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

2016-04-11刘娟陈晓蕾姜喜双

三晋基层治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契约党组织党员

刘娟 陈晓蕾 姜喜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葫芦岛 125105)

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

刘娟 陈晓蕾 姜喜双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 葫芦岛 12510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和先进力量的重要职责。从心理契约视角创新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构建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和谐心理契约,增强高校党组织感召力和凝聚力,增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向前发展。

党组织;大学生党员;心理契约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在当前变动的社会结构和多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对基层党组织工作提出了高标准和严要求。高校作为党员发展培养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基层党组织承担着为党输送新鲜血液和先进力量的重要职责,大学生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心理契约原最初被用于组织管理学中来描述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和互动状态,它注重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个人和组织间的相互信任和配合。尽管心理契约的提出是针对企业组织的,但对于高校党组织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构建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和谐心理契约,有利于增强组织感召力和凝聚力,发挥大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的实效性,使大学生党员得到更好的发展,推动我国高校党建工作进一步向前发展。

一、心理契约概述

(一)心理契约的概念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Argyris在《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提出来的,他用“心理性的工作契约”来描述“一组员工与其工头之间的关系及对这种关系含而未宣的理解”。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管理心理学家E·H·Scheming在《职业的有效管理》书中提出“心理契约”这个名词,他认为心理契约是“个人将有所奉献与组织欲望有所获取之间,以及组织将针对个人期望收获而有所提供的一种配合。”目前,结合心理契约概念的发展和学者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将心理契约理解为当事人并未通过某种显然的形式直接而明确地进行意思表达,但却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的期望,进而形成的一套隐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二)心理契约的特点

第一,主观性。心理契约是主体之间对于相互责任的认知,而不是责任这一客观事实,它带有主观判断的成分,表现出显著的主观性特征。契约主体对心理契约的认知受个体认知水平、成长背景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可能会造成心理契约与雇佣契约内容的不一致,也可能与其他人或第三方的理解与解释不一致。

第二,隐蔽性。心理契约是主体之间对彼此的一种心理期望,它没有明确的文字表述及口头说明,而是通过各种心理暗示的方式,使双方相互感知并认可各自的期望,进而形成的一套隐形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故而具有隐蔽性。

第三,动态性。正式的契约一般是不易改变较为稳定的。心理契约由于其主观性,内容和表现形式会随着契约主体和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处于一种不断变更和修订状态。动态性是心理契约区别于其他契约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而言,人们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发广泛。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期望和责任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

第四,双向性。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的双向关系。一方面反映出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的权利、发展方面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是组织对员工在忠诚与责任方面的期望,这种双向性说明了契约双方在心理契约中具有同等的地位。

二、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构建的适切性

(一)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构建的必要性

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转型时期,加上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和价值观念相互渗透、相互碰撞,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大学生党员作为有活力的青年人,在这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容易受到文化价值多元化的冲击,表现出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等问题。面对新时期复杂多变的社会现象和国内外形势,高校党组织在对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方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如表现出传统教育多创新教育少、灌输式教育多自我教育少、理论教育多实践教育少、普遍教育多分层教育少等问题。同时由于学生党支部对大学生党员日常的教育培养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核机制,放任大学生党员自我发展、自我教育,从而影响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质量和高校党建工作的发展。

(二)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构建的可行性

心理契约是一种无形的、不受法律保护的契约形式,它有很强的激励效果。心理契约的根本点是以人为本,通过多种渠道建立个人和组织间的相互信任和配合。大学生党员与党组织之间存在着感知、认同和期待的心理契约。大学生党员往往知识水平和自尊水平都比较高,他们期望得到组织的认可、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自我实现,他们对自我能否得到尊重和认可,自身的权利能否得到保障有较强的感知度。良好的心理契约是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可以满足大学生党员较高层次的精神追求。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隐形的心理契约像一张看不见的网把大学生党员和党组织包裹在其中,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满意度和情感投入,使党组织和大学生党员在良性的互动中保持和谐、稳定的关系,提高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大学生党员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大学生党员能够自觉地将个体的发展充分整合到党组织的建设中来。

三、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和谐心理契约的构建

(一)把握心理预期,构建心理契约基础

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可以看出,心理契约是契约双方对对方一系列的心理期望的集合,它是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期望则是建立起有效心理契约的关键部分。对于高校党组织而言,要把握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心理预期,积极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将其转化成心理契约中的责任关系,同时寻找和这类责任相匹配的行为方式。大学生党员只有从内心深处真正接受与认可党组织,才能增强自身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党组织对大学生的期望可以归纳为:志愿入党,跟着党走,对党忠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对于大学生党员而言,对党组织的期望可归纳为:良好的党建环境、丰富有趣的党组织活动、安全与归属感、对个体的回馈、价值认同、培训与发展的机会、了解或加入党组织。

