“它要在资产阶级共和国范围内稍微改善一下自己的处境只是一种空想,这种空想只要企图加以实现,就会成为罪行。”[1](P103)

二、马克思对法国历史的深入研究和系统把握

马克思1843年10月旅居巴黎以后,为了从历史的角度对黑格尔的法哲学进行全面深刻地批判,他不仅仅使自己沉浸在马基雅维利、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政治理论之中,他还对近代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做了大量的笔记,并且对公元600年至1589年做了长达80页的历史年表。这只是“巴黎手稿”的一部分内容。这样的阅读和整理使马克思得出了一个结论:法国革命已经彻底摧毁了等级在中世纪中享有的重大政治作用。这正是《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所要表达的思想之一。

“马克思不仅特别热衷于研究法国过去的历史,而且还考察了法国时事的一切细节,搜集材料以备将来使用。”[1](P469)1843年10月~1844年1月,马克思在巴黎和卢格共同创办《德法年鉴》。期间马克思对法国的主要报刊,如《国民报》《辩论日报》等密切关注,并对秩序党人、共和党人和山岳党人等法国各个政治派别的言行、立场,尤其是法国无产阶级的革命任务和前途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判断。1843年11月~1845年1月,马克思在巴黎同法国的民主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德国秘密团体正义者同盟的领导人以及大多数法国工人秘密组织的领袖建立了联系,并经常出席德国和法国的工人和手工业者的集会。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在法国发动政变,废除共和,复辟帝制。政变发生一星期后,马克思收到海涅的秘书莱茵哈从巴黎寄来的许多关于政变前后法国政治局势的详细报告。这些资料为马克思从事《雾月十八日》的写作提供了重要的帮助。马克思的女婿保尔·拉法格(劳拉的丈夫)曾回忆说,马克思用令人匪夷所思的丰富的哲学理论和大量的自然、历史科学知识将自己的头脑武装起来,并且他非常善于运用这些在大脑中积累起来的一切知识进行观察和思考。无论在什么时候,也无论你向马克思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他都能够迅速而详尽地作出令你满意的回答。拉法格甚至把马克思的头脑比作一艘随时待命的军舰,一接到命令便可以驶向任何思想的大洋。因此,法国的各种事变从未使马克思感到意外。而且马克思对法国时事发展的预见达到了惊人的准确。比如在《雾月十八日》结束语中,马克思曾说:“但是,如果皇袍终于落在路易·波拿巴身上,那么拿破仑的铜像就将从旺多姆圆柱顶上倒塌下来。”[1](PP577~578)这个预言不久就变成了事实。

三、马克思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曾经作了一个类比,他认为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这就像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论揭示了有机界的发展规律的意义一样重大。唯物史观透过人类社会丰富繁杂的各种现象,揭示出深藏于内的基本事实: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必须在满足吃、喝、住、穿等需要的基础上,然后才能从事科学、政治、艺术、宗教等等的活动;所以,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构成这个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一切上层建筑,包括人们的国家机构、法的思想、艺术形式、以及宗教观念,就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并由这个基础的状况来解释,而不是用上层建筑来说明经济基础。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把这一规律表述为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力是人们在自己的社会生活中发生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必然的、确定不移的关系。这种物质关系就是生产关系,必须同一定阶段上的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相一致。一定阶段上社会的经济结构就是由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是庞大的法律和政治上层建筑,以及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现实基础。上层建筑和一切社会意识形式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和,即社会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而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物质生产力的革命性与生产关系的相对稳定性的矛盾决定了,生产关系对于生产力是一个基本适应——不适应——基本适应的运动过程。生产关系在生产力的决定作用下,表现为阶段性的变革。同样,整个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也是一个由基本适应到基本不适应,再到基本适应的矛盾运动过程。当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发展的桎梏时,整个上层建筑也或迟或早、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这里有必要简要回顾一下马克思发现历史运动规律,即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

