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心电图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2016-04-11张全慧

河北医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心率变异性急性脑卒中动态心电图

张全慧

(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动态心电图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临床研究

张全慧

(四川省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四川 资阳 641300)

【摘 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估价值,以期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同时期非心脑血管意外患者75例为对照组,均予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监测结果。结果:所有的心律失常患者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发生率为26.92%,和其他如房性早搏、短阵性室上速等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在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互差在50ms以上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上较对照组明显偏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在观察组脑梗死和脑出血上比较,以上指标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能评价急性脑卒中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能预测急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变化和演变趋势,对预防心脏功能障碍和发现心脏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 急性脑卒中;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性

急性脑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脑血管意外疾病,多数是脑血液循环障碍诱发,临床中具有继发性心脏损害高风险,且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三高特点,因此对患者实施早期评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脑血液循环障碍可诱发一系列的心电活动异常,临床表现为心电图的异常变化[1]。本研究通过观察急性脑卒中患者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性变化情况以期观察其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6月7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男41例,女37例;年龄最小31岁,最大84岁,平均年龄(56.7±3.2)岁;疾病类型:脑梗死51例,脑出血27例。对照组75例,男39例,女36例;年龄最小30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56.2±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为急性起病,临床表现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均可持续数小时,经多普勒、磁共振成像、CT血管成像等确诊。排除标准: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严重肺感染、高热、电解质紊乱等患者。

1.2 方法: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采用康泰公司,记录24h心电信号,结果经回放。在动态心电图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自动分析对患者进行心率变异性时阈参数比较,比较窦性R - R间期标准差(SDNN)、窦性R-R间期平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互差50ms以上心跳数所占分析信息间期内心搏数百分比(PNN50)、每5min时段窦性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SDANN)。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将调查统计的内容作为变量,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观察组心律失常情况比较:在急性期中患者发生的心律失常中,以室性早搏最常见,发生率为26.92%,和其他心律失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急性脑卒中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

2.2 两组心率变异率相关指标比较:对两组心率变异率相关指标进行比较,观察组在SDNN、rMSSD、PNN50、SDANN上较对照组明显偏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心率变异率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心率变异率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SDNN(ms) rMSSD(ms) PNN50(%) SDANN(ms)对照组 75 124.34±4.24 24.56±1.32 8.94±1.26 114.66±4.14观察组 78 91.61±2.52 7.84±1.11 2.31±0.67 74.11±3.56 t 25.241 19.578 12.134 10.584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观察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率比较:对观察组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心率变异率进行比较,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在SDNN、rMSSD、PNN50、SDANN上相近,两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脑梗死、脑出血心率变异率比较(±s)

表3 观察组脑梗死、脑出血心率变异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SDNN(ms) rMSSD(ms) PNN50(%) SDANN(ms)脑梗死 51 89.32±5.62 7.24±0.84 2.42±0.63 80.67±6.23脑出血 27 90.31±5.54 7.45±0.73 2.39±0.54 79.51±4.14 t 0.375 0.793 0.824 0.697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脑卒中已经成为了我国心脑血管类死亡的重要病因,其发病率为0.1‰左右,其死亡率约为0.081‰[2]。经临床研究发现,脑卒中的并发机制可能是由于患者脑血循环出现了功能性障碍影响了患者的下丘脑功能的实现,导致患者交感、副交感神经出现功能性失调,诱发的人体神经与体液紊乱,严重者往往会出现脑功能性损伤。如果临床不能早期识别与诊治,其预后将会很差。临床多采用CT、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检查方式诊断患者病情,采用为临场治疗提供支持,指导临床实际诊治[3]。