(二)建立共同愿景,强化心理契约意识

彼得·圣吉认为:“共同愿景不是一种想法,它是人们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它满足人们能够归属于一项重要任务、事业或使命的内在渴望。”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通过构建共同愿景,将大学生党员个人发展目标和党组织的发展方向契合到一起,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将党员个体的动机整合成为组织的整体动力,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强化心理契约的意识。在构建共同愿景的过程中要注意:一要符合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与学生在心理上引起共鸣,才能统一思想和行动,激发学生的热情和智慧;二要具有挑战性,激发学生的进步动力和更高追求,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才能发挥的空间,提高学生对组织的心理认同;三要结合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防止由于目标过高受挫而打击积极性,以短期目标的实现来激励学生慢慢实现长远目标。

(三)加强沟通互信,顺畅心理契约路径

由于心理契约的内隐性,它以隐形的方式调节着高校党组织与大学生党员之间的关系,并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契约双方的交换关系不像经济交换具有及时性,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保持信息畅通,实现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高校党组织要努力探索有效沟通的方法和途径,不断了解大学生党员心理需求和心理期望的变化,认识大学生党员培养教育存在的问题,而大学生党员通过有效地沟通也可以全面了解党组织的期望。如通过公告栏、网站、微博等正式沟通渠道及时发布相关信息、开展教育活动,通过日常党支部活动、个体谈话谈心、自媒体交流等非正式沟通渠道进行沟通,以学生的视角和思维向学生传递教育内容。同时无论采用何种沟通方式,都应重视双向沟通并及时给予反馈。另一方面,当出现心理契约违背时,可以通过有效沟通得到对方的理解,促使双方心理契约的修复与重构。

(四)进行柔性化的情感教育,优化心理契约关系

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优秀者,他们有较强的组织观念和纪律观念,一般情况下都能服从组织安排,对于大学生党员如果一贯采用刚性管理,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柔性化的情感教育作为文本契约刚性管理的一种补充方式,强调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在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的前提下,对大学生党员中采用柔性化的情感教育,党组织更多地从人文关怀的角度看待和对待学生,施与情感关注,处处关心、尊重、理解、信任学生,让大学生党员感受到党组织的细致关怀,增进与党组织的感情,对党组织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信任感,有助于优化心理契约关系,促进大学生党员充分发挥特长、锻炼能力、丰富思想认识,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推动组织的进步。

(五)营造良好的组织文化,完善心理契约环境

心理契约与组织文化关系密切,组织文化影响着心理契约的存在方式和具体内容。良好组织文化是一剂无形的催化剂,将组织对成员的期望内化成个体需要,将成员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好品质凝聚同化成为一种隐形的行为准则,真正实现个人发展和组织目标的双赢。高校党组织是大学生党员的第二个家,作为组织者和教育者,应重视营造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贯穿为大学生党员成长成才服务的思想,把真正尊重、理解和关心大学生党员作为首要原则,增强大学生党员的主人翁意识、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要树立丰富多元的组织文化,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组织活动,增添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兼容并包学生的个性与需求,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并实现学生的价值。

(六)提升党员素质能力,确保心理契约成效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者,他们渴望自我成长,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高校党组织对大学生党员进行教育培养的关键要素是提升大学生党员的素质能力。党组织要建立以能力发展为心理契约价值取向的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党员提供不断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大学生党员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能力,这也是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重要体现。在培养教育过程中,高校党组织要注意创新丰富培养方法和培养形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典与特色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利用课堂教学、网络教学、专题报告、观看影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方式,激发大学生党员的激情与智慧,使大学生党员的能力得到真正提升,也使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加强大,达到党员目标和组织目标的共同实现,确保心理契约的实施质量。

[1]马东利.新形势下大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探索[J].学理论,2010(10).

[2]刘磊.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问题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

[3]李林.心理契约理论视角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11.

[4]陈匡明,郑亚楠,张小健.心理契约应用研究综述[J].中国市场,2012(12).

[5]李书华.提升大学生党支部感召力、吸引力的方法探索——基于心理契约的管理理论[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7).

责任编辑:徐芳

G641

A

1674-1676(2016)05-0106-03

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思政专项)(L15CSZ012);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16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课题(LX2016Y096)。

刘娟(1986-),女,四川眉山人,法学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陈晓蕾(1983-),女,辽宁锦州人,教育学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姜喜双(1981-),女,辽宁丹东人,管理学硕士,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契约党组织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一纸契约保权益
“我是党员,就要冲在最前面!”
清华党组织公开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