1842~1843年间,马克思作为《莱茵报》的编辑,他必须审阅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方面的稿件。对学术一贯持严谨态度的马克思开始全面透彻地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1859年)中对他那一时期的编辑生活进行了概括:“在《莱茵报》上可以听到法国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带着微弱哲学色彩的回声。我曾表示反对这种肤浅言论,但是同时在和奥格斯堡《总汇报》的一次争论中坦率承认,我以往的研究还不容许我对法兰西思潮的内容本身妄加评判。”[1](PP588~591)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的浓厚兴趣和对自由的渴望促使马克思辞去了《莱茵报》主编之职,“以便从社会舞台退回书房”。马克思在1843年夏天阅读了大量关于法国社会主义的著作,并在接下来的两年内创立了一套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社会和历史学说。在一封1843年9月从克罗茨纳赫寄出的信中,马克思认识到自己必须丢弃那些毫无意义的乌托邦式的空想,进而对政治和社会现实进行有力的批判。1843年10月,马克思来到巴黎与卢格共同筹办并出版了《德法年鉴》杂志。期间,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哲学中关于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是与现实相悖的基础上指出“政治国家在其形式范围内反映了一切社会斗争、社会需求和社会真理。……因此,什么也阻挡不了我们把我们的批判和实际斗争结合起来”。[2](P42)1844年秋,马克思恩格斯合著了《神圣家族》。该著作初步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并第一次提出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思想,分析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马克思进一步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意义不仅在于建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更重要的是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唤醒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正如历史进程所反映的,观念只有符合阶级利益才能产生社会效果,这些自由民主的思想对人类解放事业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845年1月~1848年2月欧洲革命爆发这一时期,马克思在布鲁塞尔潜心研究了经济学理论,完成了《哲学的贫困》(1847年)。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提出,人们的社会关系决定于社会生产力水平。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将不断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并进一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在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达了“解放”的思想。他们认为“解放”是一种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客观的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意识形式的活动。这种活动是由现实的生产方式,即一定阶段上社会的工业、农业、商业状况,以及社会分工决定的。1848年2月,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贯穿其中的一个基本思想是:每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物质生产决定了该社会的基本结构,其中生产方式决定着整个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解体,迄今为止,全部人类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四、马克思的丰富社会经历和无私奉献精神

马克思的革命实践活动和职业经历也使自己能拥有“无与伦比的透彻的”洞察力所不可或缺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3](P506)在海格特墓地马克思的墓碑上刻着的这句话正是马克思一生的写照。马克思把自己创立的新的社会历史观和一套新的经济秩序理论不断地运用到社会实践中去,用来指导各国工人运动。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的真正使命就在于用各种方式参与推翻资本主义国家及其一切国家机构。他唤醒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使无产阶级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历史地位和获得解放的条件,从而由一个自在的阶级变成一个自觉自为的阶级。

马克思最喜欢的名言之一是“为人类工作”。他始终认为科学绝不是一种自私自利的享乐。马克思为《资本论》工作了四十年,在当时的德国,一个普通的产业工人在四十年中所得的工资也要比马克思这部被誉为“工人阶级圣经”的伟大科学创造所得的“稿酬”还多。这样的工作也只有马克思能做到,因为他明白这是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解放而工作的。

马克思被人们誉为“天才”。要知道,天才出自勤奋,没有充沛的精力和超乎常人的努力是不可能成为天才的。德国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威廉·李卜克内西在《忆马克思》中说:“他工作时间很长,而且,因为他在白天常被搅扰(尤其是在流亡生活的初期),他便在夜间工作。当我们开完什么会晚间很晚回家后,他通常还要坐下工作几个钟头。而这几个钟头又一点点延长下去,几乎通夜地工作,到早晨才去睡觉。”[4](P49)

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在法国发动政变后不久,与马克思的《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差不多同时出现的论述同一问题的著作中,值得注意的有两部:维克多·雨果的《小拿破仑》和蒲鲁东的《政变》。雨果把这一政变描绘成一个“晴天霹雳”,认为这是某一个人的暴力行为。蒲鲁东想把政变描述成以往历史发展的结果。但是,在他那里关于政变的历史构想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对政变主角所作的历史辩护。由于最先发现了重大的历史运动规律,马克思得出了与他们相反的结论。马克思则证明:法国阶级斗争怎样造成了一种局势和条件,使得一个平庸而可笑的人物有可能扮演了英雄的角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斯·比尔.马克思传——替时代背书的人[M].王铮译,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德]威廉·李卜克内西.回忆马克思恩格斯[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

责任编辑:哈丽云

中图分类号:A7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4641.2016.02.01

猜你喜欢

洞察力唯物史观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衣如其人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智勇双全,秀出你的Freestyle
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以岳麓版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唯物史观历史进步动力学建构的基础
无与伦比的洞察力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