有研究指出,患者的急性脑卒中引起人体心肌损伤的主要因素就是因为患者颅内出血导致的颅压升高,患者病变区域出现水肿,诱发患者边缘系统和患者下丘脑-网状神经结构,以及其垂体-肾上腺素出现各种调节性障碍,从而导致患者心脏传导失常,致使患者的心脏形成损伤,临床常见病有: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损害和心律失常等[4]。而心率变异性作为近些年很受临床关注的无创性心电监护指标,其能反映出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和定量评估心脏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和平衡性,作为判断病情和预防心肌疾病有很重要意义[5]。在这些指标中,SDNN可以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受损传导和功能进行评价;SDANN则可以对患者的交感神经张力进行评价,其程度与交感神经张力成负相关;rMSSD和PNN50用于评价患者的迷走神经功能,是临床敏感指标之一[6]。结果显示,较非脑血管意外患者比较,在SDNN、rMSSD、PNN50、SDANN上有明显下降趋势。分析原因,可能正常心脏自主神经双重支配中,副交感神经作用占优势,正常时心率变异性较大。而心脏自主神经出现损伤时,则会累及交感或副交感,出现迷走神经损伤,则会表现为心率变异性下降。结果还显示出,在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中,其心电图异常情况不明显,分析原因可能和患者病情和脑部病变部位密切相关,影响因素较多,故缺乏特异性[7]。脑梗死后除了会引起心脏迷走神经坏死外,心肌的节段性改变会促使心脏的几何形状发生异常,心室壁机械和化学感受器会传入冲动影响产生总效应造成交感神经占优势,故迷走神经传出受抑制。脑出血也有类似作用,故两者在心率变异率上无明显差异性。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在临床上对脑部病变患者要谨慎应用加重患者心脏负荷的药物,注意临床患者心脏的保护,且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更应该注意对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因此有效评价患者情况对于把握患者病情发展,与预后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必要情况下也可以进一步检查患者的心肌酶,患者心肌出现损伤,必须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法,防止患者猝死的发生,从而进一步改善患者脑卒中的预后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苏明,郭冠军,彭钰,等.动态心电图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评价[J].重庆医学,2010,39(5): 575~576.

[2] 金振一,浦介麟,孙抒,等.参松养心胶囊对窦性心动过缓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成药,2012,31 (8):1158~1161.

[3] 吴逸南,葛志明,李方,等.慢性心力衰竭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的关系-附66例分析[J].新医学,2011,37(1): 30~32.

[4] 张军龙,屠伟峰,戴建强,等.老年糖尿病患者非心脏手术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1,26(4):312~314.

[5] 杨丽红,乔鹏,徐金义,等.不同联律间期室性早搏对冠心病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稳定性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972~3973.

[6] 王松云,何文博,余小梅,等.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减退与特发性室性早搏恶性程度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4,4(36):30~34.

[7] 高修仁,曾群英,李树彬,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程中心脏自主神经功能与心律失常关系的动态研究[J].新医学,2012,35(9):529~531.

Clinical Study on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in Evacuation of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

ZHANG Quanhu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Ziyang Sichuan 6413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raisal value of dynamic 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evaluation ofbook=398,ebook=50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roke,in order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til level. Method: 78 cases with acute stroke from July 2013 to June 2014 were selected as the objects in observation group for the study,75 cases with non-cardiovascular and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 cases were received dynamic ECG examination,then observe the monitoring results. Result: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cardiac arrhythmias,the most common was 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s,with the rate of 26.92%,the difference was staustcally significant compased to premature beats,the speed 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arrhythmias (P<0.05);between sinus RR,IMSSD in sinus RR interval information between period in mutual differences of 50ms heart rate in interfacing RR interval,PNN50 information between period,and SDANN at,Every five minutes between sinu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bout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cerebral hemorrhage (P> 0.05). Conclusion: The heart rate variability gave the evaluation about autonomic nerve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heart stroke,predicted changes in condition and evolution trend of patients was important for the prevention of cardiac dysfunction and the occurrencecardiac complications.

【Key words】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Acute stroke; Cardiac autonomic nervous function;Heart rate variability

【基金项目】四川省资阳市科技局立项课题,(编号:20140019)

【文章编号】1006-6233(2016)03-0397-04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 j.issn.1006-6233.2016.03.016

猜你喜欢

心率变异性急性脑卒中动态心电图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麻醉诱导期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动态心电图及心脏彩超与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分析
常规心电图与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比较
血管迷走性晕厥者无症状期间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研究
早期康复训练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改善中的价值探讨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和静脉溶栓治疗后心率变异性的影响研究
自我效能理论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变化的临床意义
动态心电图应用于冠心病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评估
急性脑卒中合并医院获得